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堅強的京叭, 就是比你強~_~!
正文

笑口常開永葆青春

(2006-11-24 22:24:56) 下一個
笑口彌勒佛的啟示
  我們在名山寺院裏,常可見到笑口彌勒的塑像,他笑容可掬的神態,十分逗人喜愛,他坦腹跌坐;腰肢粗大,令人忍俊不禁。有的佛堂在供奉彌勒佛像兩側,掛著一幅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諸事;
  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彌勒佛喜笑顏開,使人一進寺門就有一種皆大歡喜的感覺,人們會被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如果我們再仔細注意,還會發現他一手持著一串佛珠,另一手按著一個大口袋,相信這口袋是用來盛「氣」的,他在生氣時就打開口袋,將「氣」裝進出。所以彌勒佛生性慈和安祥,他最著名的功法就是「慈心三昧」,這使他在人世間播道時,總'能笑嘻嘻的,令人好不快樂。
  笑是身心健康的法寶,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這句話揭示了笑與長壽之間的密切聯係。「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笑口常開,永葆青春。」笑使人永葆青春,樂觀消愁。佛教雖然宣傳人生是苦海無邊,但並非讓人們整日愁眉苦臉,相反,它在莊嚴肅穆的佛堂裏,豎上一尊神情溫和可愛的笑口彌勒,讓人們也能笑口常開!
  醫學家們研究,笑是一種有益的特殊的人體運動。笑使人體的膈肌、胸腔、腹部、心髒、肺髒,甚至肝髒都能得到,短暫的鍛煉,笑使肺髒擴張,胸肌的活動得到加強,可以清除呼吸道的異物,並能加快血液循環和心髒的搏動,大笑使麵部、臂部和腳部的肌肉都能得到鬆弛,從而解除了人們的厭煩、內疚、抑鬱、緊張的心理狀態;笑使胃部運動,促進消化腺的分泌,加快腸胃蠕動…… 因此,我們不妨學學彌勒佛,讓笑伴隨我們健康長壽。
  趣味笑療法
  一九七九年美國醫生穆迪出版了一本《笑,有助於血液》的書。他介紹說,美國《星期六評論》雜誌編輯卡曾斯患了「脊髓性感覺缺乏症」,這種病幸存的機會僅有五百分之一,卡曾斯在絕望中找到了一種自我治療法——笑療法。他每天有條不紊地閱讀幽默書籍,觀看滑稽可笑的電影,常使他捧腹大笑。幾年後,他竟奇蹟般地康複了。
  這便是「笑療」。早在七十年代;英國某大學也創立了「幽默教室」,利用各種發笑手段,使人在笑療中預防身心疾病。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觀看彌勒佛像也是一種趣味笑療法。笑口彌勒佛像本身就富於幽默,他頭上光溜,雙耳垂肩,身穿袈裟,袒胸露腹,給人一種幽默可笑之感:當我們觀看彌勒佛像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嗬嗬大笑。
  笑療有多種方法,如看幽默書畫,觀看滑稽影視,與人談笑風生,照一照哈哈鏡,進行其他娛樂,等等,這些都是笑療的手段。
  佛門的慈悲觀
  《大智度論》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救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佛給予眾生未來之歡樂,故名「大慈」;它為救度眾生解除痛苦,故名「大悲」。因此,佛教的道德準則不但體現於對自我修持的要求,而且還貫穿在人與人、人與眾生之間的關係上,並希望和幫助他人得到快樂,希望和幫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它以利他為人生觀,講究施與恩惠,救除患難。
  佛教宣揚「大慈大悲」!佛陀則是奉行大慈大悲的先驅。話說佛陀的弟子眼睛失明,要穿針縫衣都很困難。作為偉大的聖人,佛陀主動去幫助這位失明的比丘,並一針一線地為弟子縫衣。有病的弟子口渴了,佛陀會去親自倒茶。有時他還親自服侍重病的弟子,為他們清理汙穢的糞屎和血膿。他說:慈悲就要不分大小、貴賤、高低!有一次摩羯陀國的阿閣世王與越祗國發生糾紛而準備戰爭,就派大臣雨舍去拜訪剛從越祗國回來的佛陀,打探敵情。佛陀知道他的來意,故意不正麵回答,而是同弟子阿難大談越祗國的政治民豐、上慈下孝,並用很嚴肅而慈悲的神情說:「假如一個國家具有政治民主和上慈下孝的民風,這個國家必然強大……」雨舍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見,「慈悲」戰勝了一場戰爭!
