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世家

這是一個記錄饕公饕婆吃遍全球幸福生活的博客。
正文

黔東南|醉枕郎德上寨 上篇

(2015-09-10 01:32:49) 下一個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799"]wpid-Lmo8hbEVi7XzOMHGjdot7ZjBetIkBD0w2nXihpC8yz0Izf0j4209_A-iZlVLHo43MB902caJq6FTYXYwWCgWD6FOMYTt4Qr8BoejEypE4Hn1-KgugdLTuuLkINK3jsU0RA-2014-06-8-16-59.jpg 2013年4月 郎德上寨[/caption]想在中國找一片沒有受到商業氣息汙染的淨土真的很難。 這次黔東南之行我們特意選擇了還不是很知名郎德上寨,希望能體驗苗家真實的風土人情。翻山越嶺到了那裏才知道,就是那麽偏遠的山裏,也已經受到全國統一的商業旅遊開發模式的侵蝕了。 據說,想當初,開發商來到黔東南本來想開發郎德上寨的,遭到了當時寨子裏長老的反對,未果,結果開發商就轉向去了西江。至如今西江苗寨名聲大作,當地苗民富了起來。於郎德上寨坐不住了,開始互相埋怨,也爭先恐後的加入了商業運作。 隻是因為慢了半拍,也錯過了投資熱潮,總是沒有西江苗寨出名。不過這倒是符合了掌門的小眾情調。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插了一個旅遊的空檔。前一波旅行團剛離開,後一波還沒到。整個村子暫時恢複了正常生活,顯得頗為冷清。我們住進了一對當地苗人夫妻的家裏,由於掌門好喝酒,和當家苗族大哥酒過N巡後,如願進入狀態,“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也終於讓我們見到了苗家真實純樸的一麵。從鎮遠到郎德上寨要從凱裏轉車。做為黔東南的首府,凱裏很讓人失望。城市秩序不錯,主要問題是城市衛生。尤其是公共廁所。下了火車,我們就先去火車站售票處購買回程經貴陽去安順的火車票。人很多, 偶爾有幾個人偷偷摸摸想夾塞兒,有些得逞了,大家還算有秩序地排著隊。掌門一看人多就派護法去排隊,自己去找廁所方便了。按掌門平時的效率,估計等排到買完票都不見得能完事。沒想到隊伍剛往前挪了二米,掌門就從匆忙忙回來了,一臉很受傷的表情。原來是廁所實在是太髒了,實在無法下腳,於是踮著腳尖進去。好容易找到了下腳的位置,漫天飛的蒼蠅又讓人無從躲藏,隻好草草了事,逃了出來。 於是一邊排隊買票一邊重溫了一下馬三立大師著名的 單口相聲:查衛生凱裏作為黔東南的重要中轉站,南來北往的人很多,也算得上是旅遊城市了,公共廁所的衛生仍然如此之差,不知是政府無能還是居民的衛生容忍度太高?買了票出來,搭乘公共汽車到長途汽車站準備轉車郎德上寨。不出意外,長途汽車站一如既往地亂。街邊小攤小販長呼短叫的,喧鬧無比。時已過午,護法有點兒餓了。為趕長途車,就沒時間吃午飯了。隻好路邊買了幾個肉包子隨便墊墊 , 想著到郎德上寨再吃頓好的。沒想到,這一餓就一直餓到了第二天下午到西江苗寨才算是吃了頓飽飯。話說回來,上了去郎德上寨方向的中巴以後,護法開始吃包子,乏善可陳。其實,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我是絕對不會在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買食物的。因為做的都是流動旅客的一次性生意,食品的衛生和質量很成問題,究竟吃到肚子裏的是什麽就全憑大家的想象力了。好在掌門和我吃完了都沒有鬧肚子,還算幸運吧。中巴慢慢地開出了混亂的凱裏,拐了向南的省道,路邊的風景就大不一樣了。城市的飛塵漸漸地被密密麻麻的青山流水取代了,每間隔幾公裏,就能見到臥在山裏的古樸村寨。緩緩流淌著的清澈溪水,淺得能看見河床上的鵝卵石,水邊浣洗衣服的苗裝女子,就覺得漸漸走進了畫裏。於是就知道我們正式進入到了苗疆腹地。