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令健康養生園

讓我們一起締造青春不老的傳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捏積術療病強身

(2010-04-16 07:25:49) 下一個

 
捏積術療病強身(轉貼)

  “捏積”即“捏脊”,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捏,有很大的養生療病作用的。脊背是人體的一個重要部位。從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這是大腦的延伸,神經從脊髓分支出來,散布到全身各處,大腦通過脊髓和神經網絡指揮全身的活動。從經絡方麵看,脊背正中間是督脈,督就是“都督”、“總督”的意思,督脈就是總督全身陽氣的一條經脈。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膀胱經是人體循行部位最廣的一條經脈,陽氣最多,而且膀胱經跟腎經相表裏,腎主水,膀胱於是總管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謝。可以說,脊背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更重要的是,膀胱經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它聯係著其他的腑髒。肺俞、厥陰俞(就是心包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都在膀胱經上,分布於督脈兩側。所謂“俞”,就是“輸”,比如,肺俞就是肺髒的轉輸、輸注之穴,對於保養肺部和治療肺髒的疾病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他腑髒的“俞”穴也是如此。捏脊疏通全身氣血的大樞紐,同時把五髒六腑的氣機疏通一遍。
  
為什麽要把捏脊叫“捏積”呢?這裏麵的含義又要深一層。人體的氣血在運行的過程中,由於內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氣,勢必出現淤積、堵塞。哪裏堵塞得最多呢?背部。我們捏一個健康小孩的脊背,會發現他脊背上的皮肉很鬆軟,一提老高。而一個身體肥碩,明顯有濕熱壅滯或寒濕壅滯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麽容易提起來了。並不是因為他肌肉結實,是因為他體內的淤積造成了皮肉的粘連。我們捏積,就是要把這些粘連捏散,把淤積在背部的粘連組織捏開。脊背這個人體大樞紐的氣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們身體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會消失。我“捏積”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也有些不同,我是用雙手同時捏起脊背兩邊的皮肉,沿著一個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勁往上提一下,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且被捏著體內粘連比較重的話,往往到了往上提的時候,被捏者皮肉下麵會有“啪”的一聲響。關於捏積的方向,我的原則是:七歲以下的小孩,從下往上捏,七歲以上的所有人,一律從上往下捏。因為一過七歲,人體的氣機升降就改變了。
  
小孩的病,通過捏積大部分可以解決。以前北京有位老中醫叫馮泉福,專門為小兒捏積,一天要捏200多個。大多數消化不良脾胃失調的小孩,隻要經過他一捏積,基本上都能改善。這一方麵是因為老先生在長期的捏積治療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在手法上有獨到的功夫,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小孩是“稚陽之體”,生機旺盛,容易調整。而對於一般人來說,捏積雖然沒有那麽好的功夫,或者已經成年,不在具備小孩的“稚陽之體”,但用捏積來養生防病,已經是綽綽有餘地夠用了。我的小孩最喜歡我給她捏積,有時候就像一隻小貓,往我麵前一趴,主動要求捏積。其實我也沒有教她什麽養生的功法,沒有給她什麽特殊的調養,單憑捏積,就使她不但身體好,而且頭腦聰明,在年級裏一直都是考第一。
  
還有位朋友,從十幾年前起,在我的建議下,每天晚上為他的年老體弱的父親捏積,一直堅持到現在,老人八十多了,看著卻比十幾年前要年輕。老人一生辛苦,積勞成疾,兒子為他捏積,就是在撫平老人一生的“積勞”。有兒子的這份孝心,老人自然健康長壽。
  
捏積的手法和方向問題要注意。其實,大家都知道,脊背是人體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也是人體陽氣運行的重要通道,在脊背上稍微擺弄擺弄,哪怕隻是自己把手伸到背後去撓一撓、掐一掐,捶一捶、拍一拍,或者把脊背在牆上輕輕撞一撞,對健康都是有益無害的。在脊背上捏一捏,連皮帶肉捏起來,效果當然更好。如果隻是普通的捏捏脊背,不管沿什麽方向都是捏不壞的,隻有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一點,必須從上往下捏。但是,如果要使脊背養生療病的效果達到最大化,那就要使用我們所講的比較專業的 “捏積”法了,也就是捏起皮肉朝一個方向撚動,並且捏三提一。由於這種手法要從更深層次動氣血,所以,在方向上要求極為嚴格:七歲以下的小兒,隻能從下往上捏;七歲以上,包括成人,都必須從上往下捏。這是丹道醫家前輩們傳下來的規矩,不容違背。
 
我當初剛接觸捏積的時候,對捏積的方向問題也有疑惑,所以讓一位手法很好的師兄在我身上做實驗,逆著規矩來,從下往上捏,結果,隻捏了五次,我就感覺腦門發熱,腿腳發涼、無力,好半天沒緩過勁兒來。事後我也捏了一把汗啊,幸好我體質好,如果是體質不好的人,或是病人,還不知道要被捏成什麽樣兒呢!前輩傳給我們的東西一點都不假!
 
為什麽非得以七歲為一個分界點呢?其實,七歲也是人生長發育的一個分界點。在有經驗的中醫兒科大夫那裏,七歲以前的病和七歲以後的病,診法與治法完全不同。對七歲之前的小兒,醫生靠“推食指上的三關”診斷病情,但小兒一過七歲,食指上的三關紋就消失了,需要像大人那樣診脈了。七歲之前,小兒的健康取決於先天之本——腎,其命門真火要生發上去,充盈全身。但是,由於小兒五髒未實,形氣未充,往往生發之力不足,陽氣不能上達,絕大多數小兒病都是因為陽氣不能上達造成的。既然不能上達,就要靠人工往上提一提,所以,捏積要從下往上捏,把脊背的積滯的氣血捏開,陽氣也就能順勢生發上去。
 
七歲以後,人體氣機方向就變了,後天之本——脾胃漸旺,陽氣充盈於上部,需要往下走,但由於脊背的阻滯,往往下不去。高血壓患者就是最典型也最極端的例子,陽氣下不去,鬱積在上焦,甚至上衝頭部,造成過多的耗散,甚則出現心慌、頭暈等症狀。還有,人們常說,“人老先老腿”,也是由於陽氣不能下達,以至陰寒邪氣滯留在下身的緣故。這時候,所以捏積就得從上往下捏了,既可以去積除滯,有可以使陽氣順勢下行,上下交泰,很多慢性病都能除去。
 
有經驗的捏積者捏積的時候,遇到淤阻點,指下的感覺是不同的,要麽感覺有硬塊,要麽感覺皮肉格外鬆軟但又不易捏起來,這時候,一定要用力往上提,可能就會有“啪”的那一聲響了。
 
捏積的時間,全天任何時候都可以,不必拘泥;至於次數,一般以五次為宜,如果感覺舒服,養成一個定時捏積的好習慣,久久行之自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出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