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談

原創或轉帖,天下大事、國家大事、社會百態、個人小事,以供賞閱,以文會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王紹光:美國“選主”與民主背道而馳 —— 轉帖

(2014-06-12 11:24:28) 下一個
何謂民主?我的理解是人民當家做主。這意味著所有人應該是平等的,他們在政治、社會、經濟生活中應該能平等的參與,得到平等的代表,對決策有同等的影響。這三樣東西連在一起,叫平等的參與、平等的代表、平等的影響。這是理想的狀況。由此觀之,美國總統大選隻能算得上“選主”,而與民主原則背道而馳。

     所謂 “選主”就是以競爭性選舉為特征的所謂民主製度。我把它稱之為“選主”是因為它的實質不是人民當家作主,而是由人民選出主人來,或者選一個主人(如總統),或者選一群主人,由這些人來進行統治。這與原始的、理想的民主理念有天壤之別。

     第一,從曆史淵源上講,選舉或者競爭性的選舉原本與民主沒有任何關係。第二,從目標上講,民主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對決策的範圍進行限製,而選主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進行了限製,第三,從過程上講,選主的過程是非常容易被操控的,必然導致精英統治;精英統治說到底是一種不平等代表,不同的社會群體對決策的影響大不相同,其最終結果是強化精英階層占主導的統治秩序。

     今天,就以美國大選為例,看看美國“選主”是如何背離大多數美國人利益並被統治精英所操控的。

     一、美國總統大選投票率越來越低

     如果投票是選主體製中最重要的參與方式,不參與投票就意味著沒有政治參與。有些人參與,有些人不參與,就意味著政治參與的不平等。

     下圖描繪的是從1824年到2008年美國總統參加投票的選民的比重。


 

     我們看到有一段時間,參加投票的選民的比重是很高的,將近80%。到了20世紀,投票率就開始下降。羅斯福新政期間出現過一個“小陽春”,一直延續到60年代,投票率還有60%多,其後開始一路下降。2008年的選舉是參與率是比較高的,有57%左右的選民參加了美國總統的選舉。2008年為什麽投票率比較高呢?因為小布什2000年被選上,他的得票本來就比他的對手要低,得票少的人當選,也就是一半以上的人不高興。9?11事件後,布什又去打阿富汗、打伊拉克,把世界都得罪得光光的。美國國內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怨聲載道。我去年碰到不少美國朋友說,如果還是共和黨當選的話,他們就要移民到加拿大去。這不是一個兩個人這麽說,而是相當多的人這麽說,要移民到加拿大去。美國人上次大規模移民到加拿大去,是越戰期間。當時是抓兵,把年輕人抓到越南去服兵役,那時就有不少美國年輕人跑到加拿大去了,到現在也不敢回來,因為逃避兵役是犯罪。我有一位美國朋友,是政治學教授。他跟我說,他已經好多年沒有參加選舉了,他根本不相信選舉那一套。但他2008年不僅參加了投票,還積極幫助奧巴馬競選。按他的說法,如果不把共和黨和布什那幫人選下去的話,美國就糟透了。這就是2008年總統大選投票率較高的原因。

     美國總統選舉叫大選,因為哪怕投票率低於60%,已經算很高了。美國國會選舉有時與總統大選同步,有時不同步;不同步時,叫做中期選舉。美國國會選舉投票率就比較低了,到2006年以前幾十年裏麵,國會選舉的參與率基本上是在40%左右波動。

     至於美國的地方選舉,如州一級,縣一級或者鎮一級的選舉,投票率一般都在25%以下。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四分子三左右的人不參與選舉。

     可以說,美國的總統、國會議員、地方官員都是少數人選出來的。以美國總統為例,這麽多年平均投票率大約是55%,當選總統一般得到大約50%多一點的選票,這一次奧巴馬說是大勝,他得了多少選票呢?是53%左右的選票。那麽小勝呢?就是50%左右。大家算算55%的選民投票,當選者隻得到50%的選票,這意味著當選者隻獲得了23%左右選民的支持。美國總統就是大約23%左右的選民選出來的。國會選舉是40%的選民投票。國會議員選舉,每個選區隻能選一個人,但參選的人可能有三、四個,誰得票比其他人多,就可以當選。比如一個候選人得30%的選票,其他候選人都低於30%;那麽得30%選票者當選。這個當選者實際上隻有12%(40% X 30%=12%)的選民支持。地方當選官員的選民基礎當然更低。