這路邊的溪水叫巴拉河,沿河兩岸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吊腳樓,屬於不同的苗寨。巴拉河過郎德德的上遊就被叫作丹江河,是清水江的支流;這裏的山脈是處在雷公山麓,屬於苗嶺山係;這樣的山清水秀的地方都麵臨一個難題,如果不同意進行旅遊資源開發,政府就不會給修路修基建。風景再美麗,當地人也要吃喝,也想過上富裕的物質生活。於是申報當旅遊資源,接著投資就滾滾而來,來勢凶猛,霎那間用商業旅遊把各種美景包裝成同一個臉譜。由於缺乏可持續性的開發和規劃,外來的投資者對當地自然資源的無情的使用和透支,隻不過給第一代人帶來一點兒財富,實際卻是讓後輩來買單。子孫後代都無法想象自己家園的本來麵貌。車在郎德鎮停下,下了很多人,當地話完全聽不懂,我們請教司機得知,郎德上寨要再往南行駛一會兒。郎德上寨位於黔東南雷山郎德鄉,距凱裏市區29公裏,距縣政府雷山7公裏,是一個有著百戶人家的苗寨。寨內苗女服飾以長裙為特征,所以又稱長裙苗。既然郎德上寨就郎德下寨。我們這次就不去探訪了。車終於把我們帶到郎德上寨。遠遠地看到車站邊上站了一排盛裝打扮得苗家女。身上背著的簍筐裏堆著很多商品。我們一下車就被包圍了,紛紛拿出各種織物向我們兜售。掌門下了車,深深呼吸了一口山寨裏清新的空氣,看著滿山養眼的綠色,靜靜躺在山坡上飄著縷縷炊煙的吊腳樓群和那窄窄的梯田,心情頓時大好,大腦也瞬間不工作了。居然會問一位看上去還很稚嫩的苗家姑娘這樣的一個問題:你的靠墊套是自己編織的嗎? 說實話,已經在福建土樓經曆過手工編織圍巾事件的掌門真是不應該問出這樣的問題。問了也就算了,而當苗家姑娘很熟練的回答說是的,是我自己織的。智商已經跌倒零的掌門居然堅信不疑,連價格都沒還就買了兩個,一邊付錢還一邊告誡護法,我們要支持苗寨當地百姓。護法看著已經塞得鼓鼓囊囊的旅行包,愁眉苦臉,不知怎麽才能塞進去。就在這時,其它苗家姑娘嘩啦一下就擁了過來,紛紛拿出各種靠墊套給我們看,說:這也都是我自己編織的。當我們看到幾乎和我們剛買的一模一樣花紋的時候,掌門‘清醒’了,誇讚道,你們的手藝真好,都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吧?沒想到這麽年輕純樸的苗家姑娘也學會了生意人的油滑,可惜嚒?等我們第二天到了西江苗寨,看到更多的一模一樣的靠墊套時,掌門終於無語了。再待到我們回到新西蘭,看到朋友家一對一模一樣的卻是在成都買的靠墊套時,掌門幾乎崩潰了。自古商人情意薄,要把商人的話當真了,傷的不是錢財,傷的是感情。我們愣是不遠萬裏地把這一對靠墊套從貴州帶回上海再帶回惠靈頓,為了記住這個教訓,我們把它們擺放在床頭,天天靠著,天天看著,天天想著,天天記著。那些年輕的苗家姑娘們一看我們不再買她們的東西了,就改變策略,邀請我們到她家住。因為心情受到打擊,掌門不願和這些姑娘多聊,扭頭拉著我往外走。先看看風景再找地方打尖過夜吧。見我們無意光顧她們的生意,姑娘們也就漸漸散了去。往外走到寨子口,就看到了這座風雨橋。橋下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因為當天的旅遊團剛走,寨子裏很清靜,除了幾位和我們一樣自助行的散客以外,沒有什麽人了。很安靜,倒是很合我們心意。 風雨橋看上去很新。從橋上取景拍攝山寨感覺不錯。wpid-xaIZu7bdl9fXfWTt13nJztY4kVclkobuEoRjS_PvI9xWiXotQccEuTn91TPWjz_atU1pUAI65nMNe-YsOph8v4oTwEsDSnV8t-2hr8L9ckGCQJd6YPa4FlSMlOVkLiNbZw-2014-06-8-16-59.jpg這時有一位挑著擔的苗家中年婦女走了過來,估計是看到我們還背著行李包,就問我們找到住的地方沒有。掌門說沒有,接著問我們是否願意去她家住?並邀請我們去看看。於是我們就跟著她穿過幾片水稻田到了她家的吊腳樓。她家的樓不在郎德上寨的寨子中心,而是位於寨子邊緣處,去往2008奧運聖火走過的地方的半途中。