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風輕揚

本博客文章皆係原創。
個人資料
正文

寒門成功並非小概率事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2-05-19 00:38:04) 下一個

寒門成功並非小概率事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Wisewind

《文學城》論壇曾經有網友宣稱:“寒門取得真正意義的人生成功都會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筆者對此說法覺得很難認同。

筆者根據親身經曆和見證的事情,認為,寒門子弟靠天賦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照樣可以取得成功。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就讀的中學是省重點中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生都是從全縣小學和中學考生中擇優錄取的。初中部和高中部每個年級分別有4個班和8個班,每個班都有50多人

這所省重點中學治學非常嚴謹。除極少數家住學校附近的學生以外,所有學生全都住校。初一新生都才是12周歲左右,就要每天早晨6點起床,冬天時還冒著凜冽朔風,走到教室餓著肚子自習45分鍾,才吃早飯。接著就是一天緊張的課程。晚飯後在教室自習到9點回宿舍睡覺。

絕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或城鎮普通家庭。父母親友中幾乎都沒有任何有力的社會關係。所以,雖然都是134歲的少年,卻全都清楚地知道,沒有任何人能幫助自己,要想有好的前途,全得靠自己的努力!所以多數人學習都非常刻苦。

初中時我就讀的班有6個年齡最小,個子最矮的學生,始終坐在第一排。6人全都“出身寒門”,有4人學習成績在全班始終排前4名。

另外兩個也是在全班50多人中排前15名的。這兩人中有一個人後來被軍事院校招去了。數10年前部隊還保持著優良的革命傳統,筆者猜測,這位同學聰明,勤奮,又謙以待人,在部隊應該有很好的發展。

其餘5名同學全都考取了本校高中部。在高中三年中,5個人中有4人數理化成績排全班前2名,有一人排全班前15名左右。

高考報誌願時,5個人全都報考工科。

初中和高中成績排全班前4名的4人第一誌願都是報考清華。初中和高中成績排全班前15名的1人報考上海交大。當時報誌願基本上是由班主任說了算。因為我們學生並不了解情況。

一個多月後,錄取通知書寄來了:5個人中,3人考取清華,1人考取上海交大。

報考清華的4人中有1人高考發揮失常,被錄取到第8誌願華中工學院。而他在整個中學時期學習成績和考取清華的3人不相上下。

那一年,這所省重點中學有15人考取清華,全部來自農村和城鎮普通家庭,即所謂“寒門”。沒有一個人來自中層或以上幹部家庭,或富裕家庭。

這些人後來在原子能,高分子材料,數學及力學,自動控製,機械製造,材料科學,建築工程,電力工程,電子技術,計算機等領域為國家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綜觀整個清華的情況,也大抵如此。

改革開放之前,清華是純工科大學。根據筆者的經驗和觀察,大約50%或以上的清華學子來自農村。來自城市的大多數也是出身於普通市民家庭。筆者估計,出生於這些所謂“寒門”者,占清華學子的絕大多數,至少在65%以上。這種情況在清華的機密和絕密專業更為明顯。而清華許多專業都屬於機密或絕密級。

而真正出身於“富貴之家”,類似於如今的所謂“官二代”,“富二代”的清華學子非常少,筆者猜測,大概不超過15%。還有大約10-20%的清華學子出生於既非“寒門”,也非“富貴之家”的“小康人家”,比如基層幹部,知識分子等等。

有段時間,出生於“寒門”而且來自於福建廣東的一些清華學子,喜歡赤著腳在校園裏走來走去,可能覺得這樣很“爽”。以至於校方不得不發布公告,禁止在清華園裏赤足行走,認為“有礙觀瞻”。

也許清華園裏的情況是一個特例。但筆者認為,以近萬清華學子作為樣本,也是足以說明問題的。

誰說“寒門取得成功是小概率事”呢?筆者倒是更相信“自古英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覺得這樣的說法更接近於實際。

