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加坡的教育(3/12)

(2010-08-21 00:45:46) 下一個

         喜歡上Harry potter

女兒有一位老師,很喜歡孩子,他買了許多小孩的書放在辦公室的書架上,女兒從這位老師的書架上看到了《Harry Potter》(哈利波特),一下就著迷了,是呀,書中的Harry 和女兒一樣的年紀,一樣的遭遇挫折,一樣的有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夢幻,那個魔法世界幾乎吸引了全世界孩子的心,記得那年才出來第二本,我們在書店把第一本和第二本都買回來給女兒看後,女兒就期盼著下一年將出版的第三本。那段時間,女兒幾句話都離不開那本書,每天在家都是魔棒呀、咒語呀、貓頭鷹、掃帚秘密通道呀,還有鄧不利多(Dumbledore)、佛地魔(Voldemort),最讓她著迷的是那個93/4)月台。她還時常給我講述書中的故事,看到她眉飛色舞中英文混合用的給我表演,我也被她的情緒感染,心想著,自己是否也應該看看這本書,看看到底是什麽這麽牽動女兒的心。有一天,女兒異常興奮地告訴我,美國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要拍《Harry Potter》的電影了,不過他們決定全部啟用英國的小演員,那個時候正是在挑選小演員,看見她的著迷樣,我心想,若我們在英國,她一定會要求去參加小演員的選拔的。但是我沒有把這話說出來,隻是對她說:那好呀,我就不看書了,和你一起看電影。

當我和女兒坐在電影院時,我才明白女兒如此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我想,若時光倒退20年,我也一定會非常喜歡的。在放映的過程中,女兒不時的給我講解,電影散場後,女兒更是發表了好多評論。一會說,為什麽許多很重要的情節都沒有放在電影裏呢?一會說,電影不該修改太多,還是小說裏的情節好……我告訴她,這就是小說和電影的區別,小說是用文字來描述人的感情並敘述事情的,尤其對人的心理描寫可以非常地細膩,並給讀者很多的想象空間,可是電影是視覺效果,這樣反而沒了想象的空間,當然有些兩個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比如當我看到那些飛轉的樓梯時,感覺就非常的棒。

之後我給女兒說,這些書是買不完的,我們可以從圖書館裏借,從那以後,女兒就開始到圖書館大量的借小說連,除了《Harry Potter》,女兒最喜歡的是《Lord of Rings》,看到她那麽的喜愛,我就說,幹脆買一套吧。所以就把那一套搬回家了。

漸漸的女兒的英文在進步,終於在5年級的期末考試時英文拿到了2,那時我們一家都鬆了一口氣。她的班主任的評語是Li Rao’s attitude towards her studies has been improved. She has done well but is capable of achieving better results. 感謝那位負責的班主任老師,並謝謝她對女兒的鼓勵和鞭策。成績單上顯示了那時她在班裏是第五名。

老師建議我們應該送女兒去補習英文,推薦的地方是英國文化總署,因為那裏都是英國本土來的有教師資格的老師,隻是學費很貴,經過幾天考慮,我們還是為女兒報了名,一周兩次的課,都是在晚上,女兒自己去,女兒很喜歡去哪兒上課,也喜歡她的女教師。那個老師常常天南海北地和學生聊天,有一天聊到Harry Potter,這下不得了,這個近30歲的老師也是一個標準的Harry Potter迷,這下更有的聊了…… 有一天,她看到女兒一個人在公車站上等車,非常吃驚,問為什麽父母沒有來接,女兒告訴她,她很小就自己回家後,老師對女兒更是另眼相看了。幾個月的課程下來,老師給了女兒非常棒的評價。其實很難說這次課程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就像中文一樣,語言是需要環境的,這個環境應該是多方麵的,其中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實,學中文也是一樣,若我們說某人的中文很好,這裏至少也是指這個人的中國曆史、地理等有關的知識豐富,英文也是一樣,所以,從到新加坡政府小學的那一天起,老師就一直在強調,要讓女兒多閱讀,多看課外書,多上圖書館,不過,相信那次的課程經曆對女兒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的六年級

到了六年級的時候,女兒的英文已經有比較明顯的進步了,上半年,我們家裏經曆了比較多的事情,有時我也常常顧不到女兒,但是女兒拿回來的成績單讓我們很欣慰,英文已經是A 了,數學自然是女兒的強項A*,難得的是科學也是A*,班裏的排名是第二名。六年級換了班主任,她對女兒的評語很簡單“Well done!(非常棒!)”,那時女兒的班上來了一個台灣的女孩,不知怎的,很快就和女兒成為了朋友,那個女孩比女兒大兩歲,因為英文的原因,降級和女兒同班,有了朋友,女兒在學校的表現開始好了起來。那個孩子的古文極好,看來台灣的中文還是強。

