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蒸包子 (zt)

(2010-12-25 10:33:01) 下一個
來源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8110



同事M請我們去她家聚餐,我準備做些包子帶去和大家分享。說起來,今年回國在家做了好幾次包子,技術大有長進。可是,回到美國之後這還是第一次嚐試,原料配比等少不得又得重新摸索起來。

前幾天看到一條訣竅,說在麵粉裏加了發酵粉以外,再加一點泡打粉,包子皮會更鬆軟,打算這次也試試。早上出門跑步之前先把麵團按照配比揉好:5杯普通麵粉,一點泡打粉,一點白糖,一包7克的幹酵母先在一杯半溫水中融化,然後倒入固體中,用筷子攪勻。因為天氣太悶濕,又得多加一些麵粉才揉好,蓋上塑料薄膜和濕紗布。跑步回來,麵團已經發到原來的兩倍那麽大。又加了麵粉再揉了十分鍾,然後揪出一團,在木砧板上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麵團,用擀麵杖推成圓片,然後包入肉餡。這次偷懶,餡料就用一磅豬肉,加蔥、薑、鹽、醬油、料酒、白糖、白胡椒粉調勻,醃十分鍾。根據別人的建議,又加了一點溫水,用筷子攪勻,這樣的餡料才不會發緊。

做包子不難,可是今天的粉團比較濕,所以每次都要再加幹麵粉揉開。做的包子個子較大,皮雖薄,倒也沒有破綻。做了十二個肉包,七個豆沙包。 然後讓包子二次發酵一小時。為了做包子,我這次還特地向朋友V借了她家的蒸鍋,以為每次可以多蒸些,提高效率。不想她的蒸鍋容積小,我做的包子又大,每鍋隻能蒸三個左右(包子之間要留出一些空隙)。今天天氣又熱,在爐子邊上不斷換水(每鍋都需要用冷水)、洗紗布(襯在蒸籠裏的包子底下)、取包子,真是熱氣騰騰。每次先開大火,燒開水之後,減小火候,再蒸十五分鍾。按照菜譜,說是到時間後先開鍋,蒸一分鍾後再關火。記得在家的時候,是先關火,讓包子在鍋中再放一會兒。這次反其道行之,不知效果如何。

第一鍋出籠,包子看起來很白很軟也很大,可是粘到紗布上的地方就破皮了。後來用濕紗布,也不急著撕開,效果稍好。但總體來說,這次的包子皮可能做得薄了一些,加上天熱濕度大,所以蒸好後容易破皮。你問味道怎麽樣?我趁熱嚐了一個,包子皮倒確實挺鬆軟,隻是以後底部不能再做得這麽薄。也許以後再試幾次技術會有所提高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