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齋主

驢之吟 傲骨錚錚學究氣,仰天長嘯大音希。不為亂花迷慧眼,淺草叢裏自揚踢。
正文

文化古城無“文化”

(2010-01-21 20:41:19) 下一個


年近歲尾,有京城名記回鄉省親,下榻襄樊準五星級川惠大酒店。是日邀諸等舊知新雨雅聚,逛過街市,西窗剪燭,連榻夜話。盡管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可是這位摯愛家鄉的友人和筆者頗有同感:襄樊雖然號稱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但是卻沒有文化!

何以見得?君不見賓館門口金光燦燦的川惠大酒店幾個勒石刻碑的大字爛得無以複加,老板的大名赫然其上。這和普通遊人去某景區,手癢塗鴉某某到此一遊沒什麽區別。說句粗話像是一泡黃啦啦的稀屎屙在上頭!這年頭真的是誰有錢誰是大爺,實在佩服這位仁兄的勇氣,敢在這人文薈萃之地有辱風雅。這裏原本是襄樊市政府的接待賓館,其古樸典雅的舊地盤已被打扮得富麗堂皇、花枝招展,不客氣地說是紅配綠,賽狗屁。而那昔時綠樹掩映、充溢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帶著襄樊585萬人民濃厚感情的襄陽賓館早已不複存在,那些中國前書協主席沈鵬和河南籍全國著名書法家王樹人所書襄陽賓館幾個奔放灑脫的無言大字,也已成為襄樊人心中永遠揮不去的記憶和胸口撫不平的傷痛。

從曆史文化角度看,襄樊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大詩人王維的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還是詩聖杜甫一往情深的便下襄陽向洛陽,都說明古代襄陽的名氣之大。盡管解放初已定名襄樊,很多人當時還是隻知老河口而不知襄樊,直至如今不知道襄樊的仍大有人在。這也不足為怪,例如眾人皆知黃果樹大瀑布,卻多不知貴州安順;都曉得都江堰,記得四川灌縣卻很少(現已更名都江堰市);以前誰知道安徽屯溪?如今改名黃山市,天下皆知;同樣,無人曉得的湖南大庸已易名為張家界市;生僻的四川南坪縣亦更新為九寨溝縣。雖然早就聽說襄樊要改回襄陽市,可是名字還沒來得及改,有著濃厚人文底蘊和凝聚著襄樊人情結的家——“襄陽賓館,便消失得讓襄樊人都來不及懷想。這可是一個無形資產很大的老字號啊!隨著歲月的流逝,今後不僅本地人永遠找不到襄陽賓館這個地標,就連另一家襄陽飯店也換了武商超市的幌子,而且讓人一下子聯想到劉備馬躍檀溪溪苑賓館,也早被莫名其妙地改名為名人城市酒店,真的不知道在哪裏和為誰而名?聽說這也是外地資本家連鎖的。襄樊的標誌性路段長虹路上有一條長橋臥波直跨漢江,取名長虹橋多有詩意,襄樊人卻習慣叫一個很的名字—-“二橋。廣東人有句俗語:唔怕生錯仔,最怕改壞名。古人取名,就慎之又慎,既要講字形筆畫,又要講讀音平仄,當然最重要的是它的涵義。可見,文化才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東西,若是沒有了這些,連個名字都起不好,縱然襄樊的GDP如何節節攀升,總好像還是缺少些什麽?

要說好不容易可有一家能夠體現襄樊財運的財苑賓館,也不知什麽時候就被馬放南山了。改名為山裏山氣頗適俗韻的南山賓館了,這讓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哪還有悠然相見的情調呢?也許這能和作為襄樊市委賓館的南湖賓館相媲美吧!聽說湖北前任省委書記俞正聲就很喜歡南湖賓館,敬愛的江總書記也曾在此下榻並題字迎賓在馬路邊高懸。這裏倒是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香榭寶馬,花團錦簇。麵積大則大矣,但與曆史文化名城不沾邊,也沒有一點皇家氣派和古典韻致。有一次我陪中國人民大學一位國際知名學者在此,他說這比起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來不過是瞠乎其後的小巫見大巫,都是跟著人家前蘇聯人的屁股後拾些牙惠罷了。

