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伯克利實驗室鬧笑話和成長

(2024-12-27 08:04:34) 下一個

美國有三個頂尖的國家實驗室, LBL【*】是其中的一個。 實驗室隸屬美國能源部, 由UC 伯克利代管。 我們都親切地稱呼 LBL。

LBL 是1931年美國聯邦政府出錢在 UC 伯克利大學建立的。那時候物理學正是大熱的時候, 實驗室當時是研究輻射(radiation)的。 第一任總監(director)是厄內斯特(Ernest) 勞倫斯。

勞倫斯發明了回旋粒子加速器,1939年獎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擔任實驗室總監一職直到1958年去世。 享年57歲。 後來實驗室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那時候 LBL 主要是應用物理實驗室。勞倫斯這個人物在2023年的電影奧本海默中也出現過。

迄今為止,LBL的科學家共獲得了 15 項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 其中物理學獎有9項。 從第三屆總監開始, LBL已經擴大到物理外的領域。 我在的時候,生物,計算機,物理,環境,能源科學等領域都發展得很好, 實驗室有十幾個分部。

從 580 高速出大學大道口向東, 到達伯克利西門的月牙坪向北進牛津街,然後右拐進赫爾斯特大道一直向東, 經過“曲折”的山路上山, LBL 的總部就在山頂。這條路我真是走熟了。

實驗室有大學和灣區很好的景觀。 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金門大橋和灣區兩座大橋。 當年我媽媽來舊金山, 我同學來,朋友來, 我都會帶她們上山看看。 我們實驗室進的停車場門在半山腰,車進出也要辦通行證。 建築也都樸素簡單。 

這次去山頂的停車場修成了一個小花園似的,和實驗室隔開對公眾開放。 實驗室在山間分布,這裏第一張山頂景觀可以看到下麵的一些 實驗室building 屋頂。 開始的時候我隻認識自己的停車場和辦公室所在。 好在每一個建築都有自己的 MS 號碼, 名牌上也有。 問路方便。

剛進實驗室的時候,被派去材料保管室取樣品。 去的時候有人帶我到那個 building,然後就離開了。 材料室看了我的 ID, 讓我簽字取了樣品,自己回來就走丟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建築物從不同的角度看也很不一樣, 繞半天也沒碰上人可以問。

實驗室裏的人不見我回去, 打電話去材料室問, 說那個中國女生已經走了一會兒了。 後來還是遇上人才帶我回去了。 原來我的實驗室就在我轉過的地方, 拐過來就看見熟悉的門了, 可我越走越遠。 第二天又讓我去取樣品。 材料室的人一見我就開玩笑說,那個樣品很貴重,以為你跑了。 

LBL裏的人主要是兩類, 一類是實驗室裏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另一類是伯克利的老師和學生。 在那裏做研究的人都頂級厲害,動不動就出一個諾貝爾獎的提名/得主,實驗室裏一位老師的弟弟就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最近的是2022年的兩位得主, 物理和化學。

在伯克利上課的時候, 就感覺到美國同學的厲害。 但畢竟在中國讀書多年,還是有點底子的。 進實驗室以後才發現自己一貫依仗的強記憶力和理解力還很不夠。 一開始寫文獻綜述,看了一堆文章後自認寫得滴水不漏了, 可是和老師討論後他提出了某篇文章的一個觀點, 問我怎麽考慮的。 

我想了一下說沒有看到。 老師讓我再去讀那篇文章,還是沒發現。 最後老師告訴我, 在那篇文章的一個注釋小字中, 作者提到另一篇文章有這個觀點,隻有一句話。 我自己做事挺快,但有時不夠細致。 看見高人博聞強記而且注意細節, 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老師要在實驗室寫一個自動化檢測和數據分析的計算機程序。 他讓我用C++ 語言來寫。 我在中國隻接觸過 Fortran, 在伯克利上課的時候接觸過 Basic,都很有限。 我說是不是可以去上一門計算機課再來編程, C 語言和前兩種是有本質區別的。 老師說, 計算機語言隻是一種工具,你已經知道兩種,就可以用 C++ 寫程序了。 “圖書館有書”。

