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綴

定格瞬間 記錄心情
個人資料
點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間天國何時有——看大片《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

(2013-09-30 15:53:50) 下一個






人間天國何時有
——看大片《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

 

這是一部可以令人目不暇接的超級大片,189分鍾的片長繪聲繪色地濃縮了260頁電影文學劇本裏的全部精華。宏大的史實,壯觀的場景,動人的音樂,精湛的演繹,令這部影片足斤足兩,極具精彩與可看性。盡管充滿了殺戮與血腥,但是它卻兼備了一部史詩性電影的全部要件,比如帥哥,美女,戰爭,鮮血,大到排山倒海般的場麵,小到花瓣雨這樣的浪漫,一切該有的元素一樣都不少。再加上紮實的劇情,翔實的細節,感人的精神,正義的力量,等等,渾然天成地再現了中世紀的歐洲與聖城耶路撒冷之間的關聯,以及最終圍繞著那座城而發生的故事。因此,十字軍,騎士,貴族,主教,連同阿拉伯人,基督徒,回教徒,猶太人,還有王與平民等,都在故事中你來我往,上演了一台動人心魄的大戲,他們不僅成為故事的載體,也是故事的主體。他們引起的各樣矛盾與衝突,及至後來發生的戰爭,影片均給予了深刻地展現與詮釋。因此可以說,這部大製作,不僅充分地刺激了觀眾的每一根視覺神經,也全麵調動了他們的理性思考能力,不能不讓人們在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曆史時刻麵前,沉思感歎,不勝唏噓。

 

影片的時間定位是公元1184年,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法國和耶路撒冷王國。故事是由一個騎士回法國尋子而引起的。這個騎士是十字軍的一個主要將領,耶路撒冷王鮑德溫四世的重臣與老師,哥弗爾·伊貝蘭男爵。他的兒子是一個名叫巴利安的鐵匠,當時正遭受喪子喪妻之痛。不過別看他隻是一個鄉野之人,又年紀輕輕,他可是個胸懷大誌者,他的誌向就刻在他鐵匠鋪的橫梁上:大丈夫當造福蒼生。而且他也參加過戰爭,當過騎兵,不過那些戰事不外是今天一個男爵攻打另一個男爵,明天又是另一個男爵征討第三個男爵。他自己都覺得沒有趣,於是他回到家鄉繼續當他的鐵匠。然而,令人欽佩的是,他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械師,製造過投石機這樣的武器,在那個年代這可是巨大而具有殺傷力的重型武器。他的這項技能,成為他日後建功立業的一個重要資本。

 

影片的引人入勝之處在於,片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史上有記載的真實人物,編導們所作的是精心編織了一個血肉豐滿的的劇情,再巧妙地嫁接到他們的身上,借此把他們一個個地串聯了起來,從而顯現了在那個特定的背景下,各色人等在人生理念與宗教信仰之間的嚴重對立與仇恨。而這所有的劇情都是圍繞著一個英雄是怎樣被造就的這條主線完成的。這個英雄就是巴利安,他跟隨父親去了耶路撒冷,不是為了生活有所保障,而是為了去贖罪,去得到上帝的赦免,這有別於有些人去那裏是為了發財的目的。這也說明從一開始巴利安就是一個敬畏上帝的人,在信仰上有自己的堅持與認真。同時他也得到了他的父親,他父親的朋友和部下,還有耶路撒冷王等所有好心人的精心教導與培養。他們把理念傳授給他,教他如何行事,如何做人,如何善待異教徒,等等。他的父親還手把手地教他格鬥的本領,使他有能力保護自身,從而能夠殺敵製勝。這些培訓使他日臻完善,加之曆練的增多,他也越加成熟。最終成為一個力挽狂瀾於危難之中的英雄,避免了一場殺戮,保住了耶路撒冷城內十萬民眾的生命。

 