雖然最近可有一家襄樊人自己開的五星級飯店,名字頗能與時俱進 ——共享國際大酒店,且不說這名字偏離古城風貌十萬八千裏,聽起來好像被戴了綠帽子似的感覺不爽。倒是有一家與襄樊的母親河相匹配的漢江國際大酒店還比較上檔次,說起來可能更要直擊襄樊人的神經敏感區。因為隨著中線工程的南水還沒有北調,聰明的襄樊人以求自保早已截斷峴山雲雨,揚湯止沸地在下遊崔家營修了一個水電站讓襄樊成了低水頭出平湖!據說這還不夠過癮,上遊老河口早已建成了一座,還要層層梯級結紮在襄樊上遊辛集馬上動工再建一座(看看人家大洋彼岸的美國佬真是太傻了,幾乎所有的江河大壩都被炸掉了)。漢江像襄樊的動脈血管,已被層層阻斷。誰都知道流水不腐,這下可好了,平時總共才800個流量還不知要北調多少,就基本沒了流速(大約已從1 m∕秒下降到到01-02 m∕秒)。去年十月剛截流未幾,水質便嚴重下降,旬報竟說取水口目前還是2類,可是一幫天天下江遊泳的冬泳愛好者們,遊了起來有時身上已經開始發癢癢了,有時更是漂浮一層髒兮兮的油汙讓人望江興歎根本就無法下水了。據冬泳QQ群發消息,發源於南漳途經萬山曾魚蝦滿溏可直接飲用的的鶴子川水域,現如今已是青苔綠藻惡臭衝天直接匯入漢江了。這流的哪裏是什麽惡臭,分明是襄樊人民心中無盡的憂愁!就像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樣,下一步不好說這條彼此共甘美的一江汙水會否因腸梗阻發生癌變成為一個大化糞池(單單上遊讓人家印度人經營的原湖北化纖廠的排汙就危害很大),將來不知有多少襄樊人得什麽怪病死掉也未可知了?二零零四年,襄樊市榮膺CCTV首屆中國魅力城市稱號,以金庸、梁從誡、馮驥才、易中天等名人組成的評委會給襄樊寫的頒獎辭: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牆仍然完好,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沒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贏得十裏春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自古就是商賈會聚之地,今天已成為內陸地區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樞紐,聚集山水精華——襄樊。這寫得很美吧?真的很佩服這一大群被豢養的無聊幫閑文人吃飽了撐得沒事幹,不知從襄樊老百姓幹癟的腰包裏拿走了多少銀兩?才捧著臭腳丫子寫了這樣好的諛辭。我卻擔心阿QD襄樊的後代們讀後恐怕要更加懷舊了!啊哈哈,俺先前比現在闊多了得兒鏘,我手持鋼鞭將你打……”正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信哉斯言?

大概幾年前,清華大學一位知名教授帶著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的豪情直上峴山,背負烏天朝下看,還是人間城郭嗎?他發出了比孟浩然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更沉痛的浩歎:“山河破碎,不忍卒睹!真的很慚愧啊,聽說我的一個老學長曾在這裏主政……”。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北方一座古都讀大學,離一條頹廢的土城牆數百米之遙的校園內要建一座四層化學樓,因高度不允許超越古城牆隻好蓋了一層在地下,當時我就對當局者的遠見卓識印象頗深。可是後來我到了古城襄樊所看到的樓房,不僅僅是欲與城牆試比高,而且十多年前這地方就敢有一夜之間鏟平一段古城牆的大氣派,為此還在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曝得大名。眾所周知,這些年一部分人也確實先富起來了,而且特別熱衷於造大樓,價格也扶搖直上,成了老百姓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我們各級的黨和政府曾經口口聲聲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怎麽就不能像二千年前柏拉圖所追求的那樣,造幸福之城;或者如老杜所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更多的子民分享到這些福祉與利益!在襄樊你就可以看到,許多挺拔的高樓早已直插自然風光宜人的漢江邊,那裏寸土寸金,若不這樣大煞風景地把公眾的視野徹底擋住,恰似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似乎還不足以顯示一些人身份的高貴!

