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造訪嵐山(第一次是2016年秋攜大小姑子們匆匆打卡嵐山一日遊, 鏈接在此: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3193/201704/23593.html), 因為有女兒的加盟我們越過人群, 穿過竹林,尋找喧囂浮世中的靜謐,這次遊玩地點顯得更加豐滿有趣。
我們住的地方,對麵就是一個公交汽車總站, 出行特別方便。在京都的日子我竟然沒有機會乘地鐵,幾乎天天與公交車為伍。乘公車去嵐山有直達車,很順利也很快就到了。避開遊客多的景點,一路向北,走走停停看看,駐足的景點有大河內山莊、常寂光寺、祇王寺,最遠處到達嵯峨野盡頭的愛宕念佛寺(愛宕念仏寺),然後原路折回,意猶未盡。
1. 車站終點好像就在電車站附近,映入眼簾的是這些有趣的漂亮柱子,藝術作品 - 有禪的光林。
嵐山車站四周設立了600根高達2公尺,直徑20公分,並有32種富含濃濃日和風味的圖騰花紋長柱-友禪柱。置身其中如夢似幻。現代和風的這些有禪柱於日落後會打亮燈光,一根根的光柱成了友禪之光林,以金黃耀眼的模樣在夜晚守護著往來的旅客。
一大早,穿過嵐山古樸的街區,遊人尚未到達, 先跟我逛街景。
2. 勤勞的攤主在準備食物
3. 小姐姐這兒掛的紫薯嗎?
4. 竹林之美,因為一大早大部分遊客還沒趕到,這兒已經算人氣多的地方了,難得吧
5. 穿過竹林,到了一片荷花池塘,這個景點不重要,但,這是去大河內山莊的必經之路
大河內山莊是日本著名演員大河內傳次郎(Okochi Denjiro)用一生的歲月打造的別墅地。我知道的他的著名作品有姿三四郎, 嘻嘻。門票相對貴一點,好象還包含一份抹茶和果子。因為紅葉季還未到,裏麵遊人稀疏,行走在諾大的園子裏有點包場的感覺。
據說大河內傳次郎34歲開始打造屬於他的世外桃源,從選材設計到建造都親力親為,花了三十年才完成,不得不說傳次郎的才華橫溢,這個宅子實在不尋常。
6. 進入庭院了
大乘閣,結合書院造,寢殿造與數寄屋造的日本傳統住宅,被登錄為國家有形文化財。在這裏,不僅可以欣賞庭院之美,還可以眺望嵐山保津川的秀麗風光,真是過癮。
7. 大乘閣
8. 左下角這幾塊桌布的顏色是真好看
9. 持佛堂
10.從月香亭可以眺望京都市
11. 遠處的小房子是大悲閣
12. 這位小哥哥專心致誌享受茶點
13. 玄米茶和點心
繼續走起,路過小倉山半山腰的常寂光寺,於是便進去多瞧了幾眼。庭院裏茂密的樹林層層分明,洋溢著青綠,微微要泛紅的感覺,當是賞楓的絕好去處。
背著仁王門沿著石板階梯往山上爬,四周撒落下的光輝照在石板兩旁的青苔上,光影宛如萬花筒般多彩豐富。常寂光寺製高點應該就是桃山時代建造的多寶塔,可以登高望遠。
14. 常寂光寺的入口,這邊的紅葉比市裏的要晚些
,
15. 往上走莫回頭 ~~
16. 正堂大殿
17. 多寶塔
18. 應該是出了常寂光寺,來點紅的,路邊的花草
祇王寺(尼姑庵)淒美的女子故事給寺廟平添了幾分魅力。往事已矣,青苔依舊。濕噠噠的氛圍下更能感受茂密樹林下地毯般青苔的美。主建築是一間草庵,因為祇王寺的故事打動人心,故稱重建後的寺院為祇王寺,是真言宗大覺寺派寺院,裏麵安置母女三人於佛禦前,平清盛的雕像以及本尊大日如來。
日本著名古典文學《平家物語》記載:歌舞伎祇王能歌善舞,備受平安時代晚期太政要臣平清盛的寵愛。然而平清盛移情別戀更年輕美麗的舞姬佛禦前,失寵的祇王於是被打入冷宮逐出家門。更有甚者,因為阿佛在府上無聊,平清盛竟打算找祇王回來表演歌舞逗新歡開心。祇王不堪其辱,於是看破紅塵攜同母親妹妹出家為尼隱居山林。在祇王三人出家後的那年冬天,阿佛獨自尋上三人。她覺得自己當初是祇王引見,卻又鳩占鵲巢,雖然她無法改變,但此事確實因她而起,因而時常心有不安。覺得此時在平家的榮華富貴隻是過眼雲煙。“人身難受,佛法難遇。”所以也毅然獨自離開了平家,落發為尼,與祇王三人一同修行。後來四人“朝朝暮暮,供花上香,專心念佛,一無雜念”,成為平家物語中少數得到善終的角色。
19. 祇王寺旁邊的檀林寺,沒來得及進去。
20. 祇王寺到了
21. 順著路標往裏走, 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
寂靜憂傷的祇王寺古樹環繞、青苔茂盛,綠蔭夾襯,有如一幅幅水墨畫。放下塵緣遠離塵囂,堪稱美麗的哀愁。
祇王離開前曾在屏風上寫下一首歌: 新芽與枯葉,同是野邊生。 一旦秋霜至,雙雙共凋零。 這首歌寫給自己,也寫給阿佛。
22. 苔蘚庭院是看點,沾上露水的新綠苔庭
23. 裏麵的竹林
24.
