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談談兩房(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和中國在美國投資的問題

(2011-03-04 17:50:56) 下一個
2010年7月份, 我在一篇 “談談兩房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的現狀和將來” 的文章裏提出了6個基本觀點, 該文章現存放在我在文學城的博客裏.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我的6個基本觀點是:

(1) 從2010年7月份算起的一年內, 兩房的債卷沒有風險, 因為兩房有足夠的現金來運作起碼一年以上;

(2) 中國已經購買了CDS (Credit Default Swap) 合同來對衝 (hedge)兩房債卷的風險, 大概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ISDA) 會知道中國買了多少的CDS;

(3) 駁斥關於美國要洗劫這幾千億在兩房的中國外匯的陰謀論, 提出了美國財政部要總體處理的是兩房5.65萬億的資產, 和5.67萬億的債務, 而不是單獨處理中國在兩房的債卷;

(4) 我提出, 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兩房原創理念, 注定了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基礎相矛盾. 因此, 也就注定了兩房今後的命運, 必然是政府要逐步退出, 讓市場自由競爭來處理國民擁有住房的問題, 而不是由政府包辦代替;

(5) 兩房患的是慢性病, 兩房的改革將是漫長而痛苦的, 沒有快速的治理辦法 (no quick fix).

(6) 中國的2.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包括在兩房債卷上的投資的最終出路, 在於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應該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上, 不再受製於人, 才是上上策, 才是正解.

今年2月份, 美國政府提出了解決兩房的初步構想, 其實就是我去年7月份就推測的, 美國政府要逐步退出兩房, 最終由市場來決定兩房的命運.

其實, 對稍為有一點經濟金融和房地產知識的人來說, 這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但消息一出, 華人世界裏一片嘩然. 不少中文媒體紛紛用語不驚人誓不休來報道此事, 例如, “白宮要終結兩房”; “中國要損失在兩房$4,000億美元的投資”, “中國$4,000億在美國投資血本無歸”, “中國在兩房債上大吃啞巴虧”… 等等. 大有天要塌下來的情形.

其實, 我看, 人們真的是太鍵忘了, 美國政府退出“兩房”,早在2008年9月份救助 兩房時就已承諾了,接管兩房隻是為了暫時穩定市場,早晚要退出的.

才過了幾天, 中國外匯管理局就出來安撫天下了, 說是在兩房的債卷投資沒事, 大家不要擔心, 一切都有巧妙安排了, “主要潛在風險已得到有效化解”, 利息還是按期收. 2008到2010年, 在”兩房”的投資收益有6%. 謝謝大家的關心啦, 現在你們該幹什麽, 還是幹什麽去吧. 大意就是鄧某人跟香港銀講的那樣: 你們馬照跑, 舞照跳! 沒事!

又過了幾天, 美國財政部出來安撫了: 說是, 我們前幾天的發言, 沒有講得很清楚, 害到有些人犯心髒病了, 不好意思了. 大家放心吧, 我們是負責任的政府,我們不會就這樣撒手不管的, 我們的意思呢, 其實是等到所有兩房的債權人的債務都付清後, 政府才退出兩房, 雲雲. 很多人的血壓馬上降下來.

一番安撫後, 市場上總算沒有出現類似目前中東北非的滾滾風雲, 血雨腥風. 謝天謝地了.

中國在兩房的幾千億美元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就算在天上刮個10級颶風, 也是可以理解的.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祁山還能和北京大學留學生美國財政部長蓋納平心靜氣地在白宮喝咖啡, 討論中國在美國資產的安全問題, 對很多人來說, 是幸甚了.

因此, 大半年後, 我想在這裏再次簡單地談談兩房和中國在美國投資的問題.

(1)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 中國外匯管理局講的 “主要潛在風險已得到有效化解”, 是神馬意思呢? 其實就是我去年7月份估計的: 中國已經購買了CDS (Credit Default Swap) 合同來對衝 (hedge)兩房債卷的風險. 至少, CDS是中國用來化解兩房潛在風險的主要工具, 不排除中國也利用其他的對衝手段.

JP Morgan 是CDS的開山鼻祖, 自創於1994年. 也大概在那個時候, 筆者在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工作.

為什麽CDS可以對衝風險呢?

解釋一下. CDS的基本原理其實很簡單. 例如, 你投資買了$1,000,000 ABC公司的債卷. 你會擔心如果ABC公司破產了, 你手上的$1,000,000的債卷會不會成為廢紙? 怎麽辦呢? JP Morgan, AIG, Bank of America, 等等賣CDS合同的公司就找你了, 這樣吧, 你每年交 100bp (100basis point = 1%)的費用給我, 如果ABC公司倒債了(Default), 我們負責還給你的$1,000,000. 你想想這個買賣還可以, ABC公司的債卷每年給我5%的利息, 我每年付 1% ($10,000)給 JP Morgan, 我就不用擔心手上的$1,000,000投資變成廢紙了, 雖然我每年的收益從5%變成了4%.