誰說襄樊沒文化?襄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各地仿古文化建築的春潮中,就蠢蠢欲動大有作為。不僅大手筆造了個號稱全國最大、有外形而缺內韻的仿古一條街,還造了仿古建築昭明台、仲宣樓等,更有一些曆史景觀修繕得都相當認真。雖然有許多無中生有的贗品造得太過惡俗,純屬搶劫遊人的荷包。但能做到樓不驚人死不休,誠然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新近不就緊挨著襄城古城牆根一個十分狹窄的地方,把古舊民宅統統扒光光了,然後用鋼筋水泥造了亭台樓閣式仿古建築古治新城。不僅再次把相隔數米遠的老城牆比成矮矬矬,和與之相連通的現代街衢——荊州街,形成比照後就顯得不那麽和諧了。這不僅讓人不得不佩服襄樊人的創造力,而且想象力也豐富著呢!縱然屁大點兒個地方也敢叫廣場,什麽再爾廣場、鼓樓文化廣場、小北門廣場等等不一而足。難怪當過建設部長的俞正聲有一年到襄樊,剛被前呼後擁到魚梁洲橋頭,一看到那大片水落魚梁淺的處女地被糟蹋得不成樣子,就大倒胃口的要折回。借問君去何方?土豆都燒熟了,再加牛肉他也吃不下去了。那時也沒個《物權法》,北大的教授還不曾上書國務院修改抑或取締《拆遷條例》,一些人在辦公室裏劃一個圈,一片老城就拆遷走了,再也找不見蹤影。我曾聽一位周遊列國的著名學者說過,人文景觀必須是當地原汁原味的,人家國外尤其西方就是任何有曆史價值的物什都原樣保護並清楚注明,人類文化的延續正是通過這些有生命的載體得以傳遞。(有時看體育節目特別是國外的野外賽事,運動員在所到之處如詩如畫沒有不美的地方,怎麽人家的國家都建的一步一景比畫上還漂亮呢?讓國人感歎不已。看看我們自己的家園,到處暗無天日。連北京說上,奧運過後還能看見藍天白雲嗎?大概隻有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年大慶耀武揚威轟轟烈烈那幾天了。惹得老美苦相不明白,怎麽建國曆史還沒人家長?)。所以曹操最近在地下都看不過眼也出來湊熱鬧了!可是就憑襄樊扒城牆的架勢,這座古城終將王氣黯然收,無處憑吊矣。襄樊今後的曆史很多已被破壞得無從考證?!謂予不信,這裏怕傷了襄樊朋友的感情,就說八十年代在長江側畔重建黃鶴樓例子吧。據一位知名作家描述,所謂仿古,本應依原樣重建,豈料彼時那些頗有雅興的官員不顧武漢三鎮龜蛇風水,硬是將樓膨脹化,衝霄而起,景觀的焦距全不對了,更兼工業重鎮的汙染,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都成了斑駁模糊一片,就算謫仙李白故地重遊,也會擲筆歎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卻並非因為崔顥有詩在上頭,而是人事皆非,橫看豎看也辨認不出半分盛唐氣象了。我不知道襄樊重修仲宣樓,可否依據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當年寫下膾炙人口的名作《登樓賦》做藍本?卻聽說比黃鶴樓更加離譜的滕王閣,當年土木結構僅高13米,約為三層小樓。如今矗立眼前的新樓為鋼筋水泥建築,高達30多米,竟使王勃的句子:“閣中帝子今安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有了別樣的語境,如此過猶不及——亦為明證。

