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年媽咪心----小孩兒要幹啥?

(2010-02-20 19:47:00) 下一個

-- 關於吃喝拉撒的疑問

我真不願意承認,擁有一個夜裏沒完沒了醒來吃奶的孩子是運氣不好,可是我卻能肯定 , 那些擁有一個可以睡整宿覺的小孩的父母是多麽的福氣。

照顧新生兒的忙碌和辛勞,掩埋在孩子陣陣洪亮的啼哭聲中,我逐漸了解了嬰兒的腸胃還需要慢慢適應,尤其是喝母奶,更容易饑餓。第一個星期裏,每一個小時要吃一次奶,常常是吃完就拉,拉完就洗,洗完就換,這種連夜作戰幾乎持續了一個月。先生當然是很樂意幫忙,可是白天一整天十多個小時上班,夜裏也被孩子吵醒過好幾次,第二天還得繼續為孩子的奶粉,老婆的安穩生活環境而奔波,怎麽忍心讓他夜間陪我作戰。現在我真的很羨慕那些夜裏有人幫忙輪換照顧嬰兒的產婦,保姆,老人,或是陪月的阿姨,誰能搭上一把,都是件很運氣的事。當然如果是老人,確實也是不忍心的,怎麽樣自己都得要緊牙關挺過來,作丈夫的如果這個時候能跟老婆心貼心,哪怕不是同時並肩戰鬥,也會讓老婆開心甜密地記一輩子。

一小時一醒,兩小時一醒,三小時一醒,這種斷斷續續的睡眠,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年裏,幾乎已經讓我困倦地沒時間想到那種甜蜜的折磨。年輕的我還為此請教過大夫,這種狀況要持續多久,大夫給了我個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回答,她說:“有的孩子出生不久就可以睡整休覺了,碰到你家這個,隻能說是你運氣不好。”我真不願意承認,擁有一個夜裏沒完沒了醒來吃奶的孩子是運氣不好,可是我卻能肯定那些擁有一個可以睡整宿覺的小孩的父母是多麽的福氣。還好,

差不多快三歲的時候,我的小足突然夜裏沒有再起來加餐,那時剛好我們在澳洲朋友家度假,所以那一夜我記得好清楚。

在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活動上,我看到一對夫婦一直抱著出生四個月的小嬰孩兒,又怕妨礙座位上的朋友,隻好靠著牆邊兒站立著,還不時地用父母自創出來的配合嬰孩兒的韻律微微搖擺著。我說:“為什麽不把他放在嬰兒乘車座椅裏,放在地上,你們也不用這麽辛苦。”他們說:“他習慣大家這樣抱他了,一放進座椅就會哇哇大哭。”哇哇大哭,這是一個讓每一對父母都無法逃脫避免的頭疼問題,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說一個不到一歲的小嬰兒不哭不鬧,時刻都象在法庭和會議廳一樣保持安靜,那我們做媽媽的一定會有另外一種擔心,“他是不是?”簡直不敢往下想了。

育兒百科上都寫著,嬰兒的喜怒哀樂,困餓熱渴,一切的不如意和本能的願望都是通過哭來表達的。咱們當媽的就該細致耐心地觀察,就象猜謎一樣,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直到準確地摸清其中的脈絡,對症下藥,這樣那個小嬰兒才能如願以償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樣才是我們盡了做父母的責任。話雖這麽說,我和很多媽媽一樣,努力地去做了,自從結婚以來告別職場,我已經很久沒有習慣於這種“察言觀色”了。不過為了弱小孩子的需求,我自覺做到了,甚至到後來,常常情不自禁地認真聞聞她身上的味道,如果是個異味,那麽很可能換尿布的時間就到了。有時候,我也納悶,一個不足一尺長的孩子,哪兒來的那麽多的情緒,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跟侍奉皇帝老子一樣照看著,連姥姥姥爺都甘心退居二線,還不知足,還不開心,還動不動就大哭不止,有點兒太不盡人意了。可是抱怨歸抱怨,孩子大哭不止的時候,該怎麽著,還得怎麽著?可是,就如我前麵寫得那樣,如果能準確地觀察出她的需求,咱給她滿足了,一切就好說了。可是偏偏很多時候,人家小人兒就是給你來個莫名其妙無緣無故,任憑自己急得抓耳撓腮恨不能放下架子,把自己當猴耍兒,最後還是哭聲依舊。

育兒百科翻了,朋友親戚有過經驗的請教過了,仔細檢討了照顧中任何可能疏忽之處,就差沒打開大門看看是不是大門口躲著要叼孩子的大灰狼。一切都無濟於事,最後不得已出此下策,“別管她,讓她哭去,看她能哭多久。”做完這個決定,還找出一個充分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就是不能慣她這臭毛病。”沒想到,這個兒才兩三個月大的小人兒,居然會我們大人唱歌時的循環換氣,哭哭歇歇,歇歇哭哭,嗓子不啞,戰鬥不止。最後老人實在忍無可忍了,衝到她跟前,一把抱起來,看著那憋得通紅的小臉兒,怒氣衝衝地說:“你們可真夠狠心的,看把我們孩子給委屈的。”小足仿佛聽得懂這份抱不平,“哇”眼淚如噴泉般地奪眶而出。

當媽的一定得記住,在這場跟嬰兒的奮戰中,第一回合失利了,接下來再想翻身便是難上加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數不清地也疼愛她的人都是她的強大後盾。如果為了能有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小孩子,當媽的就得提早有這份當“惡人”的準備。

就是這個“惡人”也不是什麽時候都可以當的,夜深人靜的夏夜,打開的窗子透過一陣陣涼爽的微風,突然間那個小人兒宏亮的哭聲終於打破了這寂靜。仔細察看吃飽了,拉完了,舒舒服服的,怎麽就是老大不願意地又哭開了呢?一陣陣起伏跌蕩聲聲不止,想著樓群中一定有人在這涼風夏夜裏大聲地罵著我們家的這個寶貝“深更半夜真討厭。”不由得很慚愧,老爸急中生智起身抱著她滿客廳跳舞,在爸爸有節奏的懷抱中,不知道過了多久,小足甜甜地睡去了,透過窗戶,一道黎明的輝光悄悄地射進了臥室。還不到一個小時,先生的鬧鍾就該響了。

看到書上寫嬰兒的啼哭也是他們需要親近愛撫的表現,可直到現在我還是弄不明白,要不要慣她那個臭毛病呢?我無法準確地找到孩子會深夜沒完沒了地啼哭的原因,不過,最後還是找到了一個安慰自己的理由:那是她做夢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