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

一片樹葉,飄落在北美的大地上.回首往事,如煙如夢.
正文

生活雜事記(1)

(2010-05-31 09:19:06) 下一個

我有一位朋友,她有一對可愛的兒女。有一天,我們談起她的一對兒女,她竟然歎了口氣。說到這些ABC們長大不會太孝敬父母親.每年聖誕時能回來看看爹媽就很好了.她感慨地說,我們飄洋過海來美國是為什麽?還不是為了孩子們.如果我們的辛苦換來是的不孝的子女,人生還有何意義?我無言可對。

不談人生意義之類大道理。就說說ABC們長大後不太會孝敬父母親這個問題。仔細想想,有不少的華人朋友都有我那位朋友這類想法.

他們認為這是美國社會造成的。一位朋友說到我們作父母親的無論怎樣教育子女,無論怎麽樣向他們灌輸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抵擋不了美國社會對孩子們的影響。

他們的理由是美國社會環境是造成華人孩子不可能象國內孩子那麽有孝心的主要原因。比如說,美國不準打孩子,你打孩子試試看,警察會以虐待兒童的罪名先把你抓起來。這種環境除了使孩子不易管教之外更使孩子意識不到家長對他們丞擔的教誨的責任.況且美國社會較為富裕,社會極大地承擔了孩子們的教育經費(除非讀私校),使孩子意識不到家長對他們丞擔的經濟責任….總之,孩子們意識不到父母親對他們的負出,自然回報就減少了.

而在國內,大部分父母親對孩子們付出對孩子們承擔的責任遠遠超過美國的大部分父母親.孝敬父母親的理念自然易被孩子們接受.既便是80,90後也知道爹媽養育自己的不易,總是想回報爹媽,讓父母親過得好一些.

想想他們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任何社會文化傳統的繼承是裏不開社會的大環境的.

在一個家庭責任淡化的社會中,要孩子繼承孝敬父母的中華文化傳統,大概是不易的.(這也是社會學方麵的大課題吧).

怪不得中國家庭若有成年子女,外出吃飯,都是子女付飯錢;而老美家庭,總是老爸老媽替他們的成年子女付飯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