不提那傷心的黃鶴樓和滕王閣,要說襄樊最引以為驕傲的地方大概莫過於有仙山瓊閣的隆中了。襄樊唯一的高等學府——襄樊學院,就建在這裏。本來各有特色的襄陽師專、襄樊大學、襄樊教育學院合並後,新起了這個教育部根本不須放屁的欽賜院名,弄得隻好襄樊學院理工學院等等繞口令吧,看看還沒進隆中就瞅見這學院衙門招牌和大煞風景的大笨蛋大褲衩工程,都是拜金主義的具體表現。如此壞了龍脈這讓智慧的諸葛亮怎麽在鳥巢隱居?若不被活活氣死,恐怕就是瘋了也非要進京找劉皇叔告禦狀!可是說不定上訪途中又被臥槽草泥馬戈壁唱著河蟹之歌的截訪下來了。一次拜襄樊學院一教授兄長所賜,我們陪一位北大博士畢業、當時在中央黨校當教授的老同學逛隆中,一進門赫然入目的大牌坊古隆中黑咕隆咚就讓這位教授產生了疑問,為什麽非要在前頭加個字?大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這些年襄樊為諸葛亮躬耕地和南陽一直爭的不可開交,人家諸葛亮自己就說了: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唐代的劉禹錫也說: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其實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若是真正作為研究三國問題的學者想混口飯吃探討下也無傷大雅,為發展地方旅遊經濟打打文化牌就另當別論了。因為搞文化事業,原本就是務虛,華而不實之風源遠流長,各地浮誇之風於今為烈,襄樊尤甚。然而這些年人文南陽甲天下,卻在悶聲發大財。可襄樊這廂前幾年一直熱衷於大肆鋪張搞什麽形象工程,不知操辦了幾屆的諸葛亮文化節偃旗息鼓了,又花裏胡哨演了出諸葛亮出山多少周年的慶典鬧劇,還苦心孤詣在長虹路邊專門興建了諸葛亮廣場,真堪比天安門廣場的大氣啊!可聽老百姓議論說咋一點都沒有表現出孔明先生的智慧呢?因為你把寧靜致遠的諸葛亮(銅像高達二十米,重達三十五噸,聽說還是請中央美院教授設計的)背西麵東放在那個不倫不類、招搖過市的地方,不說有點兒褻瀆先生神靈,似乎於風水也不利吧?不然這些年不知花了納稅人多少冤枉錢,經濟卻苦折騰不上去了呢?實在教人氣短。毋庸違言,與上世紀生氣勃勃的七、八十年代相比,人們不得不承認襄樊九十年代以後便進入一個春風沉醉的苦悶期,其發展速度已經嚴重滯後。這裏麵難道沒有文化方麵深層次的原因嗎?

