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王立華:揭秘曆史真相----從產品產量的真實數據看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 來源: smart518

(2018-01-27 06:26:31) 下一個

王立華:揭秘曆史真相----從產品產量的真實數據看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

 
來源:  於 2018-01-27 01:53:37
 

王立華 | 揭秘曆史真相:從產品產量的真實數據看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

【內容提要】有人認為,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速度,以GDP計算比印度、非洲落後國家、甚至比舊中國都差,這是真的嗎?當我們用真實的產品產量數據比較,卻發現事實完全相反。本文共9個部分:第一、二部分,分析GDP比較的問題;第三、四部分,提出毛澤東時代時間界定,產品產量數據來源及分析方法;第五部分,基本數據比較的結果;第六至第九部分,提供了各類產品的大量數據比較和圖表顯示,供大家研究參考。

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到底怎樣?一個時期以來越說越低,已經到了徹底否定的程度。大量無底線貶低毛澤東時代輝煌經濟成就的論調,往往出自黨內和學術界一些權威人士,讓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感到不寒而栗!

例如,直到現在還掛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上,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撰寫,原載於2008年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上的文章,題目是《三十年前我們為什麽要選擇改革開放》,就言之鑿鑿的論證新中國經濟發展不如舊中國,改革開放前中國的GDP世界排位是不斷下降的。文中說:

“1952年中國GDP總量占世界GDP的比例為5.2%,1978年下降為5.0%。人均GDP水平按當時官方高估的匯率計算,也隻有224.9美元。1948年,中國人均GDP排世界各國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國人均GDP排倒數第2位,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2017年11月,由中國宏觀經濟學會、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聯合舉行的中國目前規格最高的經濟學獎頒獎典禮上,一位著名經濟學家說:

“1978年,中國剛剛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候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當時的人均GDP連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平均數的三分之一都達不到。”

如果這些說法是真的,新中國的成立就是一場災難,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完全錯誤的。1949年建立的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新中國,人民記憶中那個在經濟建設等各個領域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的新中國,竟然連禍國殃民的國民黨反動派都不如,甚至連經濟發展最落後的非洲地區都不如,這不但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當性失去依據,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習總書記講的兩個30年都不能否定,也失去了經濟基礎甚至全部依據。

毛澤東時代不是一個人領導,而是一個中央領導集體。在大部分時間裏,中央政治局常委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鄧小平等,他們幾乎參與了黨和國家所有的重大決策和領導。自始至終主管經濟工作的是周恩來總理,即使文化大革命中也是周總理負責,還有中央政府分管經濟工作的領導人,形成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最高領導層。其中,1949年到1954年的副總理有陳雲;1954年到1959年的副總理有陳雲、鄧小平、鄧子恢、李富春、李先念等;1959年到1965年的副總理有陳雲、鄧小平、鄧子恢、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譚震林、習仲勳等;1969年到1975年的副總理有陳雲、鄧小平、柯慶施、李富春、李先念、譚震林等,還有1975年1月任命的副總理鄧小平、李先念、陳永貴、吳桂賢、王震、餘秋裏、穀牧、孫健等,副總理中陳雲、鄧小平、李先念都是連續4屆,李富春是連續3屆,有的領導人盡管一段時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被奪權,但都為新中國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領導作用。周總理幾乎每年都要向全國人民匯報,每年都有令人振奮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成就,難道那些都是假話?怎麽就被後來的一些人說成了一團漆黑?

更重要的是,一心跟著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億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界勞動者和各級基層幹部,他們幾十年艱苦奮鬥的勞動成果和建設成就,怎麽說沒有就沒有了?怎麽連黑暗的舊中國都不如、甚至連最落後的非洲都不如了?那個精心計算出來的GDP是真的嗎?反映了曆史真相還是顛覆了曆史真相?黨和人民乃至國際社會都需要弄清楚。

一、後來估算的GDP能反映毛澤東時代經濟發展真相嗎?

評價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一般都用GDP說事,往往得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結論。

而事實真相是怎樣呢?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根本就沒有GDP統計。直到1985年,國民經濟核算仍延續著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係MPS。從1985年開始建立第三產業統計,到1993年才轉為源於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係SNA,從此,SNA體係中的GDP成了最重要的指標。此前沒有GDP統計的曆史時期,現在引用的那時GDP數據從哪裏來的?答案很明確,是後來推算的。

但是,即使1978年後的GDP,後來也經曆過多次修改。為什麽要修改呢?直接原因是與經濟發展事實嚴重不符。用改革後的統計方法計算,1980年-1991年GDP年均增長9.2%,而當時世界銀行的數據卻隻有2.2%。如此大的差距怎樣解釋?中國有關部門認為,主要是匯率下調引起的;而世行專家則認為,中國的統計體係雖然進行了改革,其基本概念仍深深紮根於傳統的MPS體係,許多產品價格仍處於政府控製中,導致以價格為衡量標準的統計結果失真。鑒於發現的問題,1995年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後,有關部門對1978-1993年的GDP進行了重大調整,使1985年後的GDP數據有了大幅度提升,平均上調幅度近6%,其中1993年上調幅度高達10%。[1]到2004年底進行全國經濟普查時,又發現當年GDP比年快報核算數多了2.3萬億元,增幅高達16.8%,為保持GDP數據的曆史可比性,有關部門按國際慣例修正了1993年-2003年數據,同時又一次調整了1978年-1992年的GDP增長率,此後還有多次調整。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90年代開始實行的GDP統計存在著嚴重缺陷,必須不斷修改才能大致差不多。其實,這個問題在西方國家同樣存在,他們也在不斷修改GDP數據,否則會出現很大誤差。就拿美國來說,僅1929年至1999年70年間,就進行過11次曆史數據調整,平均每6年多一點就要調整一次。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當年統計上報的當年GDP,與經濟普查的實際情況誤差都那麽大,不得不對數據一再調整,難道對幾十年前的GDP評估反而準確了?用這樣的數據,去進行跨越半個世紀的比較,能反映曆史真相嗎?況且,因為統計體係的不同,許多項目和門類過去根本就沒有統計過,怎能做到言之鑿鑿的比較呢?科學需要可靠的事實證明,容不得半點胡說八道,否則,就是故意製造曆史笑話和學術笑話,就是沒有良知的表現。

二、毛澤東時代的經濟核算體係與現在的區別

毛澤東時代使用的經濟核算體係是MPS,而當今中國使用的經濟核算體係是SNA,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核算體係,理論基礎、計算方法、分類方法和指標涵義等方麵都不同。

現在中國使用的SNA體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適應宏觀經濟控製需要產生的。西方經濟學中,沒有像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那樣,區分物質生產和非物質生產、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它們認為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是土地、資本、勞動三個方麵一起作用的結果,一切產品的生產和勞務都是生產,利潤、利息、租金與工資一樣,都是生產要素收入。所以,他們的經濟核算體係把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科教文衛、廣播電影電視業、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等行業的增加值,都在統計範圍之內。

毛澤東時代的MPS體係,是當時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使用的指導計劃經濟的物質產品平衡體係。MPS體係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核心觀點——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隻有創造物質產品和增加產品價值的勞動,才是基本生產勞動,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收入是在國民收入再分配中形成的,所以在統計中不體現非物質資料生產和服務活動。1984年前,中國許多非物質生產部門如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科教文衛、廣播電影電視業、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等行業的增加值,是不統計在內的。但毛澤東時代並非沒有這些職能部門,由於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和計劃體製,這些部門在低成本高效運轉,服務於國家建設各項事業。

對後來引進的SNA,要辨別兩個不同概念:一是GNP(國民生產總值),一是GDP(國內生產總值)。GNP統計遵循的是國民原則,不包括外資產值,但包括國民在外國創造的產值;GDP統計遵循的是國土原則,包括外資在國內創造的產值,不包括國民在外國創造的產值。對於經濟落後的國家,GNP比GDP更能反映真實狀況,因為自己沒有多少資本在外國投資,更多是外國資本在本國增值。引進外資後,付出環境、市場和資源的代價,求得在工資、稅收及生產力提高等方麵獲利。但外資財富最終要流回外國,所以計算GDP或人均GDP對國民的意義不大,相反會掩蓋外國資本在本國的擴張程度,喜人的GDP像掛在拉磨的驢前那根紅蘿卜,近在眼前卻難享受到。所以,包括世界銀行在內,更關注的是GNP,以此為依據分析世界各國的貧富差異。目前中國有多少外國資本呢?據商務部發布的信息,截止到2002年,外資企業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33.37%[2]。到2016年1月[3],外資企業創造了近1/2的對外貿易、1/4的工業產值、1/7的城鎮就業和1/5的稅收收入。毛澤東時代幾乎沒有外資企業,統計數字是純國民收入,拿外國資本也統計在內的GDP,與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比較,顯然不是一個標準。

還有一個問題,GDP統計的是最終產品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是用貨幣來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價格體現。因此,決定和影響GDP的因素,不止是實際生產能力、生產業績和財富水平,還有市場交易價格、市場增值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從貨幣價值看,毛澤東時代的物價,包括那時人民幣和美元的含金量,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1000元人民幣可在農村建設一個磚瓦結構的農家小院,現在基本可視為天方夜譚。北京二環內的一套住房,2005年市場價每平方米不到7000元,到2015年每平方米達17萬元,10年上漲20多倍,同樣一套住房,以交易價產生的GDP數值相差如此巨大,實質財富水平卻沒有任何變化。即使美元計算也麵臨這個難題,上世紀70年代前的幾十年,基本是35美元1盎司黃金,而現在卻是1300美元左右,不到40年時間,美元對黃金貶值近40倍,不同時代的美元GDP能進行簡單比較嗎?盡管一些人言之鑿鑿地否定過去,實際上卻很不靠譜,如果再加上先入為主的立場,那就更加荒唐透頂!

