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榮膺青天白日勳章的國軍英雄廖鈞: 以一個排擋住共軍一個團的輪番進攻

(2010-12-29 06:47:44) 下一個

榮膺青天白日勳章的國軍英雄廖鈞: 以一個排擋住共軍一個團的輪番進攻


廖鈞是國軍在內戰戰場上眾多參戰人員中的一個幸運兒,憑借這種幸運,他在一座血城的槍林彈雨中活下來。廖排長以一個加強排擋住共軍6縱18師54團一個團的輪番進攻。五十幾個人的加強排打到最後僅剩下4人。憑借這種幸運他以少尉階級榮膺青天白日勳章而名聲大噪、風光一時。而所有的這一切還要從1947年6月間的四平街一戰說起。


1947年6月21日國共雙方的部隊在這座城市的戰鬥已進入第十天,對國軍來說局勢正一步步地惡化。當天,國軍在路西的最後一個據點丟失。當天,沈陽緊急集結的援軍剛剛啟程。當天,民主聯軍集中兵力向路東守軍87師、54師陣地發起攻擊。而此時,路東第一守備區司令官87師師長熊新民卻發現在所部與第二守備區54師宋邦緯的防區之間的一個燒鍋據點竟無兵防守,而這個據點位置在火車站東南靠車站附近,距離這陣地不遠的車站又沒法破壞,便於民主聯軍利用接近,加上其左翼於54師天主教堂接壤,右翼毗鄰天橋,位置十分重要。對於這本屬於宋邦緯部的防區,竟出現如此嚴重的疏漏,熊新民暗自慶幸及時發現的同時,也不禁對這支“友軍”的做法略有微詞。54師並不隸屬駐守四平的71軍,而隸屬主力遠在承德的13軍,因事前,四平街防守空虛,長官部臨時命54師副師長宋邦緯率兩個團協助防守。俟四平戰勢惡化,路西失守,民主聯軍急攻路東,宋邦緯將主力猥集於防區中心地帶的天主教堂附近,自保尚不足,就更無暇他顧了,陳明仁對他沒轍,熊新民拿他也沒辦法。最後隻得命所部261團團長周君平臨時抽調一個加強排即刻填補此真空地帶,固守燒鍋據點。時任71軍87師261團上士排附的廖鈞因作戰勇敢被任命為少尉排長,負責燒鍋據點的防守。臨行前,熊新民親自接見了這一排人,為其打氣。並且囑咐師部在彈藥緊張的情況下,配屬這支小部隊兩挺重機槍,以示關愛。對於長官的重托,憑借精良的裝備,廖鈞惟有恪守命令,方盡軍人之職。


由於民主聯軍正集中兵力攻擊天橋與天主教堂兩處據點,使得廖鈞能迅速安全地把部隊帶進了尚未發生戰鬥的燒鍋據點,對於隨時可能發生的戰鬥,廖鈞在布防上大做文章,針對民主聯軍的集團衝鋒,實際上就是以接力賽跑方法接近守軍,待守軍機槍換裝彈夾間隙,一舉突破陣地,以手榴彈及刺刀決定勝負的作戰方式,廖鈞除加強正麵火力,增加縱深設置外,又以2人為1組,從側翼配合牽製。又征用大量的黃豆,在陣地前灑滿黃豆。6月26日,就在天主教堂的爭奪白熱化時,一支民主聯軍部隊以戰鬥隊形進入燒鍋據點守軍射程內,毫無疑問,民主聯軍終於意識到解決四平守軍,就在這次的穿插迂回了。不久,雙方接火,戰鬥終於打響了。這一打,雙方都吃了一驚,民主聯軍沒有想到,一個破燒鍋廠裏竟然到現在這個時候還有這麽多的敵人,而且還都是極狡猾頑強的敵人。廖鈞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這麽多的民主聯軍,“可能有一個營的敵人,不,兩個營,難道……。”


