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塵

試著告訴讀者,生活是多樣的。每一個活著的人,在多元化的人生時空裏, 扮演著某種角色,向著不同的方向展現著自己的千姿百態,書寫著與眾不同的生 命華章。
個人資料
正文

老師 - 祝您生日快樂!

(2011-06-12 14:47:16) 下一個
寫在甄永蘇和陳妙蘭教授80華誕的前夕...

我的老師,甄永蘇教授是一位著名微生物藥學和腫瘤藥理學家,醫藥生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長期從事抗腫瘤抗生素研究,是中國早期開展該領域工作的研究者和開拓者之一。我的師母,陳妙蘭教授是一位傑出的醫學科學研究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前副院長。現為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楊森科學委員會中國分會的常務理事。1982年,我從河南醫學院醫療係畢業,報考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院,被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抗菌素研究所腫瘤抗生素藥理專業錄取,成了甄教授的碩士研究生。 說到這裏, 還有一段讓我終身難忘的故事。那一年,研究生錄取時,甄老師正在美國進修訪問. 我的師母,當時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不知為何看“走了眼””, 從眾多考生中選了我。“飲水思源。”師母的知遇之恩,我終生難忘。

1。 從“開平碉樓”說起

甄老師的祖籍為廣東開平市(原開平縣)勒衝鄉龍鳳裏。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開平設縣,希望太平從此開始,故取名“開平”。說到開平,不得不提一下開平的碉樓。開平碉樓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是中國鄉土建築中的瑰寶。據考證,開平碉樓始於明清,碉樓為多層建築,上部造型最具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式樣,是樓主人經濟實力、審美情趣的寫照。據說,電影<<讓子彈飛>>裏的碉樓原型便取自於開平。

詩人愛莉曾經為開平碉樓寫過一首美麗的詩歌: 

她們是我眼中的西洋美眷,
散落在開平的蕉園稻田。 
  天生麗質,挺拔而高傲, 
望著過往人群,淺淺的笑。

  她們是那些背井離鄉的人 
不經意間留給後世的念想。
一磚一石,沿水路捎回家鄉,
在開平的田埂落地生根。

  她們都有一段傳奇的身世。  
你可以在線裝書發黃的扉頁上揣摩, 
但永遠不會知道隱匿於其中的秘密。  
最富遐想的那頁,早被有心地撕去。  

  歲月隻會增添她們的古韻風情,  
斑駁的牆,散發陳年的熏香。  
樓前的青草,樓後的蘿藤,  
在嶺南明媚的初秋裙裾飛揚。  

  那出衣錦還鄉的大戲早已結束,  
盜匪歸隱於民間的漁塘農舍。  
她們還在燃燒的夕陽下頻頻謝幕,  
多少黃昏的欲念,被再三點起。

扯遠了, 讓我再回到文章的主題, 談談我的二位老師吧。

2。 那時候,師母對我講。。。

本文中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當年在北京讀書時從師母那裏聽來的。當然咯,也有一些是前幾年從報紙和萬維網上剪下來的。但以免誤導,我對這些故事都作過考證。甄老師的父親叫甄兆仁。上個世紀30年代,是位有名牙科醫生,在開平縣城開業。二十五年前,就在我到美國NIH進修的前夕,師母曾讓我看了甄老師小時候的一些照片和一張全家福,並給我講過甄兆仁和甄氏家族的一些故事:

甄兆仁是位醫術高超,樂善好施,很受當地人們愛戴的醫生;他提倡教育,傾力支持兒女們學習深造。那時,甄永蘇的長兄嫂也從事醫務工作。少年時代的甄永蘇,他聰明好學,在家庭的熏陶下,便立誌做一名醫生,懸壺濟世,救死扶傷。1949年,甄永蘇離開了開平,考進了廣州的中山大學醫學院,從而確定了從醫的方向。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久負盛名的醫科學校。在那裏,甄永蘇不僅為後來從事的醫藥研究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更為重要的是,他遇見了一個讓他心動,並與他牽手一生的女孩,那就是我的師母。

師母是廣東省台山人,她為人謙和儒雅,親切熱情,有著蘭花一樣的性格。一位大陸的著名作家曾在一篇報告文學中用“氣若蘭兮”來形容她。師母畢業於中山醫學院,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處處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中國老科學雜誌主編。她是一位卓越的科學研究組織者和管理者,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一位賢慧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和祖母。1990年代,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任內,師母曾多次到華盛頓DC和我任職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工作訪問。