他讓我先做個流程圖,“明天我們討論”。 哇, 壓力山大。 我那時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 還引發了我對計算機編程的喜愛。 那時候做科研, 早不是一支筆,幾張紙的年代了。 海量的數據, 哪能離得開計算機。使用計算機,哪能不會編程。

LBL歲月, 給我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得一個學位, 不僅僅是讓人會做某個研究課題,寫幾篇文章,而是訓練出學習和鑽研的能力 - 發現問題,找出本質,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解決問題。 人生的路上, 有幾年和頂級高人們相處,在他們的指導下學習,動手設計做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真是一生受益。

【*】全稱 LBNL,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8)
評論
abcdaren 回複 悄悄話 請問一問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工作多年直到退休的李南央女士為什麽沒有見過這位京妞1???
abcdaren 回複 悄悄話 李克強是現在的常委嗎?不是被知青們搞下台又莫名其妙早早去了嗎?現在常委不是全知青陣容嗎?1952年,全國院係調整,稱唐山鐵道學院和北京鐵道學院。都不是全國重點綜合大學名單內的學校。而上海、西安兩個交大都是全國重點,名列清華北大之後,甚至遠排在複旦、浙大之前(根據:建國初期高校名稱:百度 ... - 百度百科。)一直到2003年,北方鐵道學院才正式使用北京交通大學的校名。那年各個鐵道學院都紛紛改叫好像比較高一點規格的綜合大學。
abcdaren 回複 悄悄話 隻有西安交大與上海交大是真正的老交大分出來的:其他什麽‘交大’都是冒牌的,和這兩個交大沒有半點基因上的傳承。中國冒牌貨之多,外國人很難理解。。。
江某也自稱‘交大電機係畢業’其實他上的時候,他那學校是日本人統治的學校,還遠未有並入交通大學的意願或提案。看過江書記的大學成績單:除了日文90多分之外,其餘所有科目都是60分上下而已!當時愛國學生對強製學日文心懷抵觸,故意不上課。隻有漢奸學生學日語不遺餘力:江對技術學科的不努力而愛上日文,令人深度懷疑他是漢奸!此人後來混稱‘烈士子弟’而留蘇是,有可能已被克格勃發現他的日奸曆史脅迫他成為克格勃一員。之所以他能一躍為中共接班人,打敗那麽多更有背景、各方麵更出色得多的對手,克格勃和親蘇聯勢力的幹預對曆來蘇聯豢養的中共官場當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60分成績的江先生居然厚著臉皮到交大某冒校友之名演講,大吹一通。其實連日光燈壞了也不會修!!!包子的化學專業學士居然一下子拿到清華馬列主義專業的博士文憑,也是一類騙子!重商寬衣的他,可能連絡離子都不知道是什麽東東!居然能從‘必然王國’過渡到‘自由王國’???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三個組成部分他能答的完全嗎???現在的常委以上領導,都是這一類知青水平的工農兵學員!比胡溫真正念完大學本科的水平還要差太多。連中國字都寫得歪歪扭扭!!中共製度決定了,就是外行永遠瞎指揮內行的腐敗製度。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文後有精彩的討論, 謝謝。

回複下某網友,本人也是男性,以在下淺見,隻喜歡胸大無腦的女人的男人,他自己的腦子大概率也不聰明。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討論!我不是伯克利加大的校友,但認為貴校是被砭稱“分校”的最著名的學校。據我了解,當年UCLA在1919建校以前,加大就此一家,所以不必強調“UCB”。但UCLA和其它校園建立以後,“UC”變成“UCB”方便區別,這沒問題,但這不等於“UCB”就應該降級成為一家“分校”。UC 係統內各家大學互不從屬,沒有“總校”,何來“分校”?要是有“總校”,也一定是旗艦校園伯克利加大,所以稱貴校為“分校”十分不妥!西安交大是上海交大的spin off(1956年部分院係從上交搬去),但從來就是互不從屬。另外還有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灣交大等,將地名冠在校名前是中文的習慣。翻譯要做到“信,達,雅”,所以“加大伯克利分校”這樣的翻譯有明顯錯誤(猶如將中國的各家交大錯誤地稱為“交大上海分校”,“交大西安分校”,或“交大北京分校”一樣)。
HBW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我很想知道對於川普和馬斯克的攜手你是怎麽看的,他們可以一起走多遠。”這個博文回複得太多了。這個問題就不在這裏討論了。有時間的話私信給你。
HBW 回複 悄悄話 “over estimate 西方人的思考能力和 under estimate 東方人的思考能力”。還真是這樣的。我在19歲的時候讀了一本小冊子《趣味物理學》,內容是西方人觀察宇宙、大自然而思考出物理定律的曆史。顯而易見,都是在地球上麵對同樣的周而複始的現象,為什麽我們的祖先沒有類似的思考?從這篇博文的討論得出的結論就是我們內心沒有那個“問為什麽的執念”。這個執念與吃飽飯與否是沒有關係的。
HBW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博主的好文引發討論並使我深刻意識到“物質精神循環”之上的念想的概念。和美國本地人討論了一下,似乎英文用ideology更能表達這個概念。ideology本身就有空想的意思,中文用“執念”也許會更貼切些。

