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翁

神說:"要有光." 就有了光. --1.3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 1.1
個人資料
正文

將中國隊親自領到奧運會場的第一人

(2011-10-02 05:19:47) 下一個


193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上,中國政府第一次正式派體育代表團參加。中國有信心首次參加這次世界奧運會同在天津出生的奧運冠軍李愛銳(Eric Henry Liddell)有很大的關係。

李愛銳於1902年1月16日出生於天津,父母均為蘇格蘭人,是在中國的傳教士。李愛銳長大後回英國讀書,大學時考入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924年他參加了第8屆巴黎奧運會並摘取了400米跑的金牌,記者會上大事宣揚他愛的中國和中國的福音事工。1925年回到中國天津新學書院任教並傳福音,當時天津新學書院的董事有顧維鈞、林語堂、張伯苓等組成都是基督徒,社會賢達。學校比較新潮開放,重視體育,其中“辮子”足球隊,是中國最早的足球隊,後來還相繼組建了籃球隊、壘球隊、棒球隊、乒乓球隊、網球隊、排球隊,學校的體育部等都和這位世界體育冠軍有關。1929年在天津民園體育場舉辦的萬國田徑賽上,李愛銳擊敗了400米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德國運動員奧拓費爾莎,再奪得金牌。1934年李愛銳在天津聯合教堂(現和平區浙江路上)與加拿大籍女護士弗勞倫絲結婚。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他被聘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總教官,負責培訓中國隊的隊員。應該說這是中國國家隊第一次聘請一位洋人做教練,而且還是免費的。這次也是中國以國家隊的形式首次參加奧運會,這和在中國的奧運冠軍李愛銳有著密切的關係。日本人占領中國後,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愛銳和中國人民一起堅決抗日,結果雖然不是美國人,也被日本抓獲,投入山東濰坊集中營,1945年死於山東濰坊集中營。

1981年李愛銳奧運奪魁的故事在英國被改編成電影,名為《火的戰車》(Chariots of Fire),製片人和導演為國際著名的戴維樸特南。在1982年的奧斯卡競逐中,它一舉擊敗由史泰龍,球王貝利等眾多英美電影體育明星聯袂主演的另一部體育大片《勝利大逃亡》,而獲得第54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音樂等四項大獎,另外還獲得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李愛銳是在運動場上見證基督耶穌的人,他對中國體育,教育和新精神的貢獻,永遠記在中國人的心中。李愛銳在天津的故居也被列為文物保留下來。
Note: from internet pic.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