---En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1)
評論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致網友: 本人認為任何一個大學,包括清華,招生都是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而不是“根據一個地區考生數目按比例錄取”。清華的特殊之處也許在於:報考清華而且分數線達到清華要求的考生數目遠超清華實際招生人數。因此,清華招生,不但看高考成績,還要看中學期間的學習成績。完全不像社會上許多人想象的那麽簡單。
至於所謂“官二代,富二代的照顧名額”是否真地存在?本人不能肯定。我隻能說,清華本科讀下來是很苦的,所謂“官二代,富二代”即使真被“照顧”進來,如果天賦和實際能力不夠,根本就是“活受罪”,也不可能完成學業。所以建議網友不要以訛傳訛,把謠傳當事實。
zhaolinzh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isewind的評論:
樓主,你的論點是寒門機會不少,我提出反對意見,你過度解讀我的觀點,說 :"寒門子弟刻苦學習,成績再好也沒有用”。 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和生活環境,但是可以選擇是不是好好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即使最後可能不成功。 這是common sense, 沒什麽好討論的。
你從網上找到新聞說清華從河南錄取195人,相對95萬考生是比例高還是比例低?這還沒有刨去官二代,富二代的照顧名額。再加上學費的問題,會有多少人的夢想破滅?
另外,你文中提到的成功例子是多少年前的?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sample在今天還有意義嗎?
到此為止,不回複了。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haolinzhang的評論:

【http://www.edu.cn/kao_shi_xin_wen_11359/20120329/t20120329_759723_1.shtml
清華北大複旦表態2012高考“特別關照”河南考生
2012-03-29    鳳凰網-大河報

3月27日,河南省政府與在京高校招生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副省長徐濟超代表省委省政府向60多所首都院校積極宣傳河南招生政策,推介河南省優質生源。據悉,這是自2006年起,省政府第六次率隊進京推介河南生源。

為了讓眾名校多給河南考生上好大學的機會,受河南省政府委托,河南省教育廳、省招辦今年加大了推介力度,兵分多路趕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西安、武漢等中國高校集中的地方,奔波近5000公裏,與160多所高校及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舉行麵對麵交流,介紹河南教育發展現狀,期待更多支持。

在北京的座談會上,徐濟超說,2011年,河南普通高招錄取率超過70%,創下了河南省曆年高招錄取率的新高。但是,作為生源大省,河南考生上大學難、上好大學更難的現狀不容忽視。王豔玲向上海參會高校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河南本科層次的錄取率不足34%,其中能夠上一本院校的學生不到5%,能夠上“985”、“211”院校的學生不到2%,與高等教育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呼籲] 請拉一把傷不起的河南考生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於涵帶頭發言:“我在這裏真誠向大家呼籲,請拉一把傷不起的河南考生。”於涵說,有這樣的想法不是因為衝動,而是因為感動。他已是第三次參加這種座談會,每一次都會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對考生的誠懇推介而感動。而考進清華的河南學子也沒讓學校失望:清華對新生進行的摸底測試顯示,河南考生的成績在全國所有省份中位列第六;對其他年級的抽樣調查也顯示,河南學生位居清華學生平均分各省排行榜第七,都名列前茅。“希望大家像支持北京高校那樣支持河南考生。”

今年會“特別關照”河南考生

於涵透露,清華在河南的招生人數7年翻了一番,錄取人數從當時的80人升至165人。2012年,清華將繼續向河南傾斜,招生計劃上會是兩位數的增加,招生人數上也會有可喜的進步。……】

