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缺少什麽?[原創]zt

(2010-07-12 19:28:45) 下一個

送交者: 臥虎

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標準不一。其中有經濟指標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看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國民的精神狀態如何。

中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落後的,很多人將原因歸結於清,我覺得,有點簡單了。

抗日戰爭結束後,李默庵將軍擔任中國戰區(國民黨戰區)日軍的受降工作。作為勝利者,他看到了這樣一幕:

被俘日軍回國途中始終以正規軍人隊列行走,毫無紊亂現象,也無事故發生。在繳械之時,日軍將所有武器包括重機槍、車輛及自佩武器都擦拭得幹幹淨淨,並將其人員、馬匹、武器、彈藥、被服、袋具、車輛等物資登記造冊,數字清楚,讓人感到與其說是繳械投降,還不如說是在辦移交手續。

李默庵將軍當時的心情怎樣,不得而知,但肯定是複雜的。後來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對當時的這一切我至今印象深刻,並頗有感受。透過日軍交繳武器這個細節,可以看到日軍平素的軍隊管理和訓練是嚴格的,由此也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精神麵貌。當時我就想,他們的紀律如此嚴整,行動如此一致,將來如果領導正確,必是一個可以發揮無限潛力的國家。”

為什麽我拿日本做比較,因為,中日同屬東方國家,而且,中國是日本精神文化的母國。

讓我們平心靜氣地想一想,日本,這個曾經的中國的學生、曾經的侵略者身上,是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學習日本什麽?不是技術,更多的是日本民族身上那種執著、堅忍、忠貞的品質吧! w

日本人自稱自己是田橫五百壯士的後裔,這個當然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不必認真對待,但是,從中我們可以讀出,日本人的執著、堅忍、忠貞來自中國。

兩千多年前的炎黃子孫也是一個執著、堅忍、忠貞的民族,那時社會的主旋律是高風亮節、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一諾千金。比如:程嬰、公子杵臼舍命救護趙氏孤兒,除韓相俠累的聶政和為他氣絕身亡的姐姐聶榮……

這些又比日本人差在哪裏?一點都不差,這是真正的俠義之士。後人在感慨之餘當自問,當年國人身上這種俠義精神今天還剩下幾分?這種俠義之氣是什麽時候丟失的?

想起一句話: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1279年宋元會戰於崖山,是役,宋軍覆滅,宋朝滅亡,3月19日,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後宮諸臣,從死者眾”,“七日之後,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1644年3月19日,大順軍攻陷北京,大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劍斬長平、昭仁二公主,自縊於煤山,陪伴他的僅太監王承恩一人而已。時間僅僅過了300多年,兩個相隔並不遙遠的王朝的結局竟有如天地,真讓人唏噓不已。

有幾千年曆史的中國,王朝更替本是平常,但為什麽唯獨宋朝的滅亡會讓後人發出“崖山之後,已無中國”這樣的感慨?看看《柳如是別傳》也許會找到答案。

國人丟失俠義精神不是外族統治造成的,其實從春秋之後,國人身上的俠義之氣就在逐漸減少,這是事實,崖山之役不過是這種精神的最後一次回光返照而已。

今天的日本早已脫亞入歐,成為世界上融合東西方文化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但縱觀甲午戰爭之後的日本,它還是沒有學會中華文化最重要的一環―――仁愛(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愛),它不懂“仁者無敵”這句話的最終含義。

日本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堅毅、忠貞、執著,卻走向了極端―――鐵血。中國丟失了堅毅、忠貞、執著,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懦弱。

中日在繼承發揚中華文化這個問題上,背道而馳。中國缺乏包容反省的胸懷、進取向上的精神、透視世界的眼光……日本則缺乏返璞歸真的勇氣、善良仁愛的心胸……

與日本相比,與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今天的中國,今天的國人,缺少的東西很多啊。


寫於2010年7月12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