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一位智者在一本僅有五千言的經書中,卻提出人應該柔弱處下,要象水一樣的處世觀點。他從人、萬物草木的生長發展中發現這麽一個客觀現象:
正文

老子道德經與和諧處世之道(三)

(2010-01-14 18:24:46) 下一個

老子道德經與和諧處世之道()

對第一、二講的簡要回顧。

在前兩次課中,我們圍繞著怎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大家共同學習了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六課“柔弱”、第七十一課“微妙”和第七十九課“知人”。這三課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消除不和諧的根源,應當轉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這就是不要處處去與人爭強鬥勝,而要學會以柔弱的姿態與人相處。具體講就是要學會容忍大千世界裏的各種人和事,尤其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做到為人處事微妙玄通。而要做到這些,必須提高自己的情商,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這個自我控製的過程,也就是自己戰勝自己的不良情緒的過程。《道德經》認為,“自勝者強”,這種能夠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今天,我們繼續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就是與人相處怎樣才算是柔弱呢?是不是隻要輕言細語就算柔弱了呢?輕言細語隻是一種形式,柔弱的關鍵在於人的心態。那麽,什麽樣的心態才算是柔弱呢?我們今天與大家共同學習《道德經》第三十課“穀王”。

第三十課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小故事。

張良的故事。

張良是輔佐劉邦取得天下的軍師,他對於建立漢王朝功不可沒。當年,他是怎樣發跡的呢?相傳張良年輕時並無過人之處,但是有一天,發生了一次奇遇。這一天張良過河,正在橋上走,迎麵過來了一位白發老人,走到麵前時,老人突然把腳上穿著的鞋子往橋下一甩,鞋子隨即落到河裏。張良正納悶,隻聽見老人說:“你下去把鞋子給我撿上來。”張良滿肚子不高興,明明是你故意丟下去的,憑什麽讓我去給你撿上來?心想拒絕,但眼見老人滿頭白發,又一想何必跟這麽老的人計較呢,於是耐著性子下河去把鞋子撿了上來。正要交給老人,沒想到老人接著伸出腳說:“把鞋給我穿上。”張良這回真生氣了,這個老頭怎麽這麽無禮?但又一想,既然已經撿上來了,看在他是老人的份上,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張良又把鞋給老人穿上。老人穿上鞋後,說話了:“孺子可教也。”接著說:“三天後的早上,你到這個河邊來,我有東西要傳給你。”張良知道遇上了不凡之人,心裏很高興。第三天一早就來到了河邊,一看老人已經站在那裏,老人生氣地說:“哪有讓我等你的道理,東西暫時不給你,還是三天之後的早上,你再來等我。”三天後,天才蒙蒙亮,張良就來到了河邊,一看,老人又先他而來,不用說,又沒得到,老人再次約他三天後見麵。這次,張良半夜就來到了河邊,一直等到早晨老人來到,於是老人滿意地交給他一本書就走了。相傳這位老人叫黃石公,傳給張良的這本書是一本講述怎樣用兵打仗的兵法書,張良回家後用心研讀,終於成長為一代軍師。

這是一個古代的例子,我們再來看現代的例子。

新東方的董事長兼總裁,也是創始人俞敏洪講到他為什麽會吸引一批北大的海外學子回來為新東方效力時,這樣說:“我這個人成績一直不怎麽樣,但我從小就熱愛勞動,我希望通過勤奮的勞動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所以我從小學一年級就一直打掃教室衛生。到了北大以後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另外,我每天都拎著宿舍的水壺去給同學打水,把它當作一種體育鍛煉。大家看我打水習慣了,有的時候我忘了打水,同學就說,俞敏洪怎麽還不去打水。但是我並不覺得打水是一件多麽吃虧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是同學,互相幫助是理所當然的。同學們一定認為我這件事情白做了。又過了十年,到了1995年底的時候,新東方做到了一定規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結果就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去尋找我的那些同學。我為了誘惑他們回來還帶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國非常大方地花錢,想讓他們知道在中國也能賺錢。後來他們回來了,但是給了我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他們說,俞敏洪,我們回來是衝著你過去為我們打了四年水。他們說,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所以讓我們一起回中國,共同幹新東方吧。才有了新東方的今天。”

