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談

原創或轉帖,天下大事、國家大事、社會百態、個人小事,以供賞閱,以文會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解放前的老百姓有多窮?

(2011-08-09 14:57:00) 下一個
解放前的老百姓有多窮?

  有人好說計劃經濟那段時間人民生活困難,經濟失敗,想以此來詆毀計劃經濟。要說那段時間人民生活困難,比起今天來確實是事實,可是卻不能說那段時間沒有成績,這得和解放前比一比。拿過去和現在比有什麽意思,前麵的永遠趕不上後來的,前麵的永遠比後來的困難,三歲的個子就一定要比他自己10歲時的個子矮。看有沒有進步、進步大不大,要和解放前比。如果和解放前比,我看那時的進步是巨大的,超過解放前幾千年進步的總和,因為我對解放前人民的生活情況比較了解。那麽解放前人民的生活是什麽樣子的呢?
  
  
  看本文之前,請大家先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解放前的老百姓會有多窮,然後與本文比較一下,看看自己的想象力怎麽樣,會不會出現“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這裏說的全是我向老年人調查的,雖然我調查的不是中國的全部,隻集中在我的家鄉,可是我的家鄉在中國也算是中上等富裕的,有點代表性。可惜的是具體數據沒有,隻能說個大概。
  
  
  就從吃穿住用幾個方麵分別來說。
  
  
  1吃的方麵:
  
  
  解放前,占多數的貧雇農是吃不飽的,要飯的多的是。解放前,旱災、澇災、蟲災頻繁,一碰到這樣的災年,就更糟了。我隻指的是平常情況,特別的大災,餓死人的事情我不說。要說計劃經濟那段時間胖子少,解放前的胖子更少。
  
  
  中農以上一般是能吃飽的,但是多數吃得很差,糠菜、粗糧——山芋、高粱、玉米等——為主食。隻有地主才能夠以細糧為主,但是還得搭配一些粗糧。(我們這裏沒有太大的地主,也沒有惡霸地主,還是相對比較平均的)。看見了嗎,那個時候能吃飽的隻占極少數,能吃好的就更稀罕了。
  
  
  副食方麵就更貧乏了。包括地主都沒有吃過醬油、醋、砂糖的。好的人家就是自己釀一些醬,過節的時候用山芋、玉米等熬一些土糖,顏色很黑,塊很大,很硬很粘,熬得不好,還有點發苦。占多數的窮人連這些都沒有。食鹽呢,食鹽是不能缺少的。我們這裏雖然靠海比較近,可是我們這裏也幾乎沒有吃海鹽的,都是吃土鹽。從地裏挖來鹽土,過濾出來,自己熬。那鹽不僅鹹味不大,還發澀發苦。
  
  
  原因是什麽,還是工廠少。那時,一個很大的城市,也無非就一兩個釀造廠,產量也很低。
  
  
  2 穿的方麵:
  
  
  那時全國有幾家織布廠?都是以自給自足為主,包括地主都是自給自足,家有織布機。織的都是土布,俗稱老粗布,又厚又硬,顏色發暗。想染色的,就買點染料或自己用蘭草什麽的做染料,染一染,染成藍的或青的。幾千年來都是這個樣子的,沒有什麽進步。
  
  
  這樣說,也隻是針對地主、富農等來說的,貧農連織布的也沒有,窮人買不起織布機,一輩子沒做過新衣服的多的是,冬天沒有被蓋,沒有棉衣,沒有鞋襪的就更正常了。有名有姓的一位老人,早就去世了,他從小到大都沒穿過鞋,你信嗎?那時誰要是能穿上一身老粗布做的新衣,那簡直就是地主身份了。電視裏好放地主都穿著光鮮的綢緞,事實上幾乎沒有這些事情,估計隻有全國有名的大地主才能穿上。
  
  
  3 住的方麵:
  
  
  那時低矮的茅草棚是普遍的,地主的房屋也是茅草房。我見過我們這裏方圓幾十裏最大的一個地主的房屋,也是茅草屋,土牆,無非就是高大一些,地基用的石料大一些,方正一些,還有就是在房簷上鋪了兩排瓦。
  
  
  幾千年的進步有多大?
  
  
  4 用的方麵:
  
  
  那時,很多人家連吃飯桌子都沒有,連凳子坐都沒有,大家相信嗎?很多人吃飯還都用瓢,葫蘆一剖兩瓣的那個,而且還有一家隻用一隻瓢輪流吃的。《論語》裏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那個時候吃飯用瓢,臨解放時吃飯還是用飄,幾千年的進步有多大?
  