相比之下,在經濟發展的曆史比較中,當年產品產量的統計數據或許更可靠些,如果上年造假或虛估下年就要受影響,很容易露餡。它是實實在在的生產能力、產品產量和財富水平,不存在用貨幣衡量的投機和市場交換的扭曲因素,也不存在通貨膨脹造成的嚴重泡沫,盡管也會有這樣那樣的不準確,但隻要不是故意係統地篡改數字,就能進行相對客觀的曆史比較。

三、界定一下毛澤東時代的起止時間

一般把毛澤東時代截止為1978年。這樣劃線,區分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是可以的,但從經濟政治的實際看,作為毛澤東時代的終止時間不合適。1976年10月,華國鋒“一舉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恰恰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前提,而不是毛澤東時代的延續,盡管這兩年發展速度不低,也不能算入毛澤東時代。以完整的經濟發展年度來看,毛澤東時代應以1950年為起點,終止於1975年,共26年時間。

從起點年度看,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成立,之前從法理上講還是中華民國。建國後也還有大片國土沒解放,國內還處在戰爭狀態,對經濟活動製約很大。如果以1949年為基點,會導致曆史對比基點偏低而增長倍數偏高。另外,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全年度領導中國的經濟建設,是從1950年開始的。

把起點定在1952年,忽略3年恢複時期是不合適的。當時曾有人說,共產黨在軍事上得了滿分,在政治上是80分,在經濟上恐怕要得0分。但事實與那些人說的完全相反,共產黨領導翻身解放的中國人民,在舊中國留下的一窮二白的爛攤子上迅速恢複建設,不到3年就超過了舊中國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怎能把這樣的偉大業績排除出去呢?蘇聯解體後,被一些人認為是一步到位的改革,俄羅斯終於走上美國人幫助設計的資本主義道路,至今已經過去近30年了,仍沒有恢複到蘇聯時期經濟發展的最高水平,可見經濟建設恢複發展之難。

從終點看,到1976年9月9日,毛澤東時代黨和國家的核心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都已去世,之後實行的經濟政治方針政策及成敗,完全是在新的領導者主持下製定實施的,毛澤東等不應當再負任何實際領導責任。而1975年,無論他們身體狀況如何不好,都還在核心領導崗位上發揮作用,應當對全年度負責任。

四、產品產量統計數據的來源和比較方法

本文引用的產品產量數據,來源於國家權威部門編輯的資料。有些資料年代久遠,找到很不容易。也算是給有誌研究這段曆史的同誌,提供一個係統的資料查詢幫助。

1、《新中國60年統計資料匯編》,由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輯,還有之前出版的50年數據匯編,這都是關於中國經濟發展最原始最基本最權威的產品產量數據。

2、《國外經濟統計資料(1949年-1978年)》,中國統計出版社1981年出版,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家相關情報研究所和國家統計局等組成的編輯小組,依據聯合國《統計年鑒》等提供的數據編輯。部分數據來自1979年版的《國外經濟統計資料(1949年-1976年)》。

3、少量數據來自網上,由國家統計局“北海居”編製的《百年來中美發電量比較(1902-2011)》《美國、日本、英國和中國鋼產量(1871-2005)》等。

比較方法:

1、進行國家間同時代(1950-1975)橫向比較。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包括印度、美國、蘇聯、日本、西德、英國、法國等,能找到可靠資料和基本數據的國家。中國和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其他都是發達國家,比較一下他們對中國有沒有發展速度優勢。至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當時大多連完整的統計數據都沒有,不知道那些權威專家們的數據來自何方?

2、縱向比較一下中國三個曆史階段。一是毛澤東時代26年(中國前26年);二是1979年至2004年26年(中國後26年);三是1923年至1948年26年(民國時期26年),民國隻有個別數據可以比較。按照一些人的說法,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經濟已經瀕於崩潰邊緣,這與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情況差不多。1978年底召開三中全會,1979年是改革元年,是一個完整的年份,因此這個時期就以1979年數據為基數,截止到2004年,也是離毛澤東時代時間最近的26年,沒有大的產業升級和轉型,各類產品產量更具有可比性。與民國時期比較,時間選定為1923年至1948年,離新中國成立時間最近的26年,雖然隻有發電量和鋼的數據,但卻是關鍵性基礎性的可比數據。

通過這種比較,看看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與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關係,到底是在大幅度上升還是在不斷下降?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發展速度與改革開放後的發展速度到底是什麽關係?力求還曆史以本來麵目,澄清認識上的思想霧霾。

列入比較的產品門類:

把發電量、鐵路貨運量擺在前麵,之前加一個人口發展數據,便於計算人均產量及速度。

發電量和鐵路貨運量數據擺在前麵,因為這是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關鍵性、源頭性指標,對經濟發展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李克強總理為了擠掉GDP統計中的水分,經常用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項指標去核準上報數字,受到眾多國際機構認可,被稱為“克強指數”。其中用電量占比40%,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電力數據的這種指標性,基於其突出特點:

1、電是一切現代經濟活動最主要的動力,對於一個現代國家,沒有發電量增長的經濟發展,要麽是經濟泡沫,要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除非發生重大科技進步和經濟轉型,如當前正在執行的去產能政策和抑製大量耗電的房地產業等,否則是不可想象的。

2、發電量是用電表記錄下來匯總的,不能通過拍腦袋瓜子編造出來,前麵編造了後麵沒有辦法掩蓋。它的曆史數據保留的也特別完整,中國從1912年至今每年的數據都有完整記錄。

3、發電量還有一個不同於其他能源的特點,不像石油、煤炭那樣能儲備起來,發電、輸電和用電瞬間同時完成,基本一致,發多少就要用多少,用不掉就不能繼續生產,不夠用就要拉閘限電。各類現代經濟生產活動增長越多,生活現代化程度越高,必然伴隨著用電量相應的上升,反之則減少越多。

4、這一產品不存在升級換代問題,百年前1度電與現在的1度電沒什麽區別,不像其他一些工業產品,科技內涵與質量內涵變化升級大,單純數量統計缺乏價值可比性。

因此,以發電量為基礎,對比曆史上的經濟發展速度,有特殊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當然,國民經濟還有相當一部分不是電能推動的,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國家,有大量的人力、畜力、自然力、內燃機等非電能生產,新中國初期電力極為不普及,非電力生產占據相當大的比重,隻計算電力也會存在速度偏低的失真。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轉型後,同樣的發電量也可以創造更多財富,以發電量增速也會存在低估經濟增長速度的可能,但全局性的經濟轉型是一個漸進的曆史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轉型的,尤其相近曆史時期的比較,有漸進影響而不可能是斷崖式變化。

除外匯儲備數據,不對貨幣計算的數據進行比較。其他凡是能找到完整權威數據的,國際公認的對經濟發展具有源頭性、指標性和基礎性作用的物質產品都列入比較。如,電力被稱為國民經濟的“先行官”,發電量與鐵路貨運量一起,被視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鋼鐵和煤炭被稱為“工業的糧食”,還有水泥、硫酸、糧食、棉花等基本工農業產品,這些領域是一切經濟部門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發展速度的客觀指標。這些領域的發展速度高低,直接決定著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比較的要點:

1、起點數據:1950年各類產品的總量和人均量;

2、終點數據:1975年各類產品的總量和人均量;

3、增長速度:1975年對1950年產品總量和人均增長的倍數。

4、中國比較:包括1950-1975年中國前26年,1979-2004年中國後26年,1923-1948民國時期26年,民國時期隻有電力和鋼的總產量完整數據。以各個時期的第一年數據為起點和基點,最後一年的數據除以起點數據,自己與自己比較增長了多少倍,沒有別人的責任,理解和計算起來也比較簡潔方便。

5、中國前26年與中國後26年的比較,與各主要經濟體放在一起,主要是為了不再專門比較這兩個時期,同時也可以感覺中國後26年與發達國家之前時期發展速度的關係。

6、新中國新興產業產品,從出現產品統計的第二年為基點,以免基點偏低,到1975年為終點。以同樣的時間對比各國,以同樣的年限對比1979年後的發展。改革開放後新興產業產品的發展,有一些產品產量排在同時期世界前列,不在此次比較之中。

這樣的比較不一定完全準確,但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建立在實際的基礎性產品統計基礎上,有統一口徑統計數字的就比較,沒有就不比較,以期提供一個相對可靠的認識毛澤東時代的視角。如有不當請方家指正。

五、毛澤東時代與主要經濟體及中國改革開放後的比較結果

這一部分本來放在最後,通過一係列數據比較後得出結果。但因為大量繁瑣的數據比較,可能會使一些讀者沒有耐心,因此把主要結果擺在前麵,這裏隻看人均增長倍數。如果有深入研究閱讀的興趣,可以在後麵看到各類產品的具體數據對比和圖表。

1、中國與印度比較

兩國同是發展中的東方大國,最有可比性。印度是西方的樣板國家,是所謂的民主國家,又是資本主義製度,所以也是我國一些反共右派理論家一直推崇的。按照他們的邏輯,印度有如此完美的製度體係,應當在各個方麵的發展都高於好於中國,但事實真的很不爭氣,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創造的發展速度和質量遠遠高於印度。

一是起點年份1950年的產量比較,中國隻有糖產量略高於印度,其他產品都是印度高於中國;二是毛澤東時代結束的1975年產量比較,各類產品人均產量中國基本都是大幅度領先;三是26年間各類產品增長倍數比較,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也是遠高於印度。說中國人均GDP隻有同時代印度的2/3,到底是用什麽邏輯算出來的?竟敢在中國共產黨的主流媒體上長時間掛著?

2、中國與日本、美國、蘇聯等國家的比較

雖然存在與西方發達國家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問題,不能簡單類比,但從總體上看,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超高速發展,西方國家經濟低速發展,這是勿庸置疑的事實。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幾乎從零起步,初始基礎真的是一窮二白,盡管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極大地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相互差距仍然很大。這或許就是上世紀80年代剛剛打開國門時,讓一部分國人頭暈、甚至徹底否定自己的重要原因。經過40年改革開放,盡管我們依舊高速發展,在一些經濟領域絕對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們仍然能看到這種差距的明顯存在。客觀地認識這兩個方麵,可以使我們既堅定自信,又保持清醒的頭腦。

3、毛澤東時代與改革開放後比較

前26年,在多數領域有很大的速度優勢,後26年在經濟總量擴大後發展速度降低,這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管什麽原因,都不能人為地貶低和否定毛澤東時代的高速發展,或者故意壓低過去的發展速度。必須公正客觀,實事求是地總結經驗教訓,才能真正自覺地堅定理論自信、製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不至於在前進道路上犯顛覆性錯誤,不至於上敵對勢力的當。

下麵比較的不是發展總量,而是發展速度,共3個表:一是各類產品在兩個時期的增長倍數;二是倍數懸殊的產品,在同一表格中難以體現,另列一個表格;三是GDP與幾個基礎性產品比較。

毛澤東時代幾乎所有基礎性產業領域,都取得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中國其他時期的速度,怎麽單單GDP數字遠遠低於其他國家和中國其他時期呢?難道GDP真的會與產品產量、實物財富的生產和增長反向而行?