1953年,師母和甄老師曾在中山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全國病理高級師資班》學習過,這個師資班是由中國著名的醫學教育家、病理學家、梁伯強教授 (1899-1968) 主辦的。梁教授是我國病理學奠基人之一,他治學嚴謹,工作具有科學的預見性和開拓性。師母和甄老師從他那裏學到了很多病理學知識。

1954年,從中山醫學院畢業,不久,他們被分配到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在病理學家楊教簡授、王蘅文教授指導下,從事實驗腫瘤學和實驗病理學研究。同年,師母改行作了科研管理。說到楊簡,人們不禁會想到另一位楊戩,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那位力大無窮,法術無邊,撒豆成兵,通曉七十三般變化的”二郎神”。楊簡授是我國實驗腫瘤學的創始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醫學院,作過中山大學醫學院代理院長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病理研究室主任。

名師出高徒。甄老師在實驗醫學研究所從事了實驗腫瘤學和實驗病理學方麵的早期研究。當時,楊簡和他的同事們剛成功地建立了我國第一株可移植小鼠梭性細胞肉瘤,一種生長比較穩定的瘤株。在以後的幾年裏,他們又相繼自行建立, 並從國外引進大鼠、小鼠及家兔瘤株,係統研究了這些瘤株的生長特性及組織學類型,建立起一套瘤株保種傳代。1954年的工作經驗,為甄老師以後開展抗腫瘤抗生素藥理學領域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5年, 中央衛生研究院沈其震院長提出了研究抗癌藥物的新課題。說到沈其震院長,他是識甄老師為“千裏馬”的“伯樂。”記得當年在北京讀書時,師母曾多次談到過在沈其震院長的領導下組建藥物研究所、抗菌素研究所,醫學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曆史。1958年,為發展我國的抗生素研究事業,中國醫學科學院建立抗菌素研究所,甄老師參加了研究所的籌建,負責腫瘤研究項目,組織協作,開展抗腫瘤抗生素研究。同年,他出席了在莫斯科舉行的關於抗腫瘤抗生素研究的國際學術會議,並對莫斯科與列寧格勒兩地的藥物、抗生素、腫瘤研究機構進行為期數周的考察訪問。

甄老師熱愛科學,勤奮學習與工作,他深知“學無止境”,對探索未知有強烈的興趣與追求。他學習多種外語,還特別喜愛閱讀曆史、地理等書籍。研究工作中,他閱讀了大量文獻,力求掌握本領域的曆史與現狀。為以後的科學研究工作不斷創新打下廣泛、堅實的基礎。

3。 我所知道的平陽黴素的故事

平陽黴素的發明是和甄老師知難而進,頑強的敬業,和獻身精神分不開的。60年代末期, 日本微生物學家,梅澤,發現了一種叫作博來黴素的抗腫瘤抗生素。 抗腫瘤抗生素是微生物來源的抗腫瘤物質。微生物代謝產物極其豐富多樣,抗腫瘤抗生素在60年代,是備受重視的研究領域。從土壤的微生物篩選出有效的抗腫瘤抗生素是一項艱苦而複雜的協作性研究。需要篩選數以萬計的微生物樣品。篩選工作早期,甄老師和他的同事們從全國各地采集土壤樣本,篩選上萬個菌種,卻沒能找出一個在臨床上有應用價值的抗腫瘤抗生素。挫折沒有使他灰心,他不斷思索、努力探求,創建方法,終於在1970年代初,他和同事們從浙江平陽縣土壤放線菌中分離得到了一種抗腫瘤抗生素,它的成分與博來黴素相近似,命名為平陽黴素。

平陽黴素的發現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一種新的篩選方法:精原細胞法。在雄性哺乳動物睾丸曲細精管上皮中, 原始的胚細胞經分化形成精原細胞,精原細胞經複製形成初級精母細胞,經過第一次減數分裂後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再經過第二次減數分裂形成精細胞。經過變形,精細胞最終形成精子。甄老師觀察到,把某些微生物樣品注射入小鼠睾丸, 可以引起特異性的精原幹細胞的消失。根據這一結果,甄老師發明一種即不同於體外,也不同於體內藥效測定的新的方法 - 精原細胞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症研究所 (NCI) 的發展與治療項目官員,羅伯特-修梅克和麥克-包愛德博士曾在1987年邀請甄老師到NCI作了精原細胞方法的專題報告。甄永蘇老師儒雅的學者風範,幽默的演講風格,嚴謹準確實驗表述,流利的英文表達,使與會的科學研究人員歎服。

