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愛

本人年邁開始學習寫些雜感望各位指教
正文

我記憶中的三峽

(2006-08-14 09:06:11) 下一個


                             我記憶中的三峽

                                                               寫於2004年

看到三峽大壩達到133米高度,並能聯網發電的消息,不禁我想起1950年的一月,重慶剛剛解放,我一個15歲的孩子就踏上回歸南京(1949年解放戰爭節節勝利,國民黨節節敗退。我隨國民黨政府撤退到廣東,而後又到重慶,由於我哥哥不願意和國民黨到台灣他們就留在重慶了。)的旅途,在過三峽時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

哥哥送我到朝天門碼頭,給了我三萬元作為旅途用費三萬元(舊幣)即相當於現在的三元。並給我一個在武漢他朋友的地址,叫我“到武漢後向他借錢回南京。船我也記不得那天開的,我隻記得是一條小火輪,拖的兩條較大的木船,我們乘坐的木船在右邊,我們這邊乘的是幾十個旅客,左邊是解放軍押送的糧食船。那時剛剛解放,下江的糧食很緊張,加上奸商門的囤積居奇,所以我們的船還有一點政治任務。

   就在我們還沒有進入三峽在酆都附近,在一個叫鐵門檻的地方,我們的船,撞在灘上了。裝運糧食的船被打通了。人們都慌亂起來,船在不停的搖動,船老大鎮靜地叫大家不要動,解放軍馬上把糧食疏散到小火輪和我們的船上。同時,援救的船也來了,把我們拖到中州(這是巾幗英雄秦良玉的家鄉)碼頭。由於當時沒有其它船來幫助我們繼續航行,我們隻好等待船修理好。所以我們在中州修船等了9天,這時已經臨近50年陰曆除夕了。

 

   船經白帝城我們都站著,興致勃勃的看劉備托孤的地方,一進夔門兩邊巨大的山石把江麵擠得特別狹小,江水似乎在一個小胡同裏走,前麵是懸崖絕壁。看上去真是山窮水盡已無路,然而,船開到那絕壁處又是一條寬廣的水路,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覺。表示已經進入瞿唐峽。江水在迅速的,幾乎是暴嘯著,向下遊奔跑,撞在礁石上掀起陣陣的浪花。隻見我們的船,時而被浪打得比小火輪還高,時而小火輪又被浪衝上我們的桅杆。在此起彼伏中我們的船在前進,原先觀看三峽美景的心情已經給這巨浪嚇跑了。我們大家的雙眼隻顧看那一起一伏的船了,心中還在祈求著平安。看到江中的石頭一灘一灘的躺在那裏,我們的船,在它身邊擦過。聽到大人們講這裏有72個望娘灘,其中以青灘,燕灘,鬼門關(這裏有一個特別大的漩渦,能使鵝毛沉底和江中還有巨大的礁石特別危險,船工門都怕這個地方。據說三國時,張飛為人民的安全還在礁石上寫道:“對我來“三個字----船隻要按他指引的方向走就可以在這裏安全航行。)為最險。看來三峽不是想象那麽負有詩意,它更是匹暴躁的烈馬。當然,大人們還介紹了沿途的風景和特產,如巫山12峰,涪陵的榨菜等。

  船又開了,沿途經過許多險灘和漩渦,也經過許多風景名勝如巫山12峰----和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也在經受過鐵門檻磨難的船老大的領航下,小心翼翼地度過了青灘,燕灘。。。一個又一個的險灘和大得可怕的漩渦。除夕那天,到了地名叫鬼門關的地方,船老大怕船在這裏遇到危險,一早,就叫我們全體乘客和押船的解放軍下船。每人發兩個饅頭,爬山過鬼門關。空船開過鬼門關,船停泊在山那邊等我們上船。

我們老老,少少在解放軍的幫助下,從早上6時,一直爬到晚上6時下山——這山上隻有砍柴人走過的小路,沿途荊棘叢生,山勢比較陡峭,山上有積雪,和掛在石頭上的冰淩,我們在山上就以冰淩解渴。經過一天的勞累,下山時已經精疲力竭。心中還渴望著我們的船能平安渡過這可怕的鬼門關。當我們在山坡上看到船停泊在岸邊才放下心來,回到船上,覺得饑寒交迫,早上發的兩個饅頭早不知消化到那裏去了。因為過年,船上還給我們準備了陰曆除夕的豐盛晚餐-----我記得是上船後最好的飯菜了。老老,少少都已經筋疲力盡了。

這是個沒有鞭炮,沒有煙花的除夕。但是大家都為離開三峽的險區而慶幸。大年初一我們到了宜昌,有人說,逢昌化吉了。

我們就這樣走過那詩人形容的美麗的三峽,和李白寫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地方。但是,留給我們15歲孩子的印象永遠是可怕和恐怖的。

   到武漢後我在六渡橋找到了我哥哥朋友開的那家餅幹店,並借了15萬元。我買了從武漢到鄭州轉南京的火車票(由於當時國民黨飛機對長江口進行封鎖即2,6轟炸,船無法航行)。

我從重慶到南京經過42天的艱苦旅行(現在隻要3-4天),終於回到了我父母身邊。我方知古人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真正的含義了。

今天見到三峽出平湖,又有133米高的大壩,並向全國輸送電源使我思緒萬千,不禁回憶起這段往事。我是船上比較小的已經七十歲了,當年同船的人都已經八九十歲的老人了,可能許多人已經離開人間了。我想他們如健在,也一定和我同感,一定會想重新遊覽新三峽的壯麗景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娓娓 回複 悄悄話 拜讀了老先生的記錄,老三峽的確是險而奇的水域。零四年我去了一如平湖的新三峽,風光另有一份美,失卻了老三峽的險,淹了古城。過水壩曆時數小時,目前還看不出更多的不便。

初次來訪,問候您上元節闔家幸福如意!並謝謝您來訪我的博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