wpid-7NA1_XD8-P41pEHDe1CIrkP1nmuQH118SsiZB1534Ts4gQs3WM2v9BzamuWxSLC9RISZm5Hh_tpJkgmiWL3419ES1TTdo2YFtFRZMLJ5WyD90fzJvIh-enlkIzjxjXdaQ-2014-06-8-16-59.jpg一看我們就愛上了這家,決定住下。問價錢,說如果男女分開住,每人20元。如果男女同房,要加倍,收80元一晚。因為按照當地的習俗,夫妻隻要不在自已家裏就不能同房共眠,如果破了規矩,那麽就要請人來做發法式驅汙。我們一聽就說那就分兩間睡吧。這家有很多客房,看來旺季的時候生意不錯。客房分成兩排,一排帶廁所,一排不帶。帶廁所的客房也很有意思,所有廁所的屋頂都是通的,高一點的人,譬如掌門稍不留神就會看到隔壁的風景。好在沒有別的客人,我們就選了一件帶廁所的,一間不帶廁所的。有了住的地方,心定了,我們放下包包,就出去閑逛了。wpid-ShEdioNH97ZVJOUmeSaenkdzrEI9f8dZKnslVSoRM6nC9fPhwp2u5oBR8fn-Sr9qH56D0cmeC8qNNnC6rgTH1yqA_WY_PDSpmmqMIWjYPXzoY30RjP0JFp9StZsjHOVm1g-2014-06-8-16-59.jpg穿過風雨廊橋,我們從郎德上寨的大門口徑直進入了郎德上寨的中心 。和其它去過的古村寨一樣,這裏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寨子裏的民居依山而築,均為木質結構的吊腳樓,很有古味。這些木樓大多為典型的三層結構,一層養豬牛,二層住人,三層堆放糧食及雜物。wpid-fLdKeEoomHYpQD44e4DwBlSqsc83tGTxPF3a2RUcGbLBP6R2WV3fyIRwrwZtW5oLOJdmIXOXMhc4ygkio5hmc6yJMxdEg5-twRQrQZNmpa3YCCBGNaavvbV_-NrFuvE0BA-2014-06-8-16-59.jpgwpid-ZloHQOnPSOPvXVqvN9KMUrxdWyL5m4Yq08medaI043RvyVMWLa1XwwGYUlUawSTFMGbTbZ9ypeNjGmTQpkOmzwqfz2tDQwI7uLvhqcpgb-9-YBoyi9MtMhL5gSN-3eie7g-2014-06-8-16-59.jpg寨子裏隻有我們兩閑人溜達,寨民們都在忙自己的事,一對婦女在織布,很專著的樣子,看到我們走過,很友好的對我們笑笑。雖然這裏已經商業化了,老百姓還是很樸實。wpid-ij6cMbAA12N2pIbNfjtRxAqjdN6Vx-9f2C-E0IcoiimJVy8IWm8GY-B8JpYmuZRM41lxl9dSxZ0xaZOjmZyQxFpiBwpOf_0BZzexkbqsNHtwyuKyTmAcEWiShFJ6rsmeNA-2014-06-8-16-59.jpg寨子的中心是銅鼓坪,大凡苗族村寨寨子中心都建有大小不等的蘆笙場,是苗寨用來跳舞、開會、議事、處理全寨事務的地方。wpid-GfTru4XTclknT-9uz_e5sken8rEWzWvjmt6HD0JnHGASz8R8lJJihhUcyUrTk6A96iGPzLXzEQZObHt6PX1DfHaiR-1PsdqWbcbENUHzUvWX4CGOrcc8UZ7ki9Tl8MkncA-2014-06-8-16-59.jpg全寨子唯一的小賣部就在銅鼓坪 。 裏麵商品少得可憐,除了礦泉水,口香糖和餐巾紙基本沒有別的貨物了。護法感覺有點餓了,畢竟中午就吃了一個肉包子。 本來想到寨子了買些當地特色的食品充充饑 。看來隻好等吃晚飯了。wpid-ZCKwbvRpjLzUfYRe-ccysTikI2kGSYKWhm36bNC7BxWypP4M5d4seaKHmpk7fb0_iBSRSa2l7OVMGuhIW3tDStGg9YXROPLaPSlxvhE9jKnzSJBG-MroqNQ9TEZjysRiQg-2014-06-8-16-59.jpg從寨子出來,我們穿過幾道田埂到了寨子的另一頭,奧運聖火的地方,又是另一片風光。這裏又有一座小橋,據說這個地方是當地年輕人約會的地方。果然很有詩意。