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國故事(4)凱塞琳大帝

(2005-06-12 15:11:00) 下一個
俄羅斯故事(4)---凱瑟琳二世 凱瑟琳二世是個德國人,與彼德大帝並沒有血親關係。她作了俄國的女皇,而且還 被俄國人稱為‘大帝’,說來還真是話長。 曆史學家尼爾。懷曼對她的評價是‘她最重要的性格特征是:超群的智力,過人的 精力,勃勃的野心和旺盛的性欲。’以至於她在晚年時對自己評價說‘我願意坦率 而冒險地說,與其說我自己是個女人,還不如說在思想上我更接近於男人,除了沒 有男人那樣強壯的肌肉以外。我具有女人的魅力,這使我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 靠我的男性思維。’當然,這段話是一個處在男權社會的成功的女皇說的。 她的本名叫索菲亞。奧卡斯塔(SOPHIA  AUGASTA),父親是德國 小公國安海特-則貝斯特的行政掌官,具有貴族身份卻家境貧窮,屬沒落貴族一類 吧。索菲亞深知自己身份不凡卻難成大事,於是,趁俄國那位親德的沙皇彼得三世 選妃之際,將自己名字改了個俄國稱呼:凱瑟琳。阿列克塞耶芙娜,並阪依了俄國 東正教。其良苦用心,有點咱們那位在鹹豐麵前猛唱‘豔陽天。。。。。。’的葉 赫那拉氏的味道。14歲時,被16歲的彼德三世選入宮中,很快成了正宮娘娘。 話說,彼德三世在血緣上也有普魯士的紅細胞,他是彼德大帝的女兒安娜和德國公 爵查理所生,典型的紈侉子弟,貪圖玩樂酗酒。更要命的是,他在骨子裏是個強烈 的親德派。他侮辱俄國的宗教文化,在俄國軍隊中強製推行普魯士的軍事製度,動 用俄國軍隊幫助普魯士打丹麥人,貶低俄國近衛軍。如果他是個普通的小俄奸也就 罷了,象現在在中文論壇上混日子那些小漢奸,純粹自唱自衰自滅,成不了氣候。 可是他是一國之君,就遭到國人,尤其是忠於俄羅斯皇室的近衛軍們的仇恨,活該 他的命運是個‘死’字。 凱瑟琳嫁入俄國皇室,並想成一番大業,她倒是非常實事求事的,她深知作為俄國 君主,就必需得到俄國貴族的信任,得到俄國近衛軍的支持,象她丈夫彼德三世那 種吃裏扒外的作法是萬萬不可行的。另外,她與這位花花公子為期五年的婚姻也是 一團糟糕,不但沒有像樣的夫妻生活,而且彼德的怪辟行為也令她十分厭惡。舉個 例子,她發現21歲的彼德居然和一群真正的老鼠玩‘軍事法庭審判’遊戲,‘審 判’的結果是彼德被老鼠們宣判有罪並送上了絞刑架。 凱瑟琳意識到,象她丈夫這樣子搞下去,羅曼羅夫王朝又要滅在一個白癡手裏,於 是她起來造反了。首先,她在俄國貴族麵前表示了謙虛的態度,表示尊重東正教和 俄國近衛軍,贏得他們的好感,得到了這一批俄國實權派們的信任和擁戴。176 0年,近衛軍少校奧爾洛夫成為她的情人。1762年,當她的婚姻走到了末日, 被彼德三世軟禁在夏宮裏時,奧爾洛夫兄弟將她從囚禁中救出來,並率領近衛軍發 動了宮廷政變,將彼德三世關進了聖彼德堡附近的奧拉尼鮑姆宮,強迫他退位。她 在推翻丈夫的統治後,立即在喀山大教堂宣布自己為下一屆俄羅斯的女沙皇。一個 星期以後,由奧爾洛夫兄弟和其它近衛軍人士,在羅普莎村將彼德三世處了死刑。 同年九月,凱瑟琳在莫斯科烏斯賓斯基大教堂舉行盛大加冕典禮,正式成為‘俄國 女皇凱瑟琳二世’。 這個德國血統的女人當上了俄國女皇以後,立即在內政外交上作了一係列改革。當 時,年青的凱瑟琳受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哲學家,法國的狄德羅和伏爾泰影響很 大,她邀請兩位來聖彼德堡的宮中,向他們請教複興俄國文化科學之事,請狄德羅 在歐洲遍為她搜集名畫名作,終於將冬宮變成為在歐洲與盧浮宮齊名的巨大藝術品 殿堂。據說伏爾泰當年窮愁潦倒,被凱瑟琳知道後,便邀他去聖彼德堡,買下了他 全部藏書,待他為上賓,虛心向他請教。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她和伏爾泰保持 通信來往,那些信件,成了研究那一時期俄國社會政治變革的最佳文獻。1767 年,她召集了一個由各階層代表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起草憲法,並在這個委員會裏 大談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離,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在發展俄國的科學技術上, 她也獨具慧眼,當時她重用科學泰鬥羅蒙諾索夫,重視俄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恐 怕是繼彼德大帝以後最為重視科學技術的一位沙皇。 她曾經考慮過對俄國的農奴製度進行改革,可是,出於曆史的局限性,她沒有改革 成功。首先,她自己就擁有大量的農奴和土地,她的皇室是俄國最大的農奴主。第 二,她的改革計劃受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貴族們是農奴製度的既得利益者,凱瑟 琳也不敢過份得罪他們。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1773年,由頓河哥薩克 農民普加喬夫領導的為期兩年的農民起義,差一點動搖了她的寶座。從此,她從改 革農奴製度的方向上退縮了下來。 曆史公認的她對俄國的貢獻主要是在外交方麵。 她懂得擴張版圖也需要‘韜光養誨’的,於是,和當時歐洲的強國,普魯士,法國 和奧地利修好和睦,互不得罪。1766年,她把昔日的情夫斯坦尼斯拉夫。波尼 亞托夫斯基扶上波蘭王位,解決了幾個世紀以來波蘭和俄國作對的局麵,騰出手來 收拾俄國的宿敵土耳其。從1771年到1773年的俄土戰爭中,俄國占有了亞 速,刻赤等重要港口,將黑海北麵的控製權從土耳其手中奪了過來,得到俄國人夢 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奧爾洛夫公爵在這場戰爭中立過大功。 可是鎮守黑海的俄國將領卻是凱瑟琳的第五任情夫,第二次俄土戰爭的俄國總司令 波將金元帥。在這次戰爭後,土耳其被迫割讓大片土地給俄國,烏克蘭和波蘭也被 俄國並吞掉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