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令健康養生園

讓我們一起締造青春不老的傳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探討酚類物質的抗病毒能力

(2020-08-25 07:41:13) 下一個

探討酚類物質的抗病毒能力

無意中從一些報道裏看到:一名醫生建議給新冠患者用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paracetamol)這種退熱止痛藥效果好;腺病毒載體疫苗的發熱頭痛等副作用,用paracetamol來緩解效果也很好;在中國國內,醫院和診所都比較注重療效快,所以較多用注射(打針), 感冒發燒一般都打撲熱息痛,病人好得挺快的,感覺好像這個撲熱息痛不但有退燒止痛作用,可能還有抗病毒作用。

“對乙酰氨基酚”也稱為“對乙酰氨基苯酚”( 4-Acetamino phenol ),聯想到李躍華醫師所用的微量苯酚抗病毒,難道這種酚類止痛退熱藥物除了緩解症狀還有殺滅或抑製病毒的作用?外源性酚屬於化學毒物,能使蛋白質變性或凝固,有一定的滅活或抑製微生物病原體的能力,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容易受到酚的攻擊而變性或凝固,從而失活。雖然沒有看到對乙酰氨基酚能抗病毒的實驗或報道,但它既是一種酚,就有酚的共性。口服對乙酰氨基酚,經過胃酸作用,也許抗病毒效力被減弱了,可能必須用肌內注射的方式才會顯示出其抑製或滅活病毒的效果。按照常規用量,肌內注射一次的量是0.15g~0.25g,療效應該會不錯的。

在西方國家人們多數都是口服paracetamol很少用肌內注射方式,會不會因此而沒有發現其抗病毒作用?如用對乙酰氨基酚口腔咀嚼片、含片或滴劑,在口中融化,滲透進咽喉、氣管上端,就是將吞服改為咀嚼,延長藥物接觸口腔咽喉的時間,或許就能起到殺滅或抑製病毒的作用(但不宜用於預防);或把泰諾糖漿含在咽喉一會兒再吞下;或用對乙酰氨基酚栓也更容易滲透進機體,不被胃酸分解或弱化太多的有效成分。對乙酰氨基酚過量會造成肝衰竭而死亡,一定不能超過說明書規定的用量,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注:對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禁止用於兒童肌肉注射。)肌內注射paracetamol 是對發熱症狀的治療,合情合理。希望論壇裏的醫生朋友若有臨床治療新冠患者的機會,可嚐試把口服paracetamol 改為肌內注射,看看效果如何,這隻是換一種藥物的攝入方法,不成功也不會造成傷害。而且會不會在手臂注射更好?因為更接近肺部。

愈創木酚Guaiacol(2-Methoxyphenol),又名:2-甲氧基苯酚。有較強的苯酚特性和中等毒性。對皮膚有刺激性。如大量服用能刺激食道和胃,使心力衰竭,虛脫而死亡。存在於烤煙煙葉、白肋煙煙葉、香料煙煙葉、煙氣中。天然存在於芸香油、芹菜子油、煙葉油、橙葉蒸餾液和海狸香中。傳說中的香煙可預防非典或新冠,是否就是因為“2-甲氧基苯酚”在起作用呢?

愈創木酚可製成藥品:愈創木酚甘油醚Guaifenesin ,口服後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氣管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釋。並有消毒防腐作用, 還具有鎮咳、解痙、抗驚厥作用,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的多痰咳嗽、肺膿腫、支氣管擴張和繼發性哮喘。多與其他鎮咳平喘藥合用,用於黏液不易咳出的情況。對新冠患者的幹咳、痰難排出的症狀有緩解作用,還可能會有潛在的抗病毒功效。用愈創木酚甘油醚糖漿漱一漱口腔咽喉再吞下,讓酚類物質清除咽喉部的病毒。此藥副作用會有惡心、頭暈、嗜睡和過敏。因有刺激和擴張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故禁用於肺出血、急性胃腸炎和腎炎患者。

存在於植物的多酚類物質,也有抗病毒的功效。在食物中例如:茶多酚、葡萄多酚、蘋果多酚等,含抗病毒的多酚物質的中藥例如:金銀花、紫草、紫花地丁、黃連、夏枯草、大黃、穿心蓮、魚腥草、丹參、貫眾、五味子、射幹、薑黃、青蒿、虎杖、馬鞭草、仙鶴草等。最近研究人員發現虎杖和馬鞭草有較強的抗新冠病毒的作用。由於有其他植物成分的相互協調作用,存在於天然植物的內源性酚類物質副作用較小,容易被各種體質的人接受。

以上是我在瀏覽信息報道時的一些突發奇想,希望健壇的西醫有識之士如:老道、老狼、周遊列國逍遙人生、laoyueyue、Tanyazi 、centrals、禦醫、閩姑等批評指正。閩姑,有時候會想念你,我們的性格很相似,以前難免會擦出“火花”。。希望一笑泯恩仇。。

文章僅供參考,各人責任自負。
恕不回複提問。
祝大家健康平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