當然了, 這裏的100bp的CDS合同價格隻是一個例子而已, 市場上的CDS合同價格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 計算CDS合同價格的公式是沒幾個人看得懂的.

中國買 CDS合同來對衝兩房的風險也是一個道理. 假設, AIG開出100bp的CDS合同價格給中國外匯管理局 (應該是通過中國的對外投資公司), 說是, 如果你手上4,000億美元兩房的債卷被倒債了(Default), 我們AIG負責賠你.

其實, 象兩房這樣的有政府隱形保護的企業, CDS合同的價格一定是很低的, 因為風險不高. 所以, 這裏的100bp價格隻是打個比方而已.

就是說中國每年拿出$40億美元, 來買兩房債卷的保險. 換句話說, 中國每年從兩房債卷的實際收益從6%, 變成了5%, 因為要花1% 的收益來 “化解主要的潛在風險”: 天底下是沒有白吃的午餐的(No free lunch).

那麽, 是不是買了CDS合同對衝風險後, 中國外匯管理局就可以高枕無憂呢? 在兩房債卷的 ”主要潛在風險就得到有效化解”呢?

我的回答是: NO.

不會吧, 每年花了$40億美元, 還沒有保險? 是的, 我說還有很大的風險. 為什麽?

第一. 缺乏法規管理的風險. 在美國, 賣CDS合同的公司, 美國法律和政府沒有要求它們存放等同於所保對象的金額. 神馬意思呢? 就象上麵所講的, 如果AIG 開出100bp CDS合同的價格給中國, 來保中國$4,000億美元在兩房債卷, 法律沒有規定, AIG手頭上一定要有$4,000億美元.

可怕的還不在這裏. 真正可怕的是AIG還同時保了很多家, 收了很多人的對衝金, 它總共要保的, 可能是$50,000億美元的債, 而它自己手上可能隻有$5,000億美元的資產淨值!

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是的, 講對了, 是空手套白狼. 那為什麽還有人買呢? 因為信用評估公司以前曾經評AIG是A級信譽的公司啊! 天知道, AIG公司當時給了評估公司多少錢來評估呢?

那麽, 如果這$50,000億美元一起倒債(Default), AIG靠手上有限的資產如何支付賠款? 到時候A級管用嗎?

第二. 係統性的風險(systemic risk). CDS的交易是沒有一個象NYSE那樣的交易中心來做綜合交易的, CDS 的交易也不需要有大眾公布(public disclosure). A公司買了B公司的CDS合同, B公司買了C公司的CDS合同, C公司買了A公司的CDS….等等. 如果這條鏈中的任何一家公司倒閉, 整個係統就可能發生 “骨牌效應” (Domino effect), 再加上很多公司實際上手上沒有足夠的儲備基金, 很可能會一起倒掉.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 基本上美國叫得上名字的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 再包括AIG和兩房, 差不多都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 如果沒有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出手相救的話, 美國的經濟大概真的就會象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所說的: The beginning of an end (美國經濟終結的開始). 據說, 2008年9月在緊急搶救美國經濟的閉門會議上, 鮑爾森此話一出, 整個會議室一片寧靜: 每個人的心都提到了胸口, 我不知道開會前, 外麵是否有準備好救護車.

當時, 2008年10月份, CDS合同拍賣(Auction), 雷曼兄弟的價格是8.625cent, Fannie Mae 是91.51cent, Freddie Mac 是94cent, 等等.

綜合來講, CDS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必需要有大眾公布(public disclosure), 象現在的上市公司一樣, 還必須要有一個象NYSE那樣的交易場所來防止 ”骨牌效應”的發生, 同時, 最重要的, CDS賣主必需要有與其合同相匹配的足夠的的儲備資金, 不能空手套白狼.

所以, 我是不認同中國外匯管理局講的, “主要潛在風險已得到有效化解”, 其實, 這種對衝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題外話. 最近聽說, 中國的金融投資 “國際接軌磚家” 也要在中國搞 ”有中國特色的” CDS. 據說, 是從美國幾家大的投資公司裏, 挖了幾個武林高手. 哈哈, Good luck.

(2) 接下來, 講講兩房改革的時間表和路子問題.

(2) - 1 首先講講兩房改革的時間表.

兩房$5.65萬億美元的資產, 和$5.67萬億美元的債務, 囊括了美國房貸市場56%的份額. 世界上是找不出第二家公司有如此龐大的規模的了. 對如此龐大的兩家公司進行改革, 沒有個10年以上的時間, 我看是搞不完的. 為什麽? 很簡單, 因為這是在美國搞改革啊!

