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老應

用調侃去書寫思考,以故事來敘述理論。
個人資料
正文

六人集會問題

(2011-02-16 22:38:36) 下一個

       榕城老應

好的智力遊戲,挑戰的是智力而不是知識。簡單直觀有確定的答案,但有一定的難度。問題的解決,不僅有征服高峰的快感,還常有開拓眼界的收獲。上一個帖子“稱球問題”就屬於這一類。
 
我這裏再出一道題。為了讓大家有收獲,先給大家一個思路。

我所學的許多知識中大約最直觀的就是這個“抽屜原理”了。它是組合數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明確地提出來的,因此,也稱為狄利克雷原理。

這原理形象的說法是:將10個蘋果放在9個抽屜,至少有一個抽屜會有2個或以上的蘋果。如此等等,總之傻子都能明白的道理。其實我在上麵稱球問題的定理證明中就幾次用到抽屜原理。隻不過人人不打磕的就能通過,所以就不再提了。這抽屜原理,用信息也能給出個解釋,不過組合數學覺得用集合論就能說明白,就不提了。
 
抽屜原理如果沒有個不尋常的應用,那也沒人會認這個賬,早讓奧卡姆的剃刀給切去了。下麵是題目,給大家一個驗證的機會。
 
1958年6/7月號的《美國數學月刊》上有這樣一道題目: 證明在任意6人的集會上,有3個人以前彼此都相識,或者有3個人以前彼此不相識,這兩者必居其一。
 
這道題的數目有限,自然可以用枚舉法證明。但用抽屜原理,幾句話就能說清,你知道該怎麽證明嗎?
 
別看這道題簡單,六人集會問題是組合數學中著名的拉姆塞定理的一個簡單的特例,它的思路可以得出另一些深入的結論。它們構成了組合數學中的“拉姆塞理論”。

×××××

你想出來怎麽證明了嗎?要是沒有,下麵是證明。

在6人中任選一人(稱為主人),他與其他5人的關係,可以分成兩類:認識的和不認識的。5人分2類,至少有一類是3人以上(抽屜原理)。

假設認識的至少有3人,這3人如果互相全不認識,就滿足問題中後一條件。否則,至少有兩人認識,再加上主人,就有了互相認識的3個人,滿足前一條件。因此,兩條件必居其一。

假設不認識的起碼有3人,將前一假設論中“認識”與“不認識”互換,完全對稱地可以證明了結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確實是這樣。全世界有六十億人,任何兩個人都可以通過六個熟人聯係起來,看來這個世界裏的人還是緊密相聯的。

以此類同的,比如信息傳遞也是,給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寫信,隻要四行地址就能把收信人唯一地給確定下來,這點,我覺得也有點“不可思議”。
ying312 回複 悄悄話 “友誼定理”還沒聽說。“六度分隔”這個6是一般都能把他們聯係起來。雖然最初的社會學實驗並不可靠,但後來的仿真實驗和理論上的研究證實這樣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LingYuan 回複 悄悄話 以前還聽說過有個叫友誼定理的,好像和這六人集會有關是的:
“在3個或以上的人群中,若每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相識的人,肯定有一個人和誰都認識”。不知道在數學上怎麽把這兩個定理連起來。

另外,數字六很有意思,有個六度分隔的定理,也叫小世界現象吧。說世界上任何兩個不管多麽陌生的人,肯定可以找到六個互相彼此熟悉的人把他們聯係起來。

在立體幾何中,數字“6”出現的也很頻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