好像並不像閣下所顯示的那樣啊?
zhaolinzh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isewind的評論: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數據,也許不一定是對的,供您參考。 高考是目前中國最公平的事:今年河南考生 95萬人。山東66萬。北京7萬。上海6萬。 清華北大複旦交大浙大招生計劃: 河南306人。山東329人。北京2405人。上海3291人。幾年前的事例:一在京民工(河南)和工地工程師聊,都是92年參加的高考,民工當年考526分,工程師在北京考了494。N年後,命運。。。
對這個問題沒什麽好繼續爭論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努力過總不會後悔。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haolinzhang 的評論:
本人隻是想說,在中國,任何時候,都有許多寒門子弟刻苦學習,奮發努力,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寒門子弟取得成功,並不是一個“發生可能性極小,猶如鳳毛麟角的小概率事件”。如果閣下認為在當今中國,由於大學學費和生活費上漲,政府不能提供西方國家那樣的助學貸款,大學招生過程中可能有黑箱作業等等原因,“寒門子弟刻苦學習,成績再好也沒有用”。那麽,閣下認為寒門子弟應該怎樣做呢?是否“應該放棄努力,甘於平庸”呢?如果是這樣,那麽閣下堅持自己的觀點好了,本人並不要求閣下認同本人的觀點。
zhaolinzh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isewind的評論: 陳進紐約大學是公開的。你知道中國有多少不公開的錄取名單?我在網上見過交大某年的照顧名單, 那不是一兩個,名單很長。交大一年才招多少人? 當然,如果你說網上看到的不可信,我也沒話說。 說到學生貸款,德國是家庭收入低於規定的都能申請到貸款。美國的情況,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FFELP學生貸款98%由政府擔保。
zhaolinzh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isewind的評論:你知道現在的學費和生活費有多貴嗎? 沒錢上不起,成績再好有用嗎?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覓音的評論:
美國立國至今236年,在此曆史時期內產生的“寒門子弟”估計有數億人,“豪門子弟”估計也有1千萬人以上。而美國立國至今,總共才產生了44位總統。所以,若以“當上美國總統”作為“成功的衡量標準”,那麽,不管是對“寒門子弟”還是對“豪門子弟”說來,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
我猜測閣下的意思其實是想說“美國總統出生寒門的極少”,但閣下把“寒門豪門相對比例”和“寒門成功的概率”二者搞混了。而且本文探討的是中國的情況,與屬於“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無關。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haolinzhang的評論:
大學招生中的“特例”在任何時候,任何國家都存在。但本人相信,高考製度仍然是中國大陸為數不多的相對公正的競爭選拔製度之一。
“文化大革命”前中國大學招生是非常嚴格的。以清華為例,高考平均每門課80分以下的基本不可能被錄取。但仍然有少數“體育特長生”以略低的分數線被招進來。
陳光誠剛剛被招進紐約大學,他通過考試了嗎?但你不能說,陳光誠把紐約大學的招生指標都占去了。
覓音 回複 悄悄話 以美國總統為例,出生寒門/平,豪門的比例是多少?
zhaolinzhang 回複 悄悄話 以前也許是有比較多的機會,現在就不一定了。之前不是有人曝光過重點大學錄取的照顧名單嗎,生生搶了成績好的名額。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推薦一個勵誌帖,本人覺得很好: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university/1/339029.shtml
天涯社區 > 天涯論壇 > 我的大學
『我的大學』 [校園生活] 說說大學時候身邊那些勵誌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獲
作者:李XX1 發表日期:2012-5-18 11:11:00

今天說說身邊的那些勵誌故事,其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限可能,同時有著別人難以理解的奮鬥故事。

c君,大學四年的宿舍好友。c君來自人口大省河南,加之河南高校不多,所以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高考競爭最激烈的省份之一,也是炮灰最多的省份,上大學要比我等多花數倍的心血。補習一年,高考差不多六百分,來了學校,大家聊天才知道我們相差距離之大,幾乎是一樣的題目,少了六七十分,上了一樣的學校,難免覺得有些不值,但是實在沒有勇氣也不想回去繼續奮戰一年。

大一的一整年,c君都是鬱鬱寡歡,不得誌的樣子,也在抱怨著這世道的不公。但是孩子是何等聰明之人,很快機會明白,抱怨是沒有任何的結果,隻有繼續的奮鬥,做出點成績來才算是對的起自己,也是證明了自己。大二一次過四級,雖然不是高分,但是也過了,雖然那張紙不代表什麽,也算是努力的憑證。c君同時也報了自考,所以我們在睡覺的時候,他在學習,我們在玩的時候他在學習,我們出去娛樂的時候,他依然在學習。自考的過程是很艱辛的,我這樣的人是決計做不來的,很多人也是做不來的,我們專業十多人報了自考,有的堅持考了幾門,有的堅持過了幾門,唯有他一直在堅持,付出了比別人多很多的努力,花了一年半兩年的時間在不耽誤學校學習的情況之下搞定了自考。孩子在畢業的時候專業排名也在百分十五之內,九十個人的專業相當不錯了,獎學金基本也是每次都有,英語六級最然有點小小的波折,但是也順利通過了。大三下學期開始複習考研,每天很規律的學習生活,六點多起床,在圖書館占了位置,刮風下雨也是一樣的,這樣奮戰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太在乎,所以成績不是很理想。調劑到上海一所大學,跟了不錯的老師,因為努力,老師也喜歡這孩子,畢業之後可以直接推薦工作,年薪8-10w,也算是很好了。

