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基斯坦空軍中校談為何未采購殲-8飛機

(2010-01-27 16:37:30) 下一個
巴基斯坦空軍外事辦公室助理,謝裏夫·薩·納阿姆希中校最近寫了一篇《揭秘巴基斯坦空軍雷電戰機計劃始末》,披露了當年巴基斯坦為何沒有購買中國的殲-8飛機的原因。

謝裏夫出生於1956年,是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駕駛過F-86、殲教5、強-5、殲-6、殲-7P等飛機,1979年任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部助理。1983年第一次到中國。現任巴基斯坦空軍外事辦公室助理。

據謝裏夫介紹,80年代初,巴基斯坦空軍討論殲-6的後繼機,巴軍總參謀部規劃處展示了一些巴軍可能獲得的戰鬥機,如F-5E/F、F-104G、“幻影”III/50等。 F-5E/F相對而言最容易獲得,價格中等。F-5E最大的好處是較完善的電子設備,但爬升力和攔截能力比較差,因此受到巴空軍的強烈反對,反對者是一些對F-5E非常熟悉的飛行員,他們在其他國家長時間駕馭過F-5E。這些飛行員說,他們可以駕駛殲-6輕鬆的在任何空域將F-5E打下來;而裝備F-5E的國家很少參與激烈的戰爭,這和巴基斯坦即將麵對蘇聯、印度兩側重壓的戰略態勢不符。另一方麵,盡管 F-5E不算貴,但其單價還是比較高(當年價格320萬元~400萬美元一架)。另一種是F-104G,盡管其名聲不好,但截擊能力還是巴基斯坦非常需要的,唯一的障礙是價格——它比F-5E貴得多,受經費限製,裝備數量不會超過40架。“幻影”戰鬥機是巴空軍當時唯一的高檔裝備。不過,該機價格昂貴,單價在600~900萬美金之間,就算是購買電子設備大大簡化的“幻影”50,巴基斯坦也承受不起這個價格。

1983年7月,巴空軍賈瑪爾中將訪問中國。他此行目的就是考察中國現有的戰鬥機,並從中尋找適合巴基斯坦的機型。在沈陽,巴基斯坦代表團被允許參觀中國新式的殲-8型戰鬥機。這種雙發飛機較為龐大,有著非常優異的高速性能,但遺憾的是其技術來源於米格-21,有著同樣的缺陷,缺乏足夠的空間安裝先進的雷達。負責接待的設計師顧誦芬先生介紹了即將改進的 殲-8B戰鬥機——其米格-21風格的機頭將被替換成米格-23風格的,如此雷達和電子設備空間的問題獲得解決。不過這需要時間,同時這架飛機太大,機動性能還停留在第二代戰鬥機的基礎上,複雜程度較高,價格也高,對擁有F-16的巴基斯坦缺乏吸引力。

殲-8是1979年12月設計定型。1980年12月交付空軍試用,1981年開始裝備空軍部隊。截止1983年底,中國空軍僅裝備2個團30架殲-8飛機,其中空1師3團20架,空24師70團10架;而當年7月,中國就允許巴空軍代表團參觀和采購中國最新式的殲-8飛機,甚至對次年投入試飛的殲-8B也和盤托出毫不保密, 可見中國對巴基斯坦的友誼和信任。

當然,誠如巴基斯坦空軍所述,殲-8不僅存在殲-7類飛機的固有缺陷——沒有空間安裝先進的雷達,機動性能還停留在二代機水平;而且價格不菲(當年殲-7II的價格是268萬元人民幣、殲-7M400萬元、殲-8I530萬元、殲-8B1700萬元-3000萬元);殲-8B相當複雜,而且還處於試製階段。性能僅略好於殲-7II,但卻很複雜,而且價格高了不少,因此很難吸引巴空軍。從巴基斯坦空軍選擇殲-6飛機的決策過程中,我們發現,價格始終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而殲-7M之所以能吸引巴基斯坦空軍,首先是進行了西式改裝而且價格便宜。

