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兩輪遊日本-我的所見,所聞和所想 名古屋途中遇暴風雪 道是無晴卻有情

(2024-05-28 11:10:21) 下一個

 

當我趕到事先計劃好的目的地彥根市(Hikone)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有些路段沒有照明,更是烏燈黑火。 旅店還沒有著落,還是先找個地方吃晚飯,休息整理一下再找旅店。 彥根不大,感覺更像個小區。尤其在路麵燈光照明方麵,和整潔明亮的大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在附近轉了兩圈,沒有發現飯館。 最後還是回到了一家路邊的便利店,在那解決了肚子的問題。茶餘飯後,上網找了一家看起來不太遠的旅店。日本的便利店非常便利,一般裏麵都有熱冷飲,煙酒小食,冷凍的飯盒。而且提供微波爐可以加熱飯菜,一般可以在店內的小桌椅吃喝。但我在京都也碰到可以加熱但“嚴禁”在店內吃飯的便利店。便利店內一般也提供洗手間。  對我這樣的遊人來說特別便利。日本飲料的容量一般都在200至250毫升之間。這量比西方常見的500毫升的容量更加合理。喝完一罐覺得剛剛好,實在不夠可以再買一罐。這次我比較鍾愛罐裝無糖咖啡,咖啡飲料的貨架下有電熱加熱裝置。寒冷的冬天,拿在手上暖呼呼的可以暖手。

彥根坐落在琵琶湖的邊上,大約此地的對岸

出了店門,北風越吹越猛,氣溫也比之前明顯下降了許多。 我跨上單車借著單車頭燈的光在一片黑暗中朝著旅店的方向進發。前方左轉還要爬一段山路才可到達今晚的旅店。  冒著寒風,騎呀騎,抬頭往右前方看一看,隱約看見漆黑的山巒上,有一座頂部鑲金雄偉的白塔,在強光的照射下,渾身潔白無瑕。 在黑夜的襯托下,非常耀眼,產生了巨大,強烈而震撼的視覺效果。 猶如周敦頤的那一朵出於汙泥而不染的白蓮花,我想這應該就是彥根城堡。 回想起來,這是我的日本遊中最心靈顫動,最驚豔的一刻,也是見到的最漂亮的景色,甚至比京都藍天白雲下鮮紅的清水寺,或富士山上的白雪青鬆更加美麗動人。

彥根的城堡,原來這是日本的國寶

半夜睡夢中似乎聽到了外麵呼呼地刮著大風。到了淩晨時分,除了風聲,似乎還有雨點擊打窗戶的聲音。於是便起床打開窗簾看看外麵的世界。借著路燈,隻見外邊雨點和小雪片,被狂風吹打,在空中翻飛打滾,地麵上還沒有出現積雪。

起床洗漱,整理好行李後,便下樓使用旅店提供的額外支付500元的早餐。飯廳裏已經幾乎坐滿了,從外表的穿著打扮判斷基本都是工程施工人員。自助早餐雖然說不上豐富多樣化,但有米飯,煎魚片,西蘭花菜等。期間前台大姐多次來到跟前來毫無羞澀熱情地用生硬的英文問還需要什麽,她可以讓廚房裏的大媽馬上做。又說今天天氣轉冷,刮風下雪了,要小心注意啊。我望了一眼餐桌上麵的幾碟菜,上麵都還有剩餘的,便笑著對她說:上麵還有一些,我是足夠了。這位大姐讓我聯想起從前中國的居委會大媽,熱情讓人心裏暖呼呼。她也是這次日本遊我遇到的最自信的張嘴講英文的日本人。

500日元的早餐

吃完早餐,到外麵走了一圈。雪越下越大了,周圍停放的汽車上,路麵上開始積雪了。我和冰雪的交往不多,但心想這種又冷又濕的狀況還是盡量能免則免。從這裏到我的下一個目的地名古屋大概有八,九十公裏的路程,其中還有些山路。 假設天氣不進一步惡化,而是保持目前的狀況,估計到名古屋要花十來個小時,我帶了防水防風的騎行服,可以應付過去。於是退了房,便騎車上路。  

推窗望去,白色的驚喜

地道的鄉村日本

騎了約30分鍾,一直在爬緩坡。這雪越來越大,還夾雜著雨點,我身上的衣褲防水,可是我的鞋襪不防水,如果一直這樣不斷地雨加雪,一兩個小時後鞋襪可能會濕透。而且這風也越吹越大,我也越騎越吃力。這雪雨中迎風騎車和平常風和日麗的騎行有天壤之別。我一邊騎一邊思考如何應對。但現實是殘酷的,我也就隻有兩種選擇,繼續向前和掉頭回去。目前雖然天氣逐漸惡化,但還沒有到必須決定的臨界點,於是隻好鼓勵自己不能讓這小小的困難難倒,繼續努力向前騎去。 