     二、投票人群不具有代表性。

     如果不同群體投票率不同,那麽美式“選主”的結果就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

     1)年老者更願意投票

     老年人,尤其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參加投票的積極性非常高,達到65%左右。40-64歲的人投票率也比較高,大概在62%左右。24-44歲的人投票率就下降到45%左右。年輕人投票率最低,18-24歲這個年齡群的投票率隻有25%左右。過去幾十年,美國投票率總體上是下滑的,今天的年輕人隻有25%左右參加選舉,他們是決定美國未來的人,他們老了以後投票率會不會還是25%?如果回答是肯定的,美國未來的投票率會下降到更低的水平。也許現在的年輕人老了以後會改變投票行為,變得更加積極。這個誰也說不清楚。

     2)白人比黑人投票積極

     白人投票最積極,其次是黑人。黑人投票率以前比白人低得多,但近幾十年來,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逐步縮小。但是亞裔和西語係拉美移民投票率比白人和黑人低很多,都是25%上下。從個族群的投票率看,越是處於社會低層的少數民族,投票率越低,因為種種原因妨礙了他們積極參與投票。

     3)就業者投票率高於失業者

     投票率最高的是專業工作者,然後是白領、家庭主婦、藍領、農民,最後是非熟練工人。為什麽家庭主婦的投票率都比藍領和非熟練工人要高呢?因為家庭主婦之所以能夠成為家庭主婦,是他們的丈夫們掙的錢足夠多,能夠養活全職太太。這些家庭主婦一般受了比較好的教育,屬於社會中比較富裕的階層。因此,她們投票率比較高。而藍領工人和非熟練工人則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參加投票。

     總體而言,占有資源越多,投票率越高;占有資源越少,投票率越低。這是選主體製內在的不平等。西方有一種對投票率的解釋是,一些人不投票是因為他們對政治體製很滿意,覺得投不投票無所謂。我覺得,這種解釋是無稽之談,毫無說服力。很難想像,歐美國家占有資源越多的人越不滿意其體製,而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最滿意現行體製。實際上,歐美國家有大量民意調查數據可以證明,下層民眾比上層人士更不滿意,隻是因為他們占有的資源太少,工作太忙,操心的事太多,才沒有去投票。

     當然,也有中下階層的人參與投票。不過,即使選舉是一人一票,並不是所有人對選舉的結果有同樣的影響力。這裏資源占有量再次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變量。

     三、美國政客的兩種典型騙票手法

     1)劃分選區操縱選舉

     下圖是一張1812年出現在美國麻省的政治漫畫,它看起來是一個奇形怪狀的怪獸盤踞在麻省的地圖上。


 

     這張漫畫說的是1811發生的事,為了確保同黨在下一年的選舉中獲勝,麻省,當時的州長Elbridge Gerry把本州的選區進行了重新劃分。他不是按地理位置來劃分選區,而是要把選區劃成一個酷似蠑螈的圖形,使得支持他同黨的選民集中到一些地方,反對他同黨的選民攤薄到各個選區。這樣做,可以讓對手在盡量多的選區輸掉,那麽他的同黨就贏了。這有點像咱們古代那個田忌賽馬的謀略,雖然支持我的選民不多,但是我會用謀略贏得選舉。後人把這種把戲叫做“格裏蠑螈”(Gerrymandering)有人會說,這是一百多年前發生的事,今天再提它沒多大意義,因為美國一定會在製度上堵住這個破壞民主的漏洞。問題就在於,盡管人們早就認識到這個選舉漏洞,美國至今也沒有堵住它。恰恰相反,自從後來的政客了解到選區劃分的奧秘,他們對玩弄這個把戲一直樂此不疲。

     下麵是美國四個選區的劃分實例:

     美國選區劃分的“藝術”


 

     左上方是北卡州第12選區; 右上方是喬治亞州第11選區;左下方是德克薩斯州第30選區;右下方是弗羅裏達州第3選區。如果不加以標注,看到這些地圖的人完全可能把它們理解成抽象藝術品。看看它們,就知道政客為贏得選舉會怎樣挖空心思。這隻是幾個例子而已,如果大家有心在網上搜索,一定還可以找到大量其它“格裏蠑螈”的例子。美國一些政治學家把選區劃分的謀略歸納成好幾大類,可以寫成幾大本教程,供政客參考。由此,也可以了解,選舉並不都是選民選政客。實際上,玩弄“格裏蠑螈”把戲的政客是在挑選選民,並確保即使選民自由投票,他們一定會贏。

