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令健康養生園

讓我們一起締造青春不老的傳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蒲公英治胃病

(2011-10-30 20:07:05) 下一個

蒲公英治胃病

作者:古道瘦馬

     說起蒲公英,自小我就認識和喜歡。閑時到農村去玩,經常見到一種草,成熟的時候,一根莖上長出一個園形的花蕊,特別好看,掐下來,對著天空一吹,一個個小傘,就象空降兵一樣飛向天空,看的人心神曠怡。聽大人講這種草叫蒲公英。長大了,學醫了,才知道這不是一般的小草,而是中藥園地裏的一個很知明的中藥,可以清熱解毒,活血散結。

      自從我從事中醫後,對蒲公英格外的青睞。最早是從名方五味消毒飲中認識它的,而後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對其進一步的加深了解,以至達到了偏愛的地步。“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清瀉之劑也。所治病位主在肺、肝膽、胃、膀胱、肌膚、經絡,而入氣血。證治主熱毒鬱結。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濕通淋之功效。主治癰腫疔毒,乳癰內癰.熱淋澀痛,濕熱黃疸,目赤咽痛等。

     除了用在一般外科病證上,如乳癰、痤瘡、丹毒等等,這個大家一般都會用,我特別愛在治療胃病時重用蒲公英。對於胃潰瘍,糜爛性胃炎,膽囊炎,胰腺炎等病症上,重用其為主藥,輕則30g,重則60g,屢建卓效。這些胃病凡是經胃鏡撿查,呈現病灶紅腫潰爛,一律加用重量蒲公英,消炎生肌。此做法,來源於巳故著名中醫胡希恕和東北名醫李玉奇的認識,這類胃病按胃癰處之,實踐證明是正確和可靠的。

   下麵舉個例子示之:蔡某,女,45歲,患胃病多年,主症:胃脘脹痛,不能食,兼有返酸,舌淡紅,苔白膩,脈浮滑,大小便尚可,月經正常,巳育二子。胃鏡撿查,糜爛性胃炎,鏡圖觀粘膜紅腫,散性潰點。先用西藥奧美拉唑四聯治三個月不效,轉求一老中醫治療,仍然解決不了胃脘脹痛,經人介紹要求我予以治療。吾從胃癰治之,用甘草瀉心湯加減,

   處方:甘草30g  黃連15g  蒲公英50g  敗醬草30g  生地榆 30g  半夏10g  黨參15g  幹薑6g  生蒲黃30g  煆瓦楞30g  厚樸10g  莪術10g  炒穀麥芽各30g  吳茱萸 6g  七劑    水煎服  日三次。一周後複診,胃脘脹痛,大大減輕,上方去吳茱萸,幹薑,加香櫞佛手各15g,續服十五劑,痊愈。

   按:此類病人我治療甚多,其中加不加蒲公英大不一樣,我曾觀有些中醫治療此類病的方子,其它方藥基本雷同,大同小異,就是效果不明顯,其中缺少的就是蒲公英。我之所以治療此病有效,實際上蒲公英起了很大作用,其清熱消炎,生肌止痛作用尤為明顯,在治療胃癰上顯示出來。

臨床用藥摘錄:

1.湖南中醫學院教授譚日強用蒲公英、白芍各15g,當歸、柴胡、瓜蔞、薤白、法半夏、煆瓦楞子各1Og,枳實6g,陳皮5g,甘草3g,治消化性潰瘍。

2.青海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陸長清用蒲公英、太子參各15g,黃連、烏梅各9g,法半夏12g,幹薑3g,蘇梗1Og,甘草6g,治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肝胃不和等病證。

3.杭州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楊少山用蒲公英20g,配太子參、杭白芍、川石斛各15g,川棟子、雞內金、延胡索、綠梅、佩蘭各1Og,吳茱萸1g,生甘草5g,炒川連3g,治胃陰不足夾有鬱熱之慢性萎縮性胃炎。

4.江蘇南通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袁正剛用蒲公英30g、生白芍1Og、生甘草6g、紅花8g、徐長卿12g、陳皮8g 等,治胃脘痛、滯脹納呆屬氣滯絡阻者(慢性胃炎、胃竇炎)。

5.江西省鷹潭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李友餘用蒲公英治療慢性胃炎、痤瘡、急性結膜炎、急慢性肝炎。蒲公英30g,配合香砂六君子湯治療慢性胃炎、胃竇炎、潰瘍病等查到幽門螺杆菌者療效肯定;蒲公英30g,配銀花、白芷、野菊花、赤芍等,治療痤瘡;鮮蒲公英1OOg,煎水洗患眼,治療急性結膜炎;配銀花,治急慢性肝炎。

    蒲公英清胃定痛:清·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載:本品“炙脆存性,火酒送服,療胃脘痛”,其效甚佳。從蒲公英之性味分析,其所主之胃痛,當屬火痛之類,王氏之應用,炙脆存性,火酒送服,則其寒性已去,隻存定痛之用矣。近代章次公先生治療胃潰瘍病,具小建中湯證者,以此湯加入蒲公英30g,療效甚高。蒲公英的鎮痛作用不僅在於它能清胃,而且還能清瘀,凡胃脘因瘀熱作痛,用其最為相宜。而胃潰瘍之疼痛,配合養胃之品,又可奏養胃清瘀、鎮痛醫瘍之功。如選用其根,曬幹研末吞服,效果更佳。  [四川中醫,2004,22 (9) ]上文摘自《中藥臨床妙用錦囊》  樓錦英編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