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翁

神說:"要有光." 就有了光. --1.3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 1.1
個人資料
正文

基督教教理形成簡史 (18):兩個教皇時代

(2016-03-01 07:17:10) 下一個

14世紀歐洲有點麻煩:高通脹讓窮人餓著肚子;黑死病奪去1/3的人口;英法進入長時間的戰爭;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教皇的地位也越來越弱。教會和政府合作完成良好社會道德的使命受到民眾的不歡迎。唯名論(nominalism)哲學思想興起,唯名論相信世界次序是由於人類自己的選擇,不是什麽神設計和安排的。顯然這個理論否定了救恩必須通過耶穌或教會的理論。簡單理解長期以來的唯實論(realism)就是我們看到窗外有三朵白雲,形狀都不同,但是我們都叫它們:雲彩。三個不同東西,為什麽我們都稱它們一個名稱雲彩?唯實論(realism)者,象柏拉圖,奧古斯丁等等,會說世界以某種形式存在,在上帝心理它們都是相同的。唯名論者否定形式的不同存在,認為形式不是真實存在,是人們稱它這個名字。白雲我們稱它為雲彩;黑雲我們稱它為烏雲,但是它們就是雲彩。我們將事物分成不同的categories是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便,沒有對和錯。唯實論一直占據教會理論,就象阿奎那說的“singulars have acts of existence more truly than universals do;because the latter subsist only in sigulars"也就是說沒有公認的雲彩單獨存在,隻有特除的雲彩。上帝認為不同雲彩屬於一類。當我們統稱它們為一個名時,我們是按上帝的旨意行事。
  1309年一位法國主教當上教皇,可能他對法國南部獨有情忠,他幹脆把教廷從羅馬搬到法國南部的Avignon. 還有一個原因是羅馬人對教廷有點反感。這種搬家行為無形消弱了教皇的崇高地位,其它國家也擔心教會受到法國的影響。1378年教皇貴高利十一世去羅馬時去世,紅衣主教們舉行會議選舉下一任教皇,羅馬民眾把會議地址圍住,讓他們選出一位羅馬主教。在這種情況下,主教們選出烏班六世(Urban VI)。但是後來主教們又聲稱他們是在民眾壓力下迫使這樣,推翻以前的決議,重新選舉法國主教為教皇,返回Avignon。曆史上出現兩個教皇, 羅馬的教皇不承認法國的教皇,法國的教皇也不承認羅馬的教皇。“一主,一信,一洗, 一神”[以弗所書4:5 ]好象兩位教皇不能再象征天堂裏獨一上帝的次序。唯名論似乎有點道理。這種混亂也促使教皇的腐敗產生,初期的至高無上的皇權似乎是清除腐敗的解決方案。但是強大的中央集權又需要龐大的官僚體係,教皇就需要不斷的金錢來維持龐大的官僚體係。1410年在意大利的比薩教皇理事會推翻兩個教皇,決心選出一位教皇。1415年教皇理事會選出馬丁五世(Martin V)為教皇,但是這時教皇不再是最高領導,領導有集體擔任,即教皇理事會是最高決策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