     2)美國政客擅長開空頭支票,大選辯論淪為互相攻擊

     如政客在選舉前大開空頭支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許諾一大堆。馬英九2008年選舉前許諾“馬上好”,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研究美國經濟增長的人對經濟增長的政治周期很感興趣,因為他們發現,每到大選前,經濟會有規律性的波動。原因很簡單,執政黨利用手中掌握的政策工具人為幹預經濟,造成經濟向好的假象,以爭取連選連任。同樣道理,每到大選前,也是社會福利政策調整的時機,為的還是爭取特定社會群體的選票。至於這些經濟政策與福利政策的長遠效果,政客們就不管了:拿到選票是硬道理。

     大家知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選舉充斥著負麵選戰。選舉中,大家聽不到多少政策主張,更多的是政客們相互攻擊。不告訴選民為什麽要支持我,而是抹黑對手,讓大家不要把票投給對手。為了給選戰囤積彈藥,政客和他們的助手們平日便要挖空心思收集對手的醜聞,例如雇傭非法移民當保姆、偷稅漏稅、桃色新聞等,但選戰開打以前按兵不動。隨著選戰的炮火日趨激烈,他們會選擇性地把對手的醜聞拋出來,直到把對手逼出舞台才罷手。這種負麵選舉與民主理念有什麽關係?一點關係也沒有。

     美國選舉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無法攻擊政治對手,就抨擊其它國家。中美關係一到大選就緊張,這幾乎變成了一條規律,因為攻擊中國是廉價的政治武器。大選期間,我們經常聽到美國人給我們解釋,“這是競選語言,不必當真”。以前中國對這些競選語言過於當真,現在則它隻當是放屁。這不由人不納悶:競選就可以胡說八道,就可以亂放屁嗎?這與民主理念相差十萬八千裏。

     四、美國大選淪為金錢政治

     除了騙票以外,當然最流行的是買票,即用金錢換取選票。買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買,一手交錢(或小恩小惠),一手交貨(選票),就跟咱們村民選舉中出現的那樣。這是低技術含量的買票,給你一包煙,一塊兒肥皂,請你把選票投給我。

     還有高技術的買票,即用大筆花錢的方式,爭取選民給自己投票。選舉現在變成了非常花錢的一件事。有下圖為證。

     美國大選的開支, 1860-2008年


 

     1860年的選舉中,林肯花了十萬美元,他對手花了五萬美元,結果花十萬的贏了!此後,我們看到,競選經費一直高速增長,尤其是過去一二十年。如果對比美國GDP的增長率,選舉花費的增長率高得多。

     上一次2004年的選舉,小布什花了3.67億美元,其對手克裏花了3.28億美元,結果還是花錢多的布什贏了。克裏當然不是窮小子,他非常會找老婆,討了個億萬富婆結婚,因此他自己也是億萬富翁。2004年,小布什與克裏一共花了七個多億選舉。

     2008年選舉,奧巴馬剛出來初選的時候,他表現出似乎很憎惡金錢對選舉的腐蝕,說是要來個幹淨的選舉。候選人可以選擇接受美國政府的競選資助,不爭取私人捐款。奧巴馬開始表態要拿政府資助。但很快他就放棄了這個放棄,轉而爭取私人捐款,不受競選開支上限的製約而放手花錢拉票。。結果,他的競選團隊為他募集了非常非常多的捐款,達七個多億,比2004年競選雙方加起來的還多。奧巴馬花的錢是他的對手麥凱恩的一倍有餘,結果還是花錢多的候選人贏了。

     大家也許不知道,2008年大選,除了奧巴馬和麥凱恩以外,還有很多候選人,看上去挺熱鬧。 其中有一位名叫Nader,他籌得了400萬美金,對我們在座的朋友們來說,這是很大一筆錢,拿到烏有之鄉來,可以做很多事,對不對?然而,這個錢拿來與奧巴馬、麥凱恩比,就微乎其微了。放在下麵這張圖裏,他的選舉捐款連奧巴馬、麥凱恩的零頭都達不到。其他三位募款比較多的候選人都隻募得不到100萬美金(見下圖)。還有其他的候選人募得的錢更是少得可憐,因此沒有被包括在下圖中。對這些募不到巨額政治捐款的候選人而言,不管他們有多大能耐,他們完全沒有贏的機會。你隻要分析下麵這張圖,就會知道誰能贏:有戲的就兩人。誰有戲呢?誰錢多誰有戲。這看著太明顯了,這是總統大選。

     不僅在總統選舉中,錢多者勝;在國會和地方選舉中也是基本如此。馮小剛一部電影中有句話很經典:“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用在美國選舉中,是再恰當不過了。也就是說,錢不是萬能的,錢多的不一定百分之百當選;但沒有錢是絕對不會當選的。

