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智力、能力、道德和財富

(2011-04-02 13:56:31) 下一個
智力、能力、道德和財富

華爾街在Spreading a Fallout:Sokol離開了Buffett的BRK。

Sokol力促Buffett Buyout的LZ,Shares Outstanding 64.08M,Float 63.36M = 98.88%。As of 12/31/2010 LZ的機構持倉率為84.80%,Shares Short ~1M,正常並可忽略不計。

從LZ的圖上看,有清晰的吸籌過程,特別在2009年3月至9月,幾乎從$25直線漲到$70,隨後續漲,價格都從未向下調整過。在2010年8月下旬突破$95阻力,連續上漲兩個月,10月28日Gap Down起始在$102-$115的橫盤。According to the public report,Sokol在2010年12月開始介入,買入2300股,一周後賣出,後又在2011年1月中旬類似價位買入100K股,從促成的Buyout Deal中獲利$3M。如果沒有BRK收購,該股應該還會繼續上漲,甚至市值超過$9B的收購價,但持倉機構的收益並不一定更大(也即,做莊能最終出掉倉位*平均出貨價格不一定能更大)。

令人吃驚的倒是Buffett在2010年12月沒有興趣Buy Out,2011年1月中旬Sokol再次建議,到3月中旬Announce Deal對於$9B的Deal隻用了2個月的時間(這個Cash Buyout的規模在目前曆史上是一個巴掌可數到的)。顯然,Sokol的詳細工作做的很好。

$3M對於Sokol來說是九牛一毛,所以,應該不是錢的問題。其實,事後是可補救的,比如在Deal被Announce前,向Buffett交底,或者平價賣給BRK,或者告訴Buffett,Profit用於慈善捐助或做有利於BRK的活動等。真正的問題可能在於,Sokol可能是與Buffett有不合拍的地方,比如辭職信由秘書遞交,而且部分內容(包括這個Insider Purchase)都是Buffett主動泄露的,顯然有維護自己和BRK形象之意,但具體的內幕恐怕外人從不會知曉。而且Sokol在CNBC Interview上其實也是守口如瓶。

猜測一下:LZ從2009年3月以來一直幾乎沒有調整地上漲,持倉主力要想辦法出貨。Sokol幫人出貨給了Buffett,利用了其信任而騙了疏忽的他,LZ可能值不了那麽多錢。可能Sokol覺得肯定沒好,不如大小順帶撈一小筆當障眼法轉移注意力。可供猜測的佐證是,Sokol辭職過兩次,應該早已不想幹了;另一佐證是,也有媒體說,Buffett失算了,沒能Pass Scrunity Test,這對老江湖Buffett的名聲是很大的打擊!

Buffett是華爾街樹立的一麵正義的投資大旗,令無數人頂膜崇拜,每年BRK年報之時,偏僻荒野500K人口的小小Omaha,NE城,旅館爆滿,交通擁堵,還要從其它地方調派警察值勤。報到之後,每個Shareholder發一個BRK Holder字樣的牌子掛在車上,人們臉上都是自豪的表情。Buffett占有Omaha,NE城一半的Business,每個參加年會的人可以領一張證,憑此證可在很多地方大打折扣,幾乎每個人就大買特買,因為自己省了錢,自己投資的公司還會因自己的消費更掙錢,從而自己的BRK股票會升更高。聰明的Buffett裏外都賺!還讓被賺的人崇拜並感謝!!(增發的低價BRK.B沒有投票權,公開的說法是為了照顧中小投資者,給他們一個機會分享BRK的成長!另一次僅有的有人幹過的是:中投入資MS,MS增發10%的沒有投票權且對Shareholder限製苛刻的股份。)

對於Sokol的智力和能力,Buffett一直讚譽有加,而且Sokol辭職過兩次都未獲準。所以坊間傳說,Sokol是Buffett衣缽傳人的有力爭奪者之一。

雖然Buffett標榜的價值投資理論是騙人的,但其對道德的堅守令人敬佩。Buffett本人很節儉,愛喝可樂,也要在On Sale時批量購買。對子女也很限製。女兒年輕時掙紮在貧困線上,他與妻子Susan去看她時,Susan心裏很難過要給女兒買彩電,被他堅決阻止;給兒子也隻買了一個普通牧場。唯一做的不對的事情是用BRK的錢給自己買過一架小型飛機,但不久就退了,還給股東為此事書麵道歉(其實,一般人眼裏,特別是中國人眼裏,那算什麽?)。前兒媳Mary Buffett與兒子離婚後一直找不到工作(另一說是找不到合適工作),生活無以為繼。Buffett對她印象很好,為了幫助她,特許她寫關於Buffett的書,Mary雖然留下了“You know, Warren Buffett is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world”的笑話,但至今以此自立。

要強調的是,Buffett顯然由於這件事認為Sokol的道德水準沒有達到要求。Buffett用了"Not Unlawful"是很合適的,其隱含的意思是"Not Ethical"。對Sokol這些人,錢早已就不是問題,對於想得開的,錢甚至連數字都不是了!他們更注重的是更大成就感、華爾街可以流芳的傳奇和曆史地位。客觀地說,除了做美聯儲總裁掌管印鈔機,就沒有比BRK更大的盤子了(連GS在2008年9月都要找Buffett借錢,2011年3月中旬Bought Back Buffett的Preferred Shares)。如果Sokol有更上一層樓的興趣,那就是道德出了問題而失大。

華爾街一直是關於道德和金錢的大醬缸和大戰場。通常的說法是要想交朋友,找條狗比在華爾街找人更容易(不單在華爾街,這世界上,還有多少人比狗更懂得Love, Care, Attention, Appreciation and Loyalty?)。但華爾街的大師們,可能並不同意這個說法。

