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來晚了,吃那啥都沒趕上熱和的。說說加班之我見。

(2010-08-10 08:38:11) 下一個
身為IT藍領民工,對加班這事兒俺老有發言權了。
最近尤其感觸深,目睹一新同事的遭遇,回想起俺的成長軌跡有感。

我們這兒半年前內部介紹來了位東歐大叔,英語很抱歉,技術也不大對口。老板給他把工資壓得巨低,他感恩戴德的玩命幹。早來晚走,別人報一個禮拜的活兒他三天幹完。俺們這裏的東歐幫一度為此很得意,他們腳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快還有working hard。(這世界怎麽了,這不是咱國人的菜嗎。)

但俺很快清醒的發現,這兩條(快和加班)從雇員的角度看,非常的不上算。
在剛來的時候,這麽幹給人勤奮努力的印象,有助於快速取悅老板。
但從公司和老板的角度,對底下人有基本要求:按時保證質量。快和加班屬於bonus。基本要求如果沒滿足,再加班就是能力不夠的表現。
所以俺們這位東歐大叔,多做多錯,現在日子很不好過。
如果是我,我寧願多花時間檢查完成的活,確保錯少。最多提前半天交活。比提前好幾天強老了去了。

這個例子可能不適合咱壇子上的兄弟姐妹,咱沒這麽junior level,咱不光快還質量高。但也有可借鑒之處:
假如我是老板,我底下一人效率巨高,一人幹倆人的活,幹不過來也不發牢騷,自己加班整。俺心裏是喜歡他/她的,尤其這麽出活兒還能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但that\'s it.日子長了我就麻木了,哪天這人不這麽玩命了我就覺得他/她performance有問題了--沒達到期望。而且有個提拔的機會此人也不一定優先。因為這麽高效的幹活的不好找,這個位子最適合此人。
從同事角度,大家就更加硌應這種一人幹倆人活的人了:你這不是擺明了要襯著我不盡力嗎?逼著大家都跟你一樣加班?出了事兒那絕對是牆倒眾人推,沒人幫你說話。

也不是說咱矯枉過正,從此就唾棄加班了。咱這多少前輩都教育咱們要play smart。我理解就是要有策略的加班:頭兒真的特著急的時候、公司/部門內部能見度高的時候,適度加班。目的在於樹立一個capable, reliable 的正麵形象。但這不是咱的核心競爭力。絕對有別於吃苦耐勞,給多少幹多少的印象。差異太大了。後者那是鼓勵別人壓榨你啊。俺也要杜鵑啼血了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