大約又騎了三十分鍾,路麵上的雪似乎已經不再融化,開始越積越厚,以至看不到路麵的情況。這就危險了,路麵有個小坑,或落石都被雪覆蓋著,撞上後果就可大可小。於是我決定是時候了,便掉頭下坡往彥根市倒騎回來,目的地是彥根火車站,取消原計劃,而坐火車去名古屋。 接下來的一整天,暴風雪越下越大,導致後來大麵積的道路和火車交通中斷。 這及時的決定某種程度可能拯救了我的小命。 在彥根車站買了去名古屋的車票,上了火車,坐在暖氣車廂內的電熱座椅上,望著外麵的皚皚白雪,感覺和先前路上的心態大不相同,突然間那銀裝素裹一切都那麽潔白美麗浪漫動人。火車不斷前行,外麵景色也開始漸漸模糊,然後是一片白茫茫天地一色,感覺就像到了西伯利亞,盡管我從來沒有去過。我真慶幸此時此刻無憂無慮地坐在火車裏的電熱座位上,翹著二郎腿,而不是在公路上與風雪較勁鬥爭。

雨雪不停,越下越大,隻好倒回彥根車站

坐暖氣開放的列車欣賞窗外的景色

 

好大的雪,一片白茫茫

 

 

接下來行程,火車從正常速度行駛,變成減速行駛,然後時快時慢,然後進站。接著車廂的廣播響了起來,日語聽不懂。等了一會兒,列車沒動,我前後看了一下,見乘客都已經走光了,於是急忙拿上行李走出車廂,來到站台。估計是天氣影響,先前那火車不再前行了。我觀察了一下,見其他乘客基本都是在轉換站台,估計要換站台換車才能繼續我的旅程。於是我坐垂直上下的電梯來到車站辦公室,問清楚了到名古屋方向的火車沒有中斷,要到下麵的一號站台上車。於是我拿著行李又坐電梯下到站台。一出電梯,好家夥,隻見站台上已經站滿了人,而且都規規矩矩地一排一排地列好了隊。我想我拿幾包行李,人生地不熟,而且不懂日語,這特殊情況真是折騰不起,我就不按規矩去隊伍的尾巴排隊了,就在這吧。然後問旁邊一看似白領的男士:你是在等到名古屋的火車嗎?他似乎聽懂了我的疑問,可是無法用英文回答。於是他跟前麵的另一位年長一些的男士嘰裏咕嚕地說了兩句,這年長的男士便轉過身來,打著手勢跟我說:下一趟是去某某的火車,這個方向。名古屋的方向正好相反。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下一趟車是去和名古屋方向相反的地方。我又問:去名古屋應該在哪個站台?他搖搖頭,我的不知道,你的上去查問一下。我心想:剛才那車站職員難道說錯了? 隻好又拿著行李坐電梯來到出入口處的辦公室。 還是剛剛那位職員,他又說到一號站台。 我又問:幾點的班車? 他說:下一班就是,某時某分。  我一看大概還有十分鍾。也同時明白了剛才的問題所在。  

真是好事多磨,我拿著行李再次坐電梯來到了一號站台。電梯一開門,和剛才的狀況一樣,站台上也站滿了排好隊伍的乘客。我於是問邊上一戴眼鏡的青年人:這班車到名古屋嗎?他說:是的。接著他好奇地問我來自何方,我說澳大利亞,指著頭盔說:單車旅遊。他說:一個人嗎?我說:對,就我自己。

在站台沒等多久,火車來了,乘客魚貫而入,然後車廂都擠滿了乘客。我拿著行李,盡量往邊上靠,那年青人也在離我兩三米的地方。過了幾站,下去了些乘客,車廂稍微鬆動了一些。那年青人就靠上來,我們用簡單的英文交談起來。他說:非常尊重你一個人帶著單車出國獨自旅遊。我說:沒什麽,我也是在步別人的後塵。也許將來的某一天你也可以試試。他靦腆地底下頭,若有所思,欲言又止。我說:你的英文說得真不錯。他謙卑地忙說:不行啊,以前中學學的,都忘記了。 看著他的樣子,覺得似曾相識,我曾經不也像他一樣嗎?

接著我說:我計劃明天到豐田市去參觀那的老爺車博物館,現在天氣不好,我就不在名古屋停留了,幹脆直接到豐田市過夜。他用手機查了一下,說到了名古屋後,他可以幫我買票上火車。我說那太謝謝了。此時的我對日本的公共交通毫不知情,後來我在名古屋附近倒騰坐了半天火車後才有所了解。

