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希特勒德國的農村

(2011-09-10 05:33:13) 下一個

希特勒德國的農村

杜好書

 

上台前的納粹黨章程,納粹黨也想土地改革,無償地沒收土地給社區等。但希特勒深知經濟穩定的重要,上台後對占人口30%的農民很謹慎。不但土地上不動,為了取得一致的意見,或者減少反對,連村長等職務都不去動的,而按第三帝國的法律,村長是任命的,納粹完全可以任命自己人

1919年起,Hinterstocker是巴伐利一個村的管賬的。鄉老們勸他入納粹黨,繼續管賬。1935年為了防止一個納粹做村長,鄉老們又推他做了村長。一直做到美國人占領當地,90%的村民還一致要Hinterstocker繼續做村長。Donop 的村長拒絕加入納粹黨,寫信結尾時不寫希特勒萬歲,沒有納粹旗幟,也不組織納粹活動,盡管納粹說他壞話,他也做村長到1945年。

納粹的內部文件裏,有這樣的話:“盡管某某(納粹分子)應當做那個職務,但為了更順利地辦公眾事務,還是讓受尊敬的農民(非納粹分子)做為好。”

德國農村的典型情況,以Hessian 村為例,上層的農民叫有馬的農民,有16戶,擁有10-30 公頃土地,常年雇工,有足夠的產品出售。中層的是有牛的農民,66戶,擁有2-10公頃土地,有需要時才雇工。少於2公頃的叫做有羊的農民,80戶,靠替人打工才能維持生活。有羊的農民過去傾向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納粹黨要爭取他們也難。

農村有它的內在凝固力。納粹對農產品的低價政策,對宗教的攻擊等,都使老農民不歡迎納粹,他們懷疑農業現代化,新機器新技術。農民還是辦他們喜歡的節日。少地的農民完不成糧食的征購,說因為用糧食喂了牛,我的牛奶的征購達到了,納粹也沒有辦法,其實他們把糧食賣到黑市去了。到1939年,納粹的農村烏托邦,納粹的人民公社沒有實現。

毛澤東對農民的手段,比希特勒厲害多多了!希望了解中國農村的讀者補充。

這裏提出個問題:中國的革命是農民革命,共產黨的絕大部分人出身農民,尤其是共產黨的軍隊。毛澤東得到政權後,除開始時的地富反壞之外,最受苦的是農民,被剝削得最厲害的是農民。

怎麽在共產黨裏沒有很大的反對呢?  那怕是餓死了很多農民,開七千人大會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