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六代中國大陸知識分子(一)

(2011-04-20 05:09:48) 下一個

六代中國大陸知識分子(一)

 

杜好書

 

想用同時代的中國人和西方人來比較,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麽劃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人界定的嬰兒潮那一代(出生在1946年到1964年)是很有名的,所以我就想用嬰兒潮那一代作為參照,以18年為一代,往前和往後地來界定了六代中國大陸知識分子。每代我給它一個名稱。那就是:

 

1893-1911年出生的:天佑的元老一代。

1911-1928年出生的:勞苦無祿的一代。 

1928-1946年出生的:心想事不成的一代。

1946-1964年出生的:全麵饑餓過的一代。

1965-1983年出生的:幸運機會降臨的一代。

1983-2001年出生的:新生代。

 

劃代時還望能顧及中國的幾個重要的年份,那就1911年的辛亥革命,1928年和1945年的抗戰勝利。尤其是1928年,北伐勝利,海關獨立,那是中國軟弱的商業資產階級開始的十年專政, 外國租界從33個減少到13個,成立國立大學製度,度量製和經濟建設等等,蔣介石在極困難的國際和國內情況下為重建中國而奮鬥。 希望將來有人寫論文,比較蔣介石在1928-1937年為國家的同時做了不少蠢事的奮鬥和毛澤東在1960-1976年為他自己同時做了不少蠢事的奮鬥。R. keith Schoppa的中國現代史裏,就把1901-1928年劃為“在文化革命中建造國家和民族”的時期,1928-1960年為社會革命時期。 曆史學家可以用27年也可以用32年做一個時期來看, 本文是要以人的一代一代來看,隻能在17-18年的區隔上來看, 所以故意地允許有點重疊。 重要的是每個年代的名稱,它要能夠代表其一代人的普遍的遭遇。 

 

本文隻是拋磚的東西,希望引起大家的興趣和討論。也希望將來有更深入的研究。

 

(一)天佑的元老一代。

1893-1911年出生。1893年正好是毛澤東的出生年,作為這一代劃分的起始年,這是碰巧,不是存心這麽安排的。

 

他們那一代時,清政府己很軟弱,並且不得不改革。對國外的思想文化是非常寬鬆的,出版也有自由。北洋政府忙著爭權,對共產主義或者張競生那樣的性學博士,都不打棍子不戴帽子。毛澤東也可以創辦湘江評論,發表建議中國每一個省成為一個國家之類的分裂祖國的文章。 這一代看到中國受列強欺淩,很多人有誌於中國的維新和革命。

 

他們一代剛開始革命時是不那麽腥風雨血的,甚至還是很舒服的。一革命就是師長軍長。北伐時,葉劍英行軍時有馬騎,累了可以坐轎子,途中,有士兵挑著進口的餅幹,咖啡和白蘭地酒。南昌起義時的賀龍,他那時是師長,行軍是坐的四個人抬的轎子,有中西廚房,每晚是大吃大喝。南昌起義後撤退時,連一個政府裏的財務主管薑濟寰也是有八個轎夫抬著走的。紅軍長征時騰代遠是管後勤的,他的馬上掛著很多火腿,據說他是吃火腿長征的。打了財主繳獲了火腿,不可能平分,也隻有上交到領導,由令導支配了。當物質極為缺乏時,隻能給極少數人享用,這是很現實的事實。過去我們被極端歪曲曆史的宣傳所蒙蔽,以為長征時人人吃樹皮草根。延安那時隻有一輛汽車,當然是毛澤東坐了。那時延安隻有幾條奶牛,當然隻有朱德及幾位元老喝牛奶了。現在從大陸發表的回憶裏確切地知道,毛澤東在延安每天吃一隻雞。

 

他們那一代要出洋留學也不困難。那時中國金價便宜,日本金價很貴。買了船票帶上一兩黃金就可以去日本了。郭沫若就是這麽去留日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德國生活水準都相當低。去歐洲留學並不難。中國中等富裕家庭的自費留學生那時到法國都很闊氣,在法國交法國女朋友,娶法國老婆,玩法國女人。付錢給窮中國學生代做作業代考試。回國之後也做上教授。中國二三十年時代,教授的待遇非常的好。我父親卅年代中期在廣西大學教書,月薪是一百五十大洋,用一個保姆隻要五個大洋一月。請一桌船菜也隻要五個大洋。生活水準不低於那時當地駐軍的司令。因為請那個司令吃飯,向他借馬騎,才和那位綽號叫小張飛的國民黨戰犯做了終生的朋友。我父親住的房子是漓江邊上的一座小洋房。卅多年後我到桂林去,那幢小房子還在,照上海人的眼界來看也的確不錯。

 

這一代人裏有的大學畢業回鄉就當了縣長, 有很年輕就做廳長、局長、軍長、師長。以後時局變化,或升為部長司令或成為在野政黨的頭頭。到了1949年,都是元老級的人物,不管在軍政商學那一界。憑資格就有了權威,有了好的待遇。他們一生就很輕易地成了座上客,即使做了階下囚,也有相當的特殊照顧。

 

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出路是教書和從政從軍。學曆高的去教書,低的到軍隊。他們很少有軍隊是國家的思想,做了個團長,這個團就是他的。中國軍隊成為軍閥所有,始於袁世凱,但在他們一代裏成熟了。外國曆史家說,小知識分子的軍人在中國政治上演了主角,一點不錯。

 

毛澤東建國後,統戰資本家裏的頭麵人物,元老就是其主要選擇考量。那些元老,有的隻是資方代理人,有的隻是資格老,錢不多公司也不大的。有的是憑借資產階級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站個地方的政客。文革後,鄧小平請六位資本家吃飯,五個就是那樣的元老,隻有榮毅仁不是元老。

 

所以稱這一代為天佑的元老一代。

 

(寫於2006/2-201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