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世家

這是一個記錄饕公饕婆吃遍全球幸福生活的博客。
正文

2009中國美食行之美林閣 – 正傳

(2010-12-10 21:14:27) 下一個
2009中國美食行之美林閣 - 正傳 2009年12月25日 待到我們走出家門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放了。空氣裏彌漫著炊煙和菜香的味道;來來往往的行人大多是在一臉倦容中透出快要回到家的幸福期盼。大街小巷上各種小攤小販陸續擺開了攤位開市做生意了。五香茶葉蛋,鹵水豆腐幹散發著濃鬱的香味,勾起我肚子裏無數的饞蟲,以前每次經過都抑製不住要買一套吃,可是今天,想著等待著我們的美林閣饕餮盛宴,下意識地咽了咽饞兔水(口水的上海方言),就當沒看見一樣走了過去。又經過了一個賣帽子手套的攤位,看著厚實的毛線帽帽很暖和樣子,再看了看掌門新剃的頭,就買了一個,十元人民幣。 遠遠的就看到了美林閣的大霓虹燈,門口停滿了小汽車,下了車的人們走著寒暄著轉進了美林閣的大門。美林閣的生意好,好得讓人不敢相;進門後,竟發現連過道上都已擺上桌子。所有的人都在那裏吃得熱火朝天,雖是冬天,卻讓人感到熱浪撲麵而來。看來這些年過去了,手搭涼棚,遙遙望去,遠遠的看到八道一家已經到了,坐在最靠裏麵的一張八仙桌上。我們兩個一邊小心翼翼穿梭於觥籌交錯之間,一邊興奮的與八道揮手致意。 涼菜已經全部上桌了, 掌門和八道正在非常激動地互相交流著吃經; 雖然 整個大堂非常嘈雜,噪音分貝很高,說話都要扯著嗓子喊,但是中餐吃得就是個熱鬧,圖的就是個痛快。無論是兩三知己,還是十數人,都有別樣溫情。這跟在國外餐廳裏的氣氛完全不同,我一下子就找回了以前那種熟悉的感覺。 全部落座,掌門和八道仍然在互相星星相惜著;護法看著滿桌菜肴,不禁食指大動。有幾道本幫菜做得甚是入味,至今想起,仍然回味無窮。
蝦兵蟹將
這道冷菜蝦兵蟹將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去了皮的青青翠翠的黃瓜墩,中間的瓜瓤已被淘空,藏著一支炸大蝦,蝦身被一團奶黃醬蓋住,僅僅露出蝦尾巴,奶黃醬上麵點綴了一摞紅紅的魚子醬。取出蝦兵就看到了深藏在黃瓜芯子裏的蟹將了。蟹將是一塊撥好的大螃蟹的腿肉。很有意思的組合,黃瓜的清爽對蝦蟹的鮮味,口看不錯。 這道冷菜是醉蝦。 醉蝦第一要訣,就是醉。如果蝦們喝的是會上頭的什麽鴨溪滘等爛白酒,蝦的頭部就會發黑,身體的肉就會鬆軟;如果蝦們喝的是路易十三,那麽,蝦會看不起你,會在你的嘴巴裏口出狂言,喋喋不休,最後把你煩死。 這個“醉”字是很有講究的,所謂醉,當然是指活蝦喝醉,不是死後泡在酒裏泡醉的。 護法早年剛到北方的時候,有一陣子特別的想念家鄉的醉蝦。一日路過一家新開的看上去檔次很高的上海酒家,饞蟲一下子就出來了,拽著掌門就衝了進去。進門就點了醉蝦,然後就滿懷憧憬地等著。待醉蝦上桌時,一股濃烈的二鍋頭的味道撲鼻而來。一臉狐疑的問店家,這是醉蝦嗎?答曰當然是的,蝦剛死就特地用上好的酒給您泡得的。 話說回來,隻有上等的紹興黃酒,才是做醉蝦的唯一佳品。醉倒了的蝦被店家小心翼翼的剝去皮,全身都充滿詩意地擺在你麵前,那種感覺,就是西廂記裏所寫著的“玉體橫陳、肌如凝脂”。這個做法令食客既能嚐到蝦的鮮香,同時也可以嚐到酒的洌香。
水晶蝦仁
水晶蝦仁,老牌本幫菜,數量不少,感覺蝦仁個頭有點小。不象別的店家那麽大。想來是迎合了返璞歸真的新潮流,拒絕吃激素催大的食品了吧。水晶蝦仁的標準吃法是蘸著浙醋吃,浙醋是南方特有的一種紅醋,這樣吃即清口又不減少蝦仁的鮮味。   紅燒甲魚裙邊 滬法有限的幾次吃甲魚的經曆都是在公款宴會上,十多人團團圍著大圓桌,舉著筷子虎視眈眈的盯著那盤甲魚。都知道甲魚身上最好吃的就是裙邊了,甲魚裙邊是背甲(上邊)邊緣很軟的一周軟肉。一隻甲魚隻有那麽一點的裙邊,總歸是要留給領導吃的。偶爾運氣好坐在了領導的邊上,碰巧甲魚正好放在我麵前,那麽給領導夾完一塊後就可以順便給自己也夾了一塊,等到轉一圈在回到我麵前的時候,通常就隻剩下盤子底了。 沒想到,現在人民生活改善了這麽多, 甲魚都隻吃裙邊了。美林閣的這道紅燒甲魚裙邊,秉承了傳統本幫菜的精髓,濃油赤醬,肉鮮筋韌,湯汁濃稠,不僅口感濃而不膩,清香撲鼻,而且色、香俱全,可以說是眼睛與味蕾同時享受了一次大餐,讓人回味無窮啊。
紅燒鮰魚
紅燒鮰魚 鮰魚是長江四鮮之一,肉肥而不膩,兼有河豚、鯽魚之鮮美,而無河豚之毒素和鯽魚之刺多。正如饕餮世家的老前輩蘇東坡的一首詩曰:“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 無論是清燉還是紅燒,都堪稱為為魚中之名品。美林閣的這道紅燒鮰魚燒得又紅又亮,恰到好處的突出了鮰魚滑潤、軟嫩和肥美可口的特點. 的卻不是其他魚能相媲美的。
甜品大拚盤
美林閣的甜品也做的相當有水準,而精美的點心即使在酒足飯飽後,依然能令人胃口大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