25. 養眼的苔庭
26. 圓形窗戶-吉野窗,陽光穿透在牆上映下五彩光影,又叫彩虹之窗
京都嵯峨野盡頭一處小眾寺廟 - 愛宕(dang, 四聲)念佛寺(愛宕念仏寺),隱在深山中,需要沿著公路一直往北走。與京都三千寺院相比,處於嵐山深處的愛宕念佛寺也許岌岌無名。但是,它非常特別。因為這裏有奇特不尋常的景觀。
擁有1200多個小地藏佛像的愛宕念佛寺是嵐山隱藏的一塊寶地。寺院裏各具情態的羅漢雕像由普通雕刻業餘愛好者捐獻,看到它們,誰都會不由得會心地笑了。
每個佛像都是由不同的人雕刻而成,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經過時間的洗禮,現在這些佛像都長滿苔蘚,與周圍的森林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1955年佛教雕像雕塑家西村晃男開始對寺廟與石像修複與部分重建工作,1980年開始的10年時間內,重建規模被擴大, 一些非專業的誌願雕刻者也開始加入,最終才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這1200尊石像。
27. 經過靜謐的街巷
28. 進門處
走進寺廟,便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上百座的地藏,它們憨態可掬,有的雙手托腮,有的雙手合十祈禱,有的頭戴帽子,有的掛著珍珠項鏈,還有一個在倒立,萌相十足。多數是單人像,亦有雙人或家族群像。它們每個都造型獨特,朝天咧嘴笑的,抱著喵星人的,蹦躂的,大羅漢抱一群小羅漢的,打盹兒的,帶著草帽的,舉起小手的,做沉思、呐喊、思考狀等等,還有手持網球拍的羅漢,詼諧搞笑。 仔細看妙趣橫生,不愧一塊治愈之地。
29
30. 快樂的羅漢
31.
32. 戴項鏈的
33. 對酒當歌的
34.
35. 手持網球拍的羅漢
l
36.
37. 心心相印的
38. 太多了,片片就此打住吧
綠蔭掩映下青苔附著的羅漢石像,層疊排列、各具形態,極有特色。這一千二百羅漢寺,給人一種特別的溫馨和喜感。人間百態,眾生百相,人世間種種感受不過如此。
寺內遊人非常少,去嵐山到此一遊的人也許少有人知道,亦或時間有限心有餘而來不及光顧。這一條長路也有公車的,我們喜歡走路,走走看看路上景點無數覺得十分享受。力薦一下,嵐山之遊此處一定要來的打卡處。
返回到嵐山熱鬧的地方,吃了一頓豆腐餐。隨意進了這家連鎖店,並沒有想象中的好吃。難道是剛吃過菊乃井的緣故 ?? 另外對全素餐不是太習慣 :)
39. 下麵分別是兩個套餐
40. 點餐倒是挺省事的
41. 人氣滿滿的街上
42.
43. 嵯峨豆腐 稻(北店),就是我們用餐的那家
44. 雖然這次還是沒有乘坐嵯峨野觀光小火車,那就留給以後,做個念想吧。再見了,嵐山,後會有期 !
2019 日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