“確實有人的思考是異於常人的”。不止計算機是這樣,西方文明的所有成果背後都有一代一代有執念的人去不斷錘煉他們的想法。這些人占人群的比例是很少。在沒有產生任何利益的前提下,能接受這些執念去實踐的人群可不少。直到現實中驗證了想法並進入商業利益的循環把大批人力物力都牽扯進來形成產業。這時候就是商業競爭模式,屬於市場經濟可以理解的範疇了。

這些執念的產生及引發的隨從效應本身就是個謎團。為什麽不斷發生在歐洲而非亞洲和非洲,隻能說不知道。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作為校友,博主是否可以推動為母校在中文世界正名?博主用“伯克利大學”作為簡稱,但肯定知道中文是“加大伯克利分校”。將堂堂世界名校,加大旗艦譯成“分校”也太搞笑了。當然這是曆史遺留問題,但不等於不應該改正如此明顯的翻譯錯誤。其它著名大學如 UCLA, UT Austin, UT Dallas, UIUC 等被貶為“分校”不甚枚舉。就像“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一樣,我建議遵循中文習慣,將 UC Berkeley 正名為“伯克利加大”(其它為“洛杉磯加大”,“奧斯丁德大”,“達拉斯德大”等)。不然“交通大學上海分校”聽上去多怪,而廣大“交通大學西安分校”的師生和校友會更加不爽。
方玉 回複 悄悄話 京妞好文,引發感想。深感國內和這裏的思維和行事方式是不同的。回國和人談論(任何)事情,不論從談論問題的初衷/著眼點/出發點,還是談論的way和談論的目的,都是很不同的。也許一開始會帶給你新穎聰慧interesting 的感覺,但最終大多是人浮於事,話浮於事,最後大概率會感到很累很倦很失望。
方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BW' 的評論 :
“川普這樣的商人竟然連選兩次成為總統,是美國曆史上都絕無僅有。
再說馬斯克和維維克這樣的外人(外國人)竟然要清洗聯邦政府。
先讓國內那些人才們把這些事情理解一下,思辨一下。很多人相信都感覺這信息不消化。”
——
有點暈哦:兩個“竟然” 是什麽意思?“先讓國內那些人才們把這些事情理解一下思辨一下….” 還是暈…
HBW 回複 悄悄話 @周遊世界

“中國現在的年輕人裏,有越來越多的有思辨能力、邏輯性、口頭表達和應變能力強的人”中國的人口基數很大,什麽樣的人才都不缺。但是現實是打臉的。如果去追求權力及利益,才能就被引到另一條路上去。如果追求真相真理,這些人就會被消失。

川普這樣的商人竟然連選兩次成為總統,是美國曆史上都絕無僅有。再說馬斯克和維維克這樣的外人(外國人)竟然要清洗聯邦政府。先讓國內那些人才們把這些事情理解一下,思辨一下。很多人相信都感覺這信息不消化。
周遊世界 回複 悄悄話 HBW:“希望在辯論賽上看到華人的身影但是太少。別說印度人在這方麵較強。這個能力不是能培養出來的,而是我們骨子裏就沒有”。同意你的前半部分。但後半部分不敢苟同。印度人能言善辯,不是與生俱來的。這和他們被英國殖民了近兩百年,深受英國的精英教育影響有關。不過,莫迪總理對這種精英教育並不買賬,敦促印度教育體係改革。中國現在的年輕人裏,有越來越多的有思辨能力、邏輯性、口頭表達和應變能力強的人,我對此持樂觀態度。
HBW 回複 悄悄話 "經濟是生產力產生和推動的, 不是文化產生的。 經濟產生文化, 人先得有飯吃能活著, 才能產生文字等文化, 才能寫書, 才能辯論。 :)"