平陽黴素是國內外首次開發的抗腫瘤抗生素。平陽黴素1978年通過鑒定投產後,迄今,平陽黴素已在臨床應用了三十多年,造福許多的的癌症患者。對此,我感到很自豪, 因為在1982-1986的四年間,在甄老師的指導下,我參與了平陽黴素實驗免疫學研究和免疫毒理學研究,並獲得了醫學碩士學位。

4。 走向世界

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甄老師於1978年通過了國家首批留學人員考試,中國醫學科學院黃家駟院長推薦他作為訪問學者,於1979年,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藥理與實驗治療學係,從事藥理和免疫學研究。後來,他轉至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從事實驗腫瘤和生化藥理研究,並被邀請參加《癌細胞生物化學》的教學工作。係主任威伯爾教授在給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黃家駟教授的信中寫道:

“作為客座教授,他(甄永蘇)在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期間,勤奮努力的工作,以及癌症化療研究中的創舉性,在我係工作人員中是突出的,他的研究工作是研究者的楷模。我歡迎他隨時回來,進行短期或長期的合作研究。”

威伯爾教授是腫瘤分子相關理論的奠基人,也是甄老師的良師益友。甄老師提出“核苷轉運”可作為腫瘤化療靶點,利用核苷轉運抑製劑可增強抗癌藥物療效。他發現核苷轉運抑製劑雙嘧達莫(潘生丁)能夠增強抗代謝藥的抗腫瘤作用,指出抗代謝藥與核苷轉運抑製劑聯合使用的重要性。甄老師提出的以“核苷轉運”為靶點,研製新型藥物的篩選檢測方法,成功地用於天然來源樣品的篩選,從中發現了有抑製核苷轉運活性,可增強藥物的抗腫瘤作用,可逆轉腫瘤細胞的多藥抗藥性的綠茶多酚、丹酚酸A、大黃素以及黴菌產生的C3368-A、C3368-B。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是醫藥生物技術領域備受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單克隆抗體導向藥物的研究,由於存在理論技術和方法,以及材料應用方麵的困難,國際上曾一度出現過低潮。但甄老師從未考慮放棄,而是針對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的途徑與方法,力求創新突破。1979~1981年間,他率先開展了抗腫瘤單克隆抗體導向藥物研究工作,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和863課題,主持研製了多種單克隆抗體與平陽黴素、博安黴素以及力達黴素的偶聯物. 在第28屆日本癌治療學會學術會議上,針對單抗導向藥物存在的問題,他明確提出了研製小型、高效偶聯物的研究方向,通過降低應用劑量,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5。 老師 - 祝您生日快樂!

數月前, 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 邀請我參加甄,陳二位老師的80華誕的慶祝會。對我而言,這是一種殊榮。二位老師不僅是我從事科學研究和管理的啟蒙者和引路人,也是我所敬佩的學者和科學領域裏勤奮的耕耘者。作為他們的學生, 我為他們的成就和榮譽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

老師 - 祝您生日快樂!







甄永蘇教授和陳妙蘭師母80華誕晚宴上的講演 (draft)

甄永蘇教授,陳妙蘭師母, 朋友們, 女士們, 先生們:

今晚,我們在這裏慶祝甄永蘇老師和陳妙蘭師母的80華誕。



1 的確, 在我們的眼中, 甄老師和陳師母的80人生是經典的,理想的,它象開平的碉樓藝術和台山的曲藝那樣讓人羨慕,令人著迷。詩人愛莉曾經為甄老師的家鄉的碉樓寫過一首美麗的詩歌: 

她們是我眼中的西洋美眷,

散落在開平的蕉園稻田。 

天生麗質,挺拔而高傲, 

望著過往人群,淺淺的笑。

......



台山是個名人輩出的地方,象加拿大第26任總督伍冰枝,美國商務部部長,前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 還出了一位傑出的醫學科學研究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我們的師母, 陳妙蘭女士。

說到這裏, 還有一段讓我終身難忘的故事。1982年,我從河南醫學院醫療係畢業,報考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院。那一年,研究生錄取時,甄老師正在美國進修訪問. 我的師母, 當時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不知為何看“走了眼”,從眾多考生中選了我。“飲水思源。”師母的知遇之恩,我終生難忘。

2 確實,甄老師和陳師母的80人生既經典,又不平凡。

甄老師,1931年 您出生於開平的一個充滿著愛的家庭,後來考進了中山大學醫學院,再後來,成為中國抗腫瘤抗生素研究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您的經驗和所取得的成就伴隨著您的理想和人生,平陽黴素的發明便是一個鮮活的例證。因為,平陽黴素和您已經密不可分, 成了你80人生和中國乃致世界抗生素史中的一個閃亮的篇章。