wpid-sJYjIY8bHXwt1GOdyzutqq-Gna2xK1a1eUrNb_mBRzEplgTugTlY2PuglZqLrg3mQhFjJYbq_PvwQ-rjS5RPaxWCgsgvtcsSJviv8z_ibIMoV_3LCGU93Qzfd89_hSOTSQ-2014-06-8-16-59.jpgwpid-gPxUfHI4wXh7_9jU9y1CfUTFmiEWmaRz05-Zeplx5sPgmuQNSXERTIpr_smvVk6Rm7STEwiGkICbMNk5Qk-kjSeXFSRmxwZfTMTEfeOvKOdEZALRXNPweRjiayrSmWPfA-2014-06-8-16-59.jpgwpid-u5YI_CgjPf0nsZHru1tzOmPAgn88wNcfBget5zZKvKek_3rLIHY-oshbbPZ7ta4kUv51s46VMoqqqomyw-SOIFEE-DMo11LHxhuC6tkWWwB0gZFQt_klQGUb9jKucqC-jQ-2014-06-8-16-59.jpg回望郎德上寨樹木蔥蘢,清澈的小溪水流繞寨腳而過, 水稻田裏水牛還在勤懇地耕地。各家各戶的吊腳樓炊煙冉冉升起,到了晚飯的時候了,摸著咕咕叫的肚子,我們回到了我們的吊腳樓。wpid-eXt9l0vqDo30OHhhjtVcqBRPTLbTG7SHwtvk9IFdClcd1BOFYk1XF6qTqy4Mk6_hRqF9vOyAsvLyU72p2ypexowjWy6gYu2IwqwBfN-rbxQE_ZzFe0vq66QBnRUU3DNwzw-2014-06-8-16-59.jpg吊腳樓的男主人陳大哥也回來了,很熱情地招呼我們。很快就和掌門聊成了一片。掌門順便從包裏把昨天在鎮遠六合居中打包的油炸花生米和大半瓶習酒拿了出來和陳大哥對飲了起來。而護法則跟著陳大姐下樓喂豬去了。苗家自家養的豬就是不一樣,喂的都是精心拌治的豬食,豬圈很寬敞,打掃得幹幹淨淨,聽陳大姐說,這豬要養整整一年,到明年春節的時候宰了吃。寨子裏幾乎家家都養豬,一旦長成了,就和全寨子的人一起分享。吃不完的做成臘肉。今天的晚餐就有豬肉吃有臘肉吃。 說著話,趁豬吃食的功夫,陳大姐迅速的把豬圈清掃了一下,滿滿一桶豬糞,提到她家吊腳樓邊上的水稻田邊,均勻地撒了下去,說,豬全身都是寶啊,豬糞是最好的肥料了。wpid-tIrRvHjH2pVJ5w0Ay7YhPb0yYUXn3e9kqqIft7iLuFh32s2Qog_2IGo4Bt9X5bjFdHuupOruErlbIYJQHccXz2xFfTl7ohhzDOHnm2w5yd82oT6kdFrnI0LWUZbhtBtHvQ-2014-06-8-16-59.jpgwpid-g5AneN29WtD8t5ZojWrGHfmYq4oMpoEYq7i-sTf7o2rgiDbL1_efXOLBGBngG224-7krvuVNCF4eloZibEPTQPV5vpEuLyp4YTT059mDOevnrPW78Yek7B151cgVB_TDEA-2014-06-8-16-59.jpg拾掇完豬,又開始喂雞。看著滿地活蹦亂跳的雞,護法咽了一下口水,肚子很餓了,這可是地道的走地雞啊,味道一定是好極了!可惜它們都是下蛋用的老母雞,肯定不能出現在飯桌上。不過它們下的雞蛋肯定味道也不錯。一邊想著雞蛋一邊回到樓上,看到掌門和陳大哥已經就著花生把半斤多習酒幹掉了 ,談興正濃。一看到我上來,掌門一把抓我過去說,陳大哥可是黔東南遠近聞名的吹奏蘆笙的高手。常年在北京城演出,帶出了不少徒弟。掙了錢回家養大了一對兒女,蓋了這棟吊腳樓。說話間,陳大哥很自豪的拿出他心愛的蘆笙說,都是靠這把笙啊! 掌門見狀馬上說,陳大哥,來表演一段吧。陳大哥笑著說不,並起身到廚房裏去幫忙準備晚飯了。隻聽掌門一個人喃喃自語到,一會吃晚飯時讓陳大哥多喝一些酒,沒準酒勁上來了就放開表演了。護法很懷疑地看了一眼掌門, 沒有接下茬。看看外麵,天已經全黑了。寨子裏沒有什麽光害,天上的星星很亮。好寧靜的一個春天的晚上。摸著咕咕叫的肚皮,專心等著開晚飯了。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