巴利安得到的是一種怎樣的教導?或者說編導所宣揚的是一種怎樣的觀點與理念?這是影片的最重要之處,也是劇情得以鋪展並形成亮點與感染力的關鍵所在,而要明了這個關鍵之點,又跟當時耶路撒冷的形勢是分不開的。以狂妄自大的雷諾伯爵為代表的十字軍中極端分子擁兵自重,根本不把耶路撒冷王鮑德溫四世放在眼裏,他夥同同夥處心積慮地要挑起事端,目的就是要惹惱阿拉伯人的王薩拉丁,以便能與駐紮在大馬士革的穆斯林大軍決以死戰。因而鮑德溫四世與薩拉丁之間相互以誠信維持的和平局麵是相當脆弱的,隨時都有被破壞掉的可能。正是在這種危機四伏之時,巴利安來到了耶路撒冷,也正是借著巴利安所得到的教育與期望,影片的主題便一步步地得到確立與顯明。

 

在怎樣麵對敵人與上帝時,巴利安的父親,哥弗爾·伊貝蘭男爵是這樣告訴他的兒子的:“強敵當前,不畏不懼。果敢忠義,無愧上帝。耿直正言,寧死不屈。鋤奸扶弱,不悖天理。”巴利安不僅牢記了父親的教誨,他也薪火相傳,後來在兵臨城下之時,正是用了這32個字的父訓,動員與激勵了參與堅守耶路撒冷城的平民百姓。在哥弗爾咽氣前的最後一刻,他又語重心長地告訴兒子:“在天之涯,海之角,你憑的不是祖傳名位,而是自身本領。”借以明白無誤地告誡自己的兒子不可以坐享其成,要自己去努力,去贏取那份屬於自己的榮耀與地位。同時又叮嚀兒子:“無論你是尊還是卑,既是我的家人,就要侍奉耶路撒冷王。王不在,要保衛他的百姓。”兒子問:“我可以為王做什麽?”父回答:“造福蒼生,建設仁義社稷,人間天國。”爾後,又特別強調“基督徒與回教徒和平共存,薩拉丁與王上互不侵犯。”父親的殷殷囑托,成了巴利安的立世之本,也成就了他邁向英雄之路的第一步。

 

之後,巴利安見到了耶路撒冷王鮑德溫四世,這位戴著麵具,身患麻風病的王從智者的角度,諄諄教誨他良師的兒子巴利安,告訴這個後來者要不畏君,不畏父,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與意誌,什麽時候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為此不可以投機取巧,不可以推過攬功,不可以做出任何違背良心的事情。接著王又殷切希望他繼承父親的遺誌,“守護好朝聖者之路,尤其要保護猶太人和回教徒。”因為王堅定地認為耶路撒冷必須“歡迎所有的宗教信仰,這樣做並非是合宜且是正確的。”這位鮑德溫四世國王應該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了,在基督教與回教之間的世代恩仇中,他能夠跳出世俗的立場,從人道主義的精神出發,化幹戈為玉帛,成為和平的締造者,其高貴的品格實在令人景仰。這樣的政治家不獨是那個世代少有,就是在當今的世界也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在紛亂的中東更是難見具有這樣雄才大略的偉人。

 

影片中的這些情節都非常地細膩具體,又非常得豐富生動,並且多到不勝枚舉。父愛與王者之愛都被刻畫得感人至深,那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話語,可以令人長久地回想,可以品味出其中的甘美。這些都是和平渴望者的理想與信念,他們一生為此奮鬥,臨了還要把這個事業傳承給他們信得過的人,讓和平得以世代永存。本來巴利安本質就很好,現在又當麵聆聽了父親與耶路撒冷王這麽多寶貴的教導,所以讓他很快擁有了可以為之遵循的理念與原則,這些既堅定了他的意誌,又鼓舞著他在關鍵之時能夠勇敢地衝上前去,成為擔當大任的中流砥柱,不惜一切代價地去完成他的使命。巴利安秉承了父親的意誌與風骨,沒有讓他失望,也沒有讓耶路撒冷王失望。他堅定地恪守了鮑德溫四世所堅持不渝的和平國策,在最後的關頭,巴利安站在耶路撒冷城頭向眾人主要是猶太人做戰鬥動員時,他說出的那一番話可謂是豪氣幹雲,擲地有聲。

 