文化與經濟似乎是個雞和蛋的問題。

您的論點是物質產生精神的推演。計算機現象似乎給人以啟示。軟件是建立在硬件基礎之上的,沒有硬件,哪裏來的軟件?真的是這樣的嗎?

最早人們產生了“用機器去計算的想法”。這個想法推動了硬件的產生,最早的計算機是機械式的,後來逐步發展成電子式的,目前是半導體的。而“計算”的能力相伴得到擴展,從算數字,到文字,現在到思想。硬件軟件相輔相成。整個計算機現象的核心推動力依然是“用機器去計算的想法”,而不是什麽硬件軟件。這個揮之不去的念想就是所謂的精神、文化。不同的個體、人種、集體、國家之間這個念想差距就大了去了。

這個超然於“硬件軟件、雞蛋循環”的念想(精神)是怎麽產生的,我隻能說是不知道。對那些不能感知到的個體,念想(精神)可以認為是不存在的。有好處,別人幹啥我就跟著幹啥。都是為了生存,想法不同,行為相似,結果相同。生存之後,想法不同,行為不同,結果不同。
周遊世界 回複 悄悄話 京妞:“聽話的人不一定是沒有獨立思考的人, 可能隻是他們不想打架, 不想和人辯論而已”。同意你的這個觀點。我們的朋友裏有不少瑞士人。通過對他們的觀察,發現他們的特點是不善言辭(和法國人相比。因為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少說多幹),少言寡語,更不愛爭論,不善於變通,使人感到他們有些木訥、死性。另一方麵,他們踏實肯幹、工作一絲不苟,服從命令,聽指揮。但如果按人口計算,瑞士是全球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這得益於瑞士兩百多年的中立國地位(尤其是二戰期間),經濟能夠平穩發展。中國近四十年的改開,經濟的高速發展推動了科技創新的發展,“聽話”的中國人把自己的國家變成了專利申請第一大國,全球六成AI專利竟然來自中國。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對了, 記得你有一款翻牆軟件還給一講推薦來著。 還是很費勁嗎? :)”,今年還是用那個軟件,依然可以用,但就是時斷時續的,湊合著用了
HBW 回複 悄悄話 “自由的市場經濟和競爭”,這是經濟的精髓,是文化結出的果實。

金融、保險等都是為了市場服務的。股票證券交易等等也都是西方先提出並實踐的。
雅佳園 回複 悄悄話 京妞有在LBL的難忘經曆,非常了不起,一生受惠。 為你點讚!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所以你那麽早上大學,有科學基因的。
HBW 回複 悄悄話 “製度禁錮了思考”。其實是上千年的社會文化淘汰了愛思考思辨的人群,這些人基本都被殺掉了。留下的都是聽話的,有鬼心眼的,這形成了華人特有的Temperament。

能來到北美,完成學業,參加工作的華人又是經過了新一輪的淘汰,都是聰明、能忍耐、略有頭腦的。但是這種淘汰的年頭太少,現在的路被堵死了。再過幾十年、上百年這類北美華人的品性就又會丟失了。

那些聽話的華人基本不願離開故土。剩下就是那些有鬼心眼的人群。一些人從中國賺到了錢就逃跑至美國。這些人在美國不用工作,不與當地人來往,融入不到西方社會生活裏。其實就是自我禁錮了起來。這類人群隻相信錢,一百多年前就源源不斷的來到西方,衣食無憂並給後代最好的教育,但是時間告訴我們鬼心眼DNA的後代花多少錢在美國也培養不出人才。這些人忘了他們之所以能撈到錢與中國的環境密切相關。離開故土就自我湮滅了。偶爾來WXC罵罵人發泄一下情有可原。

