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
胡錦濤當局封殺李鵬六四日記,不讓出版;以至於,《李鵬六四日記》,經曲折途徑,最終在香港出版。胡當局的封殺,相信原因之一是,以中共自訂的機密標準,李鵬日記,大量泄露“國家機密”。
1989 年,鄧小平所調共軍,為民眾所阻,無法進京,最後以隱蔽和喬裝分散方式入城。此前,這些情節,止於人們的推測。而今,經由日記,李鵬透露:在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一帶,確有“人防地下通道”,共軍以隱蔽方式,經由這些地下通道,進入天安門。“截至 2 日淩晨 3 時,已有 25000 人進入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人民大會堂、西側的公安部大院、北側天安門與午門之間,在南麵,北京東站也有先期從沙河到達的 3000 兵力,已形成四麵對天安門包圍之勢。”
李鵬詳細記錄,學潮期間,在鄧小平家裏多次召開高層會議,證實請願學生指控:鄧垂簾聽政。 1989 年,作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在紫禁城外,在中國民眾中,其支持率,已經接近於零;但在紫禁城內,在中共高層那個小圈子內,其威勢仍然壓倒一切,壓倒黨的總書記趙紫陽。紫禁城內外截然相反的政治空氣,反映中國政治的反常生態。
李鵬還證實,是鄧提議調軍入京,也是鄧拍板清場(鎮壓);鄧調動軍隊後,大概沒有料到軍隊會受到民眾阻攔,無法進城。這一期間,鄧憂心忡忡,最擔心“軍心不穩”。李鵬寫道:“鄧小平擔心軍心不穩,這是大問題。”“六四”屠城後,鄧並不露麵,直到屠城後第 5 天, 6 月 9 日,眼看局勢已經完全在控製之中,鄧才亮相,接見戒嚴部隊幹部。
耐人尋味的是,李鵬日記首次披露鄧在接見戒嚴部隊幹部時,講的這麽一句話:“如果是用坦克從人群中軋過去,就會引起全國的是非不清。”事實上,“六四”屠城中的主要情節之一,就是共軍用坦克壓軋人群。北京體育學院四年級學生方政作證, 6 月 4 日晨,方政隨其他學生從天安門廣場撤離,行進到六部口一帶時,共軍三輛坦克從學生隊伍背後衝進人群,方政當場被坦克輾斷雙腿。三輛坦克揚長而去之後,現場留下 11 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鄧講的那句話,仿如“此地無銀三百兩”,故意顛倒事實、混淆黑白,體現一個獨裁者當麵說謊不臉紅的厚黑功夫。
關於江澤民出任總書記前後經過,李鵬紀錄:先是由陳雲、李先念二老向鄧小平推薦,鄧於當年 5 月 19 日正式決定,並知會李鵬等“常委”。 5 月 31 日,江澤民再次奉召進京; 6 月 1 日上午,鄧當麵告知江,要他出任總書記。但江並不同意馬上接任,以“黨章規定”為由,婉轉表示,要求“由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他任總書記。”而很明顯的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召開“中央全會”。
江趁機提出:“在此之前,他不能以總書記名義對外,可先在中央擔負一部分工作,熟悉中央的情況。”可以看出,江耍的是拖延戰術。實際上,江仍然在左右觀望。一方麵,在黨內,鄧趙之間兩條路線的紛爭,還沒有最後結論;另一方麵,共軍進京受阻,軍隊和民眾,誰占上風,軍心是否生變,都還不明朗。江堅持,一線工作仍由李鵬負責。李鵬紀錄,“ 他一直要求我在第一線主持中央工作。 ”大屠殺展開時,江呆在警衛大樓,坐觀形勢。直到一切都平息下來, 6 月 23 日,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江才正式出任總書記。李鵬日記暗示,江澤民是滑頭,看風使舵。
李鵬日記顯示,許多時候,李鵬一人被推到前台,竟至於,“六四”屠城後, 6 月 5 日淩晨,隻有退休老人王震一人,陪同李鵬到人民大會堂,看望參與屠城的共軍官兵。直到 6 月 9 日鄧小平露麵後,其他中共高層人物和老人才隨同鄧一齊露麵(唯江澤民仍然托辭不出)。
李鵬日記,也間接證實楊得誌等 7 名上將寫信反對鎮壓的事實;李鵬日記還泄露,學潮後期,即便組成了以江澤民為首的中央“宣傳小組”,“六四”屠城後,“廣播和電視台,都沒有站到黨和政府這一邊。”
關於八九民運,曾有人反思:“學生沒有珍惜與政府對話的機會,把事情搞砸了。”但李鵬日記卻透露,不管學生有沒有與政府好好對話,政府都已經鐵下一條心:鎮壓。 5 月 18 日,李鵬等人虛與學生對話周旋,但在頭一天,即 5 月 17 日,中共高層就在鄧小平家裏,做出了調兵進京、實施戒嚴的決定;李鵬紀錄,在與學生對話中,“我也留下了一個伏筆。我說,我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我會在適當的機會全麵說明政府的立場。這就是指明天要召開的黨政軍幹部大會。”第二天,即 5 月 19 日,在“首都黨政軍幹部動員大會”上,李鵬發表殺氣騰騰的講話,厲聲高喊:“必須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迅速結束動亂。”
李鵬日記,所泄露的最大“國家機密”,莫過於:當年中共所有高層人物、各地方和部委負責人,對鄧、李聯手調軍戒嚴的表態,其中,多數讚成(部分猶豫,部分含蓄表示不讚同)。這一情節,經由李鵬日記曝光,似乎當年“六四”屠城,於今日中南海諸公,人人相關,人人有責。鑒於“六四”後,中南海內,都是強硬派主政,改革派被一掃而光。於是,胡錦濤等,人人自危,決意阻止李鵬日記公開發表。
然而,被李鵬視作“護身符”的這一重大“國家機密”,卻留下漏洞:當鄧、李作出調軍戒嚴的決策和動作後,其他中共高層人物,以及各省、市、部負責人的表態,即便擁護者,也隻是表態支持戒嚴,並沒有表態支持軍隊對民眾開槍、坦克壓人、甚至大規模屠城。如果今日或日後的中南海當政者有意翻案,仍然可以憑籍這一漏洞,將屠城責任,盡數推到李鵬和已經死亡的鄧小平頭上。
實際上,李鵬日記中,大有隱情,隱瞞最深的,當推李與鄧之間的秘密交流。當時,除了對李鵬,鄧小平對中共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員中的任何其他人,都不信任,或不完全信任,許多決策、交待、部署,極可能就隻在鄧、李兩人之間進行,包括允許共軍掃射人群、用坦克輾壓人群、施放毒氣彈等,極可能就是鄧、李二人背著他人,所下達的密令。否則,遠道而來的共軍官兵,哪有那麽大膽子,擅自作為?
( 6/15/10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
電視評論:《李鵬六四日記》,透露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