我畢業的時候,一紙畢業證,一紙學位證,其他的就沒有了。c君畢業的時候,兩張畢業證,一張普招,一張自考,兩張學位證,一張普招,一張自考,還有一張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其他的那些獎學金證書就更加多了,計算機二三級證也全有,該有的有不該有的也有。

一個普通的女孩y,文科生,高考成績不算是理想,上了一所二流大學還是被調劑,學個曆史專業,走出校門,不是名校,別人根本就不知道你這曆史是個什麽玩意,你學這個,有什麽用?走出來本就不容易,回去是不可能了,唯有自己找到出路,這樣才算是對的起自己了。

報了自考,會計學,孩子在漢中,隔一段時間就要從漢中跑過來考試,還要看好自己的那邊的學習,不能太過分被老師而被批評。好在這邊有一大堆的同學,來了不算是徹底的人生地不熟,每次考試都在不同的地方,奔波兩天回去還要繼續奮鬥。其他的同學周末出去玩的時候她不是在學習就是在西安考試,堅持了兩年,多數課程算是過了,孩子膽小,看見其他同學抄的時候雖然知道自己不會,明知道過不了,但還是沒有去抄,過程中學到很多那是必然。

畢業之前,努力又對自己狠了一次考了初級會計師,過了狗一樣的日子,每天早起晚睡,宿舍的孩子都覺得這裏對於她來說就隻是睡覺的地方,沒有什麽歸屬,也似乎沒有什麽感情。努力的結果是好的,孩子自考順利畢業,現在餘下就是申請學位,初級會計也搞定。

其他的人都在為了找工作痛苦的時候,y氣定神閑,似乎一點也不著急,一般的企業也不去,就是找中字頭,或是國字號。前段時間收到消息,孩子被一家國字號收了,工作輕鬆,收入穩定,下半輩子也算是有依靠了。很早之前就和她聊過,這樣的日子就是她想要的,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生活就是這樣,有了目標,為之努力,就會有結果,勝利就在前麵的路上等著你,就看你願不願意堅持的走下去。

l君,2010年畢業,06年入學,北方的一所名氣還算是不錯的學校,雖然是二流學校,但是每年的分數高的嚇人。文科生,本科法學,大一大二基本都是混過來的,曠課那是司空見慣,掛科也是常有,放假在一起的時候其他的沒發現,就知道這孩子的cs打的是越來越好了,在網吧一個幹了好幾個,對方罵娘,說是開掛,孩子很低調的退出來說,沒意思,沒什麽挑戰,不玩了。

大三開始,好像覺悟了一樣的開始發奮學習,每天往返於宿舍圖書館或是各種自習室,各種學習。身邊的人說,這孩子估計是瘋了,要不就是受刺激了,要不然怎麽會這麽的不正常呢,我想著,孩子可能是真的覺悟了,又回到了十年前那個好好學習的好孩子了,不同的是那時候是父母讓學習,現在是子懂得了為什麽要學習。

大三一年努力,升大四的暑假也沒有回家,一個人在學校苦苦的奮鬥,食堂沒飯,宿舍熱的要死,泡麵吃了很多,但是不知為什麽胖了很多。孩子堅決的堅持下來了,九月份參加司法考試,時運不濟,最後成績出來少了三分,為此痛苦不已,覺得自己還是努力的不夠,如果再努力一點就可以過了。十一月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十二月參加自己一直沒能通過的四級考試,一月份考研,真的是各種考,頭上的白頭發多了很多,老了不少,本來小我剛好一年,但是看著比我老了很多。上天不會辜負那些付出努力的人們,好消息很快就來了,國考進入麵試,考研上了線,英語過了線,這次孩子哭了,那是必須要哭的,付出的,總算是有了回報。