各類產品產量的情況,在下麵展開的具體數據比較中。

六、人口、產品產量發展速度的數據圖表比較

1、從人口數量來看:

中國前26年:人口數量,1950年55196萬人,1975年92420萬人,是1950年的1.674倍。年均增長人口1488.96萬人。

印度:人口數量,1950年35493萬人,1975年59222萬人,是1950年的1.669倍。年均增長人口949.16萬人。

美國:人口數量,1950年15227萬人,1975年21354萬人,是1950年的1.40倍。年均增長人口245.08萬人。

蘇聯:人口數量,1950年18008萬人,1975年25439萬人,是1950年的1.41倍。年均增長人口297.24萬人。

日本:人口數量,1950年8290萬人,1975年11157萬人,是1950年的1.35倍。年均增長人口114.68萬人。

西德:人口數量,1950年4785萬人,1975年5983萬人,是1950年的1.25倍。年均增長人口47.92萬人。

英國:人口數量,1950年5062萬人,1975年5593萬人,是1950年的1.10倍。年均增長人口21.24萬人。

法國:人口數量,1950年4174萬人,1975年5271萬人,是1950年的1.26倍。年均增長人口43.88萬人。

中國後26年:人口數量,1979年97542萬人,2004年129888萬人,是1979年的1.33倍。年均增長人口1293.84萬人。

民國時期20年[4](1923年找不到數字):人口數量,1928年47478.74萬人,1948年46349.34萬人。蔣介石1927年政變上台後,從1928年到1948年20年間,戰亂不已,民不聊生,民國政府統計的人口絕對數量減少1129.4萬人,年均減少人口56.47萬人,垮台前的總人口數量,隻是他上台時的97.62%。

年均增長數量排位:1.中國前26年1488.96萬人;2.中國後26年1293.84萬人;3.印度949.16萬人;4.蘇聯297.24萬人;5.美國245.08萬人;6.日本114.68萬人;7.西德47.92萬人;8.法國43.88萬人;9.英國21.24萬人;10蔣介石20年年均增長是負數,-56.47萬人。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674倍;2、印度1.669;3、蘇聯1.41倍;4、美國1.40倍;5、日本1.35倍;6、中國後26年1.33倍;7、法國1.26倍;8、西德1.25倍;9、英國1.10倍;蔣介石20年0.98倍。

毛澤東時代,在毛主席親自倡導計劃生育的背景下,人口增長仍排在世界各主要國家和中國不同曆史時期的第一位。平均每年增長近1500萬,卻被一些人說成餓殍遍野,餓死了幾千萬甚至上億人口。以此邏輯,那些從沒計劃生育且人口增長遠低於中國的國家該餓死多少?蔣介石統治20年,每年人口絕對量減少56萬多,竟然被一些輿論鼓吹成“黃金時期”,還培養出一批所謂的民國粉。荒唐離譜到極點的謠言,成了謠翻當今世界的共識,到底是毛澤東時代的悲哀,還是誰的悲哀?

2、從發電量看:

中國前26年:發電量,1950年46億度,1975年1958億度,是1950年的42.57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8.33度,1975年211.86度,是1950年的25.43倍。

印度:發電量,1950年51億度,1975年856億度,是1950年的16.78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14.37度,1975年144.54度,是1950年的10.06倍。

美國:發電量,1950年3887億度,1975年20009億度,是1950年的5.15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2552.7度,1975年9370.14度,是1950年的3.67倍。

蘇聯:發電量,1950年912億度,1975年10386億度,是1950年的11.39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506.44度,1975年4082.71度,是1950年的8.06倍。

日本:發電量,1950年449億度,1975年4758億度,是1950年的10.60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541.62度,1975年4264.59度,是1950年的7.87倍。

西德:發電量,1950年445億度,1975年3018億度,是1950年的6.78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929.99度,1975年5044.29度,是1975年的5.42倍。

英國:發電量,1950年565億度,1975年2720億度,是1975年的4.81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1122.59度,1975年4860.61度,是1950年的4.33倍。

法國:發電量,1950年330億度,1975年1853億度,是1950年的5.62倍。人均發電量,1950年790.61度,1975年3510.13度,是1950年的4.44倍。

中國後26年:發電量,1979年2820億度,2004年22033億度,是1979年的7.81倍。人均發電量,1979年289.11度,2004年1696.31度,是1979年的5.87倍。

民國時期26年:發電量,1923年6.44億度(1928年12.35億度),1948年44.98億度,是1923年的6.98倍。人均發電量,2.6度,1948年9.7度,是20年前的3.73倍。

美國前26年:發電量,1923年713.99億度,1948年3368.08億度,是1923年的4.72倍。

從人均發電量來看,1950年中國不到印度的60%,到1975年中國是印度1.47倍,在這個根本性指標上,中國發電量人均增長速度遠遠快於印度,怎麽人均GDP就遠遠不如印度呢?印度那些沒有電力拉動的人均GDP是怎麽計算出來的?

中國與發達國家發電總量、人均發電量,1950年幾乎就是有和沒有的差別,美國人均發電量是中國的270多倍,到1975年仍是中國44倍多。直到改革開放後26年的2004年,中國人均發電量仍隻有美國1975年人均發電量不到1/5,並成幾倍低於幾乎所有發達國家1975年的水平。從這種情況可以看出,毛澤東時代所麵對的極大落後差距,接下的是舊中國一窮二白的爛攤子,幾乎所有經濟領域當時都存在這種極大差距。不認識或是忘記了建國之初這個極大的落後差距,隻記得毛澤東時代結束時仍處在經濟落後狀態,動不動就指責那時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由此斷定那一代人無能,或是選擇的製度與道路不對,要麽是極端無知,要麽是別有用心。

從發電量增長速度來看,毛澤東時代的發展速度是任何國家都比不了的,這種超高速增長的現象,在所有工農業生產的物質產品中幾乎都存在。那一代人付出了艱辛的奮鬥和智慧,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罕見業績。即使與中國的不同發展時期對比,毛澤東時代隻有極個別領域稍低於後26年,總體發展速度也是最高的。看看下麵的排位特別是圖表,完全能夠清晰地感受到。

發電量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42.57倍;2、印度16.78倍;3、蘇聯11.39;4、日本10.60倍;5、中國後26年7.81倍;6、西德6.78倍;7、紮伊爾5.83倍;8、法國5.62倍;9、美國5.15倍;10、英國4.81倍。

發電量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25.43倍;2、印度10.06倍;3、蘇聯8.06;4、日本7.87倍;5、中國後26年5.87倍;6、西德5.42倍;7、法國4.44倍;8、英國4.33倍;9、美國3.67倍。

中國三個曆史階段發電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42.57倍;2、中國後26年7.81倍;3、民國時期26年6.98倍。

一般說來,基數越小增長翻番越容易。民國時期基數最小,起點最低,按一般邏輯應當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但增長速度卻是最低的。民國時期1943年總量最高,包括了日本占領區的發電量,當時為支持侵略戰爭而加速運轉的工業機器。毛澤東時代幾乎是爆炸式發展,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同時期所有國家,也遠高於中國之前之後的曆史階段。如此超高速發展,竟被一些人貶低為不如兵荒戰亂的民國,真不知那些人的依據是什麽?他們究竟想幹什麽?

3、從鐵路貨運量看:

中國:鐵路貨運量,1950年9983萬噸,1975年88955萬噸,是1950年的8.91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180.86公斤,1975年962.5公斤,是1950年的5.32倍。

印度:鐵路貨運量,1950年8000萬噸,1975年19664萬噸,是1950年的2.46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225.4公斤,1975年332.03公斤,是1950年的1.47倍。

美國:鐵路貨運量,1950年122800萬噸,1975年126688萬噸,是1950年的1.03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8064.62公斤,1975年5932.75公斤,是1975年的73.57%。

蘇聯:鐵路貨運量,1950年83430萬噸,1975年362110萬噸,是1950年的4.34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4632.94公斤,1975年14234.44公斤,是1950年的3.07倍。

日本:鐵路貨運量,1950年13570萬噸,1975年14169萬噸,是1950年的1.04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1636.91公斤,1975年1269.97公斤,是1950年的77.58%。

西德:鐵路貨運量,1950年22930萬噸,1975年30173萬噸,是1950年的1.32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4792.06公斤,1975年5043.12公斤,是1950年的1.05倍。

英國:鐵路貨運量,1950年30280萬噸,1975年17645萬噸,是1950年的58.27%。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6016.29公斤,1975年3152.02公斤,是1950年的52.39%。

法國:鐵路貨運量,1950年17350萬噸,1975年22760萬噸,是1950年的1.31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50年4156.68公斤,1975年4311.42公斤,是1950年的1.04倍。

中國後26年:鐵路貨運量,1979年111893萬噸,2004年249017萬噸,是1979年的2.23倍。人均鐵路貨運量,1979年1147.13萬噸,2004年1917.17公斤,是1979年的1.62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8.91倍;2、蘇聯4.34倍;3、印度2.46倍;4、中國後26年2.23倍;5、西德1.32倍;6.、法國1.31倍;7、日本1.04倍;8、美國1.03倍;9、英國58.27%。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5.32倍;2.、蘇聯3.07倍;3、中國後26年1.62倍;4、印度1.47倍;5、西德1.05倍;6、法國1.04倍;7、日本77.58%;8、美國73.57%;9、英國52.39%。

4、從鐵路貨運周轉量看

中國: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194.1億噸公裏,1975年4255.6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21.92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35.17噸公裏,1975年460.46噸公裏,是1950年的13.09倍。

印度: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394億噸公裏,1975年1348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4.18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111噸公裏,1975年227.62噸公裏,是1950年的2.05倍。

美國: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9977億噸公裏,1975年11462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1.15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6552.17噸公裏,1975年5367.11噸公裏,是1950年的81.0%。

蘇聯: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6023億噸公裏,1975年32365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5.37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334.46公斤,1975年1272.23公斤,是1950年的3.17倍。

日本: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333億噸公裏,1975年466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1.40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401.69噸公裏,1975年417.68噸公裏,是1950年的1.04倍。

西德: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431億噸公裏,1975年565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1.31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900.73噸公裏,1975年944.34噸公裏,是1950年的1.05倍。

英國: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362億噸公裏,1975年210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58.01%。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715.13噸公裏,1975年375.47噸公裏,是1950年的52.5%。

法國: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424億噸公裏,1975年656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1.55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50年1015.81噸公裏,1975年1244.55噸公裏,是1950年的1.23倍。