雖然女兒的強項是數學,但是能拿到A*,也是不容易的,記得當女兒問我們那種要求用作圖的方式來解一些數學題時,習慣用方程式解題的我們,常常一籌莫展,想想真的很可笑,我們這些國內尖端大學出來的理科生盡然不會做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我老公更甚,上來幹脆就給女兒列了一大堆的代數方程公式,對女兒大講特講起來,女兒在那裏發懵,老公越講越來勁,最後還把列出的公式交給女兒,讓女兒貼在牆上並背下來,女兒不願意背那些公式,說老師不是這樣講的,我在旁邊看得心酸,就勸老公別這樣逼女兒,老公不滿意,說這裏的教育怎麽是這樣的。還算好,後來他也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了,我給老公說,不管怎樣,我們要相信老師,配合學校,這樣女兒才能開心的學習,若真的有什麽問題,讓女兒多問一下老師。我也是給女兒這麽說的,我對女兒說,對不起,媽媽爸爸都不會做,你還是在課堂上或是課間多問問老師。女兒答應了。但我想做父母的還是應該要關心一下女兒的學習,於是,我花了幾個晚上把女兒的六年級數學課本看了一遍,大概明白了這裏麵的思路,女兒看到我和她一起學習,很開心,還很積極的把一些老師講解的難題的答案解釋給我聽,我發現很多解題方法和我們過去學過的方法不一樣。後來當有同事和我說起他的女兒遇到的同樣的問題時,我就建議他要相信老師的教法,我們就不要再教孩子更複雜的方法了。隻不過,其實女兒後來自己也明白了那些代數方程式,她說有一次,老師看到她的數學作業,讓她上黑板把解題的過程寫下來,她站在黑板前,想了一會,先寫下了那個代數方程式公式,然後寫下一步一步的解題過程,旁邊的老師沒話說了。

其實,這裏麵的最大問題是一個思維方式的問題,中國一直沿用的是蘇聯的教育體製,比較注重抽象思維的培養,可新加坡不同,這裏原是英國殖民地,采用的教育體製是英式的(也就是西方的),他們比較注重的是形象思維的訓練,所以,才會有上麵的情形發生。

         小六會考

下半年的時間很短,在9月一周的假期過去後,基本就到期末考試時間了,接下來就是 “小六會考”。雖然時間很緊張,但是學校還和原來一樣,隻上半天課,有時我算了一下,女兒在課堂上的時間真的很少,根本無法和國內的學校比,不過我想,既來之,則安之,我們也要適宜這裏的製度,不可以總想著國內怎樣怎樣的。

不過,女兒很開心,因為她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看她喜歡的小說、電視。每天放學回家,都是先看電視,看得最多的當然是日本的動畫片,最喜歡的是《庫洛摩法使》,幾乎不能錯過任何一集。因為學校裏的功課非常少,我也時常叮囑她要考試了,少看一些電視和小說,但想想老師也說過看書可以提高英文,也就沒有多說什麽。

期末考試的成績很快數來了,女兒的英文又有提高了,但是這次數學和科學的成績沒有上學期的好,所以,在班裏的排名是第三名。老師的評語:“Keep up your good work!”.有一天女兒告訴我,那個第一名的男孩也是中國來的,他好像一直在暗地裏和女兒競爭,我給女兒說,別去在意他,我們盡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Try our best!

緊接著就是小六會考,這才是真正的考試,因為這個成績是進中學的唯一條件,有時差一分,就進不了所謂的頂尖中學,那時我也沒有給女兒什麽壓力,do your best!記得那天考完科學的時候,就聽說那年科學很難,尤其最後一道題,是要考孩子的綜合和分析能力的,很多很優秀的孩子都沒答出來,我回家自然也問女兒,她很開心地給我說:“媽媽,你還總是讓我少看電視,告訴你吧,我開始也不會做那道題,後來忽然想到某天看到一個電視節目,馬上就有靈感了。”

當女兒把小六會考的成績單領回家時,我嚇了一跳,她拿到了全校第一名,總分268分(那年新加坡的最高分是273分),所有的科目都是A*。小六會考的科目包括英文、數學、科學、華文以及高級華文。老師和同學都在恭喜她,她自己也是開心的不得了,更讓她高興的是:她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300新元的獎金,拿支票回家時,女兒興奮得不行,也是,那張支票寫的是女兒的名字,女兒的叔叔聽到這個消息,也非常高興,又給了女兒200新元的鼓勵獎。這樣用這500新元,女兒在銀行開了一個戶頭,從那以後女兒就有了自己的一個銀行戶頭了。

在女兒六年級的時候這所小學已經被一家規模很大的政府小學合並了,學校已在2003年解散。女兒回家告訴我,老師們在得知學校要解散的消息時都哭了,我們也很難受。雖然女兒這近三年的路程很艱難,但我們還是很懷念那所小學、那位校長、那些老師,真的很感謝他們當年對女兒的培養和教育。

        天才班考試

新加坡從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有設置天才班,據說這些天才班的孩子英文和數學都非常利害,當然天才班的課程是由教育部精心設計的,自然與普通的課程不同。所以這個班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若孩子的學習不好,老師會要求孩子轉到普通的班級。政府會在幾個年級段招收新的學生,據說是在3年級和6年級,由於女兒的小六會考的成績不錯,所以也被教育部邀請去參加入中學天才班的考試,新加坡的頂尖5所中學都開設有天才班。

