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載]解析“如嬰兒之未孩”——張東寶

(2015-01-09 12:19:23) 下一個

解析“如嬰兒之未孩——張東寶

 

前不久,有一位作家在談到中華傳統文化時說:“西方有人曾說過:世界上的哲學都是用德文寫的。有了老子,我們可以說一句,處於峰巔上的那種哲學,是用中文寫的”(筆者注:除了《老子》外,還有《周易》)。的確,德國的大哲學家萊布尼茨就曾說過:“有必要請中國派遺人員來教導我們關於自然神學之目的與實踐”。他還曾考慮要把中國的漢語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見《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法國人安田樸著,商務印書館2000年7月版)。“道”是老子最先提出的,也是老子修煉、闡述的崇高境界;老子所創立的哲學體係與思想也因此而名揚古今中外。老子在《道德經》中曾一再談到“能如嬰兒乎”(第十章),“如嬰兒之未孩”(第二十章),“複歸於嬰兒”(第二十八章),“聖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比於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第五十五章,意為“如同初生的嬰兒那樣柔和無欲,筋骨雖然柔弱,可是拳頭握得很緊;雖不懂得男女交合,可是小生殖器卻自動挺起,顯得元精十分充足。他整天號哭,喉嚨卻不會沙啞,這是和諧致極的緣故)。可見,偉大的老子很喜歡以“嬰兒”為喻,此乃是告訴悟“道”者,應保存自己的原始純樸狀態(所謂心地空明,渾圓一氣,上下流通,與天地合一),如此你才能進入“道”的境界。因此,在第四十章,老子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反者道之動”。也就是說,“道”之動,表現在返回上,表現在反向意識上。這就是老子要一個成熟的人而又想去悟“道”者,“複歸於嬰兒”的妙語。有人說,人注定要返回根本,不願如此,就會倒行逆施,就不會有好的結果(打開2007年5月9日的《參考消息》,筆者看到《小童憂天》一文:“……大約有一半的孩子為全球變暖感到焦慮,許多甚至會因此失眠;這些孩子深信,動物不久就會滅絕,他們自己也將成為全球變暖的受害者”。筆者還看到,《看電視損害嬰幼兒智力》,《麻雀消失疑與手機輻射有關》,《烹飪不當嚴重損害健康》,《中國新生代婚戀觀讓西方人吃驚》,如此等等)。2007年春節過後,筆者的氣功弟子、湘西李自明來了一封信,李君敏而好學,頗有悟性,他在信中說:“道”得於自然,而失之有為。默默而成,張口即非,故“知者弗言,言者弗知”。“道”是一種境界,是人自我發展與完善所必然達到的境界。說到人自我發展與完善,就想起唯物辯證法中否定之否定的規律。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通過兩次否定和三個階段來展現其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全過程。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麵。起初,肯定方麵占主導地位時,事物便處於肯定階段;隨著矛盾的進一步展開,否定方麵勝於肯定方麵,事物發生了質變,此時,矛盾運動因第一次否定而從肯定階段進入否定階段。在經過第一次否定的基礎上,事物會進行第二次否定,即對前一否定的否定,這樣事物的發展便進入第三階段——否定之否定階段。如此,既保留了它們各自的積極因素,又克服了它們各自的片麵性,從而促成了肯定方麵與否定方麵的對立與統一,也構成了陰陽相合的一幅“太極圖”。當然,辯證的否定是發展自身、完善自身的否定,因而仿佛是回到原點(肯定)的運動。但,這並非是真的回到了原點,確切地說,是在更高的基礎上的回歸與在更高階段上的重複。誠如老子所言:“如嬰兒之未孩”(意為“好像還不懂得嘻笑的嬰兒”)。而修煉當中的有為與無為,意識與自然,不正是肯定與否定的一對矛盾現象嗎?以人為例,初生之嬰兒,隨著大腦的發育,身體的成長以及父母的先前“胎教”熏陶與後來的幼兒教育(筆者注:從文獻記載來看,中華祖先早在周文王時代,就存在“有為”的“胎教”。《諸病源候論》一書雲:“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賢能,宜看詩書,是謂外象而內感者也”。2003年1月,英國萊斯特大學心理學院的音樂研究小組再一次證明了“胎教”的重要性,因為嬰兒出生前三個月,會記得他們在母親體內聽過的聲音。2004年2月,美國佛羅裏達大學的科研人同通過實驗證明,胎兒聽覺超乎想象。2007年4月,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18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通過“情感偷聽”的方式,直接傾聽和觀察成人之間的情感互動,然後用這種情感信息來塑造他們自己的行為),人就有了自我意識。“人”有了意識及意識所具有的能動性時,人的“有為”也就否定了原先的“無為”,這是一次重要的發展。人類能動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益於人的意識。相反的例子則是,自嬰兒起就生長於狼群當中的“狼孩”,便不可能形成人的意識,也不可能成長為真正的人,故仍然是“如嬰兒之未孩”(筆者注:由此也證明了“人是周圍環境的產物”之正確)。如果說弱智的“狼孩”也可以算是得“道”者的話,豈不是對“道”的莫大諷刺與褻瀆?所以,“有為”否定了“無為”是一大進步。但,事物就是這樣,“利”往往會轉變成“弊”,因為物極必反嘛!生活中,人的“盲目”,並非因為感官的欠缺,而是太過執著於“有為”了(筆者注:如成功、名聲、輝煌、歡樂等等)。“有為”而導致了我們的許多疾病,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從身心到環境變得都不和諧了。故而要“和諧”,就必須對“有為”加以否定,改“益”為“損”,還須“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以便純淨我們的身心與環境,使之合於自然,合乎於道,這就是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否定之否定階段……引用完李君信中之言後,筆者想起2007年4月22日至27日,國際《道德經》論壇分別在中國西安與香港舉辦。據悉,來自世界17個國家和台、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道教界人士及其他社會知名人士參加了這次論壇。有國家領導人向論壇致賀信,賀信說:“《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經典,其思想博大精深,內容涉及自然、社會、人生等各個方麵,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視。《道德經》蘊含著豐富的和諧理念,主張清靜和順、謙下不爭、反戰尚和等思想,體現了深厚的生命關懷、社會關懷、環境關懷的人文精神,對於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和諧世界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此言甚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