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埽的博客

“the feeling of happiness dwells in the soul” Democritus
個人資料
涮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心理健康與挫折

(2011-02-15 17:36:20) 下一個
一、挫折的概念  挫折是指個體在通向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或幹擾,使目標不能達到、需要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反應。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兩者關係密切。挫折情境導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種複雜的內心體驗,包括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各種負麵情緒交織在一起。  挫折也像壓力一樣無所不在,關鍵要看人們是否承受得住。有不少各方麵都非常優異的高中生在進入大學後,由於在強手如林的新環境裏一下子失去了絕對優勢,不再是最出色的學生,因而意誌消沉,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便是一個承受不了挫折的例子。心理學家們所研究的就是在挫折情境下分析個體產生的挫折感,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挫折承受能力。  
二、挫折的產生原因  導致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概括為外在因素與內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指環境方麵的,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外在因素常常是個人意誌或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如個人無法預料的天災人禍、意外事件、社會動亂等。例如,辛勤耕作一年的農民眼看豐收在望,正盤算著豐厚的收益如何用來改善生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衝走了莊稼,也衝垮了他的願望。這裏導致挫折的就是無法預料和控製的外部力量。內在因素則主要指由於自身條件的限製阻礙了目標的實現。包括個人的生活條件、人格特點、心理狀態、經濟水平等。例如,一個身材矮小的人,一心想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這個願望顯然很難實現,使他體驗到挫折感。自我估計過高的人,因為常常設定不現實的目標,很多願望難以實現,也容易受到挫折打擊。挫折雖然帶來的是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但挫折對人的影響並不都是負麵的。法國大文豪巴爾紮克根據自己豐富的人生體驗,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塊石頭。石頭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好壞。但對於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對於強者它可以成為墊腳石,讓人站得更高對於弱者它可以成為絆腳石,使人一厥不振。經曆挫折,可以使人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磨練意誌,增加克服困難的勇氣,提高解決問題、適應環境的能力。俗話說吃一輩長一智、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相反,挫折承受能力差的人卻可能因此產生心理上的痛苦,情緒不穩,行為失態,甚至導致生理心理疾病。可見挫折猶如一把雙刃劍,可以為我們所用, 也可以傷害我們,關鍵要看我們怎麽用它了。  
三、挫折後的反應  人們受到挫折後會引起以下各種可能反應。  (一)攻擊行為社會學習心理學家多拉德和米勒於1939年出版了《挫折與攻擊》一書,他們運用了大量實驗證據來說明挫折與攻擊的關係。他們認為攻擊必然是挫折的結果, 即,如果一個人表現出攻擊行為,就可以推論這個人受到了挫折。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不少這樣的例子,如在單位受氣回家責打妻兒,為社會所拋棄走上暴力犯罪之路等。  (二)冷漠有的人在長期遭受挫折,又對改變現狀感到無力無望時,可能會表現出冷漠、麻木。這種冷漠中包含著憤怒,是憤怒暫時受到壓抑,而以間接方式表示的反抗.   (三)幻想個人遭到挫折後,可能陷入一種想像境界中,就好像白日夢,即暫時離開現實,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來獲得滿足,這是一種對待挫折的非現實的方法。幻想對挫折後的情緒可以起到緩衝作用,但它終究代替不了現實,還是不能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四)心理防禦機製個體處在挫折與衝突的情境中時,經常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一些.方法,來減輕內心的不安,以恢複情緒的平衡與穩定。這些方法統稱為心理防禦機製,它是指個體在潛意識中為減弱、回避或克服現實衝突帶來的挫折、焦慮、緊張等而采取的一種防禦手段,借此保護自己。