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為限

部分轉載 部分自撰
正文

美國的聲音真亂

(2010-09-17 11:05:04) 下一個

近日,來自美國的聲音很亂,總體看大致可以分為三派。一派以克魯格曼和華爾街為代表,他們認為,美國需要更大力度的經濟刺激方案,必須實施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繼續強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比如收購更多的國債、甚至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更長時間地維係零利率等等。

 

另一派以美國堪薩斯州的聯儲總裁霍恩為代表,他們一直認為,長期奉行零利率政策是危險的賭博。他認為,貨幣政策不是治療美國所有問題的“萬能藥”,長時間維持過低的利率隻會導致美國經濟“未來幾年中再度上演嚴重的衰退和高失業”。霍恩認為,經濟數據並不像媒體和華爾街專家所描述的那樣糟糕,目前美國經濟正在複蘇之中,美聯儲須上調利率,以免未來財政失衡狀況加劇。美聯儲需取消“應急性”的零利率政策,慎重且緩慢地上調利率,這將使其政策能夠更適合經濟緩慢複蘇的情況。

 

第三派是民間的一些學者,他們認為,美國經濟基本已經沒救了,因為所有的刺激政策都已經失靈。比如,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就表示,美國無法防止未來數年經濟增長出現放緩,因為美國的政策措施正在逐漸耗盡。他不認為伯南克會有什麽靈丹妙藥,問題是,貨幣政策正在逐漸失效。魯比尼預計,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將肯定低於1%,他還預計美國陷入二次衰退的概率已經達到40%

 

從上述說法看,美國各界的分歧似乎主要是在方法論上。而對美國經濟的悲觀情緒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在程度上會有些小小的差別而已。

 

不管民間或官員個人的看法,世界都在關注美國執政者的看法,關注美聯儲伯南克的看法。 827日,為期兩天的全球央行官員會議在美國拉開序幕。這次央行行長會議顯然是在G20的安排之外的會議,我認為,之所以要召開這樣一個會議,主要是世界各國對美國經濟看不清楚,需要美國官方給出比較明確的判斷。

 

伯南克當然是這次會議的主角,所有與會者或許都在期待著這位美國大佬的看法,關注他將采取的措施。按說,伯南克應當為與會者打氣,讓世界對美國經濟放心。我們也確實看到了這樣的情況。

 

比如,伯南克對美國經濟並沒有給出悲觀的判斷。他說:盡管過去一年中美國經濟的增長太慢,而失業率又太高,但財政刺激措施和消費者開支及企業投資的推動力依然存在,並將促成美國經濟在2011年繼續增長的前提條件已經就位。伯南克認為,未來通脹的過高增長或通縮進一步顯著發展的風險都不大。

 

伯南克真有這樣的信心嗎?我看未必,否則美聯儲就用不著對刺激經濟做出新的安排。而從伯南克的談話中我們可以聽出,美聯儲確實做出了這方麵的安排,隻是實施的時間和具體技術安排還沒有對外透露。

 

其實,上述三派人的觀點,各有各的道理,但在我看來,不管刺激也好,不刺激也罷,貨幣政策隻是個“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做對了,也隻能改善市場流動性,而改變不了美國積重難返的經濟結構問題。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不管美國銀行業流動性是否充足,他們都不願意貸款給實體經濟,而更希望通過金融商品的炒作獲得交易性利潤。盡管美國政府製約杠杆、製約交易的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已經獲得通過,但金融大亨並沒有徹底死心,他們還在努力放大自由,重新回到過去的日子。

 

這是根本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看到美國股市上出現“新興產業”的蹤影,那美國經濟的複蘇到底靠什麽?如果解決不了這個根本問題,而隻是通過美聯儲放鬆貨幣予以刺激,那我看“基本沒救”。因為美國已經沒有可能重複昨天的快樂了。

 

比如,美元地位已經開始弱化,僅僅依靠“債務循環鏈”――印鈔進口、拉動本國消費、然後通過發債回籠貨幣、通過財赤擴張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經無法讓美國經濟獲得強大的動力。現在,誰都改變不了美元的地位不假,但誰都不看好美元也不假。所以,現在美國的“債務經濟模式”隻是在依靠“慣性”滑行,而加速度是負值。他當然還會滑行更長一段時間,但指望它去支撐美國經濟增長恐怕沒戲。

 

所以,我們判斷美國經濟的一個要素:必須看到政府拿出具有實際意義的舉措,改變美國的經濟結構。還有他們的企業,讓它們大量的技術儲備變成生產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