要說襄樊在公元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八日就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真的就沒有文化嗎?非也。襄樊的曆史文化曾經燦爛輝煌,不說曆史上就被李白、杜甫、孟浩然、劉禹錫、王維、韓愈、張繼、皮日休、歐陽修、蘇軾、米芾等無數的文人墨客所歌頌,就是現當代亦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特別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領全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劍走偏鋒,甚至把中科院等處的高級人才都引進過來了數百人(數年前我曾親耳聽中科院一老專家講:這批人大部分都到了企業,後來基本上都下崗或退休,可憐這些為襄樊經濟社會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人,都成了倒黴蛋和最弱勢群體並殃及後代)。最近襄樊的領導班子似乎很強悍,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他們相繼連續在穗、深、滬、溫等很多地方舉辦了多場投資環境說明會,去年10月中下旬市委書記唐良智還親自帶領龐大訪問團隊赴美國及加拿大開展招商引資和人才引進活動,推介宏大的隆中人才支持計劃。新春伊始,襄樊更是屌得很!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佳麗齊聚襄樊,以讓世界充滿愛為主題的君和之夜” 2010國際旅遊小姐大賽襄樊賽區頒獎嘉年華會在這裏舉行,17名優秀選手被授予襄樊旅遊形象大使稱號,一時間時尚和前衛的砸錢遊戲似乎令這座古城大放異彩!日前,習主席到襄樊視察。有人嘀咕為什麽不請他到習家池去看看?不知是習主席未同意,還是小唐同誌真的很明智?不知去看否?若真的去了能看到什麽呢?已經把一個三麵環山一麵臨水的風水寶地糟蹋成那個破敗樣子,還敢再玩黑色幽默戲弄首長嗎?就是往那個方向走,一路上這個城市鄉鎮級低俗的建築、規劃水平不就全都露餡了!若是惹習主席生氣了,你們頭上的烏紗都還想要嗎?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還省域副中心城市雞的屁節節攀升的動勁吹吧!在文化軟實力較量的時代,既然你們如此這般的重視人才,那麽襄樊的發展真的從漢水走向長江、從長江走向太平洋了嗎?殊不知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注重文化旅遊產業的今天,襄樊文化產業的發展都祭出過什麽花樣翻新的葵花寶典?文化產業對襄樊GDP貢獻率又有多大呢?不客氣地說,在這方麵恐怕很多地方早已是在跑道上發力的兔子,而襄樊還是個烏龜在床上睡眼惺忪。因為你的領導層就農民意識很嚴重,從草民到士族都無法保持足夠的理智與理性?怎麽能夠抓到正經點子上呢?隻能虛偽與浮躁地玩些不頂用的花架子。重視人才也隻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就連去年襄樊隆重推出過一個引進的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八零後年輕市長,本來是件可喜可賀的大好事,以重塑諸葛之鄉重視人才的高大形象,不知為什麽竟弄得輿情嘩然被全國網民所詬病?難道襄樊的曆史文化在退化、在沉淪嗎?是的,如今生活在襄樊,不能理想,隻能世俗;不能嘲諷,隻能惡搞;不能文化,隻能娛樂……一個城市沒有了文化,必然沉溺於沒有思想、沒有深度、沒有未來而又散發著腐臭的世俗生活。經濟也向著無文化經濟方向發展,光靠暴發戶、發財,缺少其他的文化,必然帶來一些社會畸變和精神缺失。賺錢行業沒文化,文化行業不賺錢,有文化的搞不到錢,沒文化的撈大錢,經濟越發展文化越缺失。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堤。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如此這般美妙的詩境,今後大概隻能從詩仙李白《襄陽曲》裏和孟老夫子等古人的典籍裏去找了!

走遍襄樊,除了人家的東風襄樊基地汽車工業和駐樊軍工航空航天工業尚能支撐其現代文明的門麵外,真正還好意思掛出來的羊頭就是自己的拳頭產品——大頭菜,自從一夕之間忽然麻雀變鳳凰攀上了孔明菜的高枝,就一直散發著一股濃鬱的醬香味!還有遍地的酒樓茶館支撐著的麻將文化,其他有點兒文化氣息的東西是什麽呢?《湖北日報》曾經報道,具有2800年曆史的襄樊,卻是全國101座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博物館的城市。誰說沒有?前不久已經鳩占鵲巢昭明台,弄得喜歡讀書的昭明太子恐怕也上訪無門了;本來市區有兩家稍微像樣的新華書店,現在卻像一個小副食店早被隱藏在樓上一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背靜旮旯裏;這裏根本就沒有什麽像樣的電影院,有一家襄陽劇院條件雖還湊合,卻好像隻是市委、政府的一個大會議室;再看看襄樊電視台這個重要的大眾文化平台,什麽時候播放過上點兒品位和檔次的片子?除了充斥著少兒不宜的性品廣告,有什麽能登得了大雅之堂。《襄樊日報》、《襄樊晚報》整天都在圍繞主旋律製造什麽樣的新聞?連同那個漢江傳媒網辦的還有多少人看嗎?襄樊人連酒文化也丟失了,什麽演義酒霸王醉楚瓶貢楚翁泉漢光酒等等不一而足盡古董了,還一品、二品、三品的夠檔次吧?茅台酒不過取自地名,暢銷五大洲;五糧液取自五穀雜糧的精華之意,人們都知道五穀雜糧好,國人誰不喜歡?鄧總設計師早就教導我們:不爭論!胡總書記更是強調:不折騰!襄樊偏偏非要卯足勁和南陽爭什麽諸葛亮的名頭,大有壓倒對方舍我其誰的氣概!卻不肯放下身段在自身文化上下狠功夫。不說諸葛亮躬耕地的扯皮事,單就這些年南陽崛起的院士群、作家群你比得了嗎?去年底新出的《國家人文地理》雜誌都在探討南陽文化,封麵大幅標題更是醒目多麵南陽,中國核心腹地上的秘密!你襄樊卻連一個酒的名字都起不好,還窮折騰什麽?臥龍先生說臣本是臥龍崗上一個散淡的人,他老人家若活到當下,肯定會喜歡喝南陽的臥龍玉液。因為就憑老先生響當當的名號,還不醉倒整個華夏!所以依愚之見,襄樊的演義酒,若單起個義酒名字就絕佳(這該算是我的知識產權了),不僅好聽且意蘊綿長。國人做人做事總喜歡字當頭,義在酒中、酒在瓶中,不喝行嗎?結果一演義還沒醉就盡胡說八道了。霸王醉了嗎?和西楚霸王有何幹係?簡直是王八醉。還心懷天下,演義江湖的廣而告之呢?真俗到姥姥家了。要說這也有點兒委屈咱襄樊人,因為襄樊釀酒廠多年前就被外地資本家兼並了,那就得聽人家老子有的是錢,想怎麽吆喝就怎麽吆喝......