  佛教還以「緣起論」來解釋慈悲和人生一切現象,「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一切事物的產生和消除,都是由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所決定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也互相依存,形成一個社會人際網絡。因此,佛教要求:「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一個人想成佛,必須以眾生為緣,依賴眾生的幫助;同樣,眾生也需要你的幫助。
  這種善惡慈悲觀的具體實踐就是「自我犧牲」。在佛教的「六度」中表現得最為完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成為佛教徒道德責任和奉獻精神之戒律,尤其是它的「布施」就是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體力去救助受苦受難的人,為了眾生應不愛惜自己的財產甚至生命;「忍辱」就是對於一切有損於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動心,忍氣吞聲。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在現實生活中確能觸發人的善良動機,激勵人的自我犧牲熱情,對人際關係均和諧具有指導作用。
  不難理解,即使在現代社會裏,我們更應當有自我犧牲精神,以平等、博愛之心來待人處世,這不僅有利於良好社會道德風範的形成,而且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心理健康發展。
從奉獻中健全人格
  利他、平等、博愛、布施、忍辱這是佛教慈悲觀的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若能做到這樣,胸襟自然會開朗,於人於己都不失為健康之舉。
  然而,在我們周圍總不乏這樣的人:待人處事,總以為自己吃了虧,一心想著要「撈回來」;有的人總認為提工資、分房子、評職稱隻有自己優先才行,他人不能超越自己;有的人以自己的少許「奉獻」去追求升官、名譽、利益……於是,他們心理產生諸多不平衡,患得患失,其結果不僅人際關係處理不好,而且內心抑鬱,工作消極,精神萎靡;有的甚至吵鬧,爭鬥,嚴重者輕生自殺……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大敵!
  要保持心理健康就應當有開闊的襟懷,敢於奉獻,敢於吃苦,敢於忍辱。要知道,金錢、地位、名譽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奉獻就是快樂之本」,更何況,奉獻會使人心靈得到升華從而使心理健康得到根本保證。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人生態度也會由消極變為積極。以下便是奉獻給你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1、「想一想,我為別人作了甚麽?」2、以自己的熱情投入工作。3、為素不相識的人提供必要的幫助。4、坦誠地與同事們交談自己的心事。5、記住愛因斯坦的話:「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甚麽,而不應當看他取得甚麽!」
  忍辱波羅密多法門
  十八羅漢中的第十一名羅漢叫羅?羅,他本是釋迦牟尼的兒子,後來出家修道,成為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相傳羅?羅以忍辱而著名,在舍衛國時,他曾被一些輕薄者打得頭破血流,但他慈心能忍,因而受到佛的讚揚。
  《壇經》說:「讓則尊卑和睦,忍則不惡無喧。」佛教把修行方法歸為「六度」,「忍辱」就是「六度」之一,它要求對於所有有損於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動心,忍辱負重,忍氣吞聲。「忍」成為佛教的行為準則。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說苑叢談》曰:「能忍恥者安,能忍辱者存。」《增廣賢文》則告誡人們:「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程頤更說得深刻:「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忍——成了中國人的一種處世方法,更是一種深刻的道德準則。
  清代何紹基在外地為官,有一天他接到家裏來信,得知家中因一牆基與鄰人爭吵,要打官司,請何紹基相助。何紹基立即修書一封雲:「萬裏家書隻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的家人讀罷家書,立即讓人三尺,對方深受感動,也讓了三尺,一場官司在「忍讓」中化解講和。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各種矛盾、爭執。有的人視「橫蠻」為「英勇」,在矛盾和爭執中總愛誓死爭高低,使小事釀成大禍。有的人則視「忍讓」為美德,做到「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人。」這兩種人際關係的善惡,人們一眼即明,但要見之於行動則非易事。它需要矛盾的雙方具有理智和道德,要相互尊重、相互諒解。
  學會忍讓
  我們常看到有些人在牆壁上懸掛一幅書法作品,上書一個「忍」字,以此來告誡自己:「忍!」在現實生活中,「忍」確是「化幹戈為玉帛」的有效方法。從功利上來說,「忍可以免災」,「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不忍,不可不謹。」古人要求人們能忍則忍,把「忍」看成是法力無邊的法寶,能使人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佛教也極度宣揚「忍」,使之成為自我犧牲的精神。
  確實,「忍」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倘若每個人都「忍讓」些;生活將減少許多矛盾和爭鬥,社會也變得和平與安詳。「忍」也有利於我們自身的健康,「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麵對矛盾和紛爭,退避三舍,禮讓謙恭,自己會心理舒坦;同時,對方也會因你的寬容大度而受到感動。
  然而「忍」並不是要求毫無原則地忍讓;不善「忍讓」者或與人爭執,或虛偽退舍而求伺機報複,這實際上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現,容易導致偏執型,分裂型、自戀型、反社會型、強迫型或被動攻擊型等人格障礙。善「忍」者則不然,他講究靈活處理,講究氣度讓人,「得忍且忍」就是這個道理;倘若你的「忍」隻是為了表現自己求得讚賞,倘若你的「忍」隻是為了來日報複,這將貽害無窮!