國考筆試十二個人中第十一名,要前四名,麵試過後,第二名,隻要體檢過了,錄取就是一定的,最後的結果大家都可以想到。中國某沿海繁華城市海關,有人質疑說是不是有些暗箱操作,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定不會,整個過程一直是他一個人在努力,家裏沒有任何的幫助,就是有心,也是無力,相隔幾千公裏,不認識一個人,就是有了豬頭也是不可能找到廟門。研究生複試,因為英語成績偏低,導師說,先錄取,以後繼續解決英語這個問題,最後他選擇了先工作,畢竟很多時候公務員不是想考就可以考上的,相對而言,研究生這個似乎要容易一點。l君現在混的很好,六七k的工資,其他的收入我也不清,也不好去問,現在過的還算是穩定,比較如意,也算是我們這一幫子同學中混的最好的之一,其實沒有什麽之一。

其實這樣的故事很普通,就在你我的身邊,但是真的很勵誌,沒有過人的頭腦,也沒有什麽牛逼的家庭,走出來就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路走來,雖然有些辛苦,但是有了收獲也算是值得。】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ummy2000,白洋水澱 的評論: 謝謝二位的閱評,和對本文意思某種程度的認同!
本人隻是想要說,寒門子弟取得成功,並不是一個“發生可能性極小,猶如鳳毛麟角的小概率事件”。
古人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意思是,成功者使其家族富貴顯赫,但傳不過五代,就淪落為普通人家了。反之,現實生活中寒門子弟取得成功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仍會如此。所以“勵誌”的故事才會層出不窮。祝二位周末愉快!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k84,Nightrose,的評論: 謝謝二位平心靜氣的探討!所謂“小概率事件”雖未定量界定,但它是指“發生可能性極小,猶如鳳毛麟角的事件”,這是沒有異議的。本文說的是改革開放前清華學子的情況,唯因如此,數十年後的今天,才可以顯現出他們中出身“寒門”的人是否成功。可以說,N年前出身“寒門”的清華學子,如今在學界,政界,軍界及其它各界成功的例子很多很多,絕對不是“猶如鳳毛麟角那樣的小概率事件”。當然,本人並不預期更不強求二位認同本人的觀點。
白洋水澱 回複 悄悄話 LZ的故事確實是中國N前的了, 當今中國已不是那個中國了.
可LZ隻是用他的故事來說明寒門也可以奮鬥出來,不管這個寒門在中國還在外國, 在過去還在現在.
如果你認為寒門沒戲,而你又在寒門,那你就不奮鬥好了.
無論如何,奮鬥,改變的可能性總比躺床上罵娘大.
yummy2000 回複 悄悄話 95年之前, 我相信,上學和當兵都是改變命運的一條路。現在,特別是擴招以後,難啊!!家裏沒有背景,畢業的時候沒有活動經費,不行。

當然,在任何時候,特別出類拔萃的“寒門”,還是有出路。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Below is a sociology paper discussion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The basic finding is that a farmer's son is very likely to continue as a farmer (68%), and a government official (or people with college degree) is much better off than other workers (in terms of promotion and privileges or benefits).