巴利安首先回顧曆史,他說:“本城上一次的爭奪戰是我們上一代人的恩怨,現在殺過來的回教大軍當時還未出世。我們是被逼作戰,因為我們沒有奪城,當年受失城之辱的敵人也早已作古。”接著,他自問自答,道出問題的症結所在:“耶路撒冷是什麽?你們的聖城坐落於被羅馬人拆出的猶太聖殿上。回教的聖城又坐落於你們的聖地上。何者更神聖?西牆,金頂寺,銀頂寺,還是聖墓?誰有權?誰都無權,誰都有權!所以,今天我們守城不是為了保護石頭,而是為了保護城裏百姓,我們作戰的目的是保護百姓的生命和自由。”巴利安的這番話超越了宗教的樊籬,完全是從人性應該相互關愛的角度,檢視與定義了宗教戰爭的本質,反過來也是最好地領會了上帝的旨意,符合上帝的心願。所以,上帝與他同在,讓他兌現了諾言,保證了城中百姓的生命安全。在巴利安的有效組織與指揮下,經過拚死的抗擊,攻城的回教大軍受到了重創。最後薩拉丁建議談判,隻要交出耶路撒冷城,薩拉丁願意放城裏人一條生路,讓他們出走去到基督徒的國土。此提議正中巴利安下懷。談判獲得成功,雙方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可是就在將近100年前,上一次的攻城之戰中,當基督徒攻下這座城時,卻是殺光了城裏麵的所有人。這次悲劇沒有重演,因為這次阿拉伯人的王是薩拉丁,城裏人的領袖是巴利安。兩個傑出的人物避免了一場勢在必行的大屠殺。

 

這部影片的可貴之處還在於,通過巴利安的視角,揭露了中世紀基督教的野蠻與種種令人發指的弊端。例如人自殺了,為了證明並保證此人沒有權力進天堂,死者的頭顱還要被從屍首上砍下來,成為無頭孤魂,巴利安的妻子死後就遭受了這樣殘酷的懲罰。而且以神的仆人自詡的神職人員,其自私,虛偽的本性,也每每表現得無以複加,令人嘖嘖稱奇。巴利安的兄弟是當地的神父,他一心用教規來羅織罪名,陷害巴利安,以達到他私吞巴利安家財的目的。巴利安家鄉的主教就直言不諱地說過:“法規過於嚴苛了,法規太嚴苛我便問自己,耶穌會這樣殘忍嗎?基督教內的很多事情,耶穌是無法接受的。”當巴利安到達了耶路撒冷,巴利安父親的朋友與部下都在不同時機,告訴他基督徒與聖城耶路撒冷的另一麵。例如他們告訴他:“這裏不是天堂,而是充滿醜惡的俗事。”耶路撒冷禁軍統領泰比利亞斯更是這樣與巴利安以誠相見,他說:“我為耶路撒冷獻出一生,獻出一切。當初是以為我們是為神而戰,實際上我們是為財、為地而戰,我覺得羞愧。”這種最終的醒悟與感慨是發人深省的,也是相當有震撼力的。

 

其實,巴利安本人就親身領受過神職人員的駭人聽聞之舉,當薩拉丁的大軍壓境,耶路撒冷城危在旦夕之時,耶路撒冷國的主教嚇得麵如土色,迫不及待地跟巴利安說:“我們必須得走”,“怎麽走?”巴利安反問道。主教回答:“從小門騎最快的馬走。”巴利安質問:“那百姓呢!”,“算他們倒黴,是神的旨意。”主教的回答令人震驚。這個所謂的神職人員,他的信仰隨時可以被出賣,而且根本就無視百姓的利益與生命,並且還要嫁禍於上帝,美其名曰是神的旨意。這已經夠了荒唐的了,可是更荒唐的還在後麵,耶路撒冷城的浴血保衛戰打響後,雙方的死傷都很嚴重,在這個節骨眼上,薩拉丁主動提出來談判。就在巴利安要前去談判時,又是這位主教主動向巴利安獻上一計,他說我們先“假意改信伊斯蘭教,將來再悔改。”巴利安回敬道:“你讓我懂得了很多宗教道理,主教大人。”影片中像這樣的細節非常之多,編導通過這些橋段,揭露與鞭打了當時基督教社會中存在的醜陋與黑暗。這些情節在今天也是似曾相識,因為聖經裏說“在陽光下沒有新鮮的事情。”

 