  因此,佛教所倡導的「忍」,是從根本意義上的「忍」,是一種徹底地自我犧牲和利他主義,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忍」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佛教「不氣歌」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的心中有主意。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壞事物包在裏;
  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氣人氣自己。
  世間事物般般有,豈能盡如我的意?
  彌勒菩薩笑哈哈,大著肚子裝天地。
  他人若罵我,當著小兒戲;
  高罵上了天,低罵入了地。
  我若真該罵;給我好教意;
  我若無那事,他是罵自己!
  吃虧天賜福,讓人懂道理。
  若不學忍讓,氣上又加氣;
  因氣得了病,罪苦無人替。
  多少英雄漢,因氣亡了命,
  想到死亡時,其事過得去。
  他人來氣我,我偏不生氣,
  一句阿彌陀,萬病皆化去。
  人與人之間需要和諧
  人是社會化的高級動物,是一定的社會關係的總和。每個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和諧的人際關係不僅對自己、而且對他人甚至對整個社會都十分重要。保持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既保證了個人心理的健康成長,同時也保證了社會氣氛的和諧。佛教把人際關係也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佛教教義都貫穿著濃厚的人際關係學內容。
  佛教稱人為「有情眾生」,認為人是依情和愛而生活,一個人的愛心越廣,就越能顯示出自己的道德崇高和生命價值重大。佛陀曾有一個堂兄弟叫提婆達多,他本為佛陀的弟子,但後來心存不軌,背叛佛陀,多次暗害佛陀,如派人行刺;驅遣惡象踐踏,推下巨石壓輾,企圖置佛陀於死地。但佛陀不去計較,反而告誡弟子們要尊重提婆達多。佛陀以言傳身教宣傳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人際精神,並把慈悲的對象推及到仇敵。
  為了和諧的人際關係,佛教以戒律調伏信徒的身心。在「五戒」中就有「不偷盜」,戒禁侵犯和取得他人的財產和權利,「不邪淫」,禁止不正當的性關係;「不妄語」,避免虛偽,鼓勵個人和群體的相互信任。可見戒律並不是束縛信徒行動自由的枷鎖,而是人際關係和諧的潤滑劑,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減少樹敵,使人們和善友好,相互信任。
  我們從佛教中可以領悟到許多人際關係的和諧之道。有這樣一則佛經故事;有一天,佛陀對弟子阿難說:「阿難,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寶。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為佛弟子,可得商販,營生利業,平鬥直尺,不可罔人。」可見,佛教宣揚「一切皆苦」,並不是要人們隻管吃苦,而是要解脫苦海,追尋常樂,那些希望借淡薄物欲來磨煉修行的人,也隻是走向涅盤的手段。它不僅要求人們忠、孝、誠、善,而且認為信徒應當有正當的謀生手段,遵守公平無欺的原則。但佛教嗬斥物欲,反對沉溺於物欲享受。佛經就有七種不當之財的記載,竊取他物,抵賴債務,吞沒寄存,欺罔共財;因便吞占;借勢苟得;非法經營等,這七種不義之財不可苟得。這是人際關係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基本準則。
  在早期漢譯佛典中;對於人際關係尤其是男女關係、家庭關係、主仆關係、倫理道德、政治生活等內容不僅相當重視,而且在翻譯過程中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更適應了中國儒教思想,使儒教倫理道德與佛教融為一體。因此,我們不難理解中國人際關係與佛教相融和相仿。《無量壽經》說,「父子兄弟夫婦,家室內外親屬,當相敬相愛,不能相憎相嫉;有無相通,我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如來佛還身體力行,一心普度眾生,入慈三昧,身體發出閃閃金光,遍照大千世界,使眾生息止貪嗔癡三毒,興生仁愛慈悲之心,於是眾生平等相愛,如父如母,如兄如弟。這是何等祥和的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它也反映了佛教對人際關係所寄予的良好願望。
  現代社會裏,人際關係不僅是人類高尚情感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傳播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因此,現代人際關係更應講究其和諧和廣博。人人都應真誠地參與人際關係的交流,彼此結成人際信息網絡,而佛教的人際關係之道或許可以給人們以啟迪?
  無際大師心藥方
  雲南昆明華亭寺內,存有一奇特藥方,它是唐朝無際石頭和尚所開,是佛教和諧人際關係、消除內心煩惱、保持身心安康的妙方。大師諭世曰:「凡欲齊家、治國、學道、修身,先須服我十味妙藥,方可成就。」其方劑如下: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陟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藥用寬心鍋回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菠蘿蜜為丸,如善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中箭;肚中毒,笑裏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須速戒之。
  偈曰:
  此方絕妙合天機,不用盧師扁鵲醫。
  普勸善男並信女,急須對治莫狐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