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觀棋話釣魚 zt

(2010-09-22 12:01:20) 下一個
黨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觀棋話釣魚 (by 對風憶塵)


在保釣問題上,開始,我以為馬英九先生又贏了,台灣保釣人士說到做到,如期出發,馬先生還發了賀電,像個爺們。大陸這邊又泡湯了,盡管在預料之中,但看了新聞後,心裏還是撥涼撥涼的。

與朋友談話中,我大放厥詞,說:黨不愧是遊擊戰的老祖宗,引蛇出洞、聲東擊西玩的是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估計老對手小日本是看得倍清,沒想到,上鉤的是我等屁民。

本來,打算就此打住,不再看或討論與釣魚島有關的話題,以安慰自己那顆受傷的心,沒想到,無意中瀏覽的一篇奇文使我醍醐灌頂、如夢初醒,痛定思痛,重燃對黨的崇敬之情。

此奇文題目是:“中國不收回釣魚島背後藏大謀略 日本恐慌”。看後,深為自己以前的幼稚而羞愧,深為以前對黨的種種不敬而懊悔。我才真正曉得,“不明真相”―――這個給我等升鬥小民的定語是無比的正確。原來黨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釣魚島隻是魚餌,黨是項莊舞劍,意在琉球啊。

我們該怎麽辦?觀棋不語。

開卷有益,讀完文章後,我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原來國民黨中最大的中共臥底是蔣介石。怪不得蔣先生60年前屢次三番拒絕美國佬將琉球群島送給中華民國的“好意”,原來為的是給60年後的中共布局,忍辱負重,一石二鳥,不容易!實在是不容易!蔣公千古!!!

為了彌補前段時間對黨的不敬,在下除了在心中狠狠地鄙視自己之外,借“直通中南海”之渠道,鬥膽也向中央提出個小小的建議:既然用一個釣魚島就能嚇得小日本尿褲子,那多設幾個誘餌如何?比方說海南島、舟山群島,不行就舍出幾個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舍不出孩子套不住狼,那將會是一盤多大的棋呀,怕是收宮之時,半個地球都得歸中國吧?!

掩卷長思,不禁為當年的慈禧老佛爺叫屈,天意從來高難問,想當年,她老人家何嚐不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不知怎的,到了今天,竟被後世這些沒見識的猴崽子們給汙蔑成喪權辱國了?!數典忘祖、數典忘祖啊!!!

2010年9月14日

=========================================

再談黨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我在上文《黨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觀棋話釣魚》中已經說了,“不再看或討論與釣魚島有關的話題,以安慰自己那顆受傷的心”。嘿嘿,可是有些人不幹,非說我別有用心,其心可誅。既然有些朋友沒看懂那是一篇改過自新、翻然悔悟的文章,少不得,我就再談談釣魚島問題。

此棋局既然是為釣魚島所布,自然,我們得先了解一下釣魚島。下棋和打仗是一個道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從中方(主要指我等屁民)的角度看,釣魚島是中國的,這沒什麽疑問,連外交部的薑瑜女士都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

因為:
1、中國是這一群島的最先命名者。
2、1534年,中國第十一次冊封琉球使郭侃在《使琉球記》中首先記錄了途徑“釣魚島”的事實,是目前紀錄的該島最早目擊發現人。
3、1562年的《籌海圖編》一書,則首先將釣魚島繪入了地圖,甚至18世紀日本學者林子平的《三國通覽圖說》(1785年),將釣魚島和中國本土繪製成同一顏色,明確表明這是中國所屬。

……

舉了這麽多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證據,您一定會覺得,證據確鑿、事實清楚,但很可惜,在今天這個重視條約、講究法律的世界,沒多大意義。如果這些被采用的話,那麽也就沒有釣魚島這盤大棋了。因為,同樣的話,小日本也說過,隻不過更搞笑一些,日本人說,他們祖先在那些島上采過中草藥……

我想,日本人的依據主要是以下幾個:

一、1895年的《馬關條約》,清朝把台灣全島和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日本”。這就是釣魚島為何在日本被稱作“尖閣群島”的由來。

二、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戰敗的日本宣布放棄對(朝鮮)濟州島、巨文島、鬱陵島的主權,放棄對千島群島、庫頁島(及鄰近各島嶼)的主權,放棄對南沙群島與西沙群島之所有權利,但卻沒有一個字提到釣魚島。

三、1952年台灣與日本簽署的《中華民國與日本國和平條約》,裏麵除了再次確認日本“已放棄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之外,沒有提到釣魚島,更無任何領土爭端字樣。

四、1972年中日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文件中,沒有提到釣魚島,甚至連兩國有領土分爭字樣也沒有。

五、1978年中日簽署的《中日友好條約》,與72年的《聲明》差不多,沒提兩國有領土爭端,更沒提到釣魚島主權。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條約是,1970年美日簽署的《琉球返還協定》,此《協定》中,美國把包括釣魚島在內的琉球群島(即衝繩群島)的“行政管轄權”歸還日本。

可見,大陸(包括台灣)更多的是從曆史沿革上談歸屬,而日本,則是從條約規定中找“依據”(也可以換成鑽空子、找漏洞、占便宜)。

這裏,談兩個小花絮:

其一:《舊金山和約》簽定後,1951年9月18日,當時的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表示拒絕接受。與此同時,朝鮮、蒙古、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國等國也都曾發表聲明,不承認《舊金山和約》,蘇聯、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國拒絕簽字。

其二:1970年美日《琉球返還協定》簽署後,台灣外交部於1971年6月11日發表聲明,強調依照《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規定,“琉球群島之未來地位,應由主要盟國予以協商決定”,表示明確反對。1972年,日本將琉球恢複戰前名稱“衝繩”後,台灣拒絕使用,至今仍沿用老稱呼----琉球。大陸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後,緊隨日本,稱琉球為“衝繩”了。

可以看出,釣魚島這盤棋不好下,原因是,原本應當歸屬同一陣營的國共兩黨,當年為了各自的私利,都曾經各取所需、裝聾作啞地連出了許多昏招(默認過一些對我不利的條約),有時竟莫名其妙地“放棄下子權”,讓小日本平白無故地提了好多子。可見,黨派利益還是高於國家和民族利益呀。

這盤棋下到今天,已然被動。日本是步步為營,大陸(台灣)是各揣心腹事,舉棋不定,有時還要互相拆拆台,主動權盡在日本之手。人家都將釣魚島劃入自己的行政區管轄了,而且大搖大擺地派軍艦保衛自己的“領土”了,我們這邊卻還在“抗議”、“正告”、“呼籲”、“敦促”、“譴責” ……,文字遊戲玩的不亦樂乎。就算我們真的已經淪落到了“誰打我,我罵誰”這個糞堆上,難道就不能罵的正義凜然一點嗎?真不知道,在釣魚島這盤棋上,大陸(包括台灣)手裏還有幾個子可投?大概國共兩黨真的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手法抑或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本領吧?

“保釣”首先是誰的責任?國家還是百姓?竊以為是國家。如果釣魚島非要靠老百姓“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才能捍衛,那憑什麽要花錢養幾百萬軍隊?

所謂的“保釣”無非是一場“秀”。在台灣是為了撈選票,在大陸,不過是煽動民族狂熱、轉移民眾注意力的工具。一群對內連自由和尊嚴尚且爭取不到的人,還大談什麽外爭國權,您怎麽不把下一句也喊出來呀,內懲國賊,說錯了,是內爭人權,真是喝牛奶長大的群體啊―――早熟。

80年前,胡適先生在《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一文裏告誡青年人:“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今天回味此語,依然擲地有聲。

1902年,梁啟超先生在《中國之舊史》中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可惜,直到今天我們仍然不敢承認。

夢回漢朝,我看見了劉徹先生冊封日本國王的鏡頭,自豪感油然而生!哇塞,以此推論,原來日本也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啊?睡夢中,我知道了下一盤更大的棋是―――收回日本!!!

2010.9.19

====================================

三談黨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 東京都不相信抗議

早年間看過一部前蘇聯電影,名字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現在,中日間也在上演一部大片,名字叫《東京都不相信抗議》。

日本宣布繼續拘留詹其雄10天,大陸的抗議依然是不斷“升級”,可惜的是,主動權還在日本手中。

此次日本一反常態,動手抓人抓船,決不是一場誤會,更不是日本為了大選轉移國內矛盾,人家也沒那麽多矛盾。原因很明了,日本已經把大陸的底摸得清清楚楚了,準備徹底解決釣魚島問題。

大陸的底線是什麽呢?穩定壓倒一切!因此上,日本這次才如此強硬,讓黨很下不來台。

觀察小日本這段時間的表演,用三個詞可以概括:態度強硬,上下一致,依法處置。

在釣魚島問題上,大陸喜歡談曆史沿革,小日本強調條約、規定。誰更與世界接軌?誰的主張更容易被其他國家接受?毫無疑問,是小日本。日本所謂的“依法處置”不過是為了下一步強化對釣魚島及其海域的實際控製作出的法律鋪墊而已。反觀大陸,還在口口聲聲強調什麽“固有領土”,固有領土怎麽了,蒙古國還是我們的“固有領土”呢,不也獨立了?看來,大陸喊了多年的“解放思想”、“依法治國”、“與世界接軌”不過是口號。

穩定真的到了壓倒一切的地步了嗎?我看不是,至少,“穩定”沒壓倒腐敗,“穩定”也沒壓倒貧富差距,被壓倒的隻是―――普通民眾想表達自己正當利益的權利。

9月10日,日本發表了2010年《防衛白皮書》,明確表示要加強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西南諸島的防衛力量,並準備駐軍。在即將到來的12月,美日將舉行聯合軍演,假想敵是―――中國。想起了一句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如果一個國家是執政黨私有的,那麽,我等屁民盡可以在台下喝茶聽曲,悠然自得地看台上黨與小日本的唱念做打,時不時還可以吼他一嗓子,痛快。如果國家是我等屁民的,那麽,請黨不要再把保釣人士視為社會危險分子加以監控,不要一次次封殺保釣申請,動不動就請保釣人士“喝茶”。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人的腰杆就沒太直起過。過去,咱是船不堅炮不利,沒想到,混到GDP全球第二了還是這個德行,真他媽窩囊。

過去,是讀書時知道了割地賠款,不知道,在《東京都不相信抗議》這部片子裏能否看到相同的場景?

2010.9.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