 


盡管防守燒鍋據點的這個加強派都是經過挑選有多年戰鬥經驗的軍士,但隨著戰鬥的發展,民主聯軍的集團衝鋒仍然震懾了守軍的意誌。黏稠的血液浸泡著大豆,如泉般汩汩地從死屍的傷口裏流出,流向四周……。在這場角逐中隻有蛆因貪婪而變得巨大,在屍堆中翻滾著把身體染成血紅。陣地前傷者的呻吟很快被新一輪的衝鋒所壓倒。經過十幾次的衝鋒,當屍體一層層覆蓋住腳下圓滑的黃豆,後麵的人踏著前麵的屍體,民主聯軍終於攻入了燒鍋據點,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刺刀的糾纏,殘酷的白刃戰並沒有持續多久,戰場上出現了少有的寂靜,隻是牆頭那麵青天白日旗依舊未變。深夜,民主聯軍指揮員向戰鬥人員喊出了“向有機槍響的地方衝鋒”的口號。喊聲,哭聲,呻吟聲,槍炮聲交織在一起,阿鼻地獄莫若於此。


當燒鍋據點的守軍將第四次衝進來的民主聯軍擊退,已是6月30日,據點周圍死屍遍地,抽氣彌漫。據點裏除了廖鈞,就剩下一個班長,他的一個勤務兵和一個戰鬥兵,4個人了。糧食和水早已經沒了,更重要的是彈藥也所餘無幾。五十幾個弟兄組成的加強排就剩下4個人了,戰鬥是已經多餘的事情,命令已經執行到底。躺在屍體從中等待著天亮做俘虜的這4個人怎麽也想不到,7月1日拂曉,對麵一直飛舞的紅旗不見了。沒有了廝殺聲,沒有了槍炮聲,仿佛世界歸於靜止。1947年6月四平街一戰以民主聯軍主動撤出而宣告結束,根據戰後國軍評估認為廖鈞所部在燒鍋殲敵近五千,僅管無法核實,但曆史還是公正地把成就廖排長一生榮耀的民主聯軍6縱18師54團的番號記錄了下來。


 


在國民政府派視察團來四平視察戰跡時,熊新民把廖鈞的事跡加以介紹,後經國防部特呈蔣介石,頒發青天白日勳章,成為內戰中獲此最高殊榮者中職務最低的一位。以後,廖鈞還同陳明仁一同到沈陽,坐花轎車參加慶祝遊行。後來在遼沈戰役中輾轉逃脫,赴台。官至中校退伍。1992年10月受台灣總統府褒揚,另題頒“忠義孔昭”四字匾額一方,以激勵忠貞。


對於廖鈞成功守衛燒鍋這個戰例,依我個人看,不外乎有三點因素。首先,廖鈞的成功在於他靈活地利用地形,在3米寬(這個數字是現在我估測的,因為周圍道路在50多年來根本沒有太大的變化)的街道上以強大的火力封鎖了道路,打亂了54團迂回穿插的企圖,同時燒鍋據點本身身高2.5米的日式建築,牆體為灰色條形磚,十分結實。在50多年前,周圍都是破亂的民房的情況下更是一個小的製高點,並且進行了縱深設置,極為實用。其次,團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點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作為職業軍人,以忠貞意識加以培養,國軍中老兵在戰術配合上較同期的民主聯軍要高明許多。曾有人認為四野是解放軍中最講究戰略戰術的部隊,如果照此論,隻能肯定他們麵對的是一個狡猾的敵人。第三,54團以單純的正麵衝鋒成就了廖鈞的青天白日,盡管因為街道狹窄難以實用重武器,但就實際情況來看,當時54團完全可以采取友軍17師的逐屋爆破的辦法,摧毀或孤立這個據點,而不是以占領為目的,從而可以避免巨大的傷亡。也許正是因為這三點,廖鈞在國軍裏脫穎而出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