http://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GQQFjAA&url=http%3A%2F%2Fwww.mzes.uni-mannheim.de%2Frc28%2Fpapers%2FTreiman_Mannheim_tables.pdf&ei=q9i3T46CIoK68ATWhOGsCg&usg=AFQjCNHZwTEeVvRTLciPQ4_vfCHb2bqJTw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社會流動性其實有兩方麵,一是製度框架是否允許出身低的人上升,二是幾十年後有多大百分比的人口從一個階層轉換到另一階層。樓主說的是第一方麵,其他網友說的是第二方麵。就像奧巴馬選上了美國總統,他夫人是資深律師,所以不能說美國社會不給African American向上奮鬥的機會。可是看看美國黑人整體,他們的男性犯罪率,女性未婚生育率,兒童受教育情況和青少年失業率,就知道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成功概率有多低。
tk84 回複 悄悄話 再說嚴重一點,即使一些小比例的出身“寒門”的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也就是財富名利地位最後豐收的,我都以為他們很難會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人生,即幸福感。
可以想象,如果一個個體從小成長在被很好的嗬護和教養,充滿愛和關懷的環境下長大的,他看世界的眼光會是如何,他會如何享受生活的樂趣。
而另一個個體從小很難得到嗬護和關懷(父母因為要為生活奔波而無暇給予),甚至要感受人世間的事態炎涼和人情冷暖,要永遠和世界“鬥”的環境下長大成長的個體如何看世界,如何去麵對生活。(比如你看小商販的孩子看城管那惡毒的眼神)。

人的心態,性格特點很早就完成了,看世界,看生活就完全不一樣。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您上學的那個年代小康家庭還很少吧,所以說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自稱寒門出身了?那麽當然不能說這樣的家庭出不了高材生。
但是也不能否認同樣的孩子把老爸換成有背景的會更容易成功。窮人家孩子立誌發奮是有的,可是安於現狀,或是不能拚過城市孩子的也不少。舉個例子,鄉下小學老師工資低,待遇差,沒人願意幹,孩子父母也普遍沒受過高等教育,輔導不了,甚至不覺得讀書考大學是切實計劃,所以也不見得對孩子有多大支持。在老師的水平都很有限的基礎上,讓這些孩子和城市師資力量雄厚的學校孩子競爭,農村孩子真能勝出麽?鄉下小學生上重點中學率能和城市小學比麽?以前國家對高等教育補貼很多,隻要能考上大學就基本可以讀。現在學費生活費越來越多的落到家長頭上,級是學校免了學費生活費也是很大一筆支出。還是很需要家庭基礎的。
tk84 回複 悄悄話 下邊帖子裏漏掉“精神”二字。 但一般人看不到的是“寒門”提供的精神條件往往也很有限
tk84 回複 悄悄話 而所謂的“出身好”,不僅僅是要有錢(當然,財富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更多的是提供更大的格局,培養更完善更積極的人格特點,這些都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你不得不承認,“寒門”能提供的物質條件有限,這可能是常識了。但一般人看不到的是“寒門”提供的條件往往也很有限。比如人生格局,可能山區寒門眼裏的成功就是跳出山區,在城市裏有份正當工作,他們的格局眼界就決定了他們最後成功就到這一步止步。
再說人的精神,不要過分的很想當然的去誇大苦難對人的磨練積極的那一麵,其實大多數人都是被苦難壓垮和支解的。寒門很難培養出自信,積極,樂觀的人格特征,而這些都是指向成功的必須。而相反,很容易培養出的人格特點是自卑,苦大仇深,和人難相處等等,這並不指向成功。當然我談的都是普遍的,並不說特例。