總體來看,日本的鐵路交通非常發達,覆蓋麵廣,準時有效。但鐵路運輸是由多家不同的私人公司分別經營的,JR可能是最大的一家。有些地方需要協調地就不是十分便利。其中有些車站乘客換車是需要出站,上或下一兩層再入站。有的需要步行幾百米到另一家鐵路公司的車站換車。火車線路圖上沒有這些細節,所以如果人地生疏,你會很茫然的。 更有甚者,換車進出車站還涉及到車費的問題。鐵路公司的電子卡應該會自動調整車費,但如果是使用傳統車票,還要到“精算處”,或出口計算實際費用,多除少補。而且出口驗票機的設置似乎不太合理,比如票值不夠的就退票不開門,可是票的麵值高於實際票價的時候,驗票機就收票開門,剩下的餘額等於白送給鐵路公司了。我在名古屋車站換車出站的時候,票就讓驗票機“吃”了,馬上叫來出口處的職員,說明情況,他就打開機子拿出收票的盒子,找了半天沒找到。看著那老兄單跪在地上認真地找,過意不去,說:算了,那票不要了。於是隻好去自動售票機再買一張。

車站出口的工作人員在找我的車票,過意不去,跟他說:不必找了,我再去買一張

第一次看鐵路示意圖有點頭皮發麻

之後跟著那小年輕後麵,被他帶到了一個站台。此時火車正好進站。他說:就是這趟。我連忙拿著行李隨著人流擠上了列車,根本就沒有時間感謝他一下。回頭說了聲:阿利嘎多。從此天各一方。每每回想起這些細節,心存感激。旅行中這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旅行的真正魅力。

我一邊回味著這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造成的交通困境,那小年輕的仗義幫忙,眼神一邊從列車窗戶外變化的景色轉到了手機上的GPS,忍不住擠出了兩個字:媽的!

原來上錯了車,這列車沒有按預期在岔道左轉,而是直行,離我的目的地豐田市越來越遠了。我也沒有埋冤那小年輕了,畢竟他也不是很熟悉,更重要的是他的本意是幫助我,盡管實際上幫了個倒忙,盡管沒有他的幫忙,我也能應付。隻要出發點是好的,一起都可以輕鬆原諒。

接下來,我隻好下車,坐車回到名古屋,再換車去豐田。當我終於來到豐田站下了車後,才鬆了一口氣,可是也累得夠嗆。於是買了幾個糕點在低溫寒風中將肚子先填一點。拿出手機找旅店,卻沒有數據,隻有Google地圖還能用,不知道什麽原。抬頭見對麵不遠處有一家酒店,便過去打算訂一間房。上樓一打聽,卻被告知當晚已經沒有空房了。問服務員附近還有酒店嗎,說有,但較遠。我一看,的確遠,離這裏有十公裏。真沒想到日本有些地方如此缺乏旅館。我倒回了車站,廣場上有兩小年輕用小喇叭對著過路人不知道在說什麽,見我漫無目的,一人就過來打招呼。我也不客氣了,直接說:我需要幫忙。我的手機不能用,但我要訂酒店,可以借用一下手機查看一下嗎?小夥子挺幹脆,掏出手機遞給我。我想了一下,還是回名古屋吧,那裏的旅店多。於是鎖定了一家位於名古屋港口的旅店。然後將手機還給了小年輕,說謝謝。他很幹脆地說:沒問題。Welcome to Japan.  拍手碰肩後我便進了車站,買票上車回名古屋。期間還出了一個洋相,就是坐上了婦女專用車廂。 因為帶著行李,我一般在車廂尾部,或坐或站。這節婦女專用車廂和後麵的普通車廂相通,之間的門是開著的。列車行進中,我看了一眼車廂,好像都是女乘客,當時乘客也不多,座位有些空餘。也沒有人向我投遞異樣的眼光,當時還真沒有意識到。後來看到一標簽,才意識到了。當時挺累的,我也沒有馬上起來。掃了一眼對麵的女乘客,她們似乎都沒意識到我的存在。也許她們也能看出我是外國人,見怪不怪。我往後麵的車廂看了一眼,門打開的,可以直接走過去,那基本都是男乘客。又過了幾分鍾,我才起來穿過通道來到後麵的普通車廂,那裏的乘客也都像沒注意沒人望我一眼。哈哈,沒想到我來日本坐了一回婦女專用車廂。

當我千辛萬苦地來到旅店的接待室的時候,快晚上七點了。在自動售貨機買了點食物,就上樓放下行李,到一個很大的超級幹淨的不鏽鋼池泡浴去了。

在寒冷的冬季,這玩意真好吃

 

最後幾站,諾大的車廂裏隻剩下一個女孩和我

 

今天整天提著三十公斤的行李在名古屋附近上下

碰巧在出站口遇到一黑色高級出租車,走不動了,司機說500可以送我過對麵的酒店

這也太劃算了

先去泡浴,回來再睡榻榻米。榻榻米真舒服

第二天起來,外麵還在下小雪

這橋上的樓梯比台灣那人性化多了

日本國內還產不少自行車,但都不出口了,價格鬥不過台灣的

路上遇到一大學校園

豐田,我來了

今天陽光燦爛

豐田汽車博物館

老爺車

紅色這輛路上還比較常見

博物館的裝潢不錯,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obyd_媽媽07 回複 悄悄話 好棒的旅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