中國後26年:鐵路貨運周轉量,1979年5598.7億噸公裏,2004年19288.8億噸公裏,是1950年的3.45倍。人均鐵路貨運周轉量,1979年537.98噸公裏,2004年1485.03噸公裏,是1979年的2.76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21.92倍;2、蘇聯5.37倍;3、印度4.18倍;4、中國後26年3.45倍;5、法國1.55倍;6、日本1.40倍;7、西德1.31倍;8、美國1.15倍;9、英國58.01%。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3.09倍;2、蘇聯3.17倍;3、中國後26年2.76倍;4、印度2.05倍;5、法國1.23倍;6、西德1.05倍;7、日本1.04倍;8、美國81%;9、英國52.5%。

5、從鋼產量看:

中國前26年:鋼產量,1950年61萬噸,1975年2390萬噸,是1950年的39.18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1.1公斤,1975年25.86公斤,是1950年的23.51倍。

印度:鋼產量,1950年146萬噸,1975年788萬噸,是1950年的5.40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4.11公斤,1975年13.3公斤,是1950年的3.24倍。

美國:鋼產量,1950年8785萬噸,1975年10582萬噸,是1950年的1.2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576.94公斤,1975年495.55公斤,是1950年的85.89%。

蘇聯:鋼產量,1950年2733萬噸,1975年14134萬噸,是1950年的5.17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151.77公斤,1975年555.6公斤,是1950年的3.57倍。

日本:鋼產量,1950年484萬噸,1975年10231萬噸,是1950年的21.14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58.38公斤,1975年917公斤,是1950年的17.18倍。

西德:鋼產量,1950年1212萬噸,1975年4041萬噸,是1950年的3.33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253.29公斤,1975年675.41公斤,是1950年的2.67倍。

英國:鋼產量,1950年1655萬噸,1975年2010萬噸,是1950年的1.21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326.95公斤,1975年359.38公斤,是1950年的1.1倍。

法國:鋼產量,1950年865萬噸,1975年2153萬噸,是1950年的2.49倍。人均鋼產量,1950年207.24公斤,1975年408.46公斤,是1950年的1.97倍。

中國後26年:鋼產量,1979年3448萬噸,2004年28291萬噸,是1979年的8.21倍。人均鋼產量,1979年35.35公斤,2004年217.81公斤,是1979年的6.16倍。

民國時期26年:鋼產量,1923年3萬噸,1948年7.6萬噸,是1923年的2.53倍。人均鋼產量,1928年0.06公斤,1948年0.16公斤(人口下降1000多萬),是1928年的2.67倍。

美國前26年:鋼產量,1923年4566.5萬噸,1948年8041.3萬噸,是1923年的1.76倍。

英國前26年:鋼產量,1923年861.8萬噸,1948年1511.5萬噸,是1923年的1.75倍。

日本前26年:鋼產量,1923年95.9萬噸,1948年171.5萬噸,是1923年的1.79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39.18倍;2、日本21.14倍;3、中國後26年8.21倍;4、印度5.40倍;5、蘇聯5.17倍;6、西德3.33倍;7、法國2.49倍;8、英國1.21倍;9、美國1.2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23.51倍;2、日本17.18倍;3、中國後26年6.16倍;4、蘇聯3.57倍;5、印度3.24倍;6、西德2.67倍;7、法國1.97倍;8、英國1.10倍;9、美國0.86倍。

中國3個曆史階段與其他國家(1923-1948,隻有下述幾個國家的數據)總量增長速度比較:1、中國前26年39.18倍;2、中國後26年8.21倍;3、民國時期26年2.53倍;4、日本前26年1.79倍;5、美國1.76倍;6、英國1.75倍。

6、從原煤產量看:

中國前26年:原煤產量,1950年為0.43億噸,1975年為4.82億噸,是1950年的11.21倍。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77.9公斤,1975年521.53公斤,是1950年的6.69倍。

印度:原煤產量,1950年為0.33億噸,1975年為0.99億噸,是1952年的3倍。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92.97公斤,1975年167.17公斤,是1950年的1.8倍。

美國:原煤產量,1950年5.08億噸,1975年5.86億噸,是1950年的1.15倍。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3336.18公斤,1975年2744.22公斤,是1950年的82.26%。

蘇聯:原煤產量,1950年2.61億噸,1975年7.01億噸,是1950年的2.69倍。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1449.36公斤,1975年2755.61公斤,是1950年的1.90倍。

日本:原煤產量,1950年0.40億噸,1975年0.19億噸,是1950年的47.5%。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482.50公斤,1975年170.30公斤,是1950年的35.29%。

西德:原煤產量,1950年2.02億噸,1975年2.20億噸,是1950年的1.09倍。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4221.53公斤,1975年3677.09公斤,是1950年的87.1%。

英國:原煤產量,1950年2.20億噸,1975年1.29億噸,是1950年的58.64%。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4346.11公斤,1975年2306.45公斤,是1950年的53.07%。

法國:原煤產量,1950年0.53億噸,1975年0.27億噸,是1950年的50.94%。人均原煤產量,1950年1269.77公斤,1975年512.24公斤,是1950年的40.34%。

中國後26年:原煤產量,1979年6.35億噸,2004年19.92億噸,是1979年的3.14倍。人均原煤產量,1979年651.00公斤,2004年1533.63公斤,是1979年的2.36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1.21倍;2、中國後26年3.14倍;3、印度3倍;4、蘇聯2.69倍;5、美國1.15倍;6、西德1.09倍;7、英國0.59倍;8、法國0.51倍;9、日本0.48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6.69倍;2、中國後26年2.36倍;3、蘇聯1.9倍;4、印度1.8倍;5、西德0.87倍;6、美國0.82倍; 7、英國0.53倍;8、法國0.4倍;9、日本0.35倍。

7、從原油產量看:

中國:原油產量,1950年為20萬噸,1975年為7706萬噸,是1950年的385.30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0.36公斤,1975年83.38公斤,是1950年的231.61倍。

印度:原油產量,1950年為25萬噸,1975年為828萬噸,是1950年的33.12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0.7公斤,1975年13.98公斤,是1950年的19.97倍。

美國:原油產量,1950年26671萬噸,1975年263538萬噸,是1950年的9.88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1751.55公斤,1975年12341.39公斤,是1950年的7.05倍。

蘇聯:原油產量,1950年3788萬噸,1975年49080萬噸,是1950年的12.96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210.35公斤,1975年1929.32公斤,是1950年的9.17倍。

日本:原油產量,1950年29萬噸,1975年61萬噸,是1950年的2.1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3.5公斤,1975年5.47公斤,是1950年的1.56倍。

西德:原油產量,1950年112萬噸,1975年574萬噸,是1950年的5.13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23.41公斤,1975年95.94公斤,是1950年的4.1倍。

英國:原油產量,1950年16萬噸,1975年122萬噸,是1950年的7.63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3.16公斤,1975年21.81公斤,是1950年的6.9倍。

法國:原油產量,1950年15萬噸,1975年102萬噸,是1950年的6.8倍。人均原油產量,1950年3.59公斤,1975年19.35公斤,是1950年的5.39倍。

中國後26年:原油產量,1979年10615萬噸,2004年17587萬噸,是1979年的1.66倍。人均原油產量,1979年108.82公斤,2004年135.4公斤,是1979年的1.24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385.3倍;2、印度33.12倍;3、蘇聯12.96倍;4、美國9.88倍;5、英國7.63;6.、法國6.8;7、西德5.13倍;8、日本2.1倍;9、中國後26年1.66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231.61倍;2、印度19.97倍;3、蘇聯9.17倍;4、美國7.05倍;5、英國6.9倍;6、法國5.39倍;7、西德4.1倍;8、日本1.56倍;9、中國後26年1.24倍。

中國與印度比較:1950年印度原油產量是中國的1.25倍,1975年中國是印度的9.31倍,總量增長速度中國是印度的16.63倍。1950年印度人均原油產量是中國的1.94倍,1975年中國是印度的5.96倍,人均增長速度中國是印度的11.6倍。無論從總量看還是從人均看,中國的發展速度都遠遠高於印度。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是極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總量差距近10倍,人均差距近6倍,GDP竟然比中國還高,這個數字是怎麽創造出來的?

中國與美國比較:1950年美國原油產量是中國的1333.55倍,1975年是中國的34.2倍,總量增長速度中國是美國的38.49倍。1950年美國人均原油產量是中國的4865.42倍,1975年美國是中國的148.01倍,人均增長速度中國是美國的32.85倍。無論總量還是人均,中國增長速度都大大超越美國。最初的差距幾乎是天文數字,經過26年艱苦奮鬥大大縮小了差距。

8、從天然氣產量看:

中國:天然氣產量,1950年0.07億立方米,1975年88.5億立方米,是1950年的1264.29倍。人均天然氣產量,1950年0.01立方米,1975年9.58立方米,是1950年的958倍。

印度:天然氣產量,1950年沒有統計,1975年9億立方米。人均天然氣產量,1975年1.52立方米。

美國:天然氣產量,1950年1779億立方米,1975年5465億立方米,是1950年的3.07倍。人均天然氣產量,1950年1168.32立方米,1975年2559.24立方米,是1950年的2.19倍。

蘇聯:天然氣產量,1950年58億立方米,1975年2889億立方米,是1950年的49.81倍。人均天然氣產量,1950年32.21立方米,1975年1135.66立方米,是1950年的35.26倍。

日本:天然氣產量,1950年0.7億立方米,1975年28億立方米,是1950年的40倍。人均天然氣產量,1950年0.84立方米,1975年25.1立方米,是1950年的29.88倍。

法國:天然氣產量,1950年2.5億立方米,1975年76億立方米,是1950年的30.4倍。人均天然氣產量,1950年5.99立方米,1975年144.19立方米,是1950年的24.07倍。

中國後26年:天然氣產量,1979年141.50億立方米,2004年414.60億立方米,是1979年的2.93倍。人均天然氣產量,1979年14.51立方米,2004年31.92立方米,是1979年的2.2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264.29倍;2、蘇聯49.81倍;3、日本40倍;4、法國30.4倍;5、美國3.07倍;6、中國後26年2.93倍。(印度、英國沒有完整數據)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958倍;2、蘇聯35.26倍;3、日本29.98倍;4、法國24.07倍;5、中國後26年2.2倍;6、美國2.19倍。

9、從水泥產量看:

中國:水泥產量,1950年141萬噸,1975年4626萬噸,是1950年的32.81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2.55公斤,1975年50.05公斤,是1950年的19.63倍。

印度:水泥產量,1950年266萬噸,1975年1624萬噸,是1950年的6.11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7.49公斤,1975年27.42公斤,是1950年的3.66倍。

美國:水泥產量,1950年3872萬噸,1975年6182萬噸,是1950年的1.6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254.29公斤,289.5公斤,是1950年的1.14倍。