看見這個通知,女兒的心裏有些顧慮,她還是對自己的英文信心不夠,加上通知上也沒寫到底考什麽。我也一樣,但是我對女兒說,去見識一下也好呀,女兒同意了,所以,她是什麽都沒準備,就去參加考試的。記得考試是分在兩個上午進行的,第一天的上午,我陪孩子去了考場,那是一間規模很大的小學,在那裏女兒遇見了幾個她學校的同學,大概總分超過260的孩子都被邀請參加這次考試了。中午的時候,女兒打電話給我,說太難了,卷子是厚厚的一疊,選擇填空給的不是4-5個選擇,而是9-10個選擇。那些英文單詞,女兒很多都沒見過,而且,幾乎無法猜出來。女兒盡力了,所以我就安慰她,沒關係,我們本來也隻是想見識一下,不就是無法成為這裏的天才吧。

         學日語、看日本動畫和漫畫、玩九連環

在小六會考之後,大概有兩個月的時間,女兒放假在家裏,那段時間她對日語非常有興趣,大概是看了太多的日本動畫,所以我就讓她自己找了一個語言學校學日語,學費不菲,記得她第一天上課回來說,她們的老師是一位日本太太,當她用英文對同學們說“早上好”的時候,大家還以為她在說日語呢。把我笑得前仰後合的。她學了兩個星期,回來後就像模像樣地給我說幾句,我也聽不懂。後來因為其它的原因,就沒再學了。不過至今她還保留著當時的講義和材料。

至於日本的動畫,女兒除了喜歡《庫洛摩法使》之外,還特別喜歡宮崎駿的動畫,什麽《龍貓》《千語千尋》等等。此外,那些偵探推理的動畫也都是女兒的最愛,包括《金田一》、《名偵探柯南》。我家的附近,有一家漫畫店,裏麵的漫畫幾乎全是日本的。女兒很快就又迷上了日本的漫畫。新加坡的漫畫書都很貴,所以,她就去租來看,或是到店裏去看。邊看邊開心地大笑。我有一個在新西蘭的大學同學,她的女兒就是常常看日本動畫和漫畫,結果,把日語學會了。

又一次,她經過一個地攤,那裏的一些金屬的東西吸引了她,那是九連環,傳說源於中國的傳統智力遊戲,這種古老玩具以往在民間極為普及。它包含著九個相同的圓環及一把“劍”,目的是把九個圓環全套上或卸下。多數人認為解此環可訓練腦筋,培養耐性。在先買了一個之後,她很快就解出來了,之後就又買了一大套(9組),拿回來的時候都是沉甸甸的。可是這一套的就比較難一些了,至今都還有幾個沒解出來。

         報讀頂尖中學

女兒從學校帶回了一大堆的報中學的材料,以及各種不同的表格,新加坡的頂尖中學幾乎都是自主的(也就是私立的):

1.      萊佛士書院(Raffles Institution) (男校),

2.      萊佛士女校 (Raffles Girl's School)

3.      華僑中學(Hwa Chong Instution)(男校)

4.      南洋女子中學(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5.      德明政府中學(Dunman High School)

因為那時我們都還是屬於外國人,而萊佛士女校和南洋女子中學對外國人的學費不菲,每月基本是要300新元,我和老公還有女兒商量了一下,還是放棄了這兩所頂尖的學校,盡管那時我的上司盡力向我推薦南洋女中,還鼓動我帶上女兒去學校參觀,他說,那是一所百年的名校,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氣,尤其在東南亞,從那間學校出來的人,今後的路都是不一樣的。可是考慮了很久還是決定報德明政府中學,因為是政府的,每月的費用僅13新元。除了經濟上的考量,我還有一個顧慮,男校女校是緣於英國幾百年的傳統,現在的孩子,上這種純男生或是純女生的學校合適嗎?我還看過一些關於這種學校的負麵的報道,所以,在這兩種因素的考量下,就隻有德明是最合適的了。這樣,在12月中,我們就收到了德明政府中學寄來的錄取通知,當然附帶的又是一大堆的介紹學校的材料,購買校服的相關信息,以及課本等等的要求和其他的信息。

還有一個就是第三語言的選修,一般上來說,若小六的成績好,(大概是前10%)你就可以再修一門語言,如日語、法語、德語等等,但這僅是對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而言的。由於我們那時還是外國人,政府就僅給一種選擇:馬來語,女兒一心想學日語,根本就不想學其他的,所以,就放棄了。當然,若有第三語言,孩子會比較辛苦,因為每周有兩個下午要到政府指定的學校上課。通常都很遠,所以,女兒的很多同學很快就放棄了第三語言。當然也有堅持下去的,女兒的一個同學,就是學日語的,到了中學4年級的時候,日語已經非常棒了,那個孩子就可以說是已經掌握了三門語言(英語、華語和日語)。女兒非常的羨慕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