所以,寒門取得真正意義的人生成功都會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完全正確。
tk84 回複 悄悄話 暈,樓主還沒弄明白,我這麽給你打個比喻你就明白了。
一個人和家庭出身的關係,就像一條狗和分別拴在狗和樹上的一條繩子長度的關係。 如果繩子有10米長,這條狗再懶再笨,也能跑出去7,8米。 如果繩子隻有兩米,這隻狗最遠也就是那兩米遠。 這就是一個普遍規律,所以你可以看到社會階層的流動是很緩慢的,你如果把眼光放寬一點,別逮著特例說話,你不得不承認,絕大多數人最後的人生格局並沒有走出他們的出身的那個階層。這是一個普遍規律。
但是普遍規律,並不能否定特例。比如兩米繩子拴著的個別狗特別能蹦達,把繩子蹦斷了,跑出去幾千米,這也是有的。絕對數量可能並不少,但一看比例,畢竟是很小比比例的。
事實就是如此,順境更易成材是普遍規律,逆境成材是鳳毛麟角。畢竟,成材,本身就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或者說,成多大的材,就得提供配備的條件。
這麽說,會讓人很泄氣。其實也不必,承認普遍規律,但也鼓勵個人奮鬥,鼓勵大家都爭取去做那小比例的特例不就行了。畢竟沒人知道這小比例裏是你是我還是他?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致網友: 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篡的《現代漢語詞典》,“寒門”有兩種意思:
1.貧寒的家庭(舊時多用做謙辭)。也就是說:將“寒門”用來指“貧寒的家庭”時,多為“文化人謙虛地稱呼自己的家庭。”這顯然不是我們要探討的情況。
2.舊時指微賤的家庭。本人理解:“微”是指“沒有多少家庭資產”;“賤”是指“沒有社會地位”。因此,本人前帖所說“寒門應該是指農村和城市中生活水平低於‘小康’標準的家庭”之定義,比較接近於“寒門”所指“微賤的家庭”這一定義。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頤和園的評論:
“如果天資不屬於一個省的頭5名,出身寒門的人在中國成功地概率是愈來愈小了”。 -----
中國好像隻有31個省和直轄市?“頭5名”總共160名左右,這正是日前報道的清華,北大兩校畢業生中億萬富翁的總數。看來,閣下認為的“成功”就是指“成為億萬富翁”?閣下自己認為這個標準很現實嗎?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您這說的是猴年馬月的事?80年代?90年代?

您out了,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您上省重點中學時候的中國了。中國社會底層上升的通道早已越來越窄,如果天資不屬於一個省的頭5名,出身寒門的人在中國成功地概率是愈來愈小了。

不過,欣賞您的樂觀。
Wisewin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k84 ,洋洋日記,nightrose 的評論: 謝謝閱評!本文並不是建立在嚴格統計基礎之上的探討和結論。關於何為“寒門”?何為“小概率”事件”?都沒有精確的定義。起始條件和邊界條件都模糊不清,卻要求精確的結論,恐怕精算師也難以回答這個問題了。所以我們隻能感性地談談“現實生活中寒門成功的例子多不多”吧?
本人認為“寒門”不應該是專指““農村和城市的貧困家庭”,而應該是指“農村和城市中生活水平低於‘小康’標準的家庭”。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改革開放以前清華學子有一半以上出自“寒門”是肯定的。這從任何角度來說都不能算成“小概率”事件吧?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即使富二代,官二代在清華隻占15%,他們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恐怕比這個要低得多,有5%就不錯了。那麽其實“第二代”升重點大學率還是比一般家庭後代要高的。
況且作者把“寒門”的定義放大了。如果把所有“中產階級”及以下全都算到寒門裏,這個“門”也太寬,占了人口絕大多數,當然肯定會出很多成功人士。若是真正隻算農村和城市的貧困家庭,那麽寒門成功率會小很多。
寒門出來的孩子在先期奮鬥過程中會更加努力吃苦,因為他們的退路更少,不成功的話生活會很差。但是一旦他們達到了階段性目標,把出身帶來的差距抹平了,進一步奮鬥的動力不見得會比富戶出來的孩子更強。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若是能避免吃苦而達到不錯的生活,又有多少人願意繼續奮鬥呢?在為生存掙紮的問題解決後,人的動力就要來自於其他方麵了。也許是追求更高的個人價值,也許是對某一項事業的熱愛。後麵這些動力都是不分貧富的。
洋洋日記 回複 悄悄話 確實如tk84所說,本文的例子中的基數是已經通過篩選了的,以這個為基數說概率是概念錯誤了。
基數應該是所有的寒門子弟,首先,文中這樣的孩子(有能上重點中學重點班的天資,同時又勤奮),占寒門子弟的百分之幾?然後,是這樣的孩子中的百分之幾成功了?那才是真正的概率。
如果比較的話,可以看看,非寒門子弟的成功率,是不是天資和勤奮一定要和寒門一樣才能做同樣的事情,看看北京上海和其他地方的高考錄取線就知道寒門成功和非寒門成功是什麽概率的差了。
tk84 回複 悄悄話 你懂不懂什麽叫“小概率”? 你的取樣是多大的基數,成才的比例是多大?你把特例拉出來想推翻普遍規律?
寒門取得真正意義的人生成功都會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完全正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