在官僚部門森嚴, 利益集團矛盾層層迭迭的美國搞改革談何容易! 沒有看見? 911給恐怖襲擊毀掉的兩棟世貿大廈, 重蓋的工作到現在還在進行中, 都10年過去了! 大樓還在建設中. 如果在中國, 我看3年就建起來了.

再看看加州灣區要在1989年地震受損的海灣大橋旁邊, 要新建一條海灣大橋, 搞了多久? 從1990年立項到2002年開始建, 到現在, 橋還在建, 前後21年了還沒有建好! 估計要到2013年才完工. 如果在中國, 我看這條橋從立項到建好, 3年就可以搞定了.

2011年2月份,財長蓋特納預計, 美國政府退出兩房的立法過程需要2年,過渡時期為5年至7年。我的看法是, 是嗎? 5 - 7年 就可以完成過渡時期了? 哈哈哈… 一條預算$63億美元的灣區海灣大橋, 從立項到建成, 21年都沒搞定, $5,650,000,000,000美元資產總額的兩家公司, 囊括美國56%的房貸, 5-7年可以改革完成? 如果你相信的話, 我跟你說, 你是從太空來地球度假的吧? 你對美利堅辦事特慢合眾國太不了解了!!!

所以, 我看, 準備個3年立法過程, 10年以上的過渡時期吧! 這還是很樂觀的估計了.
諸位, 在美國搞經濟金融改革(兩房, 削減預算, 醫療健保, 等等)所需要的耐心和時間, 就等於在中國搞政治體製改革所需要的耐心和時間: 為什麽? 前麵地雷太多了, 前進不能太快啊! 搞不好, 會給炸得粉碎的.

(2) – 2 好了, 來談談兩房將會是個怎樣個改法.

財政部的建議一: 無非是要每年減少兩房在市場的份額, 從而減少兩房的資產額, 每年大概減個10%左右吧, 那就是說, 要用個10年左右的時間徹底退出;

財政部的建議二: 為政府逐年平穩推出 “兩房”, 政府創建類似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按揭貸款再保險公司,來擔保一些符合條件的貸款. 這一穩妥的作法, 確實是符合當前維持脆弱房地產市場穩定的需要;

財政部的建議三: 美國政府承諾並致力於確保房利美和房地美有足夠的資金,用來支付擔保現在以及將來的費用,確保其一切債務的支付。“政府不會采取任何損害兩房全額償付債務能力的措施”。這不僅事關美國政府的信用和債權人的利益,更關係到寒冬未過的房地產市場會否轉暖,甚至影響到剛剛提速的美國經濟複蘇的大局。

財政部的建議四: 把住房融資體係私有化, 和政府對FHA等幾家機構提供保險相結合,並額外增加政府提供的巨災再保險而不是直接提供擔保。

(2) – 3 我來簡單評估一下.

我一直認為, 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兩房原創理念, 在兩黨“居者有其屋”政治目標的煽動下, 是造成目前美國房地產市場爛攤子的罪魁禍首. 違背了經濟規律, 現在正在吃下這個惡果.沒有兩房, 美國的國民擁有住房率, 一定會大大下降, 而這才是真正符合經濟規律的.

所以, 美國要改革房地產業, 改革兩房, 首先要改變觀念. 就是美國兩黨不能為了政治目的, 拉選票, 而違背經濟規律, 對老百姓承諾荒謬的 “居者有其屋”, 而是要讓貸款市場真正起到引導作用.

兩房的原意, 無非就是讓政府支持的機構撐起50%的貸款市場, 從而提高國民擁有住房的比例. 這是“拔苗助長”啊! 是用政府行為代替經濟規律.

就是說, 兩房改革後, 如果你目前沒有財務能力, 就先不買房子, 先租房子住, 等你財務能力夠了, 才考慮購買房產物業, 或者就一直租房住. 而政府不應該再通過兩房的荒謬的政府半資助形式, 來幫助你購買房屋. 從而使到政府背負巨大的債務.

我看, 不單聯邦政府要改變觀念, 州政府, 市政府, 也要改變觀念, 因為, 不少的州和市政府都有一些資助老百姓買房子的政策, 也使得這些地方政府背了一屁股債! 這些其實是政治債! 選票債啊!

同時, 中國也應該引以為鑒, 政府要改變老百姓一定要擁有自己的房產物業的觀念.
一句話, 你財務能力還不夠, 就先租房子住, 政府再也不會用任何形式來資助你買房子. 不能“拔苗助長”, 不能用政府行為代替經濟規律. 你租房子住會死啊? 為什麽非要買房子呢? 你非要買? 可以, 政府不會資助你的, 你自己搞定! 而且政府還要限製每個人買房子的數量: 你買那麽多房子幹嘛?