在這兩個故事中,張良能贏得那位黃石公的信任,進而把兵書傳授給他,靠的是什麽呢?俞敏洪能贏得他的同學的信任,從國外回來和他一起創辦新東方,靠的又是什麽呢?用《道德經》的觀點來解讀,他們共同具備了一種與人和諧相處的心態和素質,那就是處下。

第三十課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一課講了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百穀王善處下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江河湖海之所以能為山川河穀的百穀之王,有的還是幾百穀之王,如長江是由很多峽穀的溪流匯合而成。原因何在呢?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由於它處於最低的位置,所以它能為百穀王。水往低處流,江河湖海地勢低窪,水都流到這裏匯合,所以它就成為百穀之王了。

    《道德經》在這裏揭示了一個自然規律,就是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山川河穀之王,其原因在於它處於最低的位置,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果它不處於最低的位置,也就沒有最大的容量。正因為它有了最低的位置,才遵循了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匯集了山川河穀之水,成為百穀之王、千古之王。

  用一句話來總結,善於處下,是大江大海成為百穀王的關鍵因素。

第二,上民、先民必處下。

把這個自然規律運用到人類社會,一個人要想得到他人的認可,得到群眾的擁護,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關鍵也是要學會處下。

我們想想,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我們的心態是處上呢?還是處下呢?公交車上,為了爭座位發生爭吵,乃至動武,為了什麽呢?還不是怕吃虧,都想爭個先,賺個舒服;兩個大人為了孩子放鞭炮的爭執而發展到動刀子,為了什麽?也是怕自己的孩子吃虧;說到底,都是咽不下那口氣,這口氣是處上還是處下呢?當然是處上。家裏兩口子經常發生口角,說到底誰都想占個上風,誰也不想甘拜下風。單位裏同事之間經常發生矛盾,追根究底,也是都認為對方不對,誰也不願意多想想自己的缺點,一句話,誰都不願意處下。所以,人與人之間不和諧,好爭鬥,說到底,還是不願意處下所致。

《道德經》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以你要想當上等人民,說話就必須客氣些。要想當先進的人民,是事都不能爭先。也就是說,與大自然的客觀規律一樣,在人群中,真正的王者,也就是能夠得到大家的擁護和支持的人,同樣是善於處下的人。

這種處下的具體表現就是,首先,必以言下之,就是他對任何人說話都是和氣的,從不高高在上,從不想壓人一頭,而是平等待人。記得有位北大學生寫了一篇文章,題為“來北大的第一堂課”,講的是他第一次來北大報到時,孤身一人,背了許多行李,要上許多地方去辦各種手續,每個地方都要排長隊,直到天快黑了,手續還沒辦完,還要背著行李到處跑,心裏很著急。這時他看見一個老頭迎麵走來,於是他對老頭說:“老大爺,麻煩您幫我看看行李,我要去辦入學手續,辦完了我就來取行李。”老頭答應了。等到這個新生把全部手續辦完,天已經完全黑了,他趕忙跑到老大爺那裏,心想他會不會早走了,我的行李安全嗎?沒想到老大爺依然在原處守著行李等候著他,他十分感動,連連道謝,老大爺轉身離去,他才想到自己還沒問他的姓名。過了幾天,學校召開開學典禮,他遠遠望去,主席台上一位老人十分眼熟,仔細一看,不就是幫自己看行李的那位老大爺嗎?他忙向別人打聽這是誰,別人告訴他,這就是當時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他頓時被震撼了,堂堂北大副校長,為素不相識的新生看行李,而且根本就看不出這位老人身居高位,當時的老人衣著樸實,神態和氣,全沒有高官的氣勢。震撼之下,新生寫下了這篇文章“來北大的第一堂課”,他認為季羨林給他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怎樣做人。季羨林的什麽素質讓北大學子感到震撼?就是處下。身居高位,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謙虛樸實,平等待人,樂於助人。其實不僅高官處下令人感動,就是我們平民百姓之間,如果誰總是謙虛處下,處處讓人,不與人爭高低,樂於幫助別人,我們不也都喜歡這樣的人嗎?可以說,凡是能夠處下的人,必定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道德經》把這樣的人稱為“上等人民”,也就是說,真正的上等人民不一定是錢很多,或者是官做得大,或者是什麽星,而是那些具備處下精神的人。我們再來看前麵說的那兩個小故事,俞敏洪為什麽能夠贏得北大海外學子的青睞,願意回國與他一起創業?就是因為他善於處下,大學四年,天天打掃宿舍衛生,天天給同學打水,以至於沒去打水反而被別人看作是不正常,他照樣心安理得地去打水、打掃衛生,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吃虧的事情,也並不想從中得到什麽。這是什麽精神?就是一種處下的精神。但是十年後,當新東方發展急需優秀人才時,他的處下得到了回報,因為他的處下,贏得了別人對他的信任和尊重,那些優秀人才願意拋棄海外事業和他一起創業,沒有這些海外學子的支持,也就沒有新東方的今天。古時的張良如果不處下,經不起黃石公的再三試探,他也得不到那本寶貴的兵書。老子在《道德經》中之所以把這種人稱為上等人民,是因為這些人具備了一般人很難具備的處下的心態和素質。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四年當中,堅持每天打掃宿舍衛生,堅持每天為同學打水;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為素不相識的新生無償地看行李;遇到老人挑釁性的試探,更不是每個人都能耐住性子去滿足老人的要求;能夠做到這些,說明這些人具備了一般人所不具備的處下素質,這既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水平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過人之處,一種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使他們得到了別人的信任和尊重,成為人群中的上等人民。