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也不是自始至終都是戰馬嘶鳴,塵土飛揚,險象環生。裏麵也有許多溫馨的時光,美麗的景色。比如當耶路撒冷王鮑德溫四世的妹妹茜貝拉郡主,身披紅色鬥篷,騎著白色的駿馬疾馳而至,在巴利安的麵前出現的那一刻,影片頓時就有了一抹柔和的色彩。而且,他們之間的交往真誠又含蓄,不僅有俊男靚女間所具有的千種柔情,也有英雄與美人間的理解與信任。鮑德溫四世臨終前,有意要巴利安娶了茜貝拉,這樣皇權就不會旁落,鮑德溫四世的和平國策就可以得到延續,耶路撒冷王國也就會遠離危險。但是誰都沒有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好事卻被巴利安一口拒絕了。

 

他的理由很簡單,他不想因為他的上位而引發流血衝突,他說:“人不可不問一己良知。”主和派因為他的不從命而口出微言,“耶路撒冷不需要一個清高的騎士”時,他回敬道:“不是,這是一個有道德的國度,要不就什麽也不是。”當耶路撒冷城被交給薩拉丁之後,茜貝拉告訴巴利安我還是埃德薩,阿斯康倫和黎波裏三國的女王。巴利安說:“你什麽時候離開你的王位,我就什麽時候去找你。”最後他們雙雙出現在巴利安的法國老家。這時的英王理查也出現在巴利安的麵前,為了奪回聖城耶路撒冷,他組織了又一次的十字軍東征,並親自率軍前往。此時是他特意繞道而來,專門拜訪並邀請耶路撒冷城的捍衛者出山,但是被巴利安回絕了。巴利安早就說過,“那城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生命與自由。”並且還說過,“神要是不答應這個理念,那他就不是上帝,我們也就不用擔心了。”所以,理查王的東征並不被神喜悅,因此他耗時三年,收複耶路撒冷未果,隻好與薩拉丁簽訂合約,無功而返。

 

該部影片人物眾多,但是不能不提及的一位就是阿拉伯的王,回教大軍的統帥薩拉丁。這是一個有著巨大個性魅力的人物,是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他很有人情味,很善於為對手考慮,並不是一個執意要把對手置於死地而後快的那種心胸狹窄之人。這個人物在曆史上的評價也很高,電影裏的這個角色也是相當的出彩。他威嚴,有霸氣,但又很理性,進退有度,取舍有據,給人的印象極好。當今的阿拉伯世界要是還有這樣的偉人,那世界就太平了。在影片裏,當巴利安與薩拉丁在耶路撒冷城外的曠野上談判完畢後,分別時,巴利安臨時起意,突然向薩拉丁發問,他問道:“耶路撒冷對你們就那麽重要嗎?它有何價值?”薩拉丁脫口而出:“毫無價值(Nothing!)。”可是轉過身後,緊接著又補充一句:“它包羅一切,有無盡價值(Everything!)。”這個最後的回答,真是讓人五味雜陳,其複雜之程度難以一言以蔽之。將近一千年過去了,那個地方還是戰雲密布,沒有一天的安寧。對於一座城而言,耶路撒冷的確什麽也不是,就是一座由石頭堆砌起來的建築。可是對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來說,它又是一切,代表一切。當今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都宣布耶路撒冷是他們的首都。他們的世鬥已經曆盡了歲月滄桑,還要持續多少個世紀交替呢?

 

這部影片是2005年公映的,據說票房很慘,隻收回成本的三分之一。有人說是電影公司的老板為了縮短影片的放映時間,而執意剪掉了許多情節的結果。其實應該是距離911事件太近的緣故,那時的氛圍並不利於影片中的故事能夠被許多人所接受。從心理上講,穆斯領袖薩拉丁在銀幕上以正麵形象出現這件事,是很難被一些人接受的。同時,影片中許多對教會的揭露與撻伐,相信也會令很多相關團體不滿,並引起他們的抵觸。但是不管怎樣,編導和製作方還是很有勇氣的,可以看出來,這部影片不是一個孤立的藝術創作,而是對911事件的一次深度思考。編導旨在以史為鑒,讓觀眾對於911事件能夠有一個深層地反思與認知。不管編導的意願是否可行,但是他們的目的是達到了,因為影片不僅很有新意,又的確拍得很好。尤其是巴利安所說的那句話,“我們保衛的不是這座城裏的石頭,而是城裏的人,是他們的生命與自由。”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是振聾發聵的。當把人的生命與自由看得比那些聖物還重要的時候,無休無止的戰爭與仇殺就會銷聲匿跡了。

