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國旅遊記(7)聖彼德堡和冬宮

(2005-06-12 16:06:42) 下一個
俄國旅遊記(7) ---- 聖彼德堡(列寧格勒)和冬宮 諧和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聖彼德堡是俄國近代曆史的一個縮影。 彼德大帝1703年在這裏奠下第一塊基石時,他的朋友緬希柯夫和大多數人都反對在 這裏建都,他們認為這裏靠近芬蘭灣,地勢低哇,海水容易倒灌進來,並不適合人 居住。實際也是這樣,據導遊奧克莎娜說,因為海水倒灌,城裏的涅瓦河幾乎每年 都要在春天泛濫一次,淹沒街道,不過,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她的建成,據說和 咱們的萬裏長城一樣,是由千千萬萬的農奴和民工一磚一石用血和汗水澆鑄起來的。 這裏被稱為‘北方威尼斯’,就是因為城中河渠縱橫交錯,綿延不斷的18-19世紀巴 羅克和洛可可建築點綴其間,風貌獨特。我覺得,在氣魄上,她更勝威尼斯一疇。 她一直是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暴風眼。這個位於波羅地海芬蘭灣旁的小漁村,在300年 間被修建成俄國最美麗的城市,見證了俄國近代史上所有的大事情。羅曼洛夫王朝 的沙皇們大多數以這裏為首都,這裏有富麗堂皇的冬宮,彼德夏宮和沙皇村,18-19世 紀,來自意大利和法國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們將她裝飾成在歐洲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當伊利沙白女皇,凱瑟琳女皇在這裏組成‘上流社會’的圈子盡情享樂,冬天住豪 華的冬宮,夏天享受奢侈的夏宮時,全國的貴族們都紛紛撲向這座權勢之都,豪華 之都,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也紛紛來這裏紮宅。聖彼德堡有過她的驕傲,羅蒙 諾索夫,門捷烈夫,普希金,妥斯托也夫斯基。。。。。。這些偉大的名字都和她 有緣份;這裏現在有80座大學,有俄國第一流的精密儀器和造船工廠;世界頂尖的 瑪琳斯基(基洛夫)芭蕾舞團和聖彼德堡(列寧格勒)交響樂團在這裏表演;十二月黨 人,刺殺沙皇,十月革命,這些震驚世界的大事情也曾經發生在這座城市,所以又 有曆史學家稱她為‘俄國各種思潮的實驗室’。 到彼德堡的第二天,導遊帶我們參觀了冬宮。先說門票:外國遊客門票是10美元或 者300盧布,本國居民是0。54美元,或者17個盧布,17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免費參 觀,在俄國工作和學習的外國人享受和俄國居民相同待遇。這種雙收費門票製度在 俄國所有博物館,歌舞劇院和馬戲團都是通行的。據說曾經有國際友人冒充本國居 民買票,卻在檢票口因回答不出一句俄語對話,而弄得場麵十分尷尬火爆的。 冬宮位於涅瓦河畔。我以前認識的‘冬宮’是從十月革命的電影和畫片上得來的, 以為冬宮就是黑海和波羅地海艦隊水兵們衝進去的那一點點地方。其實,真正的冬 宮不隻是一個宮殿,她是一個宮殿群。從彼德大帝開始修建第一座建築物開始,曆 代羅曼洛夫王朝的皇帝都在那裏不斷地添磚加瓦。整個宮殿群分:冬宮(WINTER PALACE) ,小艾爾米塔什( LITTLE HERMITAGE ), 老艾爾米塔什 ( OLD HERMITAGE ),新 艾爾米塔什 ( NEW HERMITAGE ) 和艾爾米塔什劇院 ( HERMITAGE THEATRE)。 冬宮建築群的修建應當歸功於俄國曆史上的三位女皇:安娜女皇(彼得大帝的侄女), 伊利莎伯女皇(彼得大帝的女兒)和凱瑟琳二世(彼德大帝的孫媳婦)。