處下的第二個表現是,必以身後之。也就是凡是有利的事情,你不能去跟別人爭,而是要先讓給別人。孔融讓梨之所以成為千古美談,就是因為其中所體現的先人後己的精神。當初牛根生被迫離開伊利,賣掉伊利股票成立蒙牛時,原來跟隨牛根生的骨幹力量便一起投奔到了牛根生的麾下。牛根生在和林格爾所豎起的蒙牛大旗之所以有這樣的號召力,這與牛根生的“德商”有著最為直接的聯係。在伊利工作期間,因為業績突出,公司曾獎勵牛根生一筆錢,讓他買一部好車,而牛卻用這筆錢買了四輛麵包車,此舉使得其直接部下一人有了一部車;據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紹,當時牛根生還曾將自己的108萬元年薪分給了大家。這就是牛根生給部下的一種心理預期,這樣的預期讓他們知道,隻要牛根生能走向成功,牛根生絕不會虧待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預期,曾經的老部下便義無反顧地投其麾下。正因為牛根生在有利益的事情上“必以身後之”,不但不爭先,反而把自己的讓給別人,所以才會有眾多人才不顧一切地去投奔他,也才有了今天的蒙牛。追隨俞敏洪的人說:“俞敏洪,我們回來是衝著你過去為我們打了四年水。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所以讓我們一起回中國,共同幹新東方吧。”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怎麽才能得人心?隻有那些把別人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還重要的人,才能得人心,進而得天下。
   
俞敏洪說,一個企業家和他講起大學時候的一個故事,他們班有一個同學,家庭比較富有,每個星期都會從家裏帶六個蘋果到學校來。宿舍裏的同學以為是一人一個,結果他是自己每天吃一個,盡管蘋果是他的,不給你也不能搶,但是從此同學留下一個印象,就是這個孩子太自私。後來這個企業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個吃蘋果的同學還沒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這個企業家的隊伍來,但後來大家一商量,說不能讓他加盟,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大學的時候他從來沒有體現過分享精神。