 

存在決定意識,文化藝術來自於社會文明的物質基礎,反過來又影響社會的文明進程。影片《天國王朝》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念,那就是人類必須和平共存,各種宗教所代表的不同信仰與理念,不應該是相互仇視的理由,否則世界沒有寧日。好在十字軍東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歐洲中世紀的蒙昧也早已遠去了。人類的遺傳基因裏有自動承傳良善,主動排斥凶惡的功能。今天的社會也已經大不一樣了,今天的人類也比他們的前人擁有了更多的資源與能力,有了更多的智慧與選擇,而且深知和平的代價應該是更多的理解,寬容與妥協。不過,撫今追昔,不禁要心生疑惑,影片中由巴利安的父親之口所提出來的那個人人平等,沒有陰謀,沒有仇恨,當然更不會有戰爭和殺戮的人間天國,真的不隻是一種說教,一種奢望,一種海市蜃樓嗎?如果不是,那麽這個國度何時才能到來,成為觸手可及的真實?事實上從911以後,恐怖仇殺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及至近日發生在內羅畢一個購物中心的大屠殺,便是一個新的佐證。因此,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人間天國的最終實現,要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加遙不可期了。這是編導的悲觀,也是世人的悲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個路過的' 的評論 :

謝謝路過!讚同你的感悟,感動你的感動。這部電影的確讓人心裏難以平靜,想得很多。。。
一個路過的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點綴' 的評論 :

==========
要是今天的薩拉丁們能多一份包容,十字軍們能少一分開企戰端的欲望,過去的20年的那幾場戰爭,是不是可以避免??
但是人類談論曆史,並不是總能夠從曆史吸取教訓,有主客觀的原因,以及人類的天性。

現代戰爭的殺傷力,已經遠不是電影裏恢宏龐大的刀光劍影能夠企及,其結果已經不是僅僅殺一軍,陷一城,滅一國。 炸彈,核子,生化武器。。。衝冠一怒,整個地球都玄著!

每次看完這一類的電影,都先跑出去,在陽光底下走走,海邊曬曬太陽。。。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wjy2' 的評論 :

同讚。。。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ro_g' 的評論 :

多謝鼓勵!主要是電影編得好,演得好,所以就有很多的感動可寫。相信你看過後會喜歡這部電影的。。。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個路過的' 的評論 :

多謝鼓勵!這確實是一部可以反複看的電影,它就像一個多棱鏡,每一個界麵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有關薩拉丁的觀感就可以寫一篇獨立成章的文字。鮑德溫四世的妹妹茜貝拉郡主的戲也有相當多的看點,也可以寫出不少的感動。有關十字軍的,特別是以雷諾為代表的聖殿騎士的好戰性也留給人很多感悟與警惕,他們身上的那些狂妄與無知,正折射在今天某些人的身上,使曆史有著許多驚人的相似。。。

fwjy2 回複 悄悄話 This movie is my favorite.
taro_g 回複 悄悄話 寫的非常好,引人入勝,讓人興起馬上去看這部電影的念頭。

也謝謝提供電影連接。
一個路過的 回複 悄悄話 點評的非常好!這部電影我看了好幾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
我和你同感,看到薩拉丁的兩段戲都很有感觸。

1. Nothing 安定everything: 他說那句話的喜悅,溢於言表。
2. 穆斯林大軍入城,薩拉丁沐浴更衣,小心翼翼的拾起倒在地上的耶穌像,然後恭恭敬敬的端放在桌子上。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蘭' 的評論 :

不客氣,這是鏈接 http://my.tv.sohu.com/us/90635309/31736146.shtml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多謝鼓勵!同學習。。。
綠蘭 回複 悄悄話 能否給個鏈接,哪裏能找到?謝謝!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點綴的評論寫得真好!非常有特色。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