JP Morgan談金錢和誠信的版本有兩個:

第一個。國會委員會的法律顧問向詢問晚年的Morgan:你認為商業信貸的決定因素是貸款者的金錢還是財產?答:先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誠信,它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金錢和財產買不到誠信,一個沒有誠信的人即使拿基督教的一切作抵押也休想從我這借到一分錢。因為其父親老Morgan曾告訴他,要在金融業有長遠發展,唯一不可缺的就是個人誠信。

第二個。當盎特米爾問起信用創造時,首先問:
是否存在基於金錢之上的信用?
答:沒有,閣下。
問:它們之間沒有關係嗎?
答:沒有,閣下,它們之間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問:因此,紐約的銀行擁有相同的信用,如果你擁有這些銀行的話,你就擁有對信用的控製,就好像你擁有金錢一樣,不是嗎?
答:我認識許許多多的人,也認識許許多多商人,我知道能夠借給誰多少錢,誰的信用是沒有問題的。
問:這是因為你相信他們背後有金錢作為支持嗎?
答:不是的,閣下。這是基於人們對(借貸者)他人的信任。Morgan進一步作證:一個我不信任的人休想從我手中借到一分錢,哪怕他拿基督世界所有的契約來作擔保亦不可能。

Morgan這個大金融獨裁者還有資格談誠信?有個說法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組了。那是過去了,看看被Mahathir等人痛恨的當代大師Soros所說:

“在金融運作方麵,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隻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範疇的,它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遊戲,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要負責任。從亞洲金融風暴這件事來講,我是否炒作對金融事件的發生不會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另一方麵我遵守運作規範,我尊重那些規則,關心這些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的。同時我也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或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些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

同時,Soros非常看重合夥人的人品,他認為金融投機需要冒很大的風險,而不道德的人不願承擔風險。這樣的人不適宜從事負責,進取高風險的投機事業。任何從事冒險業務卻不能麵對後果的人,都不是好手。在他的團隊裏,投資作風可以完全不同,但人品一定要可靠。

再說說那個作為華爾街洗劫中國財富馬前卒的Rogers。在A股指數衝刺6000點時,為了有助去套牢中國股民,他說A股要在本世紀末上萬點。2008年,當被人問及應該在A股虧大了吧,他坦承自己從沒買過一股A股;感到被愚弄的人問他萬點的預測,他說現在離本世紀末還有92年,我堅信能到萬點。這話,的確厚顏無恥。但請看看Rogers的另一麵。早年Rogers拿試探性的錢買南美某國的股票(應該是巴西,但記不清了),但該地很不規範,經紀人拿了錢就Disappeared。後來,Rogers專門跑到該地要債。商業運作的主人已換,漫不經心地說,算了,那人都找不到了。Rogers很氣憤,但不氣餒,輾轉找到債務人的兒子。其子當然耍賴,但羅傑斯還是要回來象征性的一點錢。為了多少錢大動幹戈?總額不過區區$3K!對那時早已是千萬富翁的Rogers根本就是蚊子腿,而且搭進去的時間、精力和錢遠不止$3K。但Rogers說,那不是為了錢,而是道德,對於騙子,不能手軟,同時,上門索債也考察了該國行事方式和道德水準。

Rogers寫給女兒的第五封信的Title是“研讀史哲和心理學”,以前也常說“學習曆史和哲學吧,幹什麽都比進商學院好”。曆史總是在重複,總是一群暴力的人鐵腕統治著順從的人,或一群聰明人巧妙愚弄著愚蠢(或從不獨立思考)的人。從暴力到愚弄,就是現在標榜的文明的進步。而順從或愚蠢的人,絕大多數還更自私、貪婪、狡詐、懶惰,他們應該受到掌控者多大的同情和憐憫呢?那些從不獨立思考的人,期望不勞而獲,幻想在股市發大財,賠個精光之後,能怨誰呢?贏者對輸家不應有絲毫同情!

華爾街作為一個龐大的係統,玩的是戰略欺騙。正如Soros坦陳:“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經濟史的演繹從不基於真實的劇本,但它鋪平了累積巨額財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而成為大師的人在日常層麵都是誠實的,盡管個人之見,裏外都誠實的隻有索羅斯。索羅斯的哲學思想多少還有認識自我和心理學的價值。

愛因斯坦說:“與那些真正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相比,普通大眾的智力水平和道德品格都要低得多。”對社會真正做出貢獻是指,在自然科學和人類心理、行為、互處、醫療等方麵的突創性研究,提高了人類精神和物質生活並豐富了人類對人和自然的關係的理解。

JP Morgan不是,Buffett不是,Rogers不是,Soros也不是,搞金融的都不是;因為錢和貨幣本身就沒有被發明、被使用或任何存在的必要,當然金融就更沒有理由存在,這些金融家都在幹無意義的事情。也許,按Soros所說,他們隻不過在按遊戲規則辦事。但他們個人的道德,以高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的誠實和標準,卻輔助了財富的成功。財富記在他們名下應是最好的結果,因為,他們會捐贈,更懂得如何支配。公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千裏湘江千裏雪 回複 悄悄話 博主了解的挺多的,精英級人物,佩服
wen169 回複 悄悄話 欣賞博主的獨立思考。
tudou! 回複 悄悄話 如你所說,巴菲特老頭不是成了最後背包袱的了?而CITI BANK那一幫小子既出了貨,又賣了SOKOL那廝,是不是太很了點兒?有那個必要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