說到底,《道德經》要求的“必以身後之,是事都不能爭先,說的就是在有利益的時候,要學會讓別人先得利,不要去爭。有的人對這點可能想不通,有利的事都給了別人,那我不是太吃虧了嗎?其實,《道德經》所說的“必以身後之,不是說你什麽都不要,而是有利先讓別人,自己不去爭。其結果呢?從具體事情上,可能你會吃點虧,但從長遠來講,你贏得了大家對你的信任和尊重,這種無形資產給你帶來的更多,更好,這是用錢買不到的財富。《道德經》在第三十二課“天長”中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所以聖人把自身擺在人民之後,結果反而走在前麵去了;把自身置之度外,最後反而生存下來了。“非以其無私耶,能成其私。”必須以他的無私,所以才能成其私也就是說,你處下,不爭先,有利讓別人,看起來是吃了虧,但善有善報,最終反而得到的更多。俞敏洪無怨無悔地為同學打掃了四年宿舍,打了四年水,當時似乎是吃了虧,但他由此得到的信任和尊重換來了新東方的成功,他是得到的多呢?還是失去的多呢?牛根生有錢就散財,幫助別人,一些本屬於他的財富似乎流失了,但他由此贏得的人心為他帶來了一個蒙牛,他是得到的多呢?還是失去的多呢?其實,一個隻看到眼前利益的人,或者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的人,是很難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那些真正能夠與別人和諧相處的人,必然是不斤斤計較眼前的利益得失,不怕吃眼前虧的人。也就是前麵學的第七十一課“微妙”中說的,這種人曠兮其若穀,胸懷寬廣若穀,什麽事情都能容。為什麽?就是他能夠處下,他把處下視為一種美德,他既然能夠處下,胸懷就寬廣,就不在乎一得一失,就能夠讓別人先得利。他做到了處下,就必然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就會有好人緣。

根據江河湖海善於處下而成為百穀之王的自然規律,《道德經》認為,處下是一種王者風範。善於處下的人,除了能夠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而外,更可能受到他人的擁護而成為領導人。那麽,當他當了領導人,地位高了之後,他又是怎樣處下的呢?《道德經》說,“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所以聖人,地位雖高而人民負擔不重。遇到災害時,他們就站在前麵抵禦災害,保護人民不受其害。比如現在中央減免了所有的農業稅費,又頒布了多項惠農政策,這就是處上而民不重,地位雖高而人民負擔不重。災害來了,在第一線,我們總能看到中央領導的身影,與人民同甘共苦,領導人民抵禦各種災害,這就是處前而民不害這個時候他們站在前麵不是與民爭利,而是領導人民抵禦災害。遠古時候的堯帝在位的時候,認為天下人隻要有一個人挨餓,那就是他的過錯,天下人隻要有一個人犯罪,那就是他沒有教育好。他的這種愛民如子的思想最後體現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主動把帝位禪讓給了舜帝。大禹後來之所以被舜選中做自己的接班人,也是因為他治水有功,解除了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水患,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至今傳為美談。這些地位高的人處下,說到底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地位上。

這種處下的人,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道德經》說,“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天下人都樂於推舉他,他們的處下,得到了天下人民的擁護,大家都樂於推舉他當領袖。因為他處下,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個人利益的爭鬥,所以天下人沒有能與他相比美的,也沒有人能夠戰勝他的。

以上講的是處下的好處,那麽不處下的壞處是什麽呢?舉個簡單的博弈論的例子。一個8歲的男孩問父親:“爸爸,戰爭是怎樣發生的?”男孩的父親回答:“很簡單。比如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因為德國人入侵比利時……”在一旁的妻子立即打斷他的話:“你講的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有人在薩拉熱窩被刺殺了。”丈夫聽了一臉不高興,衝妻子不耐煩地說:“是你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我回答?”妻子聽了也是滿臉不高興,她轉身跑出客廳,砰的一聲把門關上。接著從廚房裏傳來碗碟猛摔在地上的聲音,過了一會,大家都陷入沉默當中。男孩眼眶裏含著淚水,輕聲說:“爸爸,你不用說了,我知道戰爭是怎樣發生的了。”夫妻二人以一種兩敗俱傷的方式,使自己孩子明白了戰爭的發生和夫妻兩個人吵架的內在關聯:讓國家之間一步步走向世界大戰的機製,同樣也正是同一屋簷下夫妻失和的原因。也就是說,無論國與國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衝突,其中所蘊含的博弈原理是大同小異的,這就是人們之間的決策與行為會形成互為影響的關係,一個主體在決策時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反應。當雙方發生矛盾的時候,如果大家都選擇處上,誰也不讓誰,針鋒相對,就會導致矛盾不斷升級,國與國之間爭鬥的最高形式就是戰爭,夫妻之間爭鬥的最高形式往往是離婚。但是如果有一方能夠處下,忍讓,情況就大不一樣。

