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堅強的京叭, 就是比你強~_~!
正文

四十二章經8

(2005-10-05 03:35:18) 下一個
太虛大師 ──十五年六月在北平社稷壇講── 丁三、忍辱度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 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 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第十五章) 多力者,能動他法,不為他法所動。佛是有最大力者,故曰十力尊。世間凡夫皆 隨環境流轉,不能自持,有大力者能由自力轉一切法,乃至轉塵垢世間為清淨佛土。 最明者,指三明,即三達智。 忍辱者,對無端橫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非謂身口不動之謂。能於橫辱之來全以 慈湣行之,不為所動,惡自息滅,喻如火然虛空,薪盡火息虛空不壞,是故忍辱者能 感化一切惡人。佛昔行菩薩道為歌利王支解其身,而此菩薩歡喜悲湣發願先度此人, 此人即佛初度五人中之憍陳如也。能存此心即無抵觸,平時以貪欲心相向,由貪欲生 忿爭,相抵相消力遂消滅。如人本有成事之力,因對付敵黨故日用日減,終至兩不成 就;故忍辱者能增其力,養成平等互融之心境。心垢滅盡是為最明者,煩惱除盡淨無 瑕穢之心,如明鏡,如清水,如明月,乃能遍照一切,故曰無有不見、無有不知。未 有天地至於今日,即佛典通言三世,十方即通言十方,以佛典初入中國,依中國文法, 故不曰三世而曰未有天地雲雲也。得一切智者,遍一切法無不了知,能成佛即得無上 一切智也。 丁四、禪定度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 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十六章) 此章明六度中禪定度。在佛法中,大小諸乘均以修禪定為至要,故種種修行均可 名曰修三昧,三昧此雲定也。如由念佛得定,可曰念佛三昧,由誦法華金剛得定,即 曰法華、金剛三昧。所謂修禪定者,即專注其心於一法中,久之心得統一之用也。常 人心散亂故不得安靜神通,致心失其功用,不能止害興利。苟能人人治心,則人人之 心力安定,不相搖動傾軋,如治國然,一切庶政皆修明矣。故能專心一致,可得禪定。 禪定可分正定邪定,邪定亦禪定也,但在佛法認為外道邪見之定。邪定、亦由靜 坐專注於一,若專注於丹田及鼻尖等身分,以為即性道之所在;由此稍有發明,即以 為已得道體;從此增進,更起許多邪見分別,及希求種種之神通,亦有知未來過去及 他心等者,廣如諸經論所簡之邪定通等。惟常人不諳佛法,故不能分別邪正,往往錯 認邪定為道。世人日沈在名利恩愛中,幸能發心趨道又每每落在外道邪定中,深可哀 憫!初修行者首宜分別邪正,不然往往陷於邪定邪通。若初發心不慎而終得邪見之禪 定,則以有世人未得之定樂及他人難喻之獨見等故,無論如何剖解終必附會彼之邪定 邪見,非俟受完邪定之果殆難挽救。惟與佛菩薩之正定較之,邪定所知正定能知之, 而佛菩薩之正定非邪定可知,始能轉邪令正。故初發心者,宜審慎勿錯入邪定也。如 常人雖無真道德,惟有才巧亦能哄動眾人,共成其不正之事業,結果不過自害害他。 故未去無明煩惱之根本,所謂禪定終不免為邪定。故修禪定者,必先成正見,即平常 之參禪亦不重在得定而在乎具正見;不然,則有盲目行路之危險。 正定又分凡聖二種。凡正定必由無邪見,諸邪定若離邪見亦同於正定。凡夫正定 通於四禪、四空,但未能得聖慧相應故非聖定。此種正定亦由持十善戒、不存邪見、 正信業果、修得禪定,此無邪見而有善行故為正定,此亦謂之天乘之道。成此禪定, 雖未能出色界無色界,已出欲界,但有細密之味覺味著此禪定,故定心中仍不無貪癡。 由初禪至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想處,由此得層層之禪定,在此過程中雖已伏欲界煩惱, 仍為色無色界煩惱,故仍為凡夫定,此中之四禪天已超出乎欲界,已為欲界所思不到; 一切宗教之天神等,不但不及聖定,即凡定之四禪天等恐亦不及。四禪、四定原不限 於凡定,如加入邪見即謂之邪定;善行入天即為凡定;如加出世之聖慧相應,即成聖 定。觀一二三四禪乃至非非想天均知是苦,不貪不癡,觀已而得之禪定,神妙層層勝 境,未斷煩惱有漏業故;再以智慧擇而滅之,乃為佛家勝定。苦集滅道者;一切均苦, 故一切均空,始不落於生死輪回。故修禪定時,以四諦慧斬斷諸煩惱,始得無煩惱之 聖定。聖定必三界諸漏一切均空,凡定不然,仍有漏故。但此有漏亦極勝妙,故平常 人觀玉皇天帝等已為無上高妙之境;在佛觀之,不過未出欲界之天神耳,且未及四禪 四空天遠甚。初禪之大梵天──若基督教之上帝,生命極長,計其數殆先地球成,後 地球毀,故常人聞大梵天者,即執為無始無終無生無滅,實則不過較小世界壽命長而 境界較大之初禪天耳。然常人則已仰之慕之信之,為高不可仰,大不可量之不可思議 天境矣。對天境已為不可及,尚何論出世禪定哉!故有所執蔽者不易得達聖定,聖定 又有大小乘之區別,大乘聖定中又有菩薩禪定、如來禪定之區別──此略釋禪定之類 別。但此種種區別即無區別,以一切禪定皆無性真空,澈悟無性真空者,即與佛慧平 等無二,頓同佛之禪定──上總明禪定。 水、喻心體不動,如水澄靜以煩惱手攪動之,則泥垢起而清明失矣。人對混濁之 水即不能見影,故利害當前而不能辨也。貪愛煩惱為一切煩惱首,或於人有貪愛,或 於天有貪愛,有貪愛則心有傾注,不能平靜,如水被攪而泥垢起,如是心智不能無漏, 不會至道。愛欲交錯,心即含有擾亂分子,故斷愛去欲為修禪定要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