西方文化的精髓是獨立思考,思辨雄論。這傳統來自歐洲,現在英國、美國依然有很多的辯論家。希望在辯論賽上看到華人的身影但是太少。別說印度人在這方麵較強。這個能力不是能培養出來的,而是我們骨子裏就沒有。
周遊世界 回複 悄悄話 全球最大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在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與法國接壤的歐洲核子中心(CERN),它吸引了全世界一半的粒子物理學專家,我們的一個澳洲朋友在那裏就職(他也在牛津任客座教授)。2012年這個實驗室探測到新粒子希格斯玻色子(the Higgs Boson)時,他算是一個核心人物.當時很多人認為他們會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但結果花落他家。
xiaoxiao雨 回複 悄悄話 since you worked in LBL, how do you define 中國人 in wenxuecity?
HBW 回複 悄悄話 "老師討論後他提出了某篇文章的一個觀點, 問我怎麽考慮的。" 華人重在記憶,而非思考。因為觀念會引發衝突,華人就躲了。華人記住後拿到結果就行了。西人重視觀念,觀念衝突背後是真理。
柏舟泛流 回複 悄悄話 能在頂級實驗室工作, 京妞很厲害啊。文章也很好, 讚一個。
PTYP 回複 悄悄話 為好文點讚!“橫看成嶺側成峰,建築物從不同的角度看也很不一樣。”名句用在這裏很恰當,很起色!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花花親愛的, 你是不是發錯地方了"---
我隻是講自己的看法。因為,帖子寫得再美妙,沒有人看,自己費力不討好,好沒勁啊。
我會繼續努力,寫乳罩的誘惑,丁字褲的陷阱,男人的絕密(下), 希望大家喜歡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LBL這個位置好啊。NY長島好像也有一個國家實驗室忘記叫什麽名字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冒泡祝聖誕快樂!翻牆不易,遲來的祝福也是祝福:)
朱頭山 回複 悄悄話 我在該實驗室幹過,有次參加加大中國學生聯誼會,有個領事館的人聽說我的國家實驗室的,就問我,是否願意為祖國做點事,然後遞給我一張名片。當晚,FBI的電話就打到我的家裏,嚇得我腿發軟,美國的反間諜機構太厲害了,以後斷了愛國的念頭:)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全世界海外華人上千萬,美國華人3 百多萬,可是來文學城的, 點擊博客的人,也就是1-1.5萬人。每個人其實沒有什麽可吹噓的,可驕傲的點擊率。
博客的愛好者,好像隨著華僑年齡加大, 一直在流失。很難想象20年過後是什麽樣子,估計是更少。
希望不要消失吧。

希望大家不要拱火了,吵吵鬧鬧。吵架的人,覺得你死我活,很開心。
在別人眼裏,就是狗咬狗,貽笑大方了。
網友朋友們, 怎麽看?
二胡一刀 回複 悄悄話 男人最喜歡胸大無腦美女,雖然是名校高材生,不認路也勉強可算無腦。哈哈。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唉,本想躲進小樓不“進城”了,可是喝著咖啡沒開電腦,卻還是瀏覽了“愛爬”(由愛瘋引申而出的詞匯),實驗室就映入眼簾。
我讀研室使用的是Unix,最初對不是情報學科班出身的我來說,真難啊!但很快被吸引進那個語言世界,不但練出了邏輯思維,更練出了鍵盤,為就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工作後從C到C++,想起那時出現了Bug的怒哀愁,解決後的喜樂狂。一個任你無限馳騁疆場的年代。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都是厲害的角色。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是的,家裏領導有個同學就是公派沒回去。身邊有老留沒拿到學位的,學理工科的還是機會多,都找到了州政府的工作,也能買豪宅 @京妞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那時的美國大學和社會對中國學生很友好。現在國家實驗室或拿聯邦經費項目都和中國學生無緣了。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京妞厲害。我是本科的basic, 研究生的Pascal, 北京工作的C, 美國博士研究生還是C, 第一個工作還是C, 第二個工作才用c++
artcatcherx 回複 悄悄話 又見幸運兒成長之路。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候靠全額獎學金出國的老留們,在國內都是很厲害的,在美國拿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含金量是很高的,這些人確實付出了許多。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能源實驗室,屬於敏感地方嗎?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站得高,看得遠。
不甘平庸,願做頭羊。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睡一覺醒來再細看
渥太華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沙發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