今年正月十五中央台播了一個節目,講一個七歲的小女孩是怎麽調解父母關係的。這個小女孩多才多藝,十分優秀,但是父母在怎樣培養她的問題上發生了矛盾,而且矛盾越來越大,有時父母吵完架,幾天不說話,有時就分居了,小女孩心裏很著急,怎麽勸說都不見效。這天,她聽見母親對父親說,你要是象從前那樣對我好,就好了。父親接著說,你要是象從前那樣聽我的,就好了。小女孩聽了,心想,他們過去彼此都是很愛護尊重對方的,而且他們都懷念這種感覺,於是她想了個主意。有一次父母又吵完架後,妻子接到了丈夫發來的一條短信:“親愛的,都是我不好,我太不大度了,請你原諒。”丈夫也接到了妻子發來的一條短信:“寶貝,對不起,我不該那樣對待你,請你原諒。”這對夫妻接到了對方的短信後,心裏都很感動,再坐下來討論問題時,不再那麽氣呼呼的了,都盡量考慮對方意見中合理的成分,家庭矛盾就這麽漸漸化解了。這兩條短信都是這個小女孩模仿父母的口氣發的,為什麽會起到這麽好的效果?就是因為她無意中遵循了處下的自然規律,她模仿父母的口氣用彼此處下來對待對方,就取得了和解的好效果。我們再想想,為什麽現實生活中很多矛盾解決不了?其實矛盾本身並不是不可解決的,關鍵就在於人人都不願意處下,人人都想證明自己對,都想占上風,不斷地較勁就導致矛盾不斷深化,以至於不可調解。如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石光榮與兒子的矛盾,與妻子的矛盾,都是源於處上所致。其實隻要有一方願意處下,矛盾就會逐漸弱化,最後化解。

話雖這麽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處下,卻絕非易事。處下為什麽這麽難?其實,處下難就難在人往往咽不下那口氣,處下似乎就是示弱,但是人就是不願意示弱,這就是我們與人和諧相處的心理障礙。如果看開了,那口氣算得了什麽呢?看淡了它,不往心裏去,表麵上你處下處弱了,好像是吃了虧。實際上你從中鍛煉出寬廣坦蕩的胸懷,和微妙玄通的處事方式,化解了不必要的矛盾,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你是得到的多呢?還是失去的多呢?你失去的是小肚雞腸和煩惱,得到的是高尚的人格與和諧的人緣,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這裏難就難在戰勝自己,戰勝自己處上的心態,這就是一個提升自我修養的過程。當年張良得到黃石公那本兵書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黃石公幾次試他的耐性,故意激怒他,張良心裏也確實不高興,甚至也想發作,但他最終忍住了,最終采取了處下和容忍的態度來對待黃石公的無禮,結果得到了那本兵書,成長為一代軍師。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遇到這種事情,有幾個人能忍得住呢?這就反映出一個人的德性和修養。正因為能做到的人很少,所以就看出這種品質的難能可貴。如果你能要求自己通過磨練逐漸具備它,你就獲得了一種與人和諧相處的寶貴素質。

總結: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道德經》第三十課“穀王”,這一課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人們學會處下,《道德經》認為,具備了處下的素質,就是具備了真正的王者風範,也就具備了與人和諧相處的關鍵要素。我們在第一講中講到,為人處事要學會當弱者,而要當弱者,就必須具備處下的心態和素質。一個人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如果能夠既處下,又處弱,那就能夠做到微妙玄通,容忍各種人和事。這就是《道德經》所提倡的和諧相處之道。

學習了《道德經》的這些思想之後,有些人可能有些想不通的地方,按這樣做,是不是有些消極呢?現實中,我們人人都希望爭取上進,學生希望取得優異成績,工作的人希望工作先進。如果處下處弱了,豈不是甘當後進嗎?這是對《道德經》的理解還不夠全麵準確導致的誤解。首先,《道德經》提倡為人處事處下處弱,不是不要你積極向上,而是說在積極向上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與別人的衝突和爭鬥,遇到別人與你爭鬥,你要善於容忍,不計較眼前得失,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麵,《道德經》對如何遵循客觀規律去積極學習和工作,也有著十分明確的要求,這就是我們下一講要學習的內容。下一講,我們就重點學習,《道德經》要求我們怎樣去學習工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