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塵

試著告訴讀者,生活是多樣的。每一個活著的人,在多元化的人生時空裏, 扮演著某種角色,向著不同的方向展現著自己的千姿百態,書寫著與眾不同的生 命華章。
個人資料
正文

悼念我的師母

(2018-11-21 11:59:39) 下一個

飄塵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七日,星期六,九時十五分:北京上空的霧霾還沒有完全散去的時候,北京協和醫院國際部的一張病床上,一顆偉大而謙和的心髒停止了跳動。我敬愛的師母, 陳妙蘭女士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七歲。

二零一七年深秋的一天,星期六:小維打電話告訴我,師母在做夏季健康體檢時,偶然發現膽紅素偏高。後來,出現膽囊炎的一些症狀,便做了細胞學檢查,當時沒有發現癌細胞,但疑似膽管癌。後來,小寧打電話告訴我,師母罹患了一種罕見的膽管癌。由於腫瘤部位特殊,無法實施手術切除屬, 隻能采用包括膽道引流,局部放療和化療,以及生命晚期的姑息治療的方案。在師母患病的這段時間,我和師母通過一次電話。那時,她的病情在放療後得到了有效的控製。老人家對自己的病情預後看得很開,說自己不怕癌症,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還告訴我,她加入了一個癌症患者組成的微信群,在朋友圈裏交換抗癌體會。 她還問候了我父母,以及詢問了我和我的家人的生活學習情況。我告訴她:九月份北京有個紀念流感大流行 100周年的國際會議的預備會議,我打算參加,並在會議期間去看望她。後來,由於某種原因,北京的那個預備會議被取消了。我非常遺憾。因為,那次會議的取消,使我痛失了今生今世與師母話別的機會。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星期一:Omaha的小維電話裏告訴了我師母去世的消息。 噩耗傳來,我很悲傷。盡管對於一個八十七歲高齡的晚期癌症患者而言,死亡不僅是一種解脫, 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可是我還是覺得師母走得太倉促。盡管生老病死是生命的永恒法則,但我還是希望師母健康長壽啊!

二零一一年六月十二日, 我曾經撰文介紹過我所知道的師母, 現摘錄如下“:

“陳妙蘭教授是一位傑出的醫學科學研究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前副院長。現為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楊森科學委員會中國分會的常務理事。。。師母是廣東省台山人,她為人謙和儒雅,親切熱情,有著蘭花一樣的性格。一位大陸作家曾在一篇報告文學中用“氣若蘭兮”來形容她。師母畢業於中山醫學院,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處處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中國老科學雜誌主編。她是一位卓越的科學研究組織者和管理者,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一位賢慧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和祖母。。。1953年,師母和甄老師曾在中山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全國病理高級師資班》學習過,這個師資班是由中國著名的醫學教育家、病理學家、梁伯強教授 (1899-1968) 主辦的。梁教授是我國病理學奠基人之一,他治學嚴謹,工作具有科學的預見性和開拓性。師母從他那裏學到了很多病理學知識。 1954年,從中山醫學院畢業,不久,她被分配到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在病理學家楊教簡授、王蘅文教授指導下,從事實驗腫瘤學和實驗病理學研究。同年,師母改行作了科研管理。”  

今天,我在這裏,通過我的博客,撰文悼念我的師母,陳妙蘭女士,寄托我的悲傷與哀思。師母永遠地離開了。她安詳的走了, 像蘭花仙子,帶走了她謙和平實,不爭虛華,冰清玉潔的品格,她離開了華夏之幽穀,去了天堂。我會永遠緬懷她!

Note

陳妙蘭女士的追悼儀式將於星期六 (2018年11月24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蘭廳舉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