蘇聯:水泥產量,1950年1019萬噸,1975年12206萬噸,是1950年的11.98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56.59公斤,1975年479.81公斤,是1950年的8.48倍。

日本:水泥產量,1950年446萬噸,1975年6552萬噸,是1950年的14.69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53.8公斤,1975年587.25公斤,是1950年的10.92倍。

西德:水泥產量,1950年1088萬噸,1975年3350萬噸,是1950年的3.08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227.38公斤,1975年559.92公斤,是1950年的2.46倍。

英國:水泥產量,1950年991萬噸,1975年1689萬噸,是1950年的1.7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195.77公斤,1975年301.98公斤,是1950年的1.54倍。

法國:水泥產量,1950年742萬噸,1975年2971萬噸,是1950年的4倍。人均水泥產量,1950年177.77公斤,1975年563.65公斤,是1950年的3.17倍。

中國後26年:水泥產量,1979年7390萬噸,2004年96682萬噸,是1979年的13.08倍。人均水泥產量,1979年75.76公斤,2004年744.35公斤,是1979年的9.83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32.81倍;2、日本14.69倍;3、中國後26年13.08倍;4、蘇聯11.98倍;5、印度6.11倍;6、法國4倍;7、西德3.08倍;8、英國1.7倍;9、美國1.6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9.63倍;2、日本10.92倍;3、中國後26年9.83倍;4、蘇聯8.48倍;5、印度3.66倍;6、法國3.17倍;7、西德2.46倍;8、英國1.54倍;9、美國1.14倍。

10、從黃金和外匯儲備量看:

中國:黃金儲備,1950年14.15噸[5],1975年362.24噸,是1950年的25.6倍。人均黃金儲備,1950年0.0000256公斤,1975年0.000392公斤,是1950年的15.31倍。外匯儲備,1950年1.39億美元,1975年8.99億美元,是1950年的6.47倍。人均外匯儲備,1950年0.25美元,1975年0.97美元,是1950年的3.88倍。

印度:黃金儲備,1950年219.5噸,1975年209.2噸,是1950年的95.3%。人均黃金儲備,1950年0.000618公斤,1975年0.000353公斤,是1950年的57.1%。外匯儲備,1950年18.1億美元,1975年8.41億美元,是1950年的46.5%。人均外匯儲備,1950年5.1美元,1975年1.42美元,是1950年的27.8%。

美國:黃金儲備,1950年20279噸,1975年8295.3噸,是1950的40.9%。人均黃金儲備,1950年0.1331779公斤,1975年0.0388466,是1950年的29.2%。外匯儲備,1950年14.5億美元,1975年0.8億美元,是1950年的5.5%。人均外匯儲備,1950年9.52美元,1975年0.37美元,是1950年的3.89%。

日本:黃金儲備,1950年105.7噸,1975年637.2噸,是1950年的6.03倍。人均黃金儲備,1950年0.0013公斤,1975年0.0057公斤,是1950年的4.39倍。外匯儲備,1950年5.98億美元,1975年106.27億美元,是1950年的17.77倍。人均外匯儲備,1950年7.21美元,1975年95.25美元,是1950年的13.21倍。

西德:黃金儲備,沒有1950年的數據,1975年3549.4噸。外匯儲備,1950年1.9億美元,1975年226.66億美元,是1950年的119.29倍。人均外匯儲備,1950年3.97美元,1975年378.84美元,是1950年的95.43倍。

英國:黃金儲備,1950年2578噸,1975年632.8噸,是1950年的24.55%。人均黃金儲備,1950年0.051公斤,1975年0.011公斤,是1950年的22.18%。外匯儲備,1950年5.81億美元,1975年34.29億美元,是1950年的5.9倍。人均外匯儲備,1950年11.48美元,1975年61.31美元,是1950年的5.34倍。

法國:黃金儲備,1950年588.3噸,1975年3047噸,是1950年的5.18倍。人均黃金儲備,1950年0.014公斤,1975年0.058公斤,是1950年的4.13倍。外匯儲備,1950年1.29億美元,1975年74.42億美元,是1950年的57.69倍。人均外匯儲備,1950年3.09美元,1975年141.19美元,是1950年的45.69倍。

中國後26年:黃金儲備,1979年1280噸,2004年1929噸,是1979年的1.51倍。人均黃金儲備,1979年0.013公斤,2004年0.15公斤,是1979年的1.15倍。外匯儲備,1979年8.4億美元,2004年6099.32億美元,是1979年的726.11倍。人均外匯儲備,1979年0.86美元,2004年469.58美元,是1979年的546.03倍。

黃金儲備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25.6倍;2、日本6.03倍;3、法國5.18倍;4、中國後26年1.51倍;5、印度0.95倍;6、美國0.41倍;7、英國0.25倍。

黃金儲備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5.31倍;2、日本4.39倍;3、法國4.13倍;4、中國後26年1.15倍;5、印度0.57倍;6、美國0.29倍;7、英國0.22倍。

外匯儲備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後26年726.11倍;2、西德119.29倍;3、法國57.69倍;4、日本17.77倍;5、中國前26年6.47倍;6、英國5.09倍;7、印度0.47倍;8、美國0.06倍。

外匯儲備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後26年546.03倍;2、西德95.43倍;3、法國45.69倍;4、日本13.21倍;5、英國5.34倍;6、中國前26年3.88倍;7、印度0.28倍;8、美國0.04倍。

11、從糧食產量看:

中國:糧食產量,1950年13212.5萬噸,1975年28415.5萬噸,是1950年的2.15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239.37公斤,1975年307.46公斤,是1950年的1.28倍。

印度:糧食產量,1950年為5865萬噸,1975年為14070萬噸,是1950年的2.4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165.24公斤,1975年237.58公斤,是1950年的1.44倍。

美國:糧食產量,1950年15235萬噸,1975年29520萬噸,是1950年的1.94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1000.53公斤,1975年1382.41公斤,是1950年的1.38倍。

蘇聯:糧食產量,1950年9890萬噸,1975年15865萬噸,是1950年的1.6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549.2公斤,1975年623.65公斤,是1950年的1.14倍。

日本:糧食產量,1950年1810萬噸,1975年1890萬噸,是1950年的1.04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218.34公斤,1975年169.4公斤,是1950年的77.58%。

西德:糧食產量,1950年1590萬噸,1975年2350萬噸,是1950年的1.48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332.29公斤,1975年392.78公斤,是1950年的1.18倍。

英國:糧食產量,1950年1010萬噸,1975年1505萬噸,是1950年的1.49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199.53公斤,1975年269.09公斤,是1950年的1.35倍。

法國:糧食產量,1950年1690萬噸,1975年3730萬噸,是1950年的2.21倍。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407.52公斤,1975年707.65公斤,是1950年的1.74倍。

中國後26年:1979年33211.5萬噸,2004年46946.9萬噸,是1950年的1.41倍。人均糧食產量,1979年340.48公斤,2004年361.44公斤,是1979年的1.06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坦桑尼亞4.05倍;2、印度2.4倍;3、法國2.21倍;4、中國前26年2.15倍;5、美國1.94倍;6、蘇聯1.6倍;7、英國1.49倍;8、紮伊爾1.42倍;9、中國後26年1.41倍;10、西德1.18倍;11、日本1.04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法國1.74倍;2、印度1.44倍;3、美國1.38;4、英國1.35倍;5、中國前26年1.28倍;6、西德1.18倍;7、蘇聯1.14倍;8、中國後26年1.06倍;9、日本0.78倍。(坦桑尼亞、紮伊爾沒有數據)

12、從棉花產量看:

中國:棉花產量,1950年69.2萬噸,1975年452.1萬噸,是1950年6.53倍。人均棉花產量,1950年1.25公斤,1975年4.89公斤,是1950年的3.91倍。

印度:棉花產量,1950年59.3萬噸,1975年119.3萬噸,是1950年的1.01倍。人均棉花產量,1950年1.67公斤,1975年2.01公斤,是1950年的1.2倍。

美國:棉花產量,1950年217.1萬噸,1975年180.7萬噸,是1975年的0.83倍。人均棉花產量,1950年14.26公斤,1975年8.46公斤,是1950年的0.59倍。

蘇聯:棉花產量,1950年118萬噸,1975年264.8萬噸,是1950年的2.44倍。人均棉花產量,1950年6.55公斤,1975年10.41公斤,是1950年的1.59倍。

中國後26年:棉花產量,1979年220.7萬噸,2004年632.4萬噸,是1979年的2.87倍。人均棉花產量,1979年2.26公斤,2004年4.87公斤,是1979年的2.15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6.53倍;2、中國後26年2.87倍;3、蘇聯2.44倍;4、印度1.01倍;5、美國0.83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3.91倍;2、中國後26年2.15倍;3、蘇聯1.59倍;4、印度1.2倍;5、美國0.59倍。

13、從灌溉麵積看

中國前26年:1975年耕地麵積149562萬畝,灌溉麵積64926萬畝,占總麵積的43.1%。

印度:1975年耕地麵積250800萬畝,灌溉麵積48450萬畝,占總麵積的19.31%。

美國:1975年耕地麵積313854萬畝,灌溉麵積24750萬畝,占總麵積的7.89%。

蘇聯:1975年耕地麵積348311萬畝,灌溉麵積21750萬畝,占總麵積的6.24%。

日本:1975年耕地麵積8360萬畝,灌溉麵積4013萬畝,占總麵積的48%。

西德:1975年耕地麵積12089萬畝,灌溉麵積465萬畝,占總麵積的3.85%。

英國:1975年耕地麵積10472萬畝,灌溉麵積129萬畝,占總麵積的1.23%。

法國:1975年耕地麵積28215萬畝,灌溉麵積840萬畝,占總麵積的2.98%。

中國後26年:2004年耕地麵積195058.8萬畝,灌溉麵積81717.6萬畝,占總麵積的41.89%。

耕地灌溉麵積占比排位:1、日本48%;2、中國前26年43.1%;3、中國後26年41.89%;4、印度19.3%;5、美國7.89%;6、蘇聯6.24%;7、西德3.85%;8、法國2.98%;9、英國1.23%。

14、從化肥產量看:

中國:化肥產量,1950年1.5萬噸,1975年524.7萬噸,是1950年的349.8倍。人均化肥產量,1950年0.03公斤,1975年5.68公斤,是1950年的189.33倍。

印度:化肥產量,1950年2萬噸,1975年183萬噸,是1950年的91.5倍。人均化肥產量,1950年0.056公斤,1975年3.09公斤,是1950年的55.18倍。