同時,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 住房的壓力和老百姓買房的所謂 “剛性需求” 比美國大的多, 因此, 中國大力建廉租房和公租房, 對緩解房價, 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重慶搞得很成功. 就是把買房子的人, 引導到租房子來, 從而減少買房子的 ” 剛性需求”.

政府隻是在租房問題上, 會幫助你, 但你要買房子, 你如果有能力就自己搞定, 政府絕對不當凱子! 美國的教訓就擺在這裏!

其實, 很多人買房產的目的, 是用來炒, 來賺巨額利潤. 政府在這方麵, 更加要設立各種措施, 使得炒房者的預期利潤為零.

這就是觀念上的根本轉變, 房子是拿來住人的, 沒錢買, 就先租, 政府不應該也再不會 “拔苗助長”, 房子更加不是拿來炒的, 政府的措施要把炒房的利潤變成零, 防止炒出房產泡沫來.

(3) 中國在兩房投資的出路問題.

首先, 中國大可以逐步賣掉在兩房的債卷. 其實, 最近一段時間, 中國就減少了大概290億美元在兩房的債卷.

如果, 數量太大, 一下子找不到接盤的, 就還是先買點對衝保險, 雖然不能100% “化解有關風險”, 但好過沒有, 起碼買個心理平安.

在10年 過渡期結束後,兩房停止運作, 已發行的存量債券按自然到期陸續償還,對於不足部分,由美國財政部填補。總之, 就算在過渡期後, 有些債卷還沒有到期, 美國政府也會按麵值贖回兩房債,償還本金.

總之, 就象我在去年7月份提到的, 兩房改革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No quick fix), 起碼是10年以上. 這是美利堅辦事特慢合眾國辦事效率的特色之一. 在最近的短期內, 相信美國政府會有安排,為市場提供一定保障措施, 以避免脆弱的房地產市場出現大幅震蕩。

還有, 就是要提醒一些人, 不要整天搞得神經熙熙的, 又要投資兩房債卷, 既要穩賺利息, 又要一天到晚大喊可能會 “血本無歸”, 就好象是天底下的好處都活該歸你, 風險統統歸別人的才對. 那你投資來幹嘛? 投資肯定會有風險的. 這是周喻打黃蓋的事: 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 事前雙方都打好算盤的了, 沒有人逼你啊! 其實, 你把錢放在你的銀行裏不是很保險嗎? 不對, 是放在你的枕頭底下最保險.

我的意思, 其實就是要學會如何進行國際間的投資, 懂得如何分析風險, 如何把風險減少到最少, 學會理性地分析問題. 不要一有風吹草動, 就整天怨天尤人的.

另外, 就是討論一下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一直都對中國的對外投資, 尤其是在美國的巨額投資(目前總數已經高於$1萬億美元), 國內的法律程序是否完善, 存在很大的疑問. 具體來講吧, 例如, 誰可以拍板批準投資$2,000億美元來購買美國的國債? 誰可以拍板批準購買$500億美元的兩房債卷? 等等.

$2.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是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否有專門的機構, 來審核批準巨額外匯儲備的對外投資? 如果沒有, 確實應該馬上立法. 比如立法成立一個叫貨幣管理委員會之類的機構, 超過一定金額的對外投資(比如, 超過$1億美元), 就一定要該委員會的批準, 然後由中國外匯管理局及其屬下的公司具體執行.

並且, 該委員會要每年審核和監督所有對外投資的贏利和虧損問題, 並且要每年對全國老百姓公布外匯儲備投資的情況, 中國老百姓應該有知情權, 和監督權, 血汗錢啊!
同時, 建議中國的司法部門審查一下, 中國銀行, 中國外匯管理局,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信托銀行, 等等.

審查什麽呢? 這20多年來, 大凡有參與把中國巨額外匯儲備投資到海外(美國, 英國, 日本, 法國, 等等)的機構的具體經辦人員, 及其上級,是否有利用把國家外匯到海外投資的過程和機會, 收受賄賂或者個人受益, 比如, 他們的親屬或兒女到外國留學或者投資移民的費用是否由 “別人” 支付, 等等. 要知道, 如此巨大的投資, 光是傭金 (Commission)就是很大的一個數字.

據說, 去年中國司法部們交給了美國一批名單, 估計FBI現在正忙著請一些中國人 “喝咖啡”呢. 美國對於貪汙受賄是零容忍的, 美國不是避風港. 瑞士銀行好象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 也在逐步公開 “百寶箱” 裏麵的秘密了.

如果中國要官員公開財產和親屬的有關情況, 我建議, 首先應該從金融行業開始, 一定會有很多驚訝.

總結全文, 我還是去年那句老話, 中國2.8萬億美元巨額外匯儲備的最終出路在於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應該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上, 不再受製於人, 不再困惑兩房的長期穩定性, 不再需要擔心美國國債的安全性, 才是上上策, 才是正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