這三個女人都 和德國人有關係:安娜的丈夫是德國公爵,伊利莎伯的一號情人是德國花花公子, 凱瑟琳二世本人是德國貴族的女兒。這三個女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輩,我想,她們的 意圖是想把彼德堡建成和西羅馬帝國妣美的‘新’東羅馬帝國首都,所以她們請來 的建築師都是是意大利人,其中對冬宮建築貢獻最大的是意大利人卡洛。巴爾托羅 密歐和他的兒子拉斯特瑞利。巴爾托羅密歐。卡洛本是個過氣的意大利建築師,中 年時去巴黎找工作,卻失業在家。1716年,彼德大帝的人在巴黎雇用他去聖彼德堡 作建築師,開始了冬宮的建設。卡洛的兒子拉斯特瑞利( 1700 - 1771 )在巴黎受完 最初的建築學教育,16歲時,步他父親的後塵去了聖彼德堡,立誌在俄國幹一番事 業。拉斯特瑞利終於成為俄國曆史上一名偉大的建築師,他不但設計修建了冬宮建 築群,還設計了更加富麗堂皇的彼德夏宮和沙皇村,他的建築風格,基本上是巴羅 克建築加上洛可可裝飾,淺蘭色粉紅色的牆壁,配以白色的柱子和浮雕,將文藝複 興的活潑新鮮空氣帶到了氣氛相對沉悶的涅瓦河畔,對18 - 19 世紀俄國的建築藝 術產生過巨大影響。現在在莫斯科和聖彼德堡,初處可以見到他的風格的遺作。 整個冬宮建築群保存完好,曆史上各次震蕩基本上沒有給她造成損害。二戰時期, 德國納粹軍隊打到列寧格勒郊區,占據了彼德夏宮和沙皇村(相當於咱們的頤和園), 搶去大部份藝術品並燒掉了宮殿內飾,但是他們無法同樣處理冬宮,因為冬宮在城 內。德國軍隊圍困列寧格勒達900天,城中居民餓死凍死100萬人,可是,人們卻動 用了珍貴的汽油和汽車,從1941年夏天起,把冬宮裏大多數世界藝術珍品和內飾壁 畫偷偷運去西伯利亞藏了起來,也是從‘後門’運了出去,冬天結了冰的多拉湖上 也有運畫車長長的身影。戰後,又把這些藝術品請了回來,恭恭敬敬地擺在原來的 位置上,這才有了現在重新展現於世的世界三大藝術博物館之一的艾爾米塔什博物 館。 另外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十月革命,也沒有對冬宮和她的藝術品產生損害。十月 革命給她留下的痕跡僅僅是:宮殿正牆上的一排槍眼和三層樓上幾扇破碎的玻璃窗。 1917年,蘇維埃的士兵和工人農民攻打冬宮那天,俄國臨時政府正在冬宮開會( 當 時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經‘退居二線’,帶著一家人住在郊區的沙皇村 ),聽見槍 聲人聲在冬宮大院裏響起,老頭子們趕緊把會議從議會大廳裏搬出來,搬到另一邊 麵對涅瓦河的飯廳裏去,大氣不敢出一聲。有趣的是,導遊奧克薩娜幽默地對我們 說‘ 那時候守衛冬宮的隻是一排女兵,所以根本沒有什麽抵抗,臨時政府這些官員 就被逮捕了。’當然,我無法去證實她的話,不過,十月革命占領冬宮推翻沙皇政 府那件震驚世界的大事確實結束得很快,也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和損失。可能和這 些女兵有一定的關係,也未可知。 ‘艾爾米塔什’原意是法文‘世外桃源’的意思。裏麵富麗堂皇,美倫美喚,本來 是為皇室和他們的朋友休息和社交的地方,外人不得入內,到了凱瑟琳二世,便成 了欣賞藝術品的地方。凱瑟琳女皇和彼德大帝一樣,是熱心的藝術品收藏家,尤其 鍾情於西歐16世紀以後的油畫和雕塑作品,彼德大帝是倫勃朗的畫迷,凱瑟琳二世 是佛蘭德斯和法國畫派的畫迷。現在館內收藏的2億件油畫和雕塑有許多都是孤品珍 本,在歐洲和北美流傳的那些反而是複製品。凱瑟琳二世是對這個博物館的收藏貢 獻最大的一位沙皇,1779年,她說服英國第一位首相SIR WALPOLE將15幅著名佛蘭 德斯畫家凡。代克的佳作給了她,交換條件竟是她本人的一幅肖像畫!現在這些油 畫都成了價值連城的寶物。歐洲每一次戰爭後,都有許多藝術品流落到市場上出賣, 這時,凱瑟琳二世就派出大批人馬去市麵上搜尋,西班牙戰爭後,她就是這樣,在 歐洲搜買了1000多幅名作。