美國:化肥產量,1950年426萬噸,1975年1822萬噸,是1950年的4.28倍。人均化肥產量,1950年27.98公斤,1975年85.32公斤,是1950年的3.05倍。

日本:化肥產量,1950年64萬噸,1975年215萬噸,是1950年的3.36倍。人均化肥產量,1950年7.72公斤,1975年19.27公斤,是1950年的2.5倍。

西德:化肥產量,1950年184萬噸,1975年376萬噸,是1950年的2.04倍。人均化肥產量,1950年38.45公斤,1975年62.84公斤,是1950年的1.63倍。

英國:化肥產量,1950年56萬噸,1975年153萬噸,是1950年的2.73倍。人均化肥產量,1950年11.06公斤,1975年27.36公斤,是1959年的2.47倍。

法國:化肥產量,1950年165萬噸,1975年435萬噸,是1950年的2.64倍。人均化肥產量,1950年39.53公斤,1975年82.53公斤,是1950年的2.09倍。

中國後26年:1979年1065.4萬噸,2004年4804.8萬噸,是1979年的4.51倍。人均化肥產量,1979年10.92公斤,2004年36.99公斤,是1979年的3.39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349.8倍;2、印度91.5倍;3、中國後26年4.51倍;4、美國4.28倍;5、日本3.36倍;6、英國2.73倍;7、法國2.64倍;8、西德2.04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89.33倍;2、印度55.18倍;3、中國後26年3.39倍;4、美國3.05倍;5、日本2.5倍;6、英國2.47倍;7、法國2.09倍;8、西德1.63倍。

15、從糖產量看:

中國:糖產量,1950年24萬噸,1975年341萬噸,是1950年的14.21倍。人均糖產量,1950年0.43公斤,1975年3.69公斤,是1950年的8.58倍。

印度:糖產量,1950年124萬噸,1975年505萬噸,是1950年的4.07倍。人均糖產量,1950年3.49公斤,1975年8.53公斤,是1950年的2.44倍。

美國:糖產量,1950年226萬噸,1975年568萬噸,是1950年的2.51倍。人均糖產量,1950年14.84公斤,1975年26.6公斤,是1950年的1.79倍。

蘇聯:糖產量,1950年274萬噸,1975年820萬噸,是1950年的2.99倍。人均糖產量,1050年15.22公斤,1975年32.23公斤,是1950年的2.12倍。

日本:糖產量,1950年4萬噸,1975年46萬噸,是1950年的11.5倍。人均糖產量,1950年0.48公斤,1975年4.12公斤,是1950年的8.59倍。

西德:糖產量,1950年102萬噸,1975年257萬噸,是1950年的2.52倍。人均糖產量,1950年21.32公斤,1975年42.96公斤,是1950年的2.01倍。

英國:糖產量,1950年76萬噸,1975年72萬噸,是1950年的94.74%。人均糖產量,1950年15.01公斤,1975年12.87公斤,是1950年的85.76%。

法國:糖產量,1950年143萬噸,1975年298萬噸,是1950年的2.08倍。人均糖產量,1950年34.26公斤,1975年56.54公斤,是1950年的1.65倍。

中國後26年:糖產量,1979年250萬噸,2004年1034萬噸,是1979年的4.14倍。人均糖產量,1979年2.56公斤,2004年7.96公斤,是1979年的3.11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4.21倍;2、日本11.5倍;3、中國後26年4.14倍;4、印度4.07倍;5、蘇聯2.99倍;6、西德2.52倍;7、美國2.51倍;8、法國2.08倍;9、英國0.95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日本8.59倍;2、中國前26年8.58倍;3、中國後26年3.11倍;4、印度2.44倍;5、蘇聯2.12倍;6、西德2.01倍;7、美國1.79倍;8、法國1.65倍;9、英國0.86倍。

16、從水產品產量看:

中國:水產品產量,1950年91萬噸,1975年441萬噸,是1950年的4.85倍。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1.65公斤,1975年4.77公斤,是1950年的2.89倍。

印度:水產品產量,1950年82萬噸,1975年233萬噸,是1950年的2.84倍。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2.31公斤,1975年3.93公斤,是1950年的1.7倍。

美國:水產品產量,1950年260萬噸,1975年280萬噸,是1950年的1.08倍。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17.07公斤,1975年13.11公斤,是1950年的76.8%。

蘇聯:水產品產量,1950年163萬噸,1975年997萬噸,是1950年的6.12倍。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9.05公斤,1975年39.19公斤,是1950年的4.33倍。

日本:水產品產量,1950年337萬噸,1975年1052萬噸,是1950年的3.12倍。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40.65公斤,1975年94.29公斤,是1950年的2.32倍。

西德:水產品產量,1950年55萬噸,1975年44萬噸,是1950年的80%。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11.49公斤,1975年7.47公斤,是1950年的64.98%。

英國:水產品產量,1950年99萬噸,1975年98萬噸,是1950年的98.99%。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19.56公斤,1975年17.52公斤,是1950年的89.58%。

法國:水產品產量,1950年51萬噸,1975年81萬噸,是1950年的1.59倍。人均水產品產量,1950年12.22公斤,1975年15.37公斤,是1950年的1.26倍。

中國後26年:水產品產量,1979年430.5萬噸,2004年4246.6萬噸,是1979年的9.86倍。人均水產品產量,1979年4.41公斤,2004年32.69公斤,是1979年的7.41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後26年9.86倍;2.蘇聯6.12倍;3.中國前26年4.85倍;4.日本3.12倍;5.印度2.84倍;6.法國1.59倍;7.美國1.08倍;8.英國0.99倍;9.西德0.8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後26年7.41倍;2.蘇聯4.33倍;3.中國前26年2.89倍;4.日本2.32倍;5.印度1.7倍;6.法國1.26倍;7.英國0.9倍;8.美國0.77倍;9.西德0.65倍。

17、從鐵路營業裏程看:

中國前26年: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2.22萬公裏,1975年4.86萬公裏,是1975年的2.19倍。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00004公裏,1975年0.000053公裏,是1950年的1.33倍。

印度: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5.58萬公裏,1975年6.03萬公裏,是1950年的1.08倍。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00016公裏,1975年是0.000102,是1950年的63.8%。

美國: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36.42萬公裏,1975年33.13萬公裏,是1950年的91%。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002392公裏,1975年0.001551公裏,是1950年的64.9%。

蘇聯: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11.69萬公裏,1975年13.83萬公裏,是1950年的1.18倍。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65公裏,1975年0.54公裏,是1950年的83.08%。

日本: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1.98萬公裏,1975年2.13萬公裏,是1950年的1.08倍。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24公裏,1975年0.19公裏,是1950年的79.17%。

西德: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3.04萬公裏,1975年2.88萬公裏,是1950年的94.74%。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64公裏,1975年0.48公裏,是1950年的75.21%。

英國: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3.14萬公裏,1975年1.81萬公裏,是1950年的57.64%。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62公裏,1975年0.32公裏,是1950年的51.61%。

法國: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4.13萬公裏,1975年3.43萬公裏,是1950年的83.05%。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50年0.99公裏,1975年0.65公裏,是1950年的65.73%。

中國後26年:鐵路營業裏程,1979年5.3萬公裏,2004年7.44萬公裏,是1979年的1.4倍。人均鐵路營業裏程,1979年0.05公裏,2004年0.06公裏,是1979年的1.06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2.19倍;2.中國後26年1.4倍;3.蘇聯1.18倍;4.日本1.08倍;4.印度1.08倍;5.西德0.95倍;6.美國0.91倍;7.法國0.83倍;8.英國0.58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33倍;2.中國後26年1.06倍;3.蘇聯0.83倍;4.日本0.79倍;5.西德0.75倍;6.法國0.66倍;7.美國0.65倍;8.印度0.63倍;9.英國0.52倍。

18、從公路裏程看:

中國前26年:公路裏程,1950年9.96萬公裏,1975年78.36萬公裏,是1950年的7.87倍。人均公路裏程,1950年0.18公裏,1975年0.85公裏,是1950年的4.71倍。

印度:公路裏程,1950年38萬公裏,1975年沒有統計數據。

美國:公路裏程,1950年533萬公裏,1975年618萬公裏,是1950年的1.16倍。人均公路裏程,1950年35公裏,1975年28.94公裏,是1950年的82.69%。

蘇聯:公路裏程,1950年155萬公裏,1975年140萬公裏,是1950年的90.32%。人均公路裏程,1950年8.6公裏,1975年5.5公裏,是1950年的63.99%。

日本:公路裏程,1950年沒有統計數據,1975年107萬公裏。

西德:公路裏程,1950年25萬公裏,1975年46萬公裏,是1950年的1.84倍。人均公路裏程,1950年5.22公裏,1975年7.69公裏,是1950年的1.47倍。

英國:公路裏程,1950年30萬公裏,1975年34萬公裏,是1950年的1.13倍。人均公路裏程,1950年5.93公裏,1975年6.08公裏,是1950年的1.03倍。

法國:公路裏程,1950年72萬公裏,1975年148萬公裏,是1950年的2.06倍。人均公路裏程,1950年17.25公裏,1975年28.98公裏,是1950年的1.63倍。

中國後26年:公路裏程,1979年87.58萬公裏,2004年187.07萬公裏,是1979年的2.14倍。人均公路裏程,1979年0.9公裏,2004年1.44公裏,是1979年的1.6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7.87倍;2.中國後26年2.14倍;3.法國2.06倍;4.西德1.84倍;5.美國1.16倍;6.英國1.03倍;7.蘇聯0.9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4.71倍;2.法國1.63倍;3. 中國後26年1.6倍;4.西德1.47倍;5.英國1.03倍;6.美國0.83倍;7.蘇聯0.64倍。

19、從民用汽車擁有量看:(國外統計叫商用車,不含個人轎車)

中國前26年: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5.43萬輛,1975年91.77萬輛,是1950年的16.9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00098輛,1975年0.00099輛,是1950年的10.1倍。

印度: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11萬輛,1975年48萬輛,是1950年的4.36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0031輛,1975年0.00081輛,是1950年的2.61倍。

美國: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883萬輛,1975年2484萬輛,是1950年的2.81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58輛,1975年0.116輛,是1950年的2.01倍。

蘇聯: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228萬輛,1975年512萬輛,是1950年的2.25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13輛,1975年0.02輛,是1950年的1.55倍。

日本: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17萬輛,1975年1088萬輛,是1950年的64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021輛,1975年0.098輛,是1950年的46.44倍。

西德: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56萬輛,1975年129萬輛,是1950年的2.3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12輛,1975年0.022輛,是1950年的1.8倍。