     我們看到2006年的美國國會選舉,眾議院平均的贏家,要花125萬。參議院就比較貴了,因為參議院隻有一百個席位,眾議院是435個席位,所以參議院比較貴。參議院你要想當選,對不起,平均至少要拿得出960萬美金,沒有這個錢,想都不要想。輸掉國會選舉的也不是窮光蛋。眾議院選舉的輸家平均每個人花了62萬,參議院的輸家人平均每個人花了740萬。眾議員選舉花費最多的是811萬,而參議員競選花費最多的達4083萬。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選國會議員很簡單,你先要把錢拿到手,否則的話,門兒都沒有。

     地方選舉也是如此。在加州2002-2004年的選舉中,95%的當選者都是本選區花錢最多的候選人,4%的當選者是本選區花錢第二多的候選人,隻有1%的當選者是本選區花錢第三多的候選人。

     從上麵展示的材料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誰花錢多誰當選。這就是美國選舉的黃金法則。這到底“民”主,還是“錢”主?

     五、美國政商“旋轉門”主宰美國

     幾年一度的選舉熱熱鬧鬧過後,最應該問的問題是,選舉幾年才來一次,在其餘的大部分時間裏,到底是哪股社會勢力對政治的影響最大?哪些社會勢力沒有能力影響美國政治?西方的選舉理論假設,政客是選民選出的,選民不滿就可以下一次把政客選下去,這叫問責(accountability);問責暗含另一個假設,政客會對選民的訴求做出回應。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政客對所有選民的回應性是一樣的嗎?如果不是,他們到底對誰的訴求回應性最強?

     去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人應去看看一條叫K街的地方。K街上很多房子並不起眼,門前往往有個銅牌,外表看像律師事務所,名字往往是Patton Boggs LLP Cassidy & Assoc, Akin, Gump et al, Van Scoyoc Assoc之類。這是世界上遊說團體最集中的地方。正因如此,美國2003年還出了一部電視連續劇就叫“K街”(K Street),每集就圍繞上周剛發生的事件描述遊說團體如何影響政府決策。

     每當選舉結束以後,美國政治就變成了遊說團體的天下。截止2008年,美國有注冊說客(Lobbyists) 15138人。美國的特殊利益集團(如美國總商會、美國醫師協會、GE、Exxon Mobil、波音公司等)統統都有自己的專業遊說機構,或雇用專業遊說公司。遊說雖然隻是動動嘴皮子的事,但花銷巨大。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美國遊說團體的總支出是14.3億美元;十年後到2008年,總支出已增加至32.4億美元。別看選舉熱鬧花錢如流水,實際上,遊說這種台麵下的事比選舉花費還有大得多。遊說無非是去說服國會或行政部門,讓他們的政策,對自己的客戶有利。遊說公司不是傻子、雇用遊說公司的那些客戶也不少傻子,他們花出去那麽多錢,圖的是什麽呀?就是比遊說花費大多少倍的回報嘛。 這是任何有點分析頭腦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的。可惜的是分析遊說活動的研究往往隻看遊說團體的投入,而忽略了他們那些客戶得到的巨額回報。

     這些遊說公司為什麽如此有效?那得看誰是說客?原來很多說客就是以前的國會議員。他們當國會議員的時候拿錢已不少, 2009年是17.4萬美元,但是離開國會以後成為說客的時候,他們拿的錢就要翻好幾番。一些人可以拿到上百萬美元一年。那麽有多少國會議員會變成說客呢?比一般人想象的多。從1992年到2004年,有幾乎有一半離開國會的議員,搖身一變成為遊說團體的說客。這些人本來就是國會議員,熟悉國會的規則與潛規則,有他們去遊說原來的同事,這當然是很有利的。這種前門出國會,又從後門回國會的現象在美國政治中叫做“旋轉門”(Revolving door),這個門出去,那個門進來,從這個門拿錢少,從那個門拿錢多,在美國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旋轉門”不僅存在於國會與遊說團體之間,還普遍存在於行政部門與遊說團體之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454位進出白宮“旋轉門”的人,商務部有116人,國務院有114人,國防部有113人。其它各部委大約都有幾十人。美國的決策圈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就是那些進進出出“旋轉門”的那些人。由此很容易推測,哪些社會群體對決策影響大?哪些社會群體對決策沒有什麽影響?

(責任編輯:晟涵)
http://www.huanzhongne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11&id=608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