常見的防禦機製有壓抑、抑製、否認、轉移、退行、投射、補償、合理化、反向、文飾等。  心理防禦機製在現實生活中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心理現象。當人麵對挫折時,心理平衡往往遭到破壞。在多數情況下,人會感到困擾、不適應,體驗到痛苦的折磨。出於人的自我保護本能,會自發地喚起心理防禦機製起作用,以達到緩衝心理挫折、減輕焦慮情緒的作用,並且可為人尋找戰勝挫折的辦法提供時機。在這個意義上說,心理防禦機製的運用是積極的,但如果使用不當或過分使用,從而影響了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就會起到消極效果。  常見的心理防禦機製可分為建設性防禦、替代性防禦、掩飾性防禦、逃避性防禦、攻擊性防禦五大類。具體表現為十種方式。  (1)否認:指拒絕接受不愉快的現實以達到保護自我的作用。如一些吸煙者認為吸煙有害健康沒有科學根據,依然我行我素。  (2)幻想:指通過想像中的成就去滿足受到挫折後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心理。如一位內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戀愛受挫後,想像自己是一個英俊的小夥,成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獲得心理滿足。  (3)壓抑:指把不愉快的經曆和體驗潛抑到無意識中,不去回憶、主動遺忘。如某學生因一時糊塗,偷拿同學的錢物,事後羞愧難當,又沒勇氣承認,拚命想把這件事忘掉。但以後每遇到同學丟東西,就怕被懷疑,以至發展到怕見同學,這種失常行為的根源就是過分壓抑的結果。  (4)投射:指把自己的不當、失誤轉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歸結為他人的。如一位人際關係不好的學生認為自己本來很喜歡班裏的同學,但他們恨我,所以我才無法喜歡他們,以此來掩蓋自己的孤立。  (5)反向:指將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為以截然相反的行為表現出來。如明明內心自卑感很重,覺得事事不如別人,但卻總表現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羈。  (6)轉移:指將不滿足的情緒發泄到危險較小的對象身上。如受了老師的批評或家長的指責後,把怒氣發泄到同學身上,對同學發火、扔東西。  (7)退行:指表現出與年齡、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為,心理狀態像是退回到兒童水平。如考試不及格就到老師麵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或者不吃飯,與自己賭氣。  (8)文飾:指采用合理的理由來解釋所遭受的挫折,以減輕心理痛苦。如考試不及格,則說考題太難超出要求求愛不成,則說對方本來就沒有什麽值得可愛。  (9) 補償:指通過新的滿足來彌補原有欲望達不到的痛苦。如學習成績平平,但體育成績突出,或因有其他特長,而使自己能夠得到滿足。  (10)升華:指把不易直接表現出來的行為或欲望轉化為建設性的活動,將低層次的需要和行為上升到高層次的需要和行為。如把失戀的痛苦轉化為發奮學習的動力。  心理防禦機製作用具有二重性。積極的心理防禦機製有助於適應挫折,化解困境消極的心理防禦機製隻能起到暫時平衡心理的作用,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還會埋下心理變態的種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積極意義上使用心理防禦機製,而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是依賴於心理防禦機製,其結果使適應能力日趨削弱,人格和心理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可以說,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極的心理防禦機製使用過度的結果。因此,我們要準確地認識和把握心理防禦機製,適時適度地運用,以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學會更有效地應對挫折。  四、挫折的應對策略  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麽就有必要學會如何麵對挫折,如何應對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以下有一些建議。  (一)正確認識挫折  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正確認識挫折,建立一個正確的挫折觀。在現實生活中,考試不理想、人際關係困難、生活不適應等挫折幾乎每個人都曾遇到過。有的人總認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敗都是消極、可怕的,受挫後往往悲觀抑鬱,甚至喪失了生活的勇氣。事實上,挫折並不都是壞事,處理得好的話,它也可以成為自強不息、奮起拚搏、爭取成功的動力和精神催化劑。生活中許多優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練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相反,過於一帆風順的生活反而會使人耽於安逸、喪失鬥誌,在挑戰到來時措手不及。因此可以說,挫折也是一種機會。