英國: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99萬輛,1975年191萬輛,是1950年的1.93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2輛,1975年0.034輛,是1950年的1.7倍。

法國: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74萬輛,1975年213萬輛,是1950年的2.88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50年0.018輛,1975年0.04輛,是1950年的2.24倍。

中國後26年:民用汽車擁有量,1979年155.49萬輛,2004年2693.71萬輛,是1979年的17.32倍。人均民用汽車擁有量,1979年0.0016輛,2004年0.021輛,是1979年的12.96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日本64倍;2.中國後26年17.32倍;3.中國前26年16.9倍;4.印度4.36倍;5.法國2.88倍;6.美國2.81倍;7.西德2.3倍;8.蘇聯2.25倍;9.英國1.93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日本46.44倍;2.中國後26年12.96倍;3.中國前26年10.1倍;4.印度2.61倍;5.法國2.24倍;6.美國2.01倍;7.西德1.8倍;8.英國1.7倍;9.蘇聯1.55倍。

20、從棉紗產量來看:

中國前26年:棉紗產量,1950年43.7萬噸,1975年210.8萬噸,是1950年的4.82倍。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0.79公斤,1975年2.28公斤,是1950年的2.89倍。

印度:棉紗產量,1950年53萬噸,1975年103萬噸,是1950年的1.94倍。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1.49公斤,1975年1.74公斤,是1950年的1.17倍。

美國:棉紗產量,1950年180萬噸,1975年110萬噸,是1950年的61.11%。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11.82公斤,1975年5.15公斤,是1950年的43.57%。

蘇聯:棉紗產量,1950年66萬噸,1975年157萬噸,是1950年的2.38倍。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3.67公斤,1975年6.17公斤,是1950年的1.68倍。

日本:棉紗產量,1950年24萬噸,1975年46萬噸,是1950年的1.92倍。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2.89公斤,1975年4.12公斤,是1950年的1.43倍。

西德:棉紗產量,1950年28萬噸,1975年19萬噸,是1950年的67.85%。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5.85公斤,1975年3.18公斤,是1950年的54.28%。

英國:棉紗產量,1950年43萬噸,1975年13萬噸,是1950年的30.23%。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8.49公斤,1975年2.32公斤,是1950年的27.38%。

法國:棉紗產量,1950年25萬噸,1975年23萬噸,是1950年的92%。人均棉紗產量,1950年5.99公斤,1975年4.36公斤,是1950年的72.85%。

中國後26年:棉紗產量,1979年263.5萬噸,2004年1291.3萬噸,是1979年的4.9倍。人均棉紗產量,1979年2.7公斤,2004年9.94公斤,是1979年的3.68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後26年4.9倍;2.中國前26年4.82倍;3.蘇聯2.38倍;4.印度1.94倍;5.日本1.92倍;6.法國0.92倍;7.西德0.67倍;8.美國0.61倍;9.英國0.3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後26年3.68倍;2.中國前26年2.89倍;3.蘇聯1.68倍;4.日本1.43倍;5.印度1.17倍;6.法國0.92倍;7.西德0.54倍;8.美國0.44倍;9.英國0.27倍。

21、從機製紙及紙板產量看:

中國前26年: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14萬噸,1975年341萬噸,是1950年的22.73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0.25公斤,1975年3.69公斤,是1950年的14.76倍。

印度: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9萬噸,1975的88萬噸,是1950年的9.78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0.25公斤,1975年1.49公斤,是1950年的5.94倍。

美國: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1094萬噸,1975年4468萬噸,是1950年的4.08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71.85公斤,1975年209.23公斤,是1950年的2.91倍。

蘇聯: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119萬噸,1975年820萬噸,是1950年的6.89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6.61公斤,1975年32.23公斤,是1950年的4.88倍。

日本: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69萬噸,1975年1360萬噸,是1950年的19.71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8.32公斤,1975年121.9公斤,是1950年的14.65倍。

西德: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115萬噸,1975年529萬噸,是1950年的4.6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24.03公斤,1975年88.42公斤,是1950年的3.68倍。

英國: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190萬噸,1975年362萬噸,是1950年的1.91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37.53公斤,1975年64.72公斤,是1950年的1.72倍。

法國: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106萬噸,1975年410萬噸,是1950年的3.87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50年25.4公斤,1975年77.78公斤,是1950年的3.06倍。

中國後26年: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79年493萬噸,2004年5413萬噸,是1979年的10.98倍。人均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979年5.05公斤,2004年41.67公斤8.25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22.73倍;2.日本19.71倍;3.中國後26年10.98倍;4.印度9.78倍;5.蘇聯6.89倍;6.西德4.6倍;7.美國4.08倍;8.法國3.87倍;9.英國1.91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14.76倍;2.日本14.65倍;3.中國後26年8.25倍;4.印度5.94倍;5.蘇聯4.88倍;6.西德3.68倍;7.法國3.06倍;8.美國2.91倍;9.英國1.72倍。

22、從硫酸產量看:

中國前26年:硫酸產量,1950年6.9萬噸,1975年484.7萬噸,是1950年的70.25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0.13公斤,1975年5.24公斤,是1950年的40.34倍。

印度:硫酸產量,1950年10萬噸,1975年133萬噸,是1950年的13.3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0.28公斤,1975年2.25公斤,是1950年的8.02倍。

美國:硫酸產量,1950年1182萬噸,1975年2938萬噸,是1950年的2.49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77.63公斤,1975年137.59公斤,是1950年的1.77倍。

蘇聯:硫酸產量,1950年213萬噸,1975年1865萬噸,是1950年的8.76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11.83公斤,1975年73.31公斤,是1950年的6.2倍。

日本:硫酸產量,1950年203萬噸,1975年600萬噸,是1950年的2.96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24.49公斤,1975年53.78公斤,是1950年的2.2倍。

西德:硫酸產量,1950年145萬噸,1975年416萬噸,是1950年的2.87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30.3公斤,1975年69.53公斤,是1950年的2.29倍。

英國:硫酸產量,1950年183萬噸,1975年317萬噸,是1950年的1.73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36.15公斤,1975年56.68公斤,是1950年的1.57倍。

法國:硫酸產量,1950年122萬噸,1975年376萬噸,是1950年的3.08倍。人均硫酸產量,1950年29.23公斤,1975年71.33公斤,是1950年的2.44倍。

中國後26年:硫酸產量,1979年699.8萬噸,2004年3928.9萬噸,是1979年的5.61倍。人均硫酸產量,1979年7.17公斤,2004年30.25公斤,是1979年的4.22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70.25倍;2.印度13.3倍;3.蘇聯8.76倍;4.中國後26年5.61倍;5.法國3.08倍;6.日本2.96倍;7.西德2.87倍;8.美國2.49倍;9.英國1.57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前26年40.34倍;2.蘇聯8.76倍;3.印度8.02倍;4.中國後26年4.22倍;5.法國2.44倍;6.西德2.29倍;7.日本2.2倍;8.美國1.77倍;9.英國1.57倍。

七、隻有中國有同類產品統計的數據比較

1、從農業機械總動力看:

毛澤東時代:農業機械總動力,1952年18萬千瓦,1975年7479萬千瓦,是1952年的415.5倍。人均農業機械總動力,1952年57482萬人,人均0.31瓦,1975年80.92瓦,是1952年的261.05倍。

改革開放後:農業機械總動力,1979年13379萬千瓦,2002年57929.9萬千瓦,是1979年的4.33倍。人均農業機械總動力,1979年137.19瓦,2002年128453萬人,人均450.98瓦,是1979年的3.29倍。

2、從農村用電量看:

毛澤東時代:農村用電量,1952年0.5億度,1975年183.1億度,是1952年的366.2倍。人均農村用電量,1952年0.087度,1975年19.81度,是1952年的227.72倍。

改革開放後:農村用電量,1979年282.7億度,2002年2993.4億度,是1979年的10.59倍。人均農村用電量,1979年28.98度,2002年233.03度,是1979年的8.04倍。

3、從布產量看(國外是億平方米,中國是億米)

毛澤東時代:布產量,1950年25.2億米,1975年94億米,是1950年的3.73倍。人均布產量,1950年4.57米,1975年10.17米,是1950年的2.23倍。

改革開放後:布產量,1979年121.5億米,2004年482.1億米,是1979年的3.99倍。人均布產量,1979年12.46米,2004年37.12米,是1979年的2.98倍。

4、從油料(食用)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油料產量,1950年297.2萬噸,1975年452.1萬噸,是1950年的1.52倍。人均油料產量,1950年5.38公斤,1975年4.89公斤,90.93%。

改革開放後:油料產量,1979年643.5萬噸,2004年3065.9萬噸,是1979年的4.76倍。人均油料產量,1979年6.6公斤,2004年23.6公斤,是1979年的3.58倍。

5、從黃紅麻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黃紅麻產量,1950年7.9萬噸,1975年69.9萬噸,是1950年的8.85倍。人均黃紅麻產量,1950年0.14公斤,1975年0.76公斤,是1950年的5.4倍。

改革開放後:黃紅麻產量,1979年108.9萬噸,2004年8.7萬噸,是1979年的7.99%。人均黃紅麻產量,1979年1.12公斤,2004年0.067公斤,是1979年的5.98%。

6、從糖料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糖料產量,1950年337.8萬噸,1975年1914.3萬噸,是1950年的5.67倍。人均糖料產量,1950年6.12公斤,1975年20.71公斤,是1950年的3.38倍。

改革開放後:糖料產量,1979年2461.3萬噸,2004年9570.7萬噸,是1979年的3.89倍。人均糖料產量,1950年44.59公斤,1975年103.56公斤,是1950年的2.32倍。

7、從茶葉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茶葉產量,1950年6.5萬噸,1975年21.1萬噸,是1950年的3.25倍。人均茶葉產量,1950年0.12公斤,1975年0.23公斤,是1950年的1.92倍。

改革開放後:茶葉產量,1979年27.7萬噸,2004年83.5萬噸,是1979年的3.01倍。人均茶葉產量,1979年0.28公斤,2004年0.64公斤,是1979年的2.29倍。

8、從水果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水果產量,1950年132.5萬噸,1975年538.1萬噸,是1950年的4.06倍。人均水果產量,1950年2.4公斤,1975年5.8公斤,是1950年的2.43倍。

改革開放後:水果產量,1979年701.5萬噸,2004年15340.9萬噸,是1979年的21.87倍。人均水果產量,1979年7.19公斤,2004年118.11公斤,是1979年的16.43倍。