這個傳統被艾爾米塔什的人們一直保留和繼承了下來。 達。芬其和拉菲爾,米開朗基羅的遺世之作也有好幾件保存在這裏。其中最著名的 是達。芬其的兩幅聖母懷抱兒子的油畫,在這兩幅油畫前麵,總是人潮湧動,非得 用在北京擠大一路公共汽車的勁頭才能擠進去看。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正碰上一 隊國內來的旅行團,請了個說普通話的女導遊在那裏解說這兩幅畫,便尖起耳朵在 一邊‘旁聽’,聽了個痛快。這兩幅畫是一個俄國貴族從意大利人手裏買回來的, 後又被皇室搜了去,成為國寶在這裏展覽。您瞧,‘蒙娜莉莎’在法國,‘聖母瑪 利亞’在俄國,達。芬奇的女人們都出了國,意大利本土卻沒有剩下幾個了。達。 芬其的這兩幅油畫,畫麵生動活潑,立體感強,突顯出文藝複興時期將神畫成人的 風格,與拜占庭將人畫成神的繪畫方式窘然相反。 俄國的曆代女皇也是中國藝術迷。和法國盧浮宮一樣,冬宮開辟有專門的‘中國房 間’,而且不止一間。房間的牆壁用白底或者藍底中國織錦緞麵‘糊’成,緞麵上 畫有精美的山水人物,最常見的是中國民間的生活場麵:放牛的小孩,耕作的農民, 賣酒的小店,雜耍的街民。。。。。。房間裏還有青花瓷器瓷瓶瓷盤,質地高貴; 紅木衣櫃靠牆擺放,各種木雕彩繪裝飾著木櫃,鑲嵌著珠寶。導遊奧克薩娜說,在 18 世紀,歐洲王室的宮廷裏蔓延著一股‘中國熱’,中國工藝品曾經是收藏者身份 高貴興趣高雅的標誌之一,是擁有巨大財富的象征。想來,這些高貴的藝術品是如 此地吸引歐洲的皇帝們,他們先是出錢來中國買,後來竟然發展到八國發兵來搶。 這,也許是最早的紅眼病案例。 冬宮在1925年以後被蘇聯政府收為國有,改名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所有的珍藏對 社會開放,不再為皇室私有。實際上,1925年後,博物館的收藏還在不斷地擴大, 三層樓收藏了許多現代派畫家的作品,象莫奈,德加斯,雷諾阿,畢加索,塞尚, 和馬蒂斯的原作都放在那裏,以後的抽象派,後現代派的作品也可以看到。這裏麵, 還有一段公案要說一說:1945年,當盟軍攻克柏林以後,英美聯軍都忙著去轟炸象 德累斯頓這樣的藝術名城,把城中的畫廊和名畫一遍又一遍地炸個希巴爛(連丘吉爾 事後都懊悔地說‘如此狂轟濫炸為哪般?’),但是俄國人卻頗有心計,可能是受了 凱瑟琳二世每到大戰後就搜集歐洲藝術品的熏陶,俄國軍隊卻在那裏猛搬藝術品回 家,德國的國寶們,被一車車地運回俄國,珍藏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這讓我想起, 1814年,俄皇亞曆山大一世把拿破倫打回巴黎後,也是那個樣子,在巴黎遍搜藝術 品,連約瑟芬皇後價值連城的大鑽石也給順手牽羊地搬回了俄國。各位以後去那裏 參觀,一定去‘ HIDDEN TREASURES REVEALED’館看看,那裏的藝術品都是俄國 人1945年從德國搬回來的。據說,德國人現在想向俄國人要回這些國寶,俄國人卻 理直氣壯地說‘ 想要回您們的東西?慢來,先把您們1941年從彼德夏宮和沙皇村搶 去的藝術品還回來,再說。美吧您啦。’ 德國人好象沒有了轍,現在有些德國大亨就猛給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捐錢,為的是買 一張貴賓卡,每年有事沒事地坐飛機來聖彼德堡看望他們的那些個老國寶。我在聖 彼德堡時看到許多德國遊客,他們也許是歐洲遊客中最多的一群(據奧克莎娜說,自 去年911後,美國遊客大減)。他們也是在博物館裏最活躍的一群人。 最後,給你說個數字: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藝術品有2億多件,有人說,如果你在每 件藝術品前站五分鍾,那麽,你要在那裏‘上班’27年才能看完她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