假如我能用各位來賓所熟悉的語言來概括我們這些學生對甄老師80人生的評價,那就是, 起初,他是一位病理學醫生,然後是一位藥理學家和微生物腫瘤藥理學家,一位和藹可親,知識淵博的老師,後來是位66歲的工程院院士。再後來,就是現在。

3 幾個星期前,華盛頓的中文報紙“新世界日報”於整版介紹平陽黴素的故事和甄老師的科研生涯。這在華盛頓,馬裏蘭州和弗基尼亞州還是第一次。我希望那些美國的華人傳記電影作家們能有幸讀到該文,並把它拍成一部最好的原創紀錄片。

4 甄老師,今天在座的來賓中有許多是您的學生。 他們曾經,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在您的身邊工作過。 在人生的舞台上,他們選擇了與眾不同的各自的人生。

在您發現平陽黴素的時候,我還在上中學,十多年以後,我成為了你的一名學生,並在你的指導下完成了“平陽黴素免疫毒理學”的碩士論文。在那些日子裏,你每天的工作日程排滿了實驗室科研,教學,圖書館,國內外的會議和各種活動。您仍親自教我在顯微鏡下如何識別造血幹細胞在免疫受到抑製的小鼠肝髒內所形成的細胞集落。對此,我記憶猶新。

甄老師,您對科學的熱愛,學習與工作的勤奮,對探索未知強烈的興趣與追求,為我們樹立了典範。

然而,我想,我後來的移民生活使我錯過了許多有關您的故事:象C-1027,“小型化抗體”理論與實踐,綠茶,集郵, 還有攝影。

5 甄老師, 平陽黴素的發現的那些年代,記載著您科研生涯和昔日的抗菌素研究所的輝煌,然而,今天的抗菌素研究所已被另一個被更響亮的名字所取代。然而,象您的許多留學海外的學生那樣,老師和抗菌素研究所對我們意味著更多的是感恩,是我們的“親情”所在。

6 甄老師,32年前, 您曾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藥理與實驗治療學係,從事藥理學研究。後來,您轉至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從事實驗腫瘤和生化藥理研究和教學工作。 24年前,您曾在NCI作了精原細胞方法的專題報告,您儒雅的學者風範,幽默的演講風格,嚴謹的科學態度,流利的英文,使與會的科學研究人員為之歎服。至今,我仍清晰地記得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的熱烈掌聲。

甄老師, 您早年的研究發現,已經並且正在轉化為巨大的社會公共效益,造福於成千上萬的癌症患者。

甄老師,7/2/11, 我收到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藥理與實驗治療學係的前主任Dr. Paul Yalalay專門發給您的賀信,賀信是由他本人手寫的, 他讓我轉送給您。他在賀信中說: It is a pleasure on this special occasion to send our warmest congratulations to you on your 80th birthday. We remember with deep gratitude your stay at Johns Hopkins which brought back memories of our long relation to CAMS and PUMC."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的Dr. Bob Shoemaker, RWPI 的 Dr. Yosef Rustum 也讓我轉達對您和陳師母敬意,並祝您們生日快樂。



甄老師,您為我們樹立了真正的科學家的典範。

7 甄老師和陳師母,今天, 您們眾多的學生,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裏,歡聚在這裏,慶賀這特殊的時刻。您的學生中,有步入中年的,出色的科研行政管理者;有富有才華,活躍在科研教領域的教授;有年輕有為,後來居上的新科博士和博士後,還有中國抗菌素領域的科研領軍人。值得一提的是, 這裏還有兩位美國執照女醫師。

甄老師和陳師母,您們不僅是我從事科學研究和管理的啟蒙者和引路人,也是我所敬佩的學者和科學領域裏勤奮的耕耘者。作為您的學生, 我為您們所取得的成就和榮譽感到驕傲和自豪。

讓我們堅信,通過一代代不懈地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找到征服癌症的方法,

也就是說:

“隻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 讓我們向甄老師和師母致敬, 祝甄老師和師母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biaochen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留言。甄,陳老師是中國知識分子和科學家的驕傲啊!
yunqianli 回複 悄悄話 同賀甄,陳二老師生日!
明師出高徒,深海有大魚。二老醫界耕耘半個多世紀,碩果累累,桃李遍天下。羨漂塵兄有幸師從大師,學得好學問,又學得如何做人。緣份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