9、從豬牛羊肉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豬牛羊肉產量,1952年338.5萬噸,1975年797萬噸,是1952年的2.34倍。人均豬牛羊肉產量,1952年57482萬人,人均5.89公斤,1975年8.62公斤,是1952年的1.46倍。

改革開放後:豬牛羊肉產量,1979年797萬噸,2002年4928.4萬噸,是1979年的6.18倍。人均豬牛羊肉產量,1979年8.17公斤,2002年128453萬人,人均38.37公斤,是1979年的4.7倍。

八、毛澤東時代從無到有產品的數據比較

這類比較,以新產品投產第二年產量為基點,以免倍數過大,終點仍是1975年。各國和中國改革開放後,也以同時代的相同年限比較。中國兩個時期:中國毛澤東時代,中國改革開放後。有的產品國外沒有相應數據,隻用中國前後兩個時期的數據比較。

1、從汽車產量看:

中國毛澤東時代:汽車產量,1956年0.17萬輛,1975年13.98萬輛,是1956年的82.24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62828萬人,人均0.0000027輛,1975年0.00015輛,是55.56倍。

印度:汽車產量,1956年3.2萬輛,1975年7.5萬輛,是1956年的2.34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39081萬人,人均0.000082輛,1975年0.00013輛,是1956年的1.59倍。

美國:汽車產量,1956年692.1萬輛,1975年898.9萬輛,是1956年的1.3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16890萬人,人均0.041輛,1975年0.042輛,是1956年的1.02倍。

蘇聯:汽車產量,1956年46.4萬輛,1975年196.4萬輛,是1956年的4.23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19966萬人,人均0.0023輛,1975年0.0077輛,是1956年的3.36倍。

日本:汽車產量,1956年11.1萬輛,1975年694.8萬輛,是1956年的62.59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8995萬人,人均0.0012輛,1975年0.062輛,是1956年的51.9倍。

西德:汽車產量,1956年107.5萬輛,1975年319.1萬輛,是1956年的3.64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5078萬人,人均0.021輛,1975年0.053輛,是1956年的2.54倍。

英國:汽車產量,1956年100.5萬輛,1975年164.8萬輛,是1956年的1.64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5078萬人,人均0.02輛,1975年0.029輛,是1956年的1.47倍。

法國:汽車產量,1956年82.7萬輛,1975年329.7萬輛,是1956年的3.99倍。人均汽車產量,1956年4384萬人,人均0.019輛,1975年0.063輛,是1956年的3.29倍。

中國改革開放後:汽車產量,1979年18.57萬輛,1998年163萬輛,是1979年的8.78倍。人均汽車產量,1979年0.00019輛,1998年124810萬人,人均0.0013輛,是1979年的6.87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毛澤東時代82.24倍;2.日本62.59倍;3.中國改革開放後8.78倍;4.蘇聯4.23倍;5.法國3.99倍;6.西德3.64倍;7.印度2.34倍;8.英國1.64倍;9.美國1.3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毛澤東時代55.56倍;2.日本51.9倍;3.中國改革開放後6.87倍;4.蘇聯3.36倍;5.法國3.29倍;6.西德2.54倍;7.印度1.59倍;8.英國1.47倍;9.美國1.02倍。

2、從乙烯產量看:

中國毛澤東時代:乙烯產量,1961年0.01萬噸,1975年6.47萬噸,是1961年的647倍。人均乙烯產量,1961年65859萬人,人均0.00015公斤,1975年0.07公斤,是1961年的466.67倍。

美國:乙烯產量,1961年257萬噸,1975年931萬噸,是1961年的3.62倍。人均乙烯產量,1961年18376萬人,人均13.99公斤,1975年43.6公斤,是1961年的3.12倍。

日本:乙烯產量,1961年11萬噸,1975年340萬噸,是1961年的30.91倍。人均乙烯產量,1961年9406萬人,人均1.17公斤,1975年30.47公斤,是1961年的26.04倍。

西德:乙烯產量,1961年27萬噸,1975年214萬噸,是1961年的7.93倍。人均乙烯產量,1961年5403萬人,人均5公斤,1975年36.31公斤,是1961年的7.26倍。

法國:乙烯產量,1961年9萬噸,1975年124萬噸,是1961年的13.78倍。人均乙烯產量,1961年4616萬人,人均1.95公斤,1975年23.52公斤,是1961年的12.06倍。

中國改革開放後:乙烯產量,1979年43.49萬噸,1993年202.7萬噸,是1979年的4.66倍。人均乙烯產量,1979年0.45公斤,1993年118517萬人,人均1.71公斤,是1979年的3.8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毛澤東時代647倍;2.日本30.91倍;3.法國13.78倍;4.西德7.93倍;5.中國改革開放後4.66倍;6.美國3.62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毛澤東時代466.67倍;2.日本26.04倍;3.法國12.06倍;4.西德7.26倍;5.中國改革開放後3.8倍;6.美國3.12倍。

3、從化學纖維產量看:

中國毛澤東時代: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0.03萬噸,1975年15.48萬噸,是1958年的516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65994萬人,人均0.00045公斤,1975年0.16公斤,是1958年的355.56倍。

印度: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2.9萬噸,1975年13萬噸,是1958年的4.48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40722萬人,人均0.071公斤,1975年0.22公斤,是1958年的3.1倍。

美國: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69.2萬噸,1975年300.6萬噸,是1958年的4.34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17488萬人,3.96公斤,1975年14.08公斤,是1958年的3.44倍。

蘇聯: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16.6萬噸,1975年95.5萬噸,是1958年的5.75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20679萬人,人均0.8公斤,1975年3.75公斤,是1958年的4.69倍。

日本: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37.2萬噸,1975年145.2萬噸,是1958年的3.9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9155萬人,人均4.06公斤,1975年13.01公斤,是1958年的3.2倍。

西德: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22.8萬噸,1975年74.9萬噸,是1958年的3.29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5206萬人,人均4.38公斤,1975年12.52公斤,是1958年的2.86倍。

英國: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19.1萬噸,1975年56.3萬噸,是1958年的2.95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5165萬人,人均3.7公斤,1975年10.07公斤,是1958年的2.72倍。

法國: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14.9萬噸,1975年28.8萬噸,是1958年的1.93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58年4479萬人,人均3.33公斤,1975年5.46公斤,是1958年的1.64倍。

中國改革開放後:化學纖維產量,1979年32.63萬噸,1996年375.45萬噸,是1979年的11.51倍。人均化學纖維產量,1979年0.33公斤,1996年122389萬人,人均3.07公斤,是1979年的9.3倍。

總量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毛澤東時代516倍;2.中國改革開放後11.51倍;3.蘇聯5.75倍;4.印度4.48倍;5.美國4.34倍;6.日本3.9倍;7.西德3.29倍;8.英國2.95倍;9.法國1.93倍。

人均增長速度排位:1.中國毛澤東時代355.56倍;2.中國改革開放後9.3倍;3.蘇聯4.69倍;4.美國3.44倍;5.日本3.2倍;6.印度3.1倍;7.西德2.86倍;8.英國2.72倍;9.法國1.64倍。

4、從家用電冰箱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家用電冰箱產量,1957年0.16萬台,1975年1.8萬台,是1957年的11.25倍。人均家用電冰箱產量,1957年64653萬人,人均0.0000025台,1975年0.000019,是1957年的7.6倍。

改革開放後:家用電冰箱產量,1979年3.18萬台,1997年1044.43萬台,是1979年的328.44倍。人均家用電冰箱產量,1979年0.000033台,1997年123626萬人,人均0.0084台,是1979年的254.55倍。

5、從集成電路產量看:

毛澤東時代:集成電路產量,1968年8萬塊,1975年579萬塊,是1968年的72.38倍。人均集成電路產量,1968年78534萬人,人均0.0001塊,1975年0.0063塊,是1968年的63倍。

改革開放後:集成電路產量,1980年1684萬塊(1979年沒有統計數量),1987年9544萬塊,是1980年的5.67倍。人均集成電路產量,1980年98705萬人,人均0.017塊,1987年109300萬人,人均0.087塊,是1980年的5.14倍。

九、比較結果與問號

本來隻想比較幾個基礎性指標性產業項目,但上述比較,已經把能找到可靠數據的基礎產業產品基本都比較了。

比較之後深切感到,習近平總書記評價毛澤東時代“為中國發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定論極其準確,決沒有半點溢美之詞。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與印度、日本、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的比較,基礎性產品無論總量還是人均產量,在發展速度上都是遙遙領先的。中國兩個時期的對比,毛澤東時代在絕大部分項目上也是大幅度領先的。

但在比較GDP數據時,我們卻看到了完全相反的結論,反差之大令人吃驚!因為權威數據是從1952年開始的,到1975年隻有23年,改革開放後從1979年算到2002年。

毛澤東時代:國內生產總值,1952年679億元,1975年3013.1億元,是1952年的4.44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52年119元,1975年329元,是1952年的2.76倍。

改革開放後:國內生產總值,1979年4062.6億元,2002年120332.7億元,是1979年的29.62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79年419元,2002年9398元,是1979年的22.43倍。

改革開放後的GDP數據,23年間竟然比1979年翻了近30番,其中1989年比1979年10年間翻了4.12番,1999年比1989年10年間翻了5.2番,遠遠高出鄧小平同誌設想的20年“翻兩番”,GDP增長速度高的不可思議,竟然是毛澤東時代的6.67倍,人均GDP增速更是毛澤東時代的8.13倍。但問題在於,事實真相是這樣嗎?GDP真的可以脫離主要產品產量的增長而增長嗎?為什麽反差會大得如此離譜?從中國人能夠支配的國民收入來看,如果再減去1/3的外國資本,到底還有多少?希望能得到科學的權威說明。

附:

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公布(附2011-2017年數據對比)

1月22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了2017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包括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

文中指出: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630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第二產業用電量44413億千瓦時,增長5.5%;第三產業用電量8814億千瓦時,增長10.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695億千瓦時,增長7.8%。

先來看2011-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統計:

以下為2011-2017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

注 釋:

[1]許憲春:《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87-108頁。

[2]文章來源:商務部網站。

[3]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源於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

[4]《曆史研究》2000年第4期,《民國時期全國人口統計數字的來源》一文附表:《民國時期全國戶口統計數》中的內政部統計數。作者侯楊方,複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

[5]統計資料匯編隻有1952年以後的數據。1955年3月1日的《人民日報》社論:說:“國家掌握的黃金、外匯也在逐日增多,單隻黃金儲備一項1954年就比1950年增加了10倍以上。”統計資料顯示:1954年為500萬盎司,除以10得出1950年的大概數字。

(作者係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