這氣不住那個大爺,襄樊人也不差錢。胸無點墨的大小款爺腰纏萬貫多的是,他們大概已賺得盆滿缽滿,昂首闊步於各種會所,打起牌來更是闊綽得驚人,一晚上燒掉萬兒八千,眉頭都不皺一下,甚至輸贏多少萬也很平常。幾乎每一家大小酒店、茶樓,都擺有專門的桌椅供麻友、牌友消遣。就連蹬三輪車的,也要抽空到橋下鬥一把地主。襄樊打麻將最近流行卡五星,簡直不分白天黑夜官場民間紅火極了。聽說這幾年信陽的禁酒令在全國名聲大噪,近鄰南陽都在施行,效果不錯。襄樊若肯謙虛的學學人家來個禁麻令戒賭,不用微服私訪肯定就能抓不少現行,若再施以重罰必可增加財政預算外資金之不足。這樣不用唱紅打黑掃黃搽政治的胭脂水粉,不用生產荼毒三十萬嬰兒的毒奶,更不用承建活埋七千學童的豆腐渣學校,就一定能讓襄樊揚名立萬。其影響大概不會亞於前幾年貪腐窩案的官場地震!若趁著心情好再把那個滑天下之大稽的月黑風高夜高鶯鶯跳樓揚名海內外標誌性的精斑案件重新審理下,必定能透過曆史的風塵與現實的迷惘,帶來人性真正的複蘇!惟其此,多幹點兒咱老百姓喜歡的切切實實的實事、好事,不用喊什麽高揚曆史文化名城的偉大旗幟,也能使文化名城襄樊重現輝光,走向美好的未來!

驀然回首,又到年關。讓我們將眼光放得更遠一點兒吧,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落下帷幕未幾,而城市上空的陰霾仍久久揮之不去!挑戰著地球村每一個人的生存極限。我們失去了鄉村,卻沒有收獲城市。還有什麽力量能使我們的天空重新藍起來呢?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訪問耶路撒冷時的這句演說詞,頗能表達我此刻的心境。屈子沉江,行到水窮處;王粲登樓,坐看雲起時。我忽然想起我們黨的鼻祖馬克思晚年時候,每當吟哦起丹麥詩人比矼川的著名詩句:“戰士孤獨地行走於這片大地!”都會淚流滿麵。俺不知道卡爾為什麽要流淚,大概是覺得孤獨地行走實在太難吧?我卻知道詩人艾青的名句: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因此,在下不揣淺陋絮絮叨叨,當眾喧嘩的這些瑣屑舊事,雖不乏一孔之見、一得之功,但自知既欠內蘊,亦無新意,說不定還會刺疼哪些權貴的中樞神經!豈不投鼠忌器?不過,能證明兄弟我所言不虛,足矣。正是:更能消幾番風雨,最可惜一片癡情!

Jindaolang007@yahoo.com.c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