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一位智者在一本僅有五千言的經書中,卻提出人應該柔弱處下,要象水一樣的處世觀點。他從人、萬物草木的生長發展中發現這麽一個客觀現象:
正文

第一課 道

(2009-12-27 17:43:16) 下一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一、道的變化無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兩句就把道講活了,道大無邊無際,浩瀚無比。道,可以叫道,一旦發生了變化就可以不叫道了。名,可名,可以叫道這個名,一旦發生了變化就可不叫這個名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第六十三課《混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的名字叫做道。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大。大又可以叫逝,也可以說是很遠,從無窮遠又返回原地。這就說明:道不但大而且作旋轉運動,並不斷變化,名字也不斷改變,既可以叫這個名,又可以叫那個名,實際就是沒有名,所以無名就是道,道也叫無名。

二、無名與有名的關係

    無名,天地之始:無名的道產生了天、地。在一個恒星係的範圍裏,它的空間就叫天,在這空間裏產生若幹個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這就是無名的道(宇宙)產生出來的天和地。

    有名,萬物之母:有了固定名稱的天和地之後,再產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六十四課《反者》)天下萬事萬物都產生於有形,即產生出來就有一定的形狀、大小、重量,這種有形的東西,都是由無形的道產生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第六十二課《生一》)萬物都是由陰陽互相結合而定型,氣衝陰陽、冷熱脹縮變活潑,伸縮自然成動作,動作協調生命活。

三、修道修德無欲好結果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第六十八課《有始》)天下有個開始(),這個開始就是天下之母。既然有了母親(),就可以知道它的兒子(萬物)。既然知道了兒子是誰,再返回去守住母親(修道修德),終生不停。人為萬物之靈,他就作為萬物(修道修德)的代表。

    常無欲,以觀其妙:修道修德要無私無欲,才能守靜,這樣方能觀察道的奧妙。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第十一課《天道》)不出門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需要通過窗戶就可看見大道。

    常有欲,以觀其徼:修道有私心、欲望,便不能守靜,要麽什麽也看不到,即使觀察到的也是有限的。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此兩者同是為了修道修德,一個沒有私心欲望,一個有私心欲望,其結果各不相同。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欲和無欲的兩者都在叫玄,但玄的內容大不相同,有欲的在表麵玄、門外玄;無欲的在道裏玄、門內玄。玄是一種前進的形式,成為螺旋式的上升;各種行業,即七十二行,行行都有門。這個門,就是進入大道之門。所以,玄!玄!玄!就能玄入道門。奧妙之門多得很,隻要苦練就能進。

 

                                  ——摘自:湖北人民出版社《老子道德經新譯》,作者:孫享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