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木心大師說”持續升級,陳丹青、郭文景再論木心,薑文“勸架”又引爭議

(2020-09-19 19:14:49) 下一個

 

 

“木心大師說”持續升級,陳丹青、郭文景再論木心,薑文“勸架”又引爭議

近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教授郭文景與畫家陳丹青圍繞木心的互相回應,再次將“木心是否為大師”的話題推到輿論的舞台上。而藝術學者牟群、導演薑文等人也紛紛撰文發表觀點,讓這場爭議愈演愈烈。

起因

郭文景懟木心,陳丹青回擊

8月20日,作曲家郭文景“為了消遣”,寫了一篇文章來“說木心”,主要內容是仿其語氣,諷刺嘲笑木心的文風:“木心說:東方與西方最大的分異現在音樂上:東方的音樂越聽人越小,世界越小。西方的音樂越聽人越大,世界越大。狼子村說:純屬放屁!川江號子、信天遊、草原的長調、藏區的牧歌、古琴、笛子、嗩呐......我越聽天越寬、地越遠,最後聽見人在天地蒼穹間。”

盡管郭文景在文末強調“其實懟的不是木心這個人,而是一種文風和宣傳方式”,但這篇文章引起了木心學生、畫家陳丹青的不快,寫了篇懟文回擊。陳丹青先是指出郭文景對木心的評說“辭氣如是之汙穢,麵目如是之難看,實令我嚇煞”,然後指出郭文景“貴為教授,作曲精英,音壇前輩,國際名角,而竟不惜自己上網破相,悍然罵街,弟不覺得又虧又土嗎?”

 

發酵

文藝界人士撰文回應

此事發酵後,公眾號“學人Scholar”上刊發一篇名為《木心是悲劇命運代表,但不是藝術大師——致郭文景兄、陳丹青兄》的文章,作者是著名藝術學者,藝術批評家牟群。牟群開始仔細分析郭文景的文章。他認為,郭文景的評論“就事論事,直截了當”,他在其中看見了“一位藝術家的坦蕩與豪放,即使是在文中爆粗口,那也是針對木心偏頗的見解與自負酸腐的自我評價”,“不足為過”。他認為,陳丹青發“雅檄”的根本原因,在於郭文景的批評“動搖了陳丹青和某些文青粉絲們心中木心的大師地位。”

在討論木心在文學上的成就時,牟群繞開木心的詩作、散文、小說、隨筆,以《文學回憶錄》為例,認為其“更多常識而少獨見。更多淺出而少深入”,不過是“和蔣勳、餘秋雨同類型”。

關於木心的畫作,牟群認為,作為畫家的木心,其對繪畫的理解和言論高過作品本身。他指出,“木心的圖式與語境,都是來自別人,從範寬到倪雲林,從林風眠到劉國鬆,似曾相識。境界上亦是荒寒蕭索,心靈放逐,還未逃脫傳統的傳模移情,筆墨賦比興的陳套。視覺上平淡無奇,並未見出奇門蹊路,攝人眼目撼人心魄的所在。看看同樣在紐約流寓的趙春翔,激情噴湧,視覺顛覆,同樣是融合東西,同樣是抒臆明誌,大師就是大師,平庸就是平庸。繪畫不比文學,你要把一本書看完才會覺得被打動抑或上當被誘,但麵對繪畫,隻需看一眼就可立斷真偽高下。木心的繪畫語言還有一個冒險的代價,就是對拓印、拓染的迷戀和依賴。筆墨出於本心,偶有意外肌理,象外之趣,見好即收,未可沉緬,極易借勢取巧,消彌主體意識。而木心的畫,大部分都是利用拓印肌理,技至末流。”

這篇文章的閱讀點擊量很快就突破了“10萬+”,也讓“木心到底是不是大師”的爭論再次甚囂塵上。

升級

薑文“勸架”,網友吐槽“拉偏架”

9月14日,曆史學者易中天在微博上發布一篇標題為《薑文勸架,請別開罵》的文章,稱內容為代導演薑文發聲,不代表本人自身立場。

易中天給出解釋:“由於郭先生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作曲,陳先生又曾經表示非常非常喜歡這個作品,因此薑文導演授權本號獨家發布他對此事的觀點。”

薑文在文中表示,由於郭文景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作曲,陳丹青又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粉絲,作為該片導演,“出來勸架”:“希望陳老多向郭老請教音樂,三人行必有你師嘛。兩人行也有。木老教得你,郭老就教不得?我看可以教一教。”短文最後,還附上一首“七絕”:“陳木可觀不可雕,勤能補陋難補騷。東施代有東施效,秋泯夏蟲子莫號”。

有網友吐槽了整件事情的脈絡:“知識分子在打文明禮貌架。一個作曲的,懟了一個搞文學的,然後遭到一個畫畫的人回懟。接著是一個搞電影的出來勸架,但那架勸得,更像是拉偏架,把畫畫的那人一頓‘暴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多說一句

這一切,都與木心無關

其實圍繞木心的作品風格及其文學藝術造詣的討論,這些年一直都未停過,特別是在木心去世以後,他的學生陳丹青不遺餘力地推崇,也讓木心平白惹來了更多的爭議。

仔細分析這些爭議,主要是圍繞木心的生平經曆、文學價值、藝術造詣以及某些“商業化包裝”等展開。一方麵,一批知名文化學者紛紛稱讚木心的漢語寫作與審美能力,是“被遺忘的大師”。另一方麵,諸多木心被神話了、被高估了的觀點也不時出現。

關於文學藝術成就,本就沒有一個標準可言,任何人都可以發表看法,我們也都能理解陳丹青對恩師的極力維護,但換個角度來說,既然想讓木心的成就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那也必定會相對的麵對很多非議,隻是希望在直麵非議的時候,可以心態上淡定,再淡定一些。

木心生前低調安靜,曾說過:“不用考慮把我放到什麽曆史位置上。沒有位置,隻留痕跡。我無所師從,也無後繼者,從不標榜——一座嶄新的廢墟。不事體係,沒有綱領,善於虛構實在的東西,不屬於現代,不屬於過去,有點像屬於未來。”想來,木心如果還在世,也並不希望活在風口浪尖上,“不可出聲,一出聲便俗”,這便是他一生的美學綱領。所以不管怎樣,這一切,其實都與木心無關,還是都散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國慶節快樂!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最近劇團也看到木心,陳丹青的視頻,還看見網友的評論:陳之所以要紀念木心,是試圖告訴世人木心那輩人的苦難,為什麽會如此苦難不堪,不應該忘記這樣的苦難,或者說是追問造成這樣的苦難的根源。

如是!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過來看看yanlan,祝秋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