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一位智者在一本僅有五千言的經書中,卻提出人應該柔弱處下,要象水一樣的處世觀點。他從人、萬物草木的生長發展中發現這麽一個客觀現象:
正文

一切自有巧安排

(2009-12-27 17:39:57) 下一個

     有一段時間我在食堂負責做麵食,其間兩次參加武漢鋼鐵公司年度技術比武,我都得了單項第一名。慚愧的是,兩次得獎都並非我的實力比別人強,而是我比別人幸運,但事實就是如此,沒法解釋。如果說我是碰巧,那怎麽連續兩年都巧呢?

    第一次得第一名的麵食作品是千層餅。比賽前,幾個人在一起練習,連老師傅也不太清楚到底怎樣才是最標準的。考試那天,我就很隨意地作了四張,(規定要作四張)。旁邊有個人帶了自製的加了辣椒粉的炒鹽,我就順便借了一點。想著自己也得不了名次,就很快做完,第一個交了。做完後發現:別人做的餅都很圓,而且四個一樣大,我做的不很圓,且四個不一樣大,覺得很慚愧。心想:算了,早交早完。所有人做的餅都由評委品評,然後確定優劣。不知什麽原因,我的四張餅被評委看完、品嚐後,拿出來隻剩一點了(被評委們吃完了),而其他的人的餅拿出來卻基本沒動。後來一問才知道,其他人的餅都做得都很薄,焦而不嫩,不好吃,而我的餅做得較厚,炕出來外焦內嫩,吃起來口感好,因此受到評委的喜愛。而這一切,我卻是在無意間作到的。

    第二次更奇。這次是比賽炸油條。炸油條對我來說是個較難的品種,我從未做過,隻在考試前兩天請人教了一遍,心裏一點底也沒有。考試的時候參賽選手排成一排,我的位置在最邊上,旁邊不遠就是觀眾,教我的那位師傅就在觀眾中間。比賽現場的管理比較鬆。比賽開始,先和麵。可我不知道麵怎樣才算和好了,就問那位師傅,他就在一旁告訴我。那位師傅幫我看了一下,說很好,我就去炸。炸的時候,我先看別人怎麽做。真是不容易,有的人反複五六次,都沒成。我在一旁邊看邊總結經驗。等我做時,雖然心裏打鼓,但操作起來還有點老師傅的樣子。做完後交評委評審,結果我又得了第一名。我的同事知道後,都不相信,因為我們從未炸過油條。

   更沒有想到的是這隻是更大巧事的序曲。此前,我一直想調動一下工作,可大家都說很難辦(我一沒關係,二沒熟人)。由於我兩次得了第一名,在公司出名了,領導主動幫我調動了工作,而且是我一直想要的工作。這次調動我是一點沒費勁,全是上麵動的。現在的工作環境讓我較放鬆,除了正常上班以外,我還可以有心情去做其他的事。

   其實,我之所以有這麽好的運氣,都是我堅持每天背誦《道德經》修道修德的結果。

   許多學習《道德經》的學友都有類似的經曆和體會,那就是:背誦《道德經》修道修德,一切自有巧安排!    
                                                                                                                             (朱之丹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