  
  那時,有碗的家庭而且能一人一隻碗的家庭是很少的。而且那時的碗還是粗瓷的,就是這樣的粗瓷碗也算貴重用品了,打碎了都舍不得扔,還得補上。魯迅有一篇小說,什麽名字我想不起來了,就是裏麵有“九斤老太”的那篇,最後說九斤老太家裏的一隻碗打碎了,用銅釘補上,就是事實了。不過居然能用銅釘補,該是很奢侈的了。
  
  
  肥皂是沒有的,洋堿也沒有,洗衣服用的都是草木灰水,或者皂角,或者自己用堿土曬的土堿。地主也用不起肥皂。這樣洗衣服,幾千年來一直都是這樣。
  
  
  火柴當然沒有,用的都是幾千年傳下來的火刀、火石。那個時候能用起火柴的,都是大一些的資本家。農村人多數都沒見過,包括許多城裏人也沒見過。
  
  
  點燈當然用的是菜油了,菜油燈發暗。不過那時能點起燈的也是少數,多數人家是點不起燈的,都是天一黑就睡覺,反正又沒有看書學習的。那時,如果真有需要鑿壁偷光的,肯定也鑿了。農忙的時候,需要早起做飯,都是摸黑做。有少數能點起燈的,也都是把燈火控製在黃豆大小。電影裏,好放貧農在夜晚組織武裝開會研究問題,燈火有兩三寸高,滿屋雪亮,哪有這回事。
  
  
  需要計時間的時候,比方說需要早起出遠門的時候就點香計時,當然這還得是有錢的人家,沒錢的人家就看星,聽雞叫。
  
  
  治病上,那時沒有醫院,都是土郎中,而且能請起土郎中的,也是少數,多數人有病都是用土方對付,土方對付不了的,就隻能等死了。
  
  
  這樣的貧困生活,您能想象出來嗎?關鍵原因是什麽?是廠礦少。
  
  
  解放後,刹緊褲腰帶,建了很多廠礦,使生活用品不管從種類上,還是數量上來說都增加了很多,雖然那段計劃經濟時期人民的生活與今天比起來還很困難,最困難的時候一人一年才幾尺布票、才多少點火柴票等等,都限量供應,但是畢竟廣大人民把用了幾千年的火刀、火石扔了,也能吃上醬油醋了,也能吃上真正的食鹽了,吃飯也不用瓢了,洗衣服也能用上肥皂了,不少人也有手表了,也有自行車了,家家戶戶也能點起雪亮的煤油燈了,點上電燈的就更不用說了,有病也不要等死了;廣大人民也不用穿自己織的土布了,由一輩子都做不起新衣服變成幾年就可以做一身新衣服了。
  
  
  這一二十年的進步是不是能趕上過去幾千年的總和?凡是從舊社會裏過來的老人,在那個階段都誇那時是天上的日子,過去連地主都不敢想。是誰說那個時候經濟崩潰,沒有任何進步的呢?有三類人。一類是在解放前非常闊氣的那些人,他們在解放前過得日子多好,要什麽有什麽,拿銀子就買,沒有任何限量,一到計劃經濟時期限量了,他們就說不好了。其實,這類人即使不給他們限量,他們也不會誇好的,畢竟自己的財產被剝奪了,誰能咽下這口氣。第二類人是別有用心的一類人,這類人,一見計劃經濟來氣,他們是無論如何也得罵的。第三類人,是一些不用腦子的人,聽信前兩類人的宣傳,好拿現在和過去比,說今天如何如何,過去如何如何,一比就說過去差,過去窮得讓人沒法想象,沒有絲毫成就。
  
  
  再說,計劃經濟時期的進步還不能隻從人民生活水平上的進步來看,那段時間還有隱性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顯性進步,這是能看出來的,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所謂隱性進步,就是重工業的增加、研究單位的增加,這些增加是不能直接表現到人民生活水平上去的,人民是感覺不到的。計劃經濟時期,把大量的財富都應用到了建造重工業、研究單位上去了,用在生產生活用品的財富就相對少多了。沒有那時在重工業和科研上的大量投入,何來今天生活水平的巨大進步?前人不艱苦奮鬥栽那麽多果樹,有點錢就自己吃了喝了,不想買樹栽,後人哪來的果子吃?這個隱性進步也不能不算在內。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79253.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