隻要能坦然麵對挫折,樹立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就可以適應任何變化的環境。  (二)改變不合理觀念  心理學研究表明,引起強烈挫折感的與其說是挫折、衝突,不如說是受挫者對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態度。常見的不合理觀念有以下幾種。  (1)此事不該發生。有些人把生活中的不順利,學習、交往中的挫折、失敗看作是不應該發生的。他們認為,生活應該是愉快的、豐富的,人際關係應該是和諧的、互助的。一旦生活中出現諸如人際之間的衝突,成績滑坡,好友負心,評不上優秀等等事件,就認為它不應該發生,而變得煩躁易怒、束手無策、痛苦不堪、失去信心。  (2)以偏概全。有些人常常以片麵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簡單地以個別事件來斷言全部生活,一葉障目。例如,有人對自己不友好,就得出結論說自己人緣不好或缺乏交往能力;一次考試不如人意,就認為自己徹底失敗,不是讀書的材料一次失戀就認為自己對異性沒有吸引力等,從而導致自責自怨、自卑自棄的心理而焦慮、抑鬱。以偏概全不僅表現在對自己的認識上,也表現在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中。例如,因一事有錯而對他人全盤否定因社會有缺陷,存在陰暗麵,就看不到光明,而徹底喪失信心。  (3)無限誇大後果。有些人遇到的是一些小挫折,卻把後果想像得非常糟糕、可怕。誇大後果的結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緒越來越惡劣,最後難以自拔。例如,一門功課考試不及格,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行,學不下去,畢不了業,找不到工作,人生沒前途,生命沒價值。這實際上是一種自己嚇唬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做法。隻有改變不良的認知方式、糾正錯誤的觀念,才能實事求是地評價挫折帶來的後果,從困難中看到希望。  (三)加強修養,勇於實踐  為了提高挫折承受力,就應該主動地、自覺地將自己置身於充滿矛盾的、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去磨練,向生活學習,而不是逃避社會。同時,必須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道德修養、知識素養、培養慎獨精神,養成冷靜思考的習慣,經常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勵。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積極主動的適應,勇敢頑強的拚搏, 反複不懈的磨練,會使心理更趨成熟,增強承受挫折、化解衝突的能力,促進心理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四)優化自身人格品質  挫折承受力與人格特征有關。以下幾種人格類型的人常常容易引起挫折感。  (1)性情急躁的人。他們情緒變化大,易動怒,火爆脾氣一點就著,常常因為一點芝麻綠豆的事而引起挫折感。  (2)心胸狹窄的人。他們氣量小、好猜疑,喜歡斤斤計較,容易體驗消極的情感。  (3)意誌薄弱的人。他們做事缺乏耐力和持久,患得患失,害怕困難,隻看眼前利益,經不起打擊和挫折。  (4)自我偏頗的人。他們缺乏自知之明,或者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者自卑自賤、畏首畏尾。  為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每個人都應主動地培養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改變那些不適應發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質。重點應培養自信樂觀、自強不息、寬容豁達、開拓創新等品質。自信才能樂觀,樂觀才能自信,兩者相輔相成。當遇到挫折、困境時,如果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勝,那就會積極去改變現實,克服困難,戰勝挫折,這是自信的作用。樂觀者在麵臨挫折、困境時,不會被眼前的困難嚇倒,而是能夠透過表麵的不利看到蘊藏在背後的希望,相信明天是美好的,從而信心十足地去戰勝困難。自強不息是良好的意誌品質,是一切成功者的共同特征。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逆境常常會出現,隻有堅強不屈、頑強拚搏,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而那些一遇挫折就偃旗息鼓者,隻能半途而廢,永遠不可能成功。寬容豁達和開拓創新的人胸懷寬闊,對挫折不是被動的適應,一味忍耐,而是麵向未來,積極進取,勇於創造新生活。因此,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應從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入手,從細微小事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實踐中鍛煉,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有效的發展,心理健康達到高水平的狀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