Mahogany

桃花心木,驚堂木,驚唐木,木木木成林。Renaissance4now@yahoo.com
正文

【桃花心木快遞】英順:普世價值論正在代替文明衝突論

(2011-03-30 09:38:50) 下一個

【桃花心木快遞】英順:普世價值論正在代替文明衝突論
Theory of Universal Merits ​​are Replacing Theory of Civilization Clash


華夏快遞
 : 英順:普世價值論正在代替文明衝突論
發布者 thchen 在 11-03-30 08:01



Quality Brand!

Cameras, Books...

                            ·英 順·

最近阿拉伯世界的民眾起義以及中國大陸醞釀的茉莉散步運動,似乎使得因“九一一”事件而名聲大噪的文明衝突論遇到了瓶頸,難以自圓其說,而普世價值論則隨著互聯網絡的普及,變得毋遠弗屆無往不克了。

根據文明衝突論創立人亨廷頓的理論,冷戰結束以後,未來世界的國際衝突的根源將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識形態的和經濟的,國際關係的重要對抗將在不同文明的國家和集團之間進行,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衝突將主宰全球政治。

亨廷頓尤其預言,在目前世界的七種主要文明之中,阿拉伯文明和儒家文明更有可能共同對西方文明進行威脅或者提出挑戰。隨著伊斯蘭教的複興和中國的崛起,西方和這些挑戰性文明的關係可能是極其困難的,甚至存在著世界戰爭的可能性,“九一一”事件即是一個例證。

可是曆史的發展似乎顯示出亨廷頓的理論是與現實不相吻合的,他所預言的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特別是伊斯蘭文明和儒家文明)之間的長期對峙抗衡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反而是挾有普世價值(天賦人權,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等)優勢的西方文明,正在摧枯拉朽般地向全球擴張,與此同時其他的文明正在節節敗退,普世價值最終將同化其他文明(主要是在政治體製方麵)幾乎已成定局。

以最近的中東茉莉花革命為例,在言論不自由的國家,互聯網的使用率持續增高,當人民發現現實和外部世界差距過大,而對外界產生向往時,社會政治危機就可能出現,對此即使長期封閉保守的阿拉伯國家也難以避免。這次阿拉伯革命的特點是以宗教觀念較淡的年輕人為主,較少傳統的伊斯蘭口號和反美反以口號。民眾的訴求固然包括改善經濟生活,也包括政治民主言論自由。雖然國家的民主轉型不會一蹴而就,但是普世價值已經逐漸深入人心,阿拉伯世界正在從幾個世紀的昏睡中覺醒。

全球最大的儒教國家中國雖然最近快速崛起,甚至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遠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它實行一種過時的獨裁製度,一個官僚權貴集團壟斷政治權力和社會資源,而這個集團的墮落和腐敗,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在表麵虛假繁榮掩蓋下的中國社會,官民貧富民族等矛盾正在越積越深,整個國家好像處在一個即將爆發的火藥桶上。目前中共為了維持政權,投入維穩的開支甚至已經超過了軍費開支,可見中國的形勢正在逐漸超出了政府的控製,將來一有風吹草動,大規模的政治危機必不可免。

在未來的相當時期內,無論阿拉伯國家還是中國大陸,都是處於內部改革與轉型的過渡時期中,普世價值更加深入人心,各個階級或集團都將積極參與民主化過程,國家和政府將會更多地專注於國內穩定和改革事務,而無暇追求太多太大的外部目標,更不會主動去挑戰西方文明了,因此亨廷頓所預示的西方文明和伊斯蘭教儒教的長期對抗衝突看來是不會出現了。

亨廷頓的失誤在於,他隻就各種文明作一般的比較,而忽視了西方文明包含了先進的普世價值這一根本的不同。普世價值使得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之間的競爭,並非純粹的文明或宗教之爭,而是先進的價值與落後的價值之爭,這樣的相爭,必然是先進最終戰勝落後,落後遲早同化於先進,而不會存在亨廷頓所說的不同文明之間的長期的對抗和衝突。實際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互聯網絡的普及,普世價者的擴張同化過程將會更加迅速。

由於曆史的原因,西方國家最早提出了先進的普世價值,並且應用於實踐。但是普世價值並非西方國家的專利,亦非基督教所專有,它是人類在長期進化發展中形成的具有普遍世界意義的價值準則,以及由這些準則所規定的基本製度。這些製度範疇構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所能達到的最高文明境界,任何民族都將獲得這樣最終的製度進化歸宿。這一點甚至連中共總理溫家寶在答法國世界報記者問時都承認:“民主、法製、自由、人權、平等、博愛,這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是整個世界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 普世價值是真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因此也是任何文明或者宗教無法對抗的。

普世價值主要是指政治原則,而不涉及道德文化價值,因此即使將來普世價值擴及全球,其他文明中固有的道德文化價值並不會因此而失去。比如亞洲的日本韓國台灣,接受了普世價值建立了現代民主體製和人權社會,但是仍然保存了儒家的很多傳統價值,比如孝道,禮儀,家庭,倫理等等,可以說是儒家文明接受普世價值的成功例子。實際上,隻有在普世價值的框架之下,傳統文化道德價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和發揮,因為在過去的專製社會裏,獨裁君主都是歪曲和篡改傳統文化道德,以便鼓吹君權愚弄百姓的。

□ 讀者投稿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855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