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交易模式:外匯、期貨和股市的異同

(2013-08-20 08:17:41) 下一個
交易模式:外匯、期貨和股市的異同
 
雖然交易的本質相同,但應用在各市場的交易策略和交易模式並不相同,因為:
1,市場特征不一樣;
2,參與的群體不一樣。
 
股市大規模掠奪的對象是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和總資金量周而複始循環的散戶群體。
 
共同基金、養老基金的特點是輸得穩、長時間保持輸。
 
散戶群體的特點是單位時間輸得多、輸得快。周而複始的原因在於:
1,輸光後必須要有幾年積累才能省下足夠的錢供再去輸;
2,一些有些經驗的人最終黯然退場,Middle Class裏剛攢了些錢的新生代Novice入場;
這兩個群體集合的資金狀況取決於經濟周期的景氣循環。所以,任何股市行情周期裏,這兩者的資金存餘對規則和行情走法都有影響。比如,近年來,Brokerage的Margin Requirement都顯著變小,說明:散戶群體的總資金量減小。法律製定上,主力資金希望散戶群體加大杠杆以供輸得更快。這實際上對應於,中產階級的總收入和總儲蓄相對於社會總財富的比例變小。
 
股市的資金容量和交易金額相對來說其實是有限的,排在外匯交易和期貨的後麵,居第三位。外匯和期貨市場的有效交易量(定義為:真實的、對於市場看法不一樣的換手)比股市大,因為:
1,大資金在裏麵;
2,外匯和期貨由於沒有Shares Outstanding,所以,1)外匯就是實際上的易貨貿易,2)期貨的Shares Outstanding為零,即每個空單都對應一個多單,純粹是對賭,因而幾乎都是有效交易。
 
外匯和期貨都是中短期行為,所以,客觀上造成長期趨勢難被預測。但股市裏有很多做市交易(Market Making Transactions:為了維持Liquidity), 或主力資金的對倒盤,或主力資金為了吸籌而用資金畫圖,等等,這些都不是有效交易,從而主力資金有條件對某些股票長時間做盤,且長期做盤必須要囤積一定控盤度的股票,因而有機會可對某些股票更高概率地判斷長期趨勢。
 
外匯和期貨的資金容量大,且杠杆高。外匯和期貨大多是“專業”機構在做,所以,大多業餘“操盤手”都在幹外匯,專業操盤手在幹期貨。但也不完全,比如,由於外匯的易貨貿易特征,$NZ vs ¥JPN的操作者和被獵取對象是日本的全職家庭婦女。
 
從交易本質的角度來說,期貨和外匯做的都是Small Time Frame的小機會,而股票才有可能大機會。機會的大小一方麵表現為價格波動幅度,另一方麵表現為判讀概率。
 
不頻繁操作意味著大多時間要麽空倉等待入場機會,即等高概率入場機會;要麽持倉等待平倉機會,這既意味著Time Frame長,也意味著等待高概率平倉機會。所以,不頻繁操作至少等價於等待高概率操作機會,不完全全等的地方在於:DT和短線操作並非意味著頻繁操作,而是等待到高概率操作機會後,預期或計劃中持倉的時間短。如果一段時間內內,這種高概率機會多,當然可以頻繁操作,如果機會少,就會表現為少操作。這種邏輯區分,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外匯市場和期貨市場的真正問題在於:可供交易的品種少。而且,外匯交易沒有確切的交易量,一般各Broker隻能顯示、統計、知曉各Individual Broker範圍的交易量。對於Price/Volume為基礎的TA來說,TA根本上就失去了有效的基礎。這客觀上造成高概率機會少。在高概率機會少時,交易者被迫強行入場,導致好的交易策略事實上難執行。這種高概率機會少還表現為,很少有大級別走勢,所以,大多是小級別走勢,少部分是中期走勢,而高概率圖形的最重要原理就是大級別走勢清晰,在大級別清晰的基礎上,找中小級別的出入點;這導致高質量的交易信號少。這些才是這兩種市場表現為高風險的本質原因,因為,這是市場特征,交易者無法控製。至於高杠杆,這是交易者可控的,不用就是了。但若不用杠杆,而高概率機會少,必然導致聰明的交易模式是頻繁輕倉操作,相對來說,即使聰明地交易了,事實上的結果也是平均交易質量低下,回報率也不高。
 
外匯交易的主力資金,必定是最高層的政治角力,一般資金量難以接近該圈子。期貨市場則除了主要被大資金純粹操縱外,有時跟政治、經濟和產業鏈的基本麵有關,更有時被政治操縱(比如,黃金的真正莊家是美聯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粗人在澳洲 回複 悄悄話 是呀,相信所謂投資是愚蠢的

普通人, 把錢全花在自己,家庭,孩子的健康,安全,提高見識知識水平上,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對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