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對紐約的印象還未淡去,趕緊寫下來。
在中城Central Park靠近Broadway西麵的一家酒店(Milburn, 76街) 歇息一晚,全然沒覺得紐約的喧嘩。依稀記得,90年代在紐約的一夜,似乎是周末,直到半夜三點城裏才真的安靜下來。或許,一天的疲勞,驅走了所有的聲響;或許,一天的暴走,真的融入其中了?
一早起來,跟女兒去哥大參觀校園,陽光太強勁,又有點悶熱。
於是趕緊離開,一頭紮進古根海姆博物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紐約著名的地標建築古根海姆博物館-- 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是紐約著名的地標建築,建築獨特,展覽布置得千變萬化。
臨近午時,外麵又熱,我們決定在博物館裏解決午餐。地下一層有一家餐廳,沒想到那裏的飯很好吃,雖然價格小貴, 但做得著實精致養眼 (其實曼哈頓吃中餐的地方太多了,而且物美價廉!),很現代。裏麵淨是些衣著光鮮的老頭老太, 少有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托女兒的福,哈!)。我們對麵坐著的一對老頭老太是這裏的常客,經常來這裏享受美食(並不看展覽)。跟他們邊吃邊聊很愉快,吃完後他們就從旁門撤了。
我點的這道海鮮餐裏,一顆大扇貝下麵有三顆蝦,還有幾粒剝了皮的baby tomato。量有點少( 分食了女兒一個 quarter 的漢堡),味道很鮮美!
二樓的展廳牆上有一幅獨特的作品。70歲高齡的德國藝術家Hans-Peter Feldmann去年贏得了Biennal Hugo Boss Prize大獎,獲得了10萬美元的現金獎勵。他將這些錢換成了10萬張1美元,有意選擇了那些破舊的美鈔。他和助手花了13天時間,用細線環繞著綁在博物館的二樓的展廳牆壁和柱子上,並將10萬張鈔票用回形針別在線上。除了天花板,整個展廳別滿了1美元美鈔。可惜不讓拍照。想象一下,置身在金錢的世界裏。。。
網上鉤來的:
是視金錢如糞土呢還是暗示著現在的藝術就是為了金錢而存在。 在商業化無處不在的今天,藝術想要脫離金錢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紐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是美國景觀設計之父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公園,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是全美第一個並且是最大的公園,還在於在其規劃建設中,誕生了一個新的學科——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蒙特利爾皇家山(Mount Royal)的規劃,也是出自這位大師之手,保留了皇家山最自然的風貌。
中央公園(Central Park),以前這裏的治安惡名昭彰、一直困擾大家。如今修整得很安全、休閑,生機勃勃。裏麵遊人不斷,也有不少來此鍛煉身體的扭腰人。
公園裏的藝人:
下麵的幾張,都是在傑奎琳肯尼迪湖拍的:
晚上去看一位老人家,八十多歲了, 是業內卓有成效的大師。幾個月前剛做了心髒搭橋手術。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紐約,大學畢業後從外鄉來到這裏繼續深造,之後就一直生活在這裏,從此不再離開。他是一位真正的影迷, 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看電影, 隨手就能如數家珍地寫下百部他喜歡的影片。聽他講述電影的故事, 忘記了時間和塵世間的煩惱。。。昨天他借助步行椅,行走了一個邁(手術後的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俺平日整天忙著柴米油鹽,俗不可耐,對電影的了解實在很盲。老人家最喜歡的三部電影(俺懷疑這隻是近階段的)。“The life of the others”(German:
Das Leben der Anderen) ,另一部是 French film:“The Names of Love”(Le Nom des gens)。第三部被俺搞望了,怎麽也想不起來。
回家趕緊把“The life of the others” 看了(網友無意的一句話,俺真的憋了半天,擠出一篇觀後感來!真的太喜歡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53193)。也許是意識形態的某種共性,這部影片讓我很有共鳴,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在嚴酷的環境中顯得那麽沉重無奈。人有很多活法,為了飯碗不得不違背良心,代價似乎是太大了,但這又是很多人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沒有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不知現在的世界將會是怎樣一種情形? 很喜歡裏麵的男演員烏爾裏希·穆埃(Ulrich Mühe), 可惜的是電影出來不久居然就胃癌去世了。
我們就在附近的一家馬來風味的小館用了晚餐。其間另外一位前輩碰巧(也是同行業重量級大腕)加入一起聊天吃飯。這位老人住在附近的大學城,也有著傳奇的一生。二戰前夕隨父輩從歐洲逃難到南美, 幾經輾轉,在 Brooklyn 長大,大學時離開了紐約, 去了一著名學府求學,從此。。。成為一代學術大師。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解體後,經他的斡旋先後將祖輩在歐洲被沒收的家產奪回不少,早已不是簡單的家財萬貫。他幾年前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在紐約購下了一套公寓,戲稱是房價最高的時候買下來的。
樸素的小館,簡樸、自得其樂的生活,這要在國內,前呼後擁,八仙大轎不知早把他們抬到何處去了,哪裏還過著這種無人伺候的“寒磣”生活。他們不僅是智慧超群的一代大師, 而且是精神獨立、自尊自立的老人。發自內心的尊敬他們,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晚飯後趕火車,打的從一百零幾街穿過繁華無比的時代廣場,見識了紐約的哥的高超的車技,紐約人的瘋狂。 居紐約,真不易!
Time Square 的霓虹燈色,總是五光十色不分晝夜;大街上的人流,永遠穿流不息,無膚色無界限。這,就是紐約的色彩!
連接論壇:世界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