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算給《海歸往事》整個序

(2010-01-28 08:35:24) 下一個
王小流一直說請我打高爾夫,結果把我拉到一個門球場,然後一臉扭捏地告訴我,高爾夫太貴了,我就請你打高爾夫的民間唱法吧。

我很鄙視他這種說法。

王小流是《海歸往事》裏的主人翁,我認識他有些年了,即使這樣我還是經常搞不懂他。

王小流其實本來應該叫王小留。他爸是某高校食堂的大師傅,因為看著好些個曾經到他窗口打過飯的大學生都出國了,心生羨慕,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也有機會出去看看,留學嘛。

老王文化有限,把留學當成了流學。流放,流浪,流學不都是給弄到遠處去生活改造嘛。這點上老王想當然了,這也告訴了我們窮什麽不能窮教育的道理。

王小流的護照上背著他爸的錯別字,有一天來到了米國。他曾經以為這會是一種天馬行空生活的開始,後來發現上當了。

早先來到這兒的哥哥姐姐把在米國的生活都趟成流水線了,他還想活出點什麽新意來?當然這也有王小流自己的原因,人家龍生龍鳳生鳳的尚且如此,他一個大師傅的兒子基因上還差著一截呢。

王小流有著他自己的熱情,機智,敏感,幽默,脆弱,和不自信。這好像多少帶點七十年代生人的品質烙印,其中優點是這代人共有的,缺點是他自己的。

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促成了王小流經曆裏的一次海歸,《海歸往事》就是講的這段故事,文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

跌宕比較小,語言比較貧。前者因為王小流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小人物,後者因為物以類聚我作為他哥們又作為敘述者也是一比較貧的人。

一些人的海歸經曆會有著關於婚姻和愛情的糾結,也見有人念叨過,不過好像能讓人聽了靠譜的不多,太多的東西都過於強調主觀視角了。

其實這東西不是非要描述成好人壞人貴人賤人素人騷人的。有一個朋友看了《大話西遊》說過:生活因為猜不到結尾,所以過程才顯得重要。

王小流的感情糾葛跟電視劇和電影比太小巫了。要是有人對他,肖婭,陳蓓蓓或者其它他身邊的人物有這樣那樣的關懷就太把他當回事了。

那麽多文藝作品的劇情衝突激烈地讓人喘不上氣,人家都不敢充當風向標,這裏的海龜小故事就更不配了。

故事由我來敘述,還是第一人稱(因為這樣好寫,也容易把看官帶入情節),但這是王小流的故事可不是我的。

我才懶得管王小流和他周圍這些人是虛構的還是真的呢。寫的圖一個好玩,看的也是。反正我過我的生活,他過他的,你們過你們的,向來都是自己過自己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溫馨秋月 回複 悄悄話 真的,太入境了,就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看文章,原本一個看字便了,何苦非把自己硬摁到哪個坑兒裏呢?真的假的,我都喜歡王小流,這個男人很真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