謝裏夫中校回憶說:“嚴格說J-7M看上去非常不錯:增加了武器掛架,可以攜帶4枚空空導彈,並且加大了腹部吊掛的副油箱,航程略有增益。最關鍵的是它安裝了自動化導航係統,飛行引導和攻擊定位變得很輕鬆;雷達雖然不是非常先進,沒有下視下射能力,但卻能夠自動化引導導彈的瞄準線進行瞄準,並能控製發射,這就比大多數第二代戰鬥機強了不少;多功能平顯讓這一功能變得更加現代化,導彈瞄準角度可以比以往大很多,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量,並具有初步離軸瞄準能力。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J-7M這一套航電係統比“幻影”III上那一套簡單,但是卻要實用很多,中國人聲稱這種飛機的售價隻需要200多萬美金。想象一下, 200多萬美金的戰鬥機和600多萬美金的戰鬥機性能幾乎一樣,光這一點就非常吸引人。”

由於殲-7M的火控係統做了西式改進,性能簡單實用,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 200多萬美金的戰鬥機和600多萬美金的戰鬥機性能幾乎一樣,光這一點就激發了巴基斯坦空軍強烈的購買欲。

正是因為性價比特別吸引人,才有了後來殲-7M到巴基斯坦的試飛,也才讓巴基斯坦空軍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在巴基斯坦空軍作訓部特意組織、策劃的10多次不同的戰術演練中, 殲-7M取得了與殲-6、強-5、幻影V大多數對抗的勝利,這令很多巴基斯坦飛行員感到吃驚和難以置信。他們一直認為殲-6戰鬥機在中低空的性能應該是完全超過J-7M的!最後,巴基斯坦出動空軍最精銳的F-16戰鬥機才將J-7M徹底製服。隨後還進行了實彈打靶,結果發現J-7M不管是對空還是對地,瞄準精度比以前型號提高了一倍多以上,瞄準所需要的時間也大大縮短,駕駛難度也遠小於殲-6,並且能夠使用大部分巴空軍武庫中的彈藥。這讓空軍高層對采購J-7M的興趣迅速增加。 ”

如果當年殲-8有這樣的機會,肯定會讓巴基斯坦空軍更為吃驚——因為在中國空軍內部組織的對抗中演習,殲-8在與殲-7II對抗比賽取得了絕對優勢,即壓倒性的勝利。當然最終由於殲-8的複雜和高價嚇退了巴基斯坦空軍。

另一方麵,八十年代的巴基斯坦剛剛經曆過與印度的大規模戰爭,自身的戰爭實踐讓他們對傳統空戰依然十分重視,而對正在飛速發展的現代超視距作戰還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以至於後來提出的FC-1戰術指標中,過份強調跨音速性能,而忽略超音速作戰性能。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原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總工程師屠基達透露,其實中方原先設定的FC-1最大M數指標為1.8。然而巴基斯坦卻強調飛機的最大外掛能力和起降性能,並提出“為達到大的外掛能力,寧可最大M數隻有1.6”(巴空軍項目主管薩裏姆語)。 這也是巴空軍不重視殲-8B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直到最近,巴空軍才認識到當年為提升FC-1跨音速性能而將其最大M數限製在1.6是個嚴重的錯誤!謝裏夫中校在文章中寫道:巴基斯坦“空軍希望如果有可能,飛機(FC-1/JF-17)最大速度最好還是能夠達到1.8—2.0馬赫的水平;原來確定的1.6馬赫速度稍低,對未來超視距空戰不利。”

其實這種觀念,世界發達國家空軍與中國空軍在80年代中期已有深刻的認識,他們當年提出的共同標準是:“新一代戰鬥機在速度方麵的標準,以對地攻擊為主的戰鬥機最大M數必須≥1.8M;以空優為主的戰鬥機則必須≥2.0M”。隻有非主流戰鬥機才會出現最大飛M數<1.8的情況。

所以,盡管FC-1有著相當出色的跨音速機動性能,但由於受超音速性能和最大M數的限製,其超視距作戰性能恐怕還不如中國現役的殲-8F,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