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奴隸是被迫的,奴才是自願的-zt

(2010-08-03 17:50:23) 下一個

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原高二學生李紅豪成了主角,他因為一篇題為《草見人命》的作文被趕出學校已經14個月了。7月17號的《南方周末》報道了他的事情,這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更有評論說,李紅豪活活脫脫的又一個韓寒。但李紅豪自己卻說,“韓寒是主動不念了,我是被‘和諧’了”。

看了一遍李紅豪的《草見人命》,無外乎批評了老師的專製、學校的專製和當今社會的專製主義現象,沒有什麽太出格的話語。坦率地說,一個還沒出中學校門的小毛孩子,能有多深刻犀利的見解。但這,已讓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的校領導和李紅豪的班主任受不了了。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可是武漢市最好的高中啊,考入那裏的孩子都是武漢市應試教育的“天才”,在那裏任教的先生也理應是武漢市中學教育界的翹楚。

難道偌大個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更偌大個武漢市教育界就沒有人站出來為這個有點冒失有點魯莽有點“不懂人情世故”,但又確實非常優秀的孩子說幾句公道話嗎?除了作文事件,李紅豪還拒絕買校服。他已經買了四套,拒絕買第五套。他的一個同學做了一套才花了50多元,而學校賣給學生一套卻要250多元。對有人叫囂把魯迅先生趕出中學課堂,李紅豪這樣說:“魯迅先生被請出教科書,不是因為他的文章大家看不懂,而是有人害怕有一天他的文章大家都看懂了。誰都不會為生下來就是奴隸而有罪,但是如果一個奴隸不但不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反而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求美出來讚歎、撫摩、陶醉,那樣的奴才已經萬劫不複了。最可怕的事不是做奴才,而是那些做了奴才的人還要逼迫那些不願做奴才的人跟他們一起做奴才。”(李紅豪究竟是個孩子,他對奴隸和奴才的概念把握得還不是十分清楚。其實很簡單:奴隸是被迫的,奴才是自願的。)

中國的教育讓人失望了!中國的教育容不得有個性的優秀的學生,比如李紅豪;也容不得有個性的優秀的教師,學生喜歡的老師,領導大都不怎麽喜歡。現在唯一的根本就是追求升學率,應試教育。

請看易中天先生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下麵是《東莞時報》記者對老易的采訪。

1、問:您怎麽看李紅豪事件?

答:隻要中國教育堅持“毀人不倦”,不出這事才不正常。

2、問:您在高中時,是否有類似的經曆?

答:有過相反的經曆。有一次,老師出了道作文題,叫《記一位難忘的人》。我問老師:寫古人行不行?老師愣了一下,說行。我又問:不寫成記敘文,行不行?老師又愣了一下,又說行。我得寸進尺,問:回家寫行不行?這回老師特爽快,說:行!
我回家寫了一出獨幕劇,叫《蘇武牧羊》,老師給了高分。

後來再寫作文,老師直接讓我回家。有一次,我用繁體字和文言文寫了一篇遊記,老師給了最高分。

這位老師的名字我還記得,是“ 吳傳忠老師”。

另外,初中語文老師王輔仁先生(武漢市第三十一中學),也是從來就不管我怎麽寫的。隻要寫得好,就給高分。

我很感謝這兩位老師!

3、問:李紅豪高一時的班主任老師認為,人才並不是他自己把自己打倒,而是社會把他打倒了。對此,您的看法是什麽?

答:應該反過來說:人才並不是社會把他毀掉,是自己把自己毀掉。毀掉的辦法,是自覺納入“毀人不倦”的教育體製,成為這部“毀人機器”的齒輪和螺絲釘。所以,人才,就是不被社會和自己毀掉的學生;良師,就是不把學生毀掉的老師。

4、問:為什麽這樣說中國教育?

答:因為它忘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5、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麽?

答:人的全麵自由發展。其中,自由又比全麵重要。這個道理,讀一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宣言》就知道。

6、問:不要高考了嗎?不要管理了嗎?

答:管理很重要,高考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老易還說,“1962年到1965年,我在武漢市華師一附中讀高中,跟李紅豪算是校友。”

李紅豪事件和老易的話,讓我想起於光遠先生在《讀清華舊影》一文中寫道:“坦白地說,如果我是一個要上大學的學生,要我在舊時和現時的清華中進行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於老30年代畢業於清華物理係,著名科學家錢三強、王大珩都是他的同班同學。現在人們已經公認蔡元培先生執掌北京大學時期和梅貽琦先生執掌的西南聯合大學時期,是中國大學教育的最好時期。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教授治校。
關於思想解放教育